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原響應性肝靶向聚合物膠束的制備及其載藥性能

2022-11-26 11:22馮薈如劉艷勤于香香
功能高分子學報 2022年6期
關鍵詞:載藥半乳糖毒性

馮薈如, 劉艷勤, 董 營, 于香香, 鞏 凱

(江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工程學院, 江蘇 無錫 214122)

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細胞癌是其主要類型[1]。由于肝癌的潛伏期較長,并且大多數患者被發現時已經處于晚期或者中晚期,這給肝癌的治療帶來了極大挑戰。通常情況下,化療成為了必然選項[2]。然而,化療藥物常常在殺死腫瘤細胞的同時損害健康細胞,產生很大的毒副作用[3,4]。因此,肝癌靶向與個性化治療極具研究意義。肝癌組織細胞中含有豐富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體(ASGPR),而它在正常組織中表達較少,根據這一特性,可目標導向地設計肝靶向藥物遞送系統[5,6]。其中,半乳糖是良好的肝靶向分子,可作為靶向頭功能化修飾藥物遞送系統,有效地與肝癌細胞上的受體進行特異性結合,進而實現對肝癌的靶向治療。

近年來,納米藥物遞送系統成為研究熱點,尤其是在癌癥診斷和治療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前景[7]。納米藥物遞送系統有納米脂質體、納米聚合膠束、納米微球等,有效地改善了難溶性藥物的溶解性、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性能[8,9]。然而,對于腫瘤的治療,納米藥物遞送系統仍有巨大的改進空間。腫瘤組織通常表現出弱酸性、強還原性、酶過度表達等特征[10,11],基于這一特性,可設計微環境響應性的智能納米藥物遞送系統,以期實現藥物可控釋放的目的,進一步提升抗腫瘤藥物的治療效果和降低化療副作用[12,13]。聚合物膠束粒徑小且分布窄,不易被網狀內皮系統吞噬,且能夠透過血管選擇性蓄積在腫瘤組織部位,起到被動靶向的作用[14]。因此,聚合物膠束作為藥物傳遞載體,在腫瘤的治療方面前景廣闊[15]。

本文旨在構建一種還原敏感型肝靶向聚合物膠束。首先以半乳糖為靶向分子,制備了主體分子半乳糖-β-環糊精(Gal7-CD);然后以胱胺二鹽酸鹽、十八烷酸、金剛烷甲酸、雙端氨基聚乙二醇等為原料,設計合成了客體分子金剛烷基聚乙二醇胺十八酰胺(Ad-PEG1000-SS-C18);最后Gal7-CD與Ad-PEG1000-SS-C18經主客體自組裝形成了兩親性聚合物,進而制備了具有還原敏感性的肝靶向聚合物膠束半乳糖-胱胺-十八酰胺(Gal7-SSC18)。在此基礎上,以阿霉素(DOX)為模型藥物,系統研究了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的載藥性能與體外釋放行為;同時以肝癌細胞(HepG2)和正常組織細胞(HEK-293)為細胞模型,深入探討了聚合物膠束的細胞毒性、載藥聚合物膠束對HepG2的抑制性能和細胞攝取機制。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材料與儀器

雙端氨基聚乙二醇(NH2-PEG-NH2,Mn=1 000)、十八烷酸: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七(6-疊氮-6-脫氧)-β-環糊精、3-炔基丁基-β-D-半乳糖苷、金剛烷甲酸活性酯、O-苯并三氮唑-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鹽(HBTU)、N, N-二異丙基乙胺(DIEA)、胱胺二鹽酸鹽、二硫蘇糖醇(DTT)、N, N-二甲基甲酰胺(DMF):分析純,上海畢得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MEM培養基與RPMI-1640培養基(其中含體積分數10%的胎牛血清(FBS)、100 IU/mL的青霉素及100 μg/mL的鏈霉素):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TT、雙抗(青霉素-鏈霉素)、胰酶:美國Sigma公司;FBS:上海雙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epG2、HEK-293:中國科學院典型生物保藏中心細胞庫。

