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時代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研究

2022-11-25 06:27李海珍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34期
關鍵詞:產業鏈

李海珍

摘要:文章根據調研發現的問題,立足新時代,以產業鏈的視角,創新性提出了鏈時代發展現代產業集群的路徑和思維,即以產業集群為載體,以領航型鏈主企業為主體,沿著產業鏈上中下游發力,以信息流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協同聯動,使點狀的特色產業、傳統的塊狀經濟升級拓展為鏈狀的現代產業集群,從簡單的物理空間集聚向內生協同創新發展進階,形成產業集群產業鏈創新生態,從而增強產業鏈穩定性。

關鍵詞:產業鏈;現代產業集群;提升路徑和措施

產業集群是產業生存和發展最有效的組織形態,對壯大縣鄉經濟、擴大就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發揮了重要支撐和帶動作用。輕工行業因其獨特優勢,成為特色產業的主要分布領域,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勁頭。輕工產業集群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明顯,但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離智能產業集群、現代產業集群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根據在山東省家具、家電等主要輕工行業中調研發現的問題,立足新時代,以產業鏈的視角,創新性提出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路徑及措施。

一、輕工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規劃的科學性和政策的持續性有待加強

產業規劃是引導行業發展的指針。調研發現,產業規劃與地區發展規劃的融合度欠佳,園區化建設滯后。招商政策、土地資源等吸引力失去之后,產業規劃與地區發展規劃不銜接,后續配套服務跟不上,產業發展受限。地區政府部門人員變動或區域規劃調整,導致產業集群主管部門不明確,支持產業或集群發展的政策不可持續,有較多正式命名產業集群到期未復評,產業集群的培育發展有弱化趨勢。

(二)集群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較低

輕工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以中小微企業為主,企業單體規模小、數量多,家庭作坊式、家族經營式較為普遍,園區化、協調化發展程度不高,管理模式落后;企業經濟實力不強、工藝水平一般、自主創新能力不高;企業間同質化競爭比較明顯,抱團發展意識不強;集群品牌建設能力不足,龍頭骨干企業輻射帶動能力不夠,未形成具有影響力的集群品牌,集群的規模效應未有效發揮。

(三)配套服務和公共平臺有待提升

由于缺乏科學規劃和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較多產業集群內各類公共服務平臺比較匱乏,企業處于低層次的單打獨斗、摸爬滾打,而且增加了企業自身的投入和成本,制約了企業發展效率。新發展格局下,群集內物流平臺、電商平臺等流通體系不完善,限制了產品的銷售市場、銷售模式、銷售渠道,同樣也會增加企業成本,影響企業發展。

(四)集群創新能力和智能化程度偏低

輕工產業集群普遍存在自主設計能力不強,高端設計人才和設計平臺匱乏,產品研發投入偏低,產品研發緩慢,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推廣應用不足的問題。多數集群內企業智能化技改資金壓力較大,投資后勁不足,車間處于自動化、半自動化階段,智能化程度偏低,數字化技術、高端自動化設備應用較低,離現代智能產業集群有較大差距。

(五)集群產業鏈條不完善,配套率低

由于區位、資源、政策、規劃以及產業基礎等多方面原因,存在著重制造輕配套的問題,集群產業鏈條不完善,上下游配套率、本省配套率較低。家具行業涂料、五金件、膠黏劑、面料等需異地選購,木材長期依賴進口,軟裝飾品、設計、流通等資源南北差異大,制約家具品牌打造。家電行業海爾、海信平板電視的液晶面板100%省外或國外采購,芯片70%依賴進口,壓縮機90%以上省外供應,省內配套率低,也是由于海爾、海信等行業巨無霸對配套企業和供應商的要求高、合作條款嚴格,省內配套企業難以符合要求。

