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技能大賽常態下高職院校工匠型人才培養路徑初探
——以機電一體技術專業為例

2022-11-23 01:24陳經艷
山西青年 2022年9期
關鍵詞:機電職業技能工匠

陳經艷 張 友

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之一,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本[1]。我國人民要安居樂業,要建設成世界科技強國,首先國家安全要得到保障,而這些都必須依靠強大的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制造業來保障。為此,2015年國家特意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強國戰略。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是集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門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它是先進制造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國家制造業的各個領域都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關。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社會每年對機電人才的需求遠超百萬以上。因此在中國發展制造強國的道路上,必須培養更多的具備機電一體化技術的高技能人才。自2016年“工匠精神”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工匠精神”就多次出現在各大新聞報道中,成為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肮そ尘瘛彼w現敬業、專注、創新等精神將是我國成為“制造強國”過程的重要驅動因素,因此將工匠精神融入職業教育,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已成為新時代國家發展的一大需求。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德技并修”成為高等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根本要求與育人目標[2]。因此探究如何培養工匠型技能人才已成為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熱點問題。

一、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培養工匠型人才面臨的問題

目前社會對“工匠型人才”“工匠精神”還沒有權威定義,學界對“工匠精神”內涵有多種解析,典型的有:認為工匠精神包括思想、行為、目標三個層面[3];認為工匠精神從內容上包括尚技、崇德兩個維度[4];認為工匠精神可解構為匠心、匠術、匠德[5]等幾個方面。但不管怎么解析,“工匠精神”都包含“愛崗敬業、嚴謹認真、精益求精、勇于創新的精神”。在我國大力發展制造業的背景下,企業極需具備相關“工匠精神”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工匠型人才。而作為高等職業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更應積極做好相關的職業素養培養工作。但是高職院校在培養工匠型人才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社會因素

“工匠”一詞從古至今就一直存在,但是在中國社會,一直以來工匠的身份、地位都不高,所以工匠存在不被尊重的現象。雖然現在人們通過重新解讀工匠精神的內涵,對工匠的舊觀點有了改觀,認識到工匠精神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但依舊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對”工匠“一詞的認同度不高。機電專業畢業生主要工作崗位有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技術工、機電一體化設備技改技術工等,在校的大學生大多認為自己從事一線技術工人的時間不會太久,將來必定是要做管理的,因此也就不愿意花力氣、花心思去鉆研技術,更不會去考慮專注和精益求精的問題。

(二)學校因素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偏頗。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學生培養目標的設計偏向知識技能目標,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目標涉及較少;在教學的培養過程中偏重知識技能的培養;在對學生的評價考核時只考核作業完成情況、實踐實訓完成情況和考試分數等,而忽視了對其職業道德和職業態度的考核和要求。

師資配置和師資質量是高職院校能否達成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影響因素。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師資存在人數偏少、組織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導致高職院校工匠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高職院校在引進教師時,過于注重學歷和科研能力考核,而忽視了對教師工匠精神的考核;二是有的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即教師在學校畢業后就到高職業院校工作,教師沒有在企業的工作經歷,因此對工匠精神的認識不深;三是教師在學校由于工作繁忙也不能深入企業進行考察,教學創新不夠;四是教師在培訓進修時也是以提高知識技能、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主,而忽視工匠精神的培養。雖然現在各高職院校非常重視師資,加強了師資隊伍建設,也引進了具備工匠精神素養的高技能技術人才,但從整體比例結構看還遠不能滿足教學需求。

(三)企業因素

眾所周知,機電一體化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實踐是機電一體化技術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實踐課程所占比率必須是大于50%以上的。而實踐又包括校內和校外實踐。因此如果只靠學校的實踐條件,是遠不能滿足學生培養要求的,必須還要有企業參與的校外實踐。企業可以提供符合實際生產的實踐設備和場所,因此加強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工匠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但是高職院校在實施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又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企業平時忙于生產,企業參與深度不夠;二是企業在參與校企合作過程中,更多的是由于自身的用工需求,導致學生在企業實踐的過程中很大一部分學生并不一定是在專業對口的崗位上,大大影響了人才培養的實際效果;三是在校企合作中學校和企業沒有協調統一,政府的政策法規還不健全,導致校企合作還不深入。

二、職業技能大賽對培育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工匠型人才的影響

自2008年起教育部門已連續組織舉辦了15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在2020年底也主辦了更高層次的職業技能大賽,即全國首屆職業技能大賽。職業技能大賽為技能人才提供了機會和展示平臺,同時也助推了職業教育的改革。職業技能大賽的選拔過程、培訓過程和比賽過程無不體現了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職業技能大賽不但賽出了高職學生的技能水平,同時拼出了高職學生自身工匠精神的基本素養[6],因此職業技能大賽極大地促進了職業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養。

(一)選拔過程也是工匠型人才培養的宣傳過程

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學生必須經歷選拔、訓練和比賽三個過程。在選拔時每個學校必定會制定選拔標準,這個標準必定包含技能標準,同時也會強調工匠精神,例如要參加比賽,學生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要有確定目標就能堅定不移的精神、要能刻苦鉆研技術等。如果報名參賽的學生較多,必定會通過競爭,因此,職業技能大賽的選拔過程是一個對工匠精神的宣傳過程,是一種在學校宣揚工匠精神文化氛圍的重要手段。