1.2 測試與表征

采用核磁共振氫譜(1H-NMR,美國Bruker公司Avance Ⅲ 400 MHz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德國布魯克公司TENSOR Ⅱ型)表征化合物的化學結構;用納米粒度儀(英國馬爾文儀器有限公司Zetasizer Nano ZS型)檢測聚合物膠束的粒徑和粒徑多分散指數(PDI);使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有限公司RF-6000)測定臨界膠束濃度;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CLSM,德國Leica公司TCSSP8型)用于細胞成像。

1.3 聚合物Ad-PEG1000-SS-C18的合成

1.3.1 化合物金剛烷基聚乙二醇胺丁二酸(Ad-PEG1000-COOH)的合成 將金剛烷甲酸活性酯(14 mg)溶于二氯甲烷(3 mL),將其緩慢滴加到裝有NH2-PEG-NH2(150 mg)的二氯甲烷(5 mL)溶液的圓底燒瓶中,室溫下反應12 h。反應結束后,經柱層析純化得到化合物金剛烷基聚乙二醇胺(Ad-PEG1000-NH2)。在干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化合物Ad-PEG1000-NH2(150 mg)和四氫呋喃(3 mL),向其中分別滴加丁二酸酐(15 mg)的四氫呋喃(3 mL)溶液、三乙胺(0.26 mL),于室溫下反應4 h。反應結束后,用鹽酸溶液(1 mol/L)調節pH至4~5,用去離子水(10 mL)洗滌,二氯甲烷(10 mL)萃取水相,合并有機相,真空濃縮得到粗產物;再經柱層析得到Ad-PEG1000-COOH,產率為70%。

1.3.2 聚合物Ad-PEG1000-SS-C18的合成 首先,根據文獻[16]以胱胺二鹽酸鹽、十八烷酸為原料,經氨基保護、?;磻?、脫保護等步驟,得到胱胺基十八酰胺(NH2-SS-SA);然后,向干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Ad-PEG1000-COOH(300 mg)、HBTU(114.72 mg)、DIEA(134.43 mg)和DMF(3 mL),于室溫下攪拌反應30 min;然后,滴加NH2-SS-SA(156 mg)的DMF(2 mL)溶液,于室溫下反應24 h;反應結束后,加入去離子水(50 mL),用二氯甲烷(50 mL)萃取2次;合并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干燥過夜;經過濾、真空濃縮得到粗產物;經柱層析純化得到Ad-PEG1000-SS-C18,產率67%。圖1所示為Ad-PEG1000-SS-C18的合成路線。

圖 1 Ad-PEG1000-SS-C18的合成路線Fig. 1 Synthetic routes of Ad-PEG1000-SS-C18

1H-NMR (400 MHz, CD3OD)δ: 3.75~3.56 (m, 72 H, OCH2CH2O), 3.54 (dd,J=10.1, 5.5 Hz, 4 H, OCH2CH2NH),3.48 (t,J=6.9 Hz, 4 H, NHCH2CH2SS), 3.36 (dd,J=10.5, 5.5 Hz, 4 H, NHCH2,CH2O), 2.83 (t,J=6.0 Hz, 4 H,CH2SSCH2), 2.49 (s, 4 H, CO(CH2)2CO), 2.20 (t,J=7.5 Hz, 2 H, COCH2(CH2)16), 2.03 (s, 4 H, CCH2CH), 1.87 (d,J=2.7 Hz, 5 H, CCH2CH, CH2CHCH2), 1.77 (q,J=12.4 Hz, 6 H, CHCH2CH), 1.61 (s, 2 H,CH2CH2(CH2)14), 1.29 (s,28 H, (CH2)14), 0.91 (t,J=6.9 Hz, CH3)。

