?

油菜菌核病發生流行趨勢與防治技術對策

2022-11-21 18:31黃小琴楊瀟湘張重梅周西全
四川農業科技 2022年2期
關鍵詞:菌核菌核病大部

劉 勇,張 蕾,黃小琴,楊瀟湘,張重梅,周西全,游 超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成都 610066;2.四川省農業氣象中心,成都 610000)

目前,四川省油菜產區已陸續開始進入油菜抽薹期和現蕾期,即將進入油菜開花期,即油菜菌核病的花期集中侵染時期和關鍵防控時期。根據目前苗期油菜菌核病提早危害的病原學特性和“冬暖、冬濕、春雨”的冬春氣候特征,各地應對高度重視2022年油菜菌核病流行風險,有效應對油菜菌核病的發生與危害,做好油菜菌核病抽薹期的早期防控和常規花期菌核病防治。

1 2022年油菜菌核病發生流行趨勢預測

1.1 氣候方面

從四川省油菜生育期的氣候條件看,呈現兩個明顯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發生的氣候特征。

1.1.1 冬季 “冬暖、冬濕”氣候條件利于提升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越冬基數,顯著增加后期菌核病的發生流行風險。在氣溫方面,2021年冬季除盆周山區低于6℃,其余大部在6~9℃。與常年同期相比,平均氣溫除盆東北、盆南部分地方正常偏低外,其余大部正常偏高。在降水方面,2021年秋季盆地秋綿雨發生程度偏強,出現雨日多在40d以上,較常年偏多5d以上;冬季盆地大部農區維持多雨狀況,雨日多在15d以上,較常年偏多3d以上。秋、冬季的降水大部農區均處于正常偏多狀況,秋、冬季的降水大部農區均處于正常偏多狀況。冬季平均空氣相對濕度,盆地區除盆北大部在70%~80%之間,其余大部均>80%。與2020年相比,2021年盆地區冬季濕度條件明顯較好。綜合上述分析,四川省盆地大部農區強冷凍天氣日數少、雨日多、空氣濕度大,呈現出“冬暖、冬濕”狀況,整體天氣氣候環境條件利于各類主要農業作物病菌、蟲卵的安全越冬,提高越冬基數。而且,盆地大部農區前期充足的降水很好地消除了冬干影響,隨著后期春季氣溫逐步回升,將大大提升油菜菌核病的發生流行風險。因此,有利于土壤中越冬菌核萌發形成菌絲后直接侵染油菜植株。

1.1.2 春季 春季不干,氣溫多變,將為油菜菌核病的發生流行和反復危害創造有利的環境條件。春節期間的持續陰雨天氣,使得大部分油菜主產區的土壤濕度有利于油菜菌核病越冬的菌核萌發。特別是即將到來的冬季初春(2022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降水、降溫天氣更會加速油菜菌核病的傳播、蔓延和危害。①預計2月17~22日,四川省大部區域為低溫陰雨天氣,盆地大部分地方有小雨,高 海拔山區有雨夾雪或小雪,局部有中到大雪。②2月21日至3月10日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低,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盆地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5℃左右。自貢、宜賓、瀘州、資陽、遂寧、內江、阿壩州北部、涼山州東北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0%~20%,省內其余地區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0%~20%。

此外,預計2022年春季(2022年3~5月)盆地西部、南部、中部、東北部,川西高原北部,涼山州中東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0%~20%,省內其余地區較常年同期偏少10%~20%。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左右。盆地西南部偏東地區和盆地南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5℃左右,省內其余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1.0℃。

預計在4月上中旬可能出現的盆地大部地區倒春寒天氣又會為油菜菌核病的進一步擴展和加重危害程度提高更為有利的氣候條件。

1.2 布局方面

從四川省2021年秋季的油菜種植情況看,呈現出明顯有利于油菜菌核病發生流行的油菜品種布局特征。

1.2.1 多個市縣出現多品種布局特征,增加花期菌核病的防治難度 近年,多個縣采購的油菜主栽品種超過12個,這些不同育種親本來源和生育特性,會導致油菜呈現明顯的生育期差異,無形中會拉長油菜的花期時間,為油菜菌核病花期侵染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吻合時間,也增加了花期菌核病的防治難度。

1.2.2 2021年秋季持續陰雨導致油菜多批次播種,也利于菌核病侵染 2021年9~10月,由于持續陰雨,油菜主產區無法正常按時播種,不同田塊間分批、多次播種和油菜整體播種時間的推遲,會導致同一地區的相同品種生育期表現不一致,這也會拉長油菜的花期時間,為油菜菌核病侵染和流行提供有利條件。

1.3 流行方面

從當前油菜菌核病發生流行情況看,呈現出明顯的病害早發態勢與菌絲直接侵染和子囊孢子苗期、花期侵染同期呈現的菌核病大流行趨勢。

1.3.1 多地在苗期出現了菌絲和子囊孢子侵染,無形中會降低傳統花期菌核病防治效果 多地在2月初就出現菌核病危害,部分觀察點50%的植株受害,并再次在油菜受害部位形成菌核病的新菌核,這些菌核會再次萌發菌絲侵染或通過菌核萌發形成子囊盤后,再彈射子囊孢子在花期進行侵染危害。出現這種越冬菌核直接萌發菌絲侵染危害油菜植株態勢,不僅避開了常年油菜菌核病花期傳統防控措施,而且后期的高濕條件會使得菌絲形成新的菌核,增加菌核病流行風險。

