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瞻與反思:從中國到世界,從世界到中國

2022-11-23 12:47趙清源,李玲
時代郵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特聘復旦大學文明

今日之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而且是亞洲之中國、世界之中國。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增強軟實力的核心問題在于,要以怎樣的觀點來看待世界,看待自己。在教育中,從小培養孩子們對世界正確的認識,才能使我們在發展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提高自己的地位。

——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 龍永圖

中國現在發展到什么階段,我們的指標體系要做哪些改進,特別是在“一帶一路”規劃下,中國以這么大的規模走向世界。我們需要了解發展中國家,了解非洲,了解拉美,了解西方,準確地把握形勢,這樣才能形成一種真正的定力。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 張維為

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善意的崛起。實際的中國與外界所謂中國會成為世界霸權國家的敘事完全不同。中國的要務是推動經濟發展,過去40年,中國成功讓8億人脫貧。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 鄭永年

西方對中華文明之于現代中國的重要性知之甚少,西方總是試圖用他們的視角來解讀中國,認為中國也應該像西方一樣以西方的視角審視自己,西方拒絕以中國自己的方式理解中國。

——英國學者、清華大學客座教授 馬丁·雅克

包容就是接受并維護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而是互相尊重、求同存異。秉持這樣的心態,不但可以在對外交流中構建起平等、民主、互利的主體關系,而且有利于形成更加可靠和可持續的共識與互信。

——大連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 唐潤華

唯有“求同存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才能有效解決中外交流中遇到的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傳播規劃局主任編輯、博士 李宇

猜你喜歡
特聘復旦大學文明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健
寧夏大學特聘教授馬玉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寧夏大學特聘教授馬玉山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整形外科簡介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整形外科簡介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Comment acquérir la culture de l'autre?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