1.4 Gal7-CD的合成

向圓底燒瓶中分別加入七(6-疊氮-6-脫氧)-β-環糊精(500 mg)、3-炔基丁基-β-D-半乳糖苷(665 mg)、DMF(2.5 mL)。再稱取硫酸銅(95.5 mg)、抗壞血酸鈉(155.1 mg)溶于去離子水(2.5 mL)中,滴加至前述溶液中,于60 ℃下反應72 h。反應結束后,過濾除去不溶性固體,濾液經真空濃縮,殘留物加去離子水復溶,用甲醇沉降后得到粗產物,經氧化鋁層析柱純化,得到Gal7-CD,收率為71%。圖2為Gal7-CD的合成路線。

圖 2 Gal7-CD的合成路線Fig. 2 Synthetic route of Gal7-CD

圖 3 Gal7-SS-C18-DOX的制備與藥物釋放示意圖Fig. 3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formation and drug release of Gal7-SS-C18-DOX

1H-NMR (400 MHz, D2O)δ: 8.03 (s, 7 H, i), 5.19 (s, 7 H, 1), 4.66~4.55 (m, 7 H, f), 4.31 (s, 14 H, g), 4.20 (s,14 H, 6), 3.99 (s, 7 H, e), 3.94~3.51 (m, 56 H, a, b, c, d, 2, 3, 5), 3.44 (s, 7 H, 4), 2.92 (s, 14 H, h)。

1.5 聚合物膠束Gal7-SS-C18和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的制備與表征

采用透析法制備聚合物膠束:將Ad-PEG1000-SS-C18(19 mg)和Gal7-CD(33 mg)分別溶解于DMF(2 mL)中,在室溫下攪拌4 h,然后緩慢加入去離子水(8 mL),繼續攪拌24 h;然后,將反應液裝入透析袋(截留分子量3 500)中,透析3 d,經0.45 μm水系膜過濾,即可得到Gal7-SS-C18溶液;透析液經冷凍干燥,得到Gal7-SS-C18粉末。

臨界膠束濃度(CMC):首先,稱取Gal7-SS-C18,用去離子水配制質量濃度為1×10-4~2 mg/mL的膠束溶液;然后,避光條件下,精密稱取一定量芘,加入一定量的丙酮配制濃度為6×10-5mol/L的母液;最后,取30 μL母液至棕色試劑瓶中,N2吹干丙酮,向試劑瓶中分別加入3 mL不同濃度的膠束溶液,室溫條件下,避光保存過夜。分別測定載有熒光探針芘的膠束溶液的激發光譜。通過測定373 nm和384 nm處的熒光強度比值(I384/I373)確定載體的CMC。

聚合物膠束的還原響應性考察:將制備好的1 mg/mL的聚合物膠束水溶液取2 mL在PBS的還原環境下(10 mmol/L DTT)和不含DTT的環境下37 ℃溫育12 h,取出混合液經振蕩均勻后分別加入樣品比色皿中,用納米粒度儀測試納米膠束的粒徑。

Gal7-SS-C18-DOX制備示意圖如圖3所示。首先,向干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Ad-PEG1000-SS-C18(30 mg)、Gal7-CD(52.05 mg)、DMF(6 mL),緩慢滴加脫鹽DOX的DMF溶液(1 mg/mL,8 mL),室溫攪拌4 h;然后,緩慢滴加去離子水(12 mL),繼續攪拌24 h;然后,將反應液裝入透析袋(截留分子量3 500),透析3 d得到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溶液;透析液經冷凍干燥,獲得Gal7-SS-C18-DOX粉末。

圖 4 Ad-PEG1000-SS-C18和Gal7-SS-C18的1H-NMR圖譜Fig. 4 1H-NMR spectra of Ad-PEG1000-SS-C18 and Gal7-SS-C18

作為對照,采用同樣的方法制備去除靶向分子半乳糖的對照組載藥聚合物膠束CD-SS-C18-DOX。

載藥聚合物膠束的載藥量測定:采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法,測量480 nm處的總DOX和游離DOX的吸光度值,計算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的載藥量和包封率。

