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主題活動背景下,創設融合式區域活動

2022-11-25 06:30
新課程 2022年14期
關鍵詞:落葉樹葉建構

張 翼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楓橋觀楓幼兒園,江蘇 蘇州)

如何依據主題活動更好地開展區域活動,如何讓幼兒在不同的活動區域以及整個活動中得到提升,筆者結合“找秋天”主題活動談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一、依據教育目標,有效融合主題活動與區域游戲

(1)喜歡秋天的大自然,對秋天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愿意用多種感官初步感受秋天的主要季節特征,重點觀察秋天的果實、樹葉。

(2)熟悉秋天的事物,對秋天有更清晰的認知,能夠通過相關兒歌或故事對其有更準確的表達。

(3)愿意參與藝術活動,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和工具涂涂畫畫、撕撕貼貼,感受秋葉、秋花、秋果的美;能用自然的聲音唱歌,嘗試根據音樂的變化變換動作。

(4)樂意與同伴一起玩耍,參與散步、遠足、秋游等戶外活動,能遵守活動規則。

(5)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并能在提醒下注意安全。

在“找秋天”主題目標的引領下,如何來開展區域活動環境呢?

(一)主題背景下的融合

主題活動是教學內容的綜合體現,旨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具有高度概括性。而區域活動是對主題活動的具體體現,通過科學分類和有機結合,讓幼兒在單獨區域和整體區域活動中掌握主題活動的內容,完成探究和實踐體驗。

(二)區域與集體活動的融合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這一特點決定了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時把二者聯系了起來?;顒訁^域作為幼兒自由游戲的主要場所,在區域創設中,我們要把區域活動、集體活動和主題活動結合起來,找到契合點,通過創設相應的活動區和區域環境、投放適應主題目標的區域活動材料,幼兒在每個活動區域都能有所成長和收獲,在學習中游戲,在游戲中學習,使幼兒不斷建構與主題相關的新經驗,推進課程的發展,獲得整體的發展。在主題活動《找秋天》里,我們在集體活動中開展《樹葉寶寶找媽媽》《葉子先生》等內容,我們在生活區開展了擦拭、清洗落葉,在探索區提供樹葉、羽毛等,供幼兒探索飄落物體的特征,還提供實物樹葉以及與之匹配的樹葉形狀圖卡,供幼兒開展“樹葉連連看”(形狀和實物的匹配)游戲,增強對樹葉特征的認識。在開展集體活動《樹葉寶寶找媽媽》后,我們在探索區提供樹葉,讓幼兒園進行分類及排序。在開展集體活動《葉子先生》《葉子書簽》后,我們在美工區提供各種顏料、紙張、瓶塞,供幼兒進行樹葉、水果水粉涂色、拓??;提供樹葉、紙板,嘗試讓幼兒粘貼樹葉小路;提供樹葉,制作樹葉書簽、樹葉粘貼畫等,在語言區提供各類有關秋天的幼兒讀物,如《葉子先生》;提供親子制作的樹葉書等讓幼兒看看、說說等。

(三)區域活動與日常生活的融合

在主題活動背景下,區域活動與日?;顒拥挠袡C融合,讓幼兒回歸生活與大自然,體驗生活,創造性地反映生活,使幼兒在富有生活化的區域活動中獲得經驗與發展。如在探索區和美工區需要提供樹葉排隊、分類及開展樹葉拓印及樹葉書簽時,我們就結合日?;顒?,帶幼兒到小區、幼兒園撿一些落葉支持區域活動。

(四)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融合

我們要打破以往傳統的各個區域“各自為功”的局面,通過主題活動、游戲情節的發展,從易到難,促進區域與區域之間產生有機的聯系。如,我們在美工區制作樹葉貼畫后,把每個幼兒的作品做成樹葉書,放置語言區讓幼兒講講樹葉的故事。

二、善于捕捉教育契機,生成新的內容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選擇恰當的學習材料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苯處熞朴谠谏磉叺氖挛镏袑ふ覍W習內容,發掘學習材料,既讓幼兒沒有陌生感,又讓幼兒感興趣,通過對熟悉事物的系統學習,拓寬視野,增長見識,實現學習目標和幼兒發展。在《找秋天》主題活動背景下,秋天撿落葉,和落葉做游戲是幼兒接觸較多且感興趣的活動,幼兒在與落葉玩游戲的過程中發現落葉的用處很多。如:鋪小路、落葉彩繪、拓印、落葉粘貼畫、落葉娃娃等,這樣就一下子生成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內容,因此我們可以在美工區投放落葉、樹枝等材料,并提供制作步驟與方法,讓幼兒自主了解制作過程步驟,然后自主制作落葉娃娃、落葉小路等,幼兒通過自主活動,提升創造能力。

