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的影響及改善措施

2022-11-24 20:33劉曉珊
建筑與裝飾 2022年19期
關鍵詞:道路設計交叉口交通事故

劉曉珊

湖北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武漢 430000

引言

隨著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頻發,不僅會造成交通擁堵,嚴重時會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給社會和諧帶來不穩定因素。同時,由于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各種交通事故的發生率不斷增加。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道路設計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合理的設計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并且道路設計將直接影響到道路的施工質量,在設計過程中,如果相關工作出現疏漏,很有可能會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所以,在進行道路設計時,必須重視設計的科學性、規范化,以保證整個道路的交通安全。

1 完善交通道路設計體系的重要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和國民經濟的也隨之提高,我國的道路交通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近幾年來,我國的道路交通安全隱患逐年增加,交通事故時有發生。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不夠,導致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數不斷增加。在交通運輸部 JTGB01-2014版《道路工程技術標準》發布后,各等級道路的設計方案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車輛行駛速度、路基壓實密度、橋隧分類、交叉口設計和沿線公共交通設施等方面,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國的道路交通設計體系還不夠清晰,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1]。

2 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所帶來的影響

2.1 道路線形設計的影響

道路線型設計會對交通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車輛在平面曲線上的移動是離心運動,所以必須要有足夠的橫向摩擦力,以確保車輛能夠平穩行駛。此外,當車輛駛入平曲線內部時,離心力與曲線的半徑成反比,與車輛的速度成正比。由于離心力的影響,車輛的行駛速度相對較高,很容易發生側滑,從而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因此,在實際的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這一問題,提高道路設計水平。道路豎曲線是指路型豎向平面向上的變化,而豎曲線的參數包括與車速有關的各種因素,如坡長、坡度等。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要更仔細地進行日常的設計。因為當平曲線與豎曲線不能協調時,會產生更多的風險因素,影響到行車安全。所以,必須提高對相關問題的重視程度,并對道路線形設計進行優化。

2.2 交叉口設計的影響

隨著道路網絡的不斷完善,交叉口將會逐漸增多,而交叉口又是事故高發區域。因此,如何合理地設計交叉口,保證交通安全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交叉口可劃分為平面與立體兩種,兩者在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稍有差異。

在平面交叉口設計中,應注意的是沖突點、可視性、視距。平面交叉口的沖突點是事故多發地區,不同的車輛在不同的方向上行駛,若沒有足夠的緩沖空間,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此外,要注意交叉的可視性和視距,盡可能地減少交叉口的各種障礙,減少視覺死角,并設置適當的警示牌,以增加行車的安全性。

隨著立體交通的不斷發展,立體交叉口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道路立交中,常用的有苜蓿葉型、菱形、環形、喇叭形、定向和組合式等形式。從發達國家通行的經驗來看,菱形立交是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率中最低的一種。因此,在設計上,菱形立交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選擇。然而,不論使用哪一種立交形式,在入口和出口都必須保持一致,不然很容易使駕駛員手足無措,造成交通事故。此外,還要考慮到兩個立交的間距和匝道半徑,如果距離太短、匝道半徑太小,都會導致事故的發生率增加。

2.3 橫斷面的影響

道路的幅寬分布主要是指道路的橫向分布,同時也是影響交通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當車輛處于行駛中時,道路的實際寬度與該路段的交通事故發生率有很大的關聯。當一條機動車道過寬時,大部分的車輛都會在同一條車道上并排而行,不但會影響車速,而且還可能發生刮擦。如果道路過窄,就會造成交通堵塞,甚至會出現嚴重的交通事故。因此,在實際的設計中,必須從多個角度進行有效的優化與調節,合理地確定道路寬度及其他影響因素,確保行車安全。

2.4 景觀設計的影響

在道路設計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保證道路設計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目前,設計人員往往只注重道路車輛的行使安全問題,忽略了道路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協調。在不同的路段,道路與周圍的環境基本上是一樣的,這就會影響到道路服務地塊的功能。在設計道路時,往往會遇到周圍景觀和道路使用的矛盾,例如,道路兩側的樹木和樹葉會遮擋駕駛員的視野,影響其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從而影響到車輛的正常行駛。同時,設計人員在進行道路設計時,道路交叉組合設計也存在一些欠缺,缺乏對道路與居住區、公共設施區的交叉協調,導致車道設計不能滿足出行的需求,給交通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

2.5 路面、路基設計對交通的影響

2.5.1 橫斷面布置的影響。道路的橫斷面布置,既是指道路的寬度,也是指分隔帶、路肩、溝渠、坡道、防護、排水、人行道等。在道路的橫截面布局和等級劃分上,合理的橫斷面可以充分地保障不同的車輛行駛方向,同時也能有效地實現車輛與行人的分流,并在適當的路段上設置適當的路肩,從而防止交通混亂和發生事故。

2.5.2 路面材料的影響。路面材料的性能是影響汽車行駛的主要因素,必須綜合考慮路面材料的強度設計、路面平整度、抗滑樁等技術參數。路面的性能是很關鍵的一環,充分的抗滑性能確保汽車輪胎在路面上的附著力,使汽車在轉向、剎車時能夠保持較好的操縱性能,從而防止因車輛及路面附著物不足而失控,從而保障行車的安全。一般情況下,瀝青路面比水泥路面具有更好的抗滑移能力,但因天氣因素,瀝青路面的設計應該以易出現濕滑的路段為宜[2]。