1.6 載藥聚合物膠束的體外藥物釋放行為

分別精確量取2 mL負載DOX的聚合物膠束溶液(1 mg/mL)加入2個密封的透析袋(截留分子量3 500)中,分別放置于DTT濃度為0、10 mmol/L的PBS(20 mL,pH=7.4)中,每組設置3個平行實驗;在37 ℃,100 r/min的搖床中振蕩,分別在預定時間每次取出2 mL溫育的溶液,然后添加2 mL含有相應DTT濃度的新鮮PBS溶液。利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取樣樣品的紫外吸光度,計算累積釋放率。

1.7 體外細胞實驗

1.7.1 細胞毒性實驗 以HepG2和HEK-293為模型,研究了膠束的細胞毒性。首先將HepG2以每孔2.0×104個的細胞密度鋪于96孔板中, HEK-293以每孔1.5×104個的細胞密度鋪于96孔板中,在37 ℃、體積分數5%的CO2下培養12 h使其貼壁生長;然后加入100 μL聚合物膠束(1.25~20 μg/mL)、載藥聚合物膠束(0.156~10 μg/mL)及游離DOX(0.156~10 μg/mL)來替代原培養液,同時設置陰性對照,繼續孵育24 h;接下來除去培養液并加入等體積的MTT溶液,繼續孵育4 h后吸出MTT溶液,每孔加入二甲基亞砜(100 μL),用酶標儀于570 nm處測定吸光度,并計算細胞存活率和半抑制濃度(IC50)。

1.7.2 細胞攝取實驗 將HepG2和HEK-293以每孔8×105個的細胞密度接種于6孔板中,培養24 h;然后加入2 mL含游離DOX和載藥聚合物膠束溶液(DOX的質量濃度為5 μg/mL)的培養基中繼續孵育1 h或4 h后,移除培養基后用PBS洗3遍;然后用胰蛋白酶消化所有細胞,離心收集細胞;最后用PBS吹散細胞,利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攝取情況。

取對數生長期的HepG2和HEK-293接種于激光共聚焦皿((每個皿含有8×104個細胞))培養24 h;除去培養液,每孔加入2 mL游離DOX和載藥膠束溶液(DOX的質量濃度為5 μg/mL)培養1、4 h后除去培養液,PBS洗滌細胞3次后加入400 μL DAPI染色30 min,PBS洗滌3次,加入400 μL多聚甲醛(4 g/mL)固定細胞20 min,用PBS洗掉表面的多聚甲醛,最后加入500 μL PBS,用CLSM進行觀察。

2 結果與討論

2.1 聚合物Ad-PEG1000-SS-C18和Gal7-SS-C18的合成與表征

圖4為Ad-PEG1000-SS-C18和Gal7-SS-C18的1H-NMR譜圖。由圖可知,Ad-PEG1000-SS-C18的1H-NMR圖譜中,化學位移0.88~0.93處的峰為十八烷基的甲基特征峰,1.77~2.03的峰為金剛烷基的氫特征峰,2.83處的峰為二硫鍵鄰位亞甲基的特征峰;與Ad-PEG1000-SSC18相比,Gal7-SS-C18的1H-NMR圖譜中不僅包含了Ad-PEG1000-SS-C18的特征峰,還出現一些新的特征峰,7.18~8.06處的峰為Gal7-CD中的三唑基團的氫特征峰,5.9處的峰為半乳糖的C2氫特征峰,4.0~6.1處的峰為環糊精和半乳糖的氫基團的氫特征峰。由此可見,Gal7-SS-C18是由Gal7-CD和Ad-PEG1000-SS-C18兩部分組成。