二、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理論基礎

關于產業集群形成的理論最早源于馬歇爾(Marshall,1840)的區位理論,即企業為了追求外部的規模經濟而集群。波特(1990)率先提出產業集群的概念,并于1998年在《集群與新競爭經濟學》中進行了明確界定:“產業集群是一組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聯系的公司和關聯機構,他們同處于一個特定的區域,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聯系在一起”。國內學者對產業集群的研究由于所處時代和背景不同,分析角度和側重點也不同,至今沒有統一的認識,但大部分主要采用波特(1998)對產業集群的定義。陳弘(2009)認為產業集群主要指一個產業內相互間有鏈接的企業在一定空間中聚集,或者相互間有鏈接的多個產業在一定地理空間中聚集。嚴含、葛偉民(2017)提出了在產業集群基礎上建立多個產業集群相互關聯的更大的產業集群的思路,推動了產業集群理論的進階。近年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從互聯網的視角研究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Danese et al(2009)認為集群的成員可以位于世界各地,通過信息和通信技術連接,提出了E-Cluster(E集群) 概念。Davidovic(2013)認為E集群是在一個區域構建的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由企業、高校、供應商、客戶、政府部門等組織結構的價值增值網絡。陳小勇(2017)認為虛擬轉型使產業集群的發展超越地理空間的邊界束縛,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其內部各企業間互動的距離縮短至零。趙璐(2021)認為以跨界整合、協同聯合、包容聚合為特征的數字化創新,驅動產業技術變革和組織變革,產業邊界模糊化、產業集群虛擬化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下產業組織的新趨勢。

關于產業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1776)的“制針”案例,他將產業鏈看作是企業間的產品鏈。馬歇爾(1920)將產業鏈的概念擴大到企業間。赫希曼(1958)從產業上下游的關系論述了產業鏈。荷利漢(1988)、斯蒂文斯(1989)認為產業鏈是一個系統,起于供應商、止于消費者。吳金明、邵昶(2006)認為產業鏈在價值鏈、企業鏈、供需鏈和空間鏈四個維度的相互對接的均衡過程中形成的。嚴北戰(2011)基于分工理論研究了集群式產業鏈,認為集群式產業鏈具有產業維度、空間維度與關系維度方面的特征。自2009年中糧集團提出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戰略,有不少學者嘗試從全產業鏈的角度進行研究,但多基于農業。新發展格局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自主控制能力的研究受到學者們的重視。尹訓飛(2019)從產業政策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制造業產業鏈安全現狀。盛朝迅(2021)認為要按照“企業主體、點鏈協同、長短結合、分類施策、內外聯動”的思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陳柳(2021)認為應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在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上的作用,以跨區域產業集群的發展塑造產業鏈供應鏈整體優勢。

從對文獻的查閱上來看,目前產業鏈集群或產業集群產業鏈的理論研究較少。劉志彪(2020)從全球產業鏈集群戰略的視角提出應不斷完善產業鏈“鏈長制”和產業集群“群長制”,把現有產業集群轉型為全球產業鏈集群。張向陽(2021)認為應該把創新平臺從單一企業擴展到基于產業鏈集群的共性平臺,通過集聚產業鏈分工效率優勢和集群的外部規模經濟效應。

綜上所述,國內外學者對產業集群、產業鏈以及產業集群產業鏈、產業鏈集群都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研究和論述,為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實施路徑和戰略思維提供了理論支持。

三、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實施路徑

全球化和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集團注重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國與國之間、行業與行業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與聯合明顯加劇,企業之間的橫縱向聯系更加緊密和頻繁。特別是自中美貿易摩擦與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產業鏈自主可控備受關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針對當前輕工行業產業集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產業集群為載體,以領航型鏈主企業為主體,以信息流促進上下游、產供銷協同聯動,使點狀的特色產業、傳統的塊狀經濟升級拓展為鏈狀的現代產業集群,形成產業集群產業鏈創新生態,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有益探索,也是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主要路徑。

