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2-11-27 08:16陳健康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
品牌研究 2022年2期
關鍵詞:人才大學生能力

文/陳健康(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

為了緩解畢業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教育部將大學生就業問題列為專項教育整改工作中的重點工作項目,并提出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多種優惠政策。尤其是在社會發展中提出了“雙創”模式后,高校給予了人才就業擇業能力與創業實踐能力培養更多的投入。盡管在落實此項工作中,市場各單位均給予了足夠的支持,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后發現,學生的創業能力并未得到顯著提升。在深入此項研究后發現,大部分高校開設的指導工作過于淺顯,且教學中缺少與創業就業教育相關的實踐內容[1]。在此種條件下,人才并不具備創業能力,即便受到教師的鼓舞直接投身于創業大軍,此種創業方式只會使人才出現投資失敗或創業受阻的問題。在現代化社會發展背景下,一些學生選擇開設網店等線上經營的方式,進行低成本創業,盡管此種想法可行性較高,但由于高校在對人才進行創業指導時,并未落實對人才線上創業的指導,也沒有傳授給學生足夠的經驗,導致學生在經營了一段時間后網店出現倒閉現象[2]??偨Y歷年大學生創業就業的案例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大學生在社會中仍存在經驗閱歷不足、實踐能力較差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從一定層面反映了高校開展創業就業教育工作存在短板。給大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創業機會,滿足大學生就業擇業中對崗位的選擇需要,本文將開展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通過對現有教育培訓模式的整改,優化現代化素質教育體系,提升大學生在社會中的綜合發展能力。

一、大學生創業就業市場形勢

(一)就業市場發展形勢

在素質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上大學已經不是早期“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所有年齡適當的青少年,只要通過個人的努力,都具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機會。這一趨勢表明我國教育市場的發展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但與此同時,隨著教育部門人才擴大招生政策的逐步落實,高校也面臨著新的問題。例如,每年的畢業生人數增加,但社會中有效就業崗位并未增加,人才選擇學校就讀深造是一件較為容易的事情,但要想在畢業后順利就職于期望崗位卻是一件較難的事情。

例如,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對專業人才進行選擇時,會優先選擇具有高學歷、高能力的人才就職主要工作崗位,對于一些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企業會為其分配基礎的工作崗位[3]。因此,相對于高等院校的學生而言,具有985、211等學校畢業證的學生,其就業壓力相對較小,而不具有學歷優勢或專業優勢的學生就業壓力則較大。

(二)創業市場發展形勢

為了促進學生畢業后選擇自行創業,國家政府與地方教育部門出臺了多項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指導政策,部分地區甚至頒布了大學生下鄉扶貧專項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的提出都代表了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與關注。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發現,大學生創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學生創業失敗、創業資金鏈斷裂等事件在市場內屢見不鮮。例如,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無法享受到由校內教師為其提供的專項創業發展指導,在步入社會后不懂得如何規范化管理公司,無法實現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部分政府提出的創業指導政策在發行后,沒有及時對政策進行宣傳,導致許多大學生沒有及時了解政策??傊?,在對我國現行創業市場發展形勢的分析中發現,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的落實也是一件難度較高的事情。

二、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現狀分析

(一)主動創業就業意識欠佳

為了滿足大學生畢業發展需求,高校聯合了教育部對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現狀,進行了深度剖析。在進一步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創業存在較大的被動性,基本沒有大學生在入學階段將創辦其個人企業或公司作為主要工作目標,他們往往會在遇到了就業問題或就業瓶頸后才會選擇在市場內創業,因此,可以認為大學生創業存在較大的被動性[4]。根據地方人力資源反饋的數據可知,大學生“創業”是為了“生存”,而不是為了“機會”。同時,部分大學生對創業與就業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甚至有部分學生認為,只有就職于高資本、高薪資、高福利待遇的崗位,才屬于就職優質崗位。但顯而易見的是,大學生普遍存在對自我認知與定位不清晰的問題。他們盲目地追求社會發展潮流,將創業作為同學之間相互攀比的資本,而不考慮自身是否具有創業能力,也不考慮自身是否適合創業。

(二)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不足

根據地方社會保障局內就業專家對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現狀的分析,發現高?,F有大學生普遍存在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一部分畢業生存在就業觀念滯后的現象,他們過于傾向自我學習專業,并認為非本專業的崗位不就業,也正由于他們在就業過程中過于強調專業對口性,導致大學生在畢業階段沒有做好就業擇業決策,使其失去最佳就業機會。大學生就業時會經歷企業招聘、企業人才選拔等環節,而目前高校大學生普遍存在交往能力差、實踐能力差、不自信、焦慮、從眾等心理,盡管他們的理論知識積累足夠豐富,但由于其他方面不符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會導致人才出現就職失敗的問題。