Ad-PEG1000-SS-C18和聚合物Gal7-SS-C18的FTIR譜圖如圖5所示。由圖可知,在Gal7-CD的FTIR譜圖中,3 391 cm-1和1 045 cm-1處出現了環糊精上的羥基特征峰;Ad-PEG1000-SS-C18的FT-IR譜圖中,3 300、1 632、1 542 cm-1處分別出現了NH-的伸縮振動峰、酰胺的C=O伸縮振動峰、酰胺的C-N伸縮振動峰,2 916、2 850 cm-1處出現了十八烷基的亞甲基的C-H伸縮振動峰;而Gal7-SS-C18含有Gal7-CD和Ad-PEG1000-SS-C18的所有特征峰(部分有重疊),分析表明本文成功合成了Gal7-SS-C18。

圖 5 樣品的FT-IR圖譜Fig. 5 FT-IR spectra of samples

2.2 聚合物膠束和載藥聚合物膠束的制備與表征

聚合物Gal7-SS-C18的CMC值如圖6(a)所示,其CMC值為0.006 mg/mL,表明Gal7-SS-C18在較低的質量濃度下可形成膠束,且可以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具備成為載藥聚合物膠束的潛質。

圖 6 (a) 聚合物膠束lg ρ與I384/I373的關系;(b) 聚合物膠束和載藥聚合物膠束的粒徑分布圖;(c)聚合物膠束的粒徑變化;(d) 載藥聚合物膠束的體外藥物釋放曲線Fig. 6 (a) Relationship between lg ρ and I384/I373 of polymer micelles; (b)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polymer micelles and drug-loaded polymer micelles; (c) Particle size changes of polymer micelles; (d) in vitro drug release profiles of drug-loaded micelles

聚合物膠束以及載藥聚合物膠束的粒徑如圖6(b)所示。由圖可知,聚合物膠束的平均粒徑為(169.2±1.3)nm,PDI=0.294;載藥聚合物膠束的平均粒徑為(177.9±3.0)nm,PDI=0.123,DOX裝入聚合物膠束的內核,致使其粒徑略有增大。

聚合物膠束Gal7-SS-C18的還原響應性如圖6(c)所示。由圖可知,在DTT存在的情況下,聚合物膠束的粒徑隨時間延長而逐漸變大,12 h后,部分膠束發生分解,這說明了在DTT存在條件下,聚合物中二硫鍵發生斷裂,致使兩親性聚合物結構分解,從而使聚合物膠束分解,證明了聚合物膠束Gal7-SS-C18具有明顯的還原響應特性。

Gal7-SS-C18-DOX的體外釋放性能結果表明,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的包封率為(71.1±0.5)%,載藥量為(21.2±0.7)%。由圖6(d)可知,在正常微環境體系中,Gal7-SS-C18-DOX呈緩慢釋放趨勢,48 h累積釋放量僅為33.10%;而在還原性環境下,Gal7-SS-C18-DOX藥物釋放較快,在8 h時,藥物釋放量達到80%以上,進一步證明了載藥聚合物膠束的還原響應特性。在DTT存在條件下,二硫鍵斷裂,致使聚合物膠束分解,從而加快DOX釋放與提高藥物累積釋放量。

2.3 細胞毒性研究

聚合物膠束的細胞毒性實驗結果如圖7(a)所示。當聚合物膠束質量濃度為1.25~20 μg/mL時,HepG2和HEK-293的存活率均在80%以上,這說明聚合物膠束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載藥聚合物膠束對HepG2和HEK-293體外的殺傷性能實驗結果如圖7(b,c)所示。由圖可知,對于HEK-293來說,Gal7-SS-C18-DOX膠束、CD-SS-C18-DOX膠束和游離DOX對細胞的存活率表現出一定的濃度依賴性,Gal7-SS-C18-DOX膠束和CD-SS-C18-DOX膠束對其產生的細胞毒性無明顯差異,但相比于游離DOX明顯較低,其可能的原因是聚合物膠束不易穿過細胞膜被細胞攝取,或者即使被細胞攝取了,但其相對穩定,DOX未得到有效釋放而降低了細胞毒性;對于HepG2來說,與游離DOX相比,Gal7-SS-C18-DOX膠束對細胞的毒性略強,IC50=(3.7±0.25)μg/mL,而對照組CD-SS-C18-DOX膠束對細胞的毒性明顯較低。這是由于HepG2細胞表面的ASGPR受體會促進Gal7-SS-C18-DOX膠束的跨膜穿透,有利于細胞攝??;同時由于HepG2內的谷胱甘肽濃度較高,加快了Gal7-SS-C18-DOX膠束的分解,進而使其包載的DOX有效釋放,從而殺死癌細胞。而對照組CD-SS-C18-DOX膠束不含能與ASGPR受體結合的半乳糖分子,細胞對其攝取量較低,所以其對HepG2的細胞毒性較低。