(一)補全產業集群產業鏈

目前輕工產業集群較多處于產業集群的初級階段,多是企業的空間集聚,產業鏈條較短,尚未有全產業鏈的,個別地方政府重視的先進產業集群,在制造端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大多數集群由于缺少相應的設計研發、物流配送、質量檢測等公共服務平臺或產業鏈前后端的配套,有實力的龍頭企業通常發展自己前后端的配套,雖然并不符合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的原則,企業也是為了發展壯大不得已的選擇,而一些中小型企業卻只能限于產業鏈中的某一環節,極大限制了產業集群的發展提升。

因此,以產業集群內龍頭骨干企業為鏈主,分別向上、向下或向前、向后延伸產業鏈條,補全產業鏈短板環節,通過延伸拉長、查缺補漏,使產業集群產業鏈更加完整,全鏈條上下游合作更加協同,節點銜接更加通暢,形成產業集群產業鏈生態閉環,培育產業集群新的競爭優勢,壯大提升產業集群,是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路徑之一。

(二)發展跨區域產業集群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的融合,融入互聯網基因的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應運而生,企業生產、采購、銷售等環節實現數據化、在線化和智能化,不僅促進了企業間交流溝通、信息共享處理、資源配置方式的革新,還縮短了時空距離、節約了資本成本、拓展了集群市場范圍,為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了一種新途徑。

工業互聯網的普及和推廣,使得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不再是物質資源,而是數據和信息。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傳播的廣泛性、大數據的互聯互通性,產業集群可以構建基于互聯網的產業鏈,產業鏈上的企業可以突破地理空間的限制,基于網絡空間而非地理空間,與縱向的前中后端、橫向的企業間緊密聯結起來,構建網絡化的原材料供應鏈、設計研發平臺、人才培訓中心、銷售營銷渠道等,甚至可以采取“國內國外并舉、出口內銷同步”的策略,搭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而數據可以打通產業鏈各環節的信息不對稱壁壘,實現產業集群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客戶間的實時交互,形成產業集群的垂直專業化,促進相關產業的跨界融合;同時還可以及時獲取市場需求信息,特別是隨著消費升級引發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使企業能夠及時調整、優化生產和庫存規劃,為個性化、定制化、多樣化需求進行智能化、柔性化制造,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因此,針對大量以地理空間為基礎的輕工領域傳統產業集群,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拓展產業集群發展的空間領域,推進傳統產業集群形成跨區域虛擬產業集群,是推動產業集群升級、發展現代產業集群的路徑之一,也是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必然選擇。

(三)發展產業集群群

產業集群的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先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企業家群體形成初級的產業集聚;隨著集聚效應的顯現,公共服務等配套的完善,產業集聚逐漸向產業集群升級,產業發展逐漸呈現出良好的發展生態。但初級的產業集聚多是基于區位優勢、資源稟賦、歷史淵源等自然條件或客觀實事,最后形成的是基于某種產品或部件的專業化產品生產集群。比如山東家具產業,青島以木工機械生產加工為主,臨沂以板材生產加工為主,濰坊以白茬家具生產加工為主,寧津以實木家具生產制造為主,周村以軟體家具生產制造為主;這些專業化產品生產集群,如果聯結起來,則可形成一個涵蓋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制造前后端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集群群。而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應用和推廣,更能使得這種可能變成現實。共享經濟、跨界融合、虛擬市場、互聯平臺,加快了產業集群群中各產業集群間的互通協作,形成產業集群群內閉環聯動,不僅能夠增強區域產業鏈的穩定性和自主可控,還能促進各專業產業集群的共同發展。

因此,針對輕工領域特色產業集群的區位分布特點、產業特色及專業化分工,以產業鏈為主線,將產業鏈上下游、生產制造前中后端各專業產業集群,用互聯網、數據化技術進行互通互聯,形成更大的完整的跨區域產業集群群,以穩定、自主可控的產業鏈,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特色產業集群閉環生態圈,是傳統產業集群跨區域創新合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產業集群升級發展的路徑之一。

四、輕工行業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戰略思維

根據當前輕工領域傳統產業集群存在的問題和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提升的路徑,現代產業集群的發展提升應該從全產業鏈、產業升級與布局優化、數字化轉型等方面著手。