三、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一)建立校內大學生創業就業指導交互平臺

為了滿足大學生職業發展需求,提高大學生在走向市場后的創業能力,高校應利用校園網與信息化設備,在校內搭建一個面向大學生的線上創業就業指導交互平臺,定期將社會中的企業人才招聘信息上傳到交互平臺,實現將有限的社會資源最大化利用。同時,高校也應當積極挖掘社會創業合作人信息,在得到了此部分群體的認可后,將創業信息與創業資源發布于校內平臺上,通過此種方式,幫助大學生尋找創業伙伴。學生可以通過此平臺選擇與創業群體進行資源交互或經驗交流,對于存在相同意向的創業選擇,高??晒膭顚W生與其合伙創業,此種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大學生的創業成本,也可以在一個更有利的條件下幫助校內大學生“圓創業夢”。除上述措施外,對于預備教育資金較為充足的高校,還可以采用在校內搭建創業就業實踐基地的方式,為學生創業提供實踐操作空間[5]。例如,高??梢云刚埳鐣袃炐銊摌I人才代表,到校內舉辦講座、演講,為校內大學生講述其個人在創業期間遇到的市場風險與創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此類活動,積極與創業人才進行經驗共享。同時,高校也可以在此區域內舉行大型的就業面試活動,由合作企業或高校就業指導教師扮演“面試官”角色,由學生扮演“就業者”角色,前者向后者提出問題,以此種方式,提高學生在面試與擇業過程中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可以通過實踐學習,獲得更多了解社會、了解市場發展需求的機會。

(二)轉變大學生創業就業偏差意識與認知

為了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高校教師的首要工作是轉變當下大學生在市場創業或就業擇業過程中,對此種行為產生的偏差意識與認知。

例如,新生代大學生應樹立以社會發展前沿為引導的就業意識。在進入大學初期,高校教師應引導大學生根據其個人興趣愛好與發展意向,制定一個相對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當校內出現意向招聘企業時,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出擊”,主動與企業建立聯系與合作關系,向企業面試官主動介紹自己,通過此種方式為面試者留下較好的印象。在教育過程中要求學生明確就業機會不是“等”來的,也不要害怕面試失敗,只有不斷地失敗、不停地面對挫折,才能更好地總結經驗,自我能力也將在磨煉過程中得到提升[6]??傊?,要求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學會主動分析市場就業形勢與發展趨勢,正確認知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或面試中不同企業對于人才能力的要求,通過多方對比,明確自我發展方向,做好對自我能力提升的調整。同時,要處理好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對“崗位待遇”與“崗位發展”的認知關系,學生要將個人發展前景放在就業創業的首要位置,不要讓學生為了眼前短暫的利益而放棄長遠發展的機會。鼓勵學生在企業基層崗位中尋找工作,擺脫專業對其個人發展的束縛與限制,優先選擇個人喜好的工作,做好“先就業”“再擇業”的選擇。目前,高校大學生在就業市場內競爭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個人工作經驗不足,因此,學生應當先就業,并在基層工作崗位積累工作經驗,或學習企業工作文化,當自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后,再進行擇業或創業。此外,在學生創業過程中,要求學生轉變“求穩”的認知,創業本身便是一項高風險工作,既然選擇進入了社會創業大軍,就要做好抵御市場發展風險的準備,在創業前,要求學生慎重選擇創業的方向,明確創辦企業的文化精神,保證在社會發展中創業行為的長久性與可持續性。

(三)健全校內大學生創業就業課程教育體系

提高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的關鍵是優化對此部分學生的基礎教育引導,明確創業就業能力提升過程并不是一個專項能力的提升過程,而是人才綜合能力培養的過程。無論是選擇創業或是就業,人才在走向社會后,都應當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溝通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擺正自我心態。而要落實此項工作,高校應健全校內面向大學生的創業就業課程教育體系[7]。例如,增設人際交往課程,在課堂上由校內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為學生講解與領導、與同級同事、與下級下屬員工的正確交流方式。并在課堂上完成對理論與經驗的傳遞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與前后桌或同桌扮演不同角色進行現場交流。在此基礎上,增設禮儀選修課,講解在職場中、在工作中、在會議中,應當具備的基本禮儀與認知的基本文化等。

同時,創設大學生第二學習課堂,增設校內心理培訓中心,對于學習過程中存在就業壓力現象的校內群體,高校應做好對此部分群體的心理疏導。例如,部分學生會在就業擇業過程中出現焦慮、自卑等心理,當此種心理長期壓抑時,學生會出現心理壓力,而此種壓力需要及時釋放,因此,高校應當做好對學生的正確引導,有必要的情況下,應對學生進行專項心理干預,以此種方式實現對高質量人才的輸出。

四、結束語

綜合本文此次研究,從提出的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提升策略可以看出,我國政府對于大學生就業問題給予了足夠的關注,為了進一步落實此項工作,高校應加大對此項工作的投入,給予每個學生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提供人才在社會發展的廣闊平臺,解決大學生就業擇業問題,避免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問題。在后續的研究中,還應當優化市場政策,從多個方面做好對人才培養模式的規劃,致力于在提高人才專業能力的同時,提升人才職業素養。

猜你喜歡
人才大學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人才云
大學生付費實習“天坑”必須提防
人才的開發和使用是一門科學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學生繳存公積金,這個可以有
六旬老婦“養出”了個大學生
毛遂自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