圖 7 (a) 聚合物膠束對HepG2和HEK-293的體外毒性;載藥聚合物膠束對(b) HepG2和(c) HEK-293的體外毒性Fig. 7 (a) in vitro toxicity of polymer micelles to HepG2 cells and HEK-293 cells; in vitro toxicity of drug-loaded polymer micelles to(b) HepG2 cells and (c) HEK-293 cells

2.4 細胞攝取研究

細胞對載藥聚合物膠束和游離DOX的攝取情況如圖8(a,b)所示。由圖可知,兩種細胞對游離DOX和Gal7-SS-C18-DOX膠束的攝取均表現出時間依賴性,在不同孵育時間,HepG2的熒光強度始終比HEK-293的熒光強。對于HepG2來說,在各個時間點,Gal7-SS-C18-DOX膠束與游離DOX相比,顯示出更大的熒光峰移,熒光強度更強;而對于HEK-293來說,Gal7-SS-C18-DOX膠束與游離DOX相比,熒光強度差別不大。

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和游離DOX被細胞攝取的情況如圖8(c,d)所示。在1 h時,HepG2中有熒光,表明有DOX進入細胞核;在4 h時,其熒光強度進一步增強,說明Gal7-SS-C18-DOX膠束進一步在細胞核聚集;然而,在HEK-293中,Gal7-SS-C18-DOX膠束沒有拆解入核,僅檢測到微弱的紅色熒光。這是由于HepG2中,載藥膠束通過ASGPR受體進入細胞,入胞更快;而在HEK-293中,紅色熒光雖然有明顯增加,但只有極少量與藍色熒光重疊,這是因為只有微量的Gal7-SS-C18-DOX膠束在正常水平的GSH下拆解,DOX不能被釋放入核,減少了其對正常細胞的毒性。以上結果顯示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能較快地進入肝癌細胞的細胞核,并可控釋放DOX,從而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圖 8 載藥聚合物膠束在(a) HepG2和(b) HEK-293的熒光強度分布圖和平均熒光強度圖;載藥聚合物膠束在 (c) HepG2和(d) HEK-293中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圖Fig. 8 Fluorescenc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and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drug-loaded polymer micelles in (a) HepG2 cells and (b) HEK-293 cells; CLSM images of drug-loaded polymer micelles in (c) HepG2 cells and (d) HEK-293 cells

3 結 論

(1)載藥聚合物膠束粒徑分布均勻,具有良好的載藥性能和包封率。

(2)聚合物Gal7-SS-C18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載藥聚合物膠束Gal7-SS-C18-DOX對肝癌細胞表現出良好的殺傷作用,且優于游離DOX對腫瘤的抑制作用,而對正常組織細胞表現出較低的毒性,具有良好的肝靶向性,以及可控釋放性能。

猜你喜歡
載藥半乳糖毒性
應激寧小鼠急性毒性試驗及亞慢性毒性試驗
動物之最——毒性誰最強
苦豆子總堿對PC12細胞的毒性
澤蘭多糖對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黃芩-黃連藥對防治D-半乳糖癡呆小鼠的作用機制
納米氧化石墨烯控釋載藥體系研究現狀
介孔分子篩對傳統藥物的原位載藥及緩釋研究
半乳糖凝集素-3與心力衰竭相關性
梔子環烯醚萜苷四種載藥系統體外透膜吸收的比較研究
吸入麻醉藥的作用和毒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