(一)全產業鏈戰略思維

早在2009年中糧集團便提出“全產業鏈”戰略,農業農村部于2021年5月份印發了《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農業全產業鏈是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和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強調要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紐帶,推進延鏈、補鏈、壯鏈、優鏈,從抓生產到抓鏈條、從抓產品到抓產業、從抓環節到抓體系轉變。

拋開農業產業的特殊性,其全產業鏈戰略思維值得工業產業借鑒學習。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面復工復產的基本前提和關鍵要害便是暢通全產業鏈。產業鏈整體運轉一旦出現不暢,勢必會對上下游企業的生產造成直接影響,甚至導致部分行業的生產停擺。當前輕工領域產業集群普遍存在鏈條不完整、省內配套率低等問題,這既是產業及產業集群發展的障礙,也是招商引資的阻力。因此,要從全產業鏈戰略視角出發,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的理念和思路,以打造全產業鏈為目標,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突出抓好精準招商和鏈式招商,提高產業綜合配套能力,不斷引進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固鏈的好企業大項目,形成更深層次、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使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煥發新生機。

(二)產業升級與布局優化思維

世界秩序的重構,技術革命的驅動,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經濟全球化發展環境變化莫測,美、日、歐等國家為了維護全球價值鏈中的“鏈主”地位,相繼提出一些重組產業鏈的原則,推動產業鏈回歸本土或轉出中國,全球產業鏈布局正面臨重大調整。雖然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制造的優勢已被全球產業界所承認,既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工業基礎設施,又具有配套齊全、綜合成本較低的優勢,也具備支撐全球產業鏈變革的基礎,但中國原有外向型發展模式也受到影響。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各省市紛紛提出“鏈長制”“群長制”,優化提升產業鏈、產業集群,推動產業結構、產業布局調整。

產業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產業布局是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在全球產業鏈、產業結構、產業布局深度調整的戰略機遇下,針對當前輕工領域產業集群產業規劃不科學、集群效應不明顯等問題,要樹立全局意識,結合產業前沿趨勢和國家戰略導向,統籌規劃區域產業分工協同體系,依托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立足轉型升級和動能轉換,發揮優勢互補,促進組團串聯,推動融合發展,形成產業特色明顯、梯度布局有序、品牌效應突出的專業化優勢產業集群;根據產業空間布局,加大鏈條延伸、改造升級、技術突破力度,加強上下游產業合作,升級強化支柱產業,創新融合其他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構建具有前瞻性、根植性、帶動性和環保性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數字化轉型思維

在全球產業結構重構,新發展格局構建下,輕工領域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任務,而數字化轉型思維是實現產業升級最有效的途徑。特別是隨著5G、物聯網及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迅猛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信息服務保障和技術支撐,推動了數字原生企業與制造實體企業的深度融合??▕W斯、浪潮云洲等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的發展,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平臺支撐,工業設備上云、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正在快速增加,將推動整個行業、整個產業更加協調發展,加快產業生態的變革和重構。

對于輕工領域產業集群來說,不管是補全產業集群產業鏈,還是發展跨區域產業集群,或者是發展產業集群群,都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當前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已逐漸成形,卡奧斯平臺不但能夠提供設計、采購、制造、營銷、物流等全流程解決方案為企業賦能,而且隨著上平臺用平臺的企業不斷增多,還能夠利用大數據算法,科學配置資源、重構產業鏈,實現對整個行業的賦能。通過工業互聯網,搭建產業集群管理運營平臺和產業服務平臺,根據區域產業情況,建設共享工廠、共享中心,通過大數據信息融合全產業鏈各個環節,形成以企業為中心、實時互聯高效協調的產業生態和智慧集群。

五、具體舉措和意見建議

(一)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源自市場經濟,在培育發展提升過程中政府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級政府在規劃、財稅、土地、配套、基建、平臺、招商等方面給予的政策支持,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集群所在地政府部門要結合地區特點,加大對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扶持力度,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納入到地區規劃中,確保到期換屆或機構變更時扶持政策的連續性。