(二)培訓過程也是工匠型人才的培養過程

比賽要取得好成績,必定離不開學生艱苦訓練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掌握好所學知識和技能就可以,還要對所學知識技能進行反復訓練打磨、精益求精。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參加的電氣控制系統安裝與調試賽項,不光要會接電動機正反轉電路,還要提高速度、講究工藝、掌握標準等。那在學生訓練的過程中就必定要反復地去拆裝,為了提高接線速度,學生必定要去研究適合自己的方法,即必須進行鉆研和創新,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工匠精神的一個培養過程。

(三)比賽過程也是工匠型人才培養的檢驗過程

隨著職業技能大賽的推廣,競賽內容越來越全,競賽項目劃分越來越細,參賽院校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參賽學生對賽項每道環節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不斷創新。因此,在比賽中能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基本上都已具備工匠精神。尤其是技能大賽中的獲獎選手,往往都是各企業競相爭奪的技能大師、拔尖人才和崗位能手等高技能人才[7],所以說職業技能大賽過程還是工匠型人才的一個檢驗過程。

三、職業技能大賽常態下高職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工匠型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多年來高職院校在培育工匠型人才的過程中雖然還面臨著諸多問題,但從2008年職業技能大賽舉辦以來,大賽促進校企合作、教學改革,大賽推動現代學徒制改革和創新,大賽結果檢驗并展現職業教育成果帶來的榜樣效應等,都已證明職業技能大賽能不斷助推高職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養。郴州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化技術專業從2008年以來就一直有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筆者總結多年的指導參賽經驗,建議職業技能大賽常態下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匠型人才的培育:

(一)通過職業技能大賽,進一步加強融合具有工匠精神的特色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認知,因此學校需要注重建設與工匠精神對接的校園文化體系??梢岳眯@廣告平臺、廣播、校園官方網站、官方微信等平臺宣傳職業技能大賽的相關政策、相關人物、中國制造大國工匠等,激發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提高自己技能水平的渴求??梢栽诮淌?、實訓室、長廊等場地粘貼大賽獎狀和獲獎學生宣傳冊、展示獎杯等,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積極性,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為了達到人人參與職業技能比賽,也可以讓職業技能比賽引入課堂,舉辦“校園技能節”等活動等。

學校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必須要選拔和訓練,為了吸引更多優秀學生的興趣,縮短學生正式培養專業期限,高職院??筛鶕髯詫I成立不同的專業社團或興趣小組,如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可以創建電工興趣小組等。學生社團和興趣小組可以委派專業骨干教師進行指導,也可以選拔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獲得較好成績的優秀學生進行指導。社團或興趣小組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舉辦專業知識講座、技能競賽經驗分享、優秀作品展等多樣化的社團活動。

(二)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建設

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學生可參加的職業技能比賽賽項主要有機電一體化設備安裝與調試、現代電氣控制安裝與調試、智能電梯控制等多個賽項,考核內容涵蓋了液壓技術、傳感器技術、變頻器技術、PLC技術、伺服技術等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專業核心內容,每一個賽項的比賽都是綜合多個內容的綜合考查,而不是單一的知識點考查。由此可見,當下課程的更新還遠遠跟不上職業技能大賽的發展節奏。另外由于職業技能比賽的賽項內容和標準來源于行業和企業,代表了當前行業與企業的新標準、新技術、新方法和發展新方向,因此高等職業院校要抓住職業技能大賽的引領示范作用,創新工匠型人才培養路徑,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構建符合新型工匠型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制定符合工匠型人才培養的課程標準、配備符合工匠型人才培養的課程資源。

(三)通過職業技能大賽,打造“雙師型”的師資隊伍建設

名師出高徒,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需要強大的師資力量來保障。教師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到學生,因此要培養工匠型人才,首先教師自身必須是工匠型教師。教師只有在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內涵的情況下,才能夠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學中。要想在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好成績,教師必須先自己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能;教師必須經常到企業實習或掛職鍛煉,真正參與企業生產,才能促使教師在企業環境、實習崗位上養成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等職業素養,從而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促進“雙師型”教師的培養。

(四)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職業技能大賽多數是由行業協會、企業和高職院校聯合舉辦,這必然促使企業要熟悉學校學生情況,同時促使學校要了解行業及企業發展。職業技能大賽的賽題來源于企業,考核標準依據同行業專業標準,因此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企業與高職院校的溝通,推進了學校理論教學與企業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學校負責培養高技能人才,企業提供培養工匠精神及提升技能的工作崗位,在共同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合作機制和雙贏格局。校企合作培養學生,不僅有利于“師徒制”優秀傳統的傳承,有利于創新發展“師徒制”,更有利于職業院校工匠型人才的培養。

猜你喜歡
機電職業技能工匠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90后大工匠
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
人社部將組織開展2021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2021年對口升學考試獲獎加分(免試職業技能)專業對照表
2019年對口升學考試獲獎加分(免試職業技能)專業對照表
工匠神形
機電商報
工匠贊
致敬!老工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