3 改善道路設計對交通安全影響的措施

3.1 可視距離設計

可視距離是指司機在此位置能夠連續地看道路前面車道上某一高度處的障礙,或在道路前面的交通設施和標志。城鄉交叉口的交通狀況比較復雜,為了適應交通狀況和人的變化,一般都會選擇雙車道。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小型汽車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其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與道路兩旁的綠化和交通設施相比,汽車的體積變得更小了。由于我國的人口平均高度較低,使得緊湊型汽車的高度有所降低,成為城鄉交叉口道路設計的主要問題。目前的可視距離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的城鄉交叉口的路況,如果采取原來的可視距離,很容易造成車輛停放時的盲區,從而造成交通事故。需要改進原有可視距離不足的地方,使得重構后的逆向觀察距離比傳統的逆向觀察距離大,從而提高司機的視線清晰度。

3.2 道路線形設計

①豎曲線設計。豎曲線半徑越大,行車視距條件越好,豎曲線半徑越小,視線會出現不連續的情況。豎曲線不僅要求其半徑足夠大,而且必須有一定的長度。②直線段設計。直線段太長或太短都會造成較高的交通事故率,而直線段太短則會造成司機頻繁地轉向操縱,從而引發事故。在保證道路設計的人性化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直線段的最大長度不能超過設計速度的20倍,最小不能低于設計速度的3~6倍。③平曲線設計。平曲線能調整路線方向,適應地形和地物的變化,保證了道路的連續暢通。采用平曲線設計,可以實現城市、景點、風景名勝區的繞道,但必須確保最小的平曲線半徑能保證司機在平面內的安全轉彎。④線形組合設計。線形組合是由平曲線、豎曲線、直線等結合而成。在結合時要確保過渡和銜接的平穩,以使司機的視野平穩過渡,并合理地改變行駛狀況。線形的搭配,是一種人性化的設計,也是一種與周圍環境的完美結合。

3.3 路肩與分隔帶的設計

在道路的中部,大部分都是用隔離帶和道路的邊緣地帶來隔開,這樣可以將道路分割開來,保證兩側的交通。在道路的邊沿上設置路緣帶,是為了保證車輛在行駛時不會發生偏移,給司機安全駕駛警告,同時也能引導司機的視線。中間隔離區的設計寬度不能任意改變,容易產生駕駛員在駕駛時的視覺幻覺,并不斷改變行車方向,從而引發交通事故。隔離區的設計應盡量不要設置過多的開口,以免車輛的行駛速度經常變化,從而造成交通事故。此外,路肩的設計要遵循基礎規范,對不同等級的道路有不同的要求,以保證設計時的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

3.4 交通安全設施

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的功能一是主動安全指導,對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進行規范(標志、標線、輪廓標志、主動降速設施)。二是被動安全保護,即在發生交通意外時,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護欄、避險車道)。因此,完善合理的交通安全設施對于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同時,還要兼顧美觀和經濟的要求。注意標志字母,數字,漢字,字母高度,必須滿足司機在最高行駛車速時的清楚視覺需求。根據道路、交通和環境條件,選擇合適的交通標志,根據道路寬度、交通流量、視線距離等主要因素,設置交通標志,使交通信號達到標準規范、線型流暢、銜接合理,最大限度地發揮交通導向作用。護欄的設計要考慮道路危險程度、事故發生概率、行車速度、車流量構成等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在確保失控車輛的安全性的前提下,還應考慮與周圍環境的協調。在道路線形、危險等級及其他設施的使用條件下,應當選用合適的視線誘導設施。

3.5 對縱斷面線性和橫斷面設計進行優化

第一,優化縱斷面線形??v斷面線形必須與地形相匹配,必須要流暢,視覺上要有連續的線性,這樣才能盡量減少在短距離上的反復起伏??v坡度的設計應盡量避免使用極限值,設計的縱斷面必須符合相應的視距要求??v坡越長或者越大,對汽車的行駛就越不利,因為在上坡的過程中,車輛的速度會變得遲緩,從而影響到后面的車輛,從而導致超車需求增加。同時,在下坡的過程中,造成車輛不容易進行制動,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在進行道路規劃時,必須根據平均縱坡來設計連續的上坡和連續的下坡路。對于連續下陡坡的路段,為了防止剎車失效,可以設置一個緊急區,保證車輛可以在緊急難區內停車,并且要保證緊急區的出入口高度與路面標高接順。第二,優化橫斷面設計。每一部分的設計都要根據地形、設計速度、交通組成和交通流量來決定。若僅從保障行車安全的觀點出發,則應選用矮路堤的設計方案。

3.6 提升道路設計與道路景觀的協調性

面對頻繁的交通事故,政府越來越重視道路的設計,以“人”為中心,以“環?!睘楹诵?,始終貫穿著讓市民滿意的思想。在城市道路設計中,要將道路景觀與周圍環境相結合,以達到對周圍環境的積極美化。在道路設計中,要綜合考慮道路景觀,避免造成安全隱患,以獲得預期的效果。在進行道路設計前,設計師要深入實地考察,了解周圍的環境,以保證最合理的方案設計。在景觀設計中,應由技術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線路調查,以避免因路徑而影響景觀設計。只有把道路景觀和線路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使城市的交通運輸和交通安全得到改善,從而達到最理想的狀態[3]。

4 結束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數量不斷增加,人們的出行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交通事故頻繁發生,不僅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發展,而且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構成了巨大的威脅。由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而道路設計是影響道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設計者應重視對道路設計工作的各個環節,不斷地進行優化,以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確保市民的正常出行,保證道路交通的安全。

猜你喜歡
道路設計交叉口交通事故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數預測研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設計
基于Web的城市交叉口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
基于VISSIM的光僑路與圳園路交叉口改善分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設計研究與實踐
預防交通事故
搭乘同事車輛下班回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是否認定工傷
分析城市道路設計思路與技術要點
低碳生活理念在道路設計中的應用探究
公路橋梁不同計價模式下道路設計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