發現學習內容,找準學習契機是開展活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教師要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出發,豐富學習內容,給幼兒積極的心理感受,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表現欲望和靈感,為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提供基礎并使幼兒不斷體驗區域游戲過程的快樂。

三、不斷調整游戲材料,喚醒新的價值

(一)材料的有效添加

材料添加,簡而言之,就是在原有基礎上加入新的材料,給區域活動帶來新的內容,增加區域活動的深度和內涵。在《找秋天》主題活動背景下“探索區”中,教師投放了多種顏色的樹葉供幼兒開展分類活動,幼兒只要按照樹葉的顏色分類并數數即可。當幼兒漸漸掌握這一內容以后,教師可以加入新的材料——記錄表,讓幼兒記錄不同顏色的樹葉的數量,或者根據形狀、大小的不同樹葉加以記錄并粘貼在記錄表中,通過添加記錄表這一材料,讓幼兒進一步探索秋天,豐富找秋天的主題內容,添加新材料不是簡單的堆疊或者替換,而是有助于激發幼兒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

(二)材料的適時刪減

材料刪減是教師對上一階段學習材料的適當清除,目的是創設新的情境,以刪減的材料為切入點,鼓勵幼兒進一步思考方法。我們在語言區中投放了活頁自制圖書《葉子先生》,幼兒只要根據自制圖書的內容講述故事即可。后來,我們從活頁圖書中隨意抽取了1張故事內容,使故事內容有了缺失。幼兒講述了幾次都覺得少了一點,最終發現少了一張故事內容,然后利用樹葉自己粘貼了樹葉貼畫將故事內容補充完整,后來幼兒發現原來故事內容可以隨著自己制作的樹葉貼畫來改編,提升了幼兒的創編能力。我們通過刪減材料改變了材料系統的要素構成與要素之間的關系,使材料系統呈現出新的意義與價值。

(三)材料的多重組合

材料重組,是教師結合材料的特點,對活動區域的材料重新組合,產生新的材料形式和游戲,進一步充實活動內容的科學方法。我們在《找秋天》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建構區”中投放了積木、塑料插片、易拉罐小樹等建構材料,幼兒正在用這些建構材料構建幼兒園的秋天,但較為單調。為此,我們從主題性活動區“美工區”中做好的樹葉小路、用樹枝做的秋天的樹投放到了建構區中。第二天,幼兒再次來到建構區構建時,無意中發現了這兩組材料,于是開始用建構材料再次構建幼兒園的秋天。通過單個活動區的材料重組或者不同區域間的材料調整,形成新的材料,豐富活動內容和空間。

(四)材料的再度回歸

重復是最好的老師,但重復絕不是機械的復制,而是找準時機,實現升華。材料的回歸同樣如此,當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和學習,對材料有一定了解和認識的時候,適時地將材料再次投放,幼兒會有新的收獲,對材料有一個再認識再理解的過程,不僅加深記憶,還能夠理解得更深刻。因此,同樣的材料對已經發生了變化的幼兒而言,價值也就相應發生了變化,并且這些材料在與當前其他材料的組合中也產生了新的價值,最終成為新的材料系統中的一個有機要素,呈現出了新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時處于新的材料系統中的“這些材料”已不同于處于原來材料系統中的“那些材料”。這里的“重復”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簡單重復,而是在更高水平上的一種回歸。如我們一開始在美工區提供樹葉,幼兒利用各種樹葉進行組合,拼貼成小魚、獅子等畫面。經過一階段后,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拼貼的技能,當我們再次投入樹葉的時候,幼兒的經驗已經產生了變化,當他們拿到樹葉時,不再是單一進行組合畫面了,其一他們會利用樹葉和一些其他材料進行組合,譬如樹枝、黏土等。其二他們會進行樹葉裝飾畫,再加以進行添畫及補充,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幅有情景的、生動的畫面了。因此我們雖然重復在美工區投放了樹葉,但當幼兒的知識經驗發生變化時,這時候樹葉的價值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在主題活動活動背景下,區域活動材料調整的四種技巧,即材料的有效添加、材料的適時刪減、材料的多重組合與材料的再度回歸,在實踐中并不是單獨使用,而是可以綜合使用。

融合式區域活動的創設旨在給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豐富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幼兒教育活動應結合主題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的構建,主體活動的設定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發展要求,區域活動的設置也要力爭最佳組合及分類,實現區域活動效果的最大化。區域活動應該與日?;顒?、集體活動相結合,尋求最佳的搭配,讓幼兒在每個活動、每個情境中都能有收獲、有進步,同時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綜合發展。

猜你喜歡
落葉樹葉建構
論相對獨立的刑事涉案財物處置程序之建構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落葉
樹葉的不同稱呼
建構基于校本的聽評課新文化
最后一片落葉
建構游戲玩不夠
落葉知多少
一片樹葉
小樹葉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