(二)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

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在行業發展、產業培育過程中一直以來扮演著重要角色。行業協會擁有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隊伍資源,可以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力量,推進集群產教學相融合,推進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共享工廠、共享車間的建設,引導產業集群站在行業發展的整體高度、生產力合理布局的高度、產業結構優化配置的高度,發展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平臺。

(三)充分發揮龍頭骨干企業作用

在產業集群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具有引導集群經營發展方向、承擔集群技術進步等作用。要重點培育“領航型”龍頭企業、產業鏈“鏈主”企業,通過他們引領產業集群進行研發設計、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開拓、智能改造和數字轉型,通過他們聯結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促進產業鏈優化提升,推進產業集群提檔升級。

(四)加快完善集群公共服務體系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和完善集群內公共服務平臺和信息服務體系,提質增效降成本,加強客戶跟蹤和數據收集,及時分析國內外市場變化和集群企業運行情況;建立健全政產學研用互動合作機制,加強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提升集群科技創新體系,加快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模式,打造智能智慧現代產業集群。

(五)加強區域集群資源綜合利用

根據不同集群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規劃、統籌布局,積極推動以產業鏈為紐帶、資源要素合理配置的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智慧產業園區;在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內加快推廣應用工業互聯網,引導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充分利用網絡數據資源,聯結省內外相關配套產業鏈、上下游集群資源,促進跨區域虛擬產業集群內、產業集群群內資源共享,實現產業集群閉環生態發展。

(六)加強產業集群服務和管理

產業集群培育建設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業組織、政府部門要做好產業集群的服務管理,特別是參與共建的單位,要加強產業集群動態管理,加大到期產業集群復評力度,積極推動省級產業集群爭創國家級,推動產業集群提檔升級。 通過建立產業集群間的溝通、合作、交流、提升和淘汰機制,努力把全省輕工產業集群建成為輕工行業園區化發展的示范、智能制造的示范、特色小鎮的示范、服務體系建設的示范、綠色發展的示范以及“走出去”國際化的示范。

參考文獻:

[1]陳弘.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產業集群發展模式選擇[J].求索,2009(05):28-29+13.

[2]嚴含,葛偉民.“產業集群群”:產業集群理論的進階[J].上海經濟研究,2017(05):34-43.

[3]Danese et al.Creating e-Clusters: A New Challenge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Supply Chain Foru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9,10(01):78-90.

[4]陳小勇.產業集群的虛擬轉型[J].中國工業經濟,2017(12):78-94.

[5]趙璐.虛擬產業集群:數字經濟時代下產業組織新趨勢[N].科技日報,2021-06-07(006).

[6]吳金明,邵昶.產業鏈形成機制研究——“4+4+4”模型[J].中國工業經濟,2006(04):36-43.

[7]嚴北戰.集群式產業鏈形成與演化內在機理研究[J].經濟學家,2011(01):78-85.

[8]尹訓飛.制造業產業鏈安全現狀與對策[J].中國工業和信息化,2019(07):54-59.

[9]盛朝迅.新發展格局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發展的思路與策略[J].改革,2021(02):1-13.

[10]陳柳.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J].群眾,2021(04):31-32.

[11]劉志彪.全球產業鏈集群戰略:中國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政策舉措和行動[J].經濟研究參考,2020(10):5-10.

[12]張向陽.構建基于產業鏈集群的開放式創新平臺,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J].中國科技論壇,2021(06):11-14.

(作者單位:山東省輕工集體企業聯社)

猜你喜歡
產業鏈
筑牢產業鏈安全
打造藜麥全產業鏈稼祺從“芯”開始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賀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產業鏈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走進核電全產業鏈
紡織非遺,保護鏈+產業鏈
鏟除論文造假背后的黑色產業鏈
產業鏈春之奏鳴
手機惡意軟件產業鏈博弈及演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