1.3.2 多地的子囊盤形成時期提早,會增加油菜菌核病的花期侵染數量和危害程度 從常年菌核病觀察點的菌核萌發和子囊盤形成指標來看,2022年多個油菜產區的菌核萌發時間較往年提早5~10d,特別是,即將來臨的2月中下旬和3月的降溫降水,更會無形中拉長菌核病子囊孢子傳播時期與油菜花期的吻合時間,為油菜菌核病花期子囊孢子侵染創造有利條件。尤其要引起注意的是,截止2022年2月8日,已經在部分油菜產區出現了油菜菌核病通過菌核萌發后子囊孢子直接侵染危害油菜植株的現象,表明2022年在很多地區油菜菌核病在花前就實現了子囊孢子對油菜的侵染和危害,加大了2022年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難度。

1.3.3 2021年油菜菌核病病原越冬基數加大,會增加2022年的菌核病危害風險 從2021年油菜收獲前的菌核病危害情況看,田塊發病率非常高,部分產區達到100%植株發病,特別是機械化收割后的秸稈還田,更會增加當年油菜菌核病菌核數量,加大菌核病危害風險。

由于油菜菌核病花期侵染和子囊孢子田間傳播需要花粉以及花瓣等營養媒介作為菌核病的傳播載體,開花期時間延長就會直接增加油菜菌核病的侵染和傳播時間,加重當年油菜菌核病的危害程度和產量損失。同時,由于2021年秋冬季播期相對推遲,油菜長勢普遍偏弱,油菜苗自身抗逆能力較差。特別是目前四川油菜產區的氣候特征和病原菌發育時期都非常有利于菌核病的侵染和發育,加之各地基本上沒有花前和苗期進行油菜菌核病防治的習慣,這給全省油菜菌核病防控帶來了挑戰,各地必須高度重視油菜菌核病的預防和防治工作,提早進行抽薹期油菜植株和地面部分植株的菌核病防控工作,并及時根據花期和花后一段時期的雨水情況有針對性的增加油菜菌核病防治次數,有效減少油菜菌核病侵染、危害和產量損失,降低和減少油菜菌核病對我省油菜生產的影響。

2 油菜菌核病防治建議與防治技術對策

2.1 油菜菌核病常年發生嚴重的區域

采用全株噴霧方式在抽薹期開始菌核病防控,并及時根據當地的降水情況做好初花期、盛花期、花后7~10d等關鍵時期的1~3次油菜菌核病藥劑防治;常年菌核病發生危害較輕的地區及時在油菜初花期、盛花期進行1~2次菌核病防治。菌核病常發區域如果無法在油菜初花期、盛花期及時完成花期防治的油菜產區,建議在油菜謝花7~10d時進行1次菌核病防治。

2.2 油菜菌核病無人機防控時期前置

建議花期采用無人機防治油菜菌核病區域,提早在油菜的蕾期進行無人機防控,選用具有治療效果的內吸性殺菌劑并加大用水量,提高對早期菌核萌發菌絲后形成的苗期侵染植株的防治效果,同時,也能避免無人機花期菌核病化學藥劑防控可能帶來的蜜蜂受害。

2.3 防治時可以選用以下化學藥劑

每667m2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00~150g,或50%腐霉利(速克靈)可濕性粉劑35~50g、或25%咪鮮胺乳油80mL或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00g、或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50%異菌脲懸浮劑50~100g(mL)、或4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24~36g對水30~45kg,進行油菜全株噴霧防治。

2.4 油菜苗期菌核病生物防治

油菜菌核病常發區域,可以在油菜秋冬季采用盾殼霉進行生物防治,減少土壤中的菌核病數量,降低菌核病發生流行風險。

2.5 缺硼地區

在常年花期凍害嚴重地區,可以結合菌核病防治,噴施磷酸二氫鉀(用量100g/667m2)和速效硼(有效硼含量>20%、用量50g/667m2或0.2%硼砂)水溶液,提高油菜的抗逆性和坐果率,增加油菜產量。

2.6 霜霉病及蚜蟲發生嚴重的田塊

可同時施用嘧菌酯及啶蟲脒、吡蚜酮兼治油菜霜霉病和蚜蟲。

猜你喜歡
菌核菌核病大部
棚栽芹菜菌核病咋防治
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應用于胃大部切除術患者康復的效果
適合于全長cDNA文庫構建的豬苓菌核及菌絲體總RNA提取方法比較
穩步推進大部制改革
茄果類蔬菜菌核病的發生與防治
氣象因素對油菜品種蘇油211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氣象因素對油菜品種蘇油211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棘孢木霉對水稻紋枯病病原菌立枯絲核菌生物防治的研究
大部制視閾下的行政效能建設——以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
南部縣油菜菌核病重發原因及防治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