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意識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22-11-27 11:19劉婷婷
中學生學習報·教研周報 2022年9期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小學策略

劉婷婷

摘要:當前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應當重視向學生傳播英語文化,更應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幫助學生提升文化理解能力,使學生能真正了解其他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知識儲備。本文介紹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現狀,并提出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策略。

關鍵詞:跨文化意識;小學;英語;策略

引言:在英語課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和交際能力的同時,也面臨著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暢通等諸多問題。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以便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效率。

一、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現狀

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和交際能力,培養學生對中國與國外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理解,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小學教育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由于許多教師自身缺乏對西方語言的了解和掌握,部分英語教師對學習英語缺乏熱情,對日常學習英語知識缺乏認識;有些教師比較喜歡英語教育,平時接觸一些相關的知識,但由于平時忙于教學、管理,很少有時間和精力開設相關課程,也沒有時間去做相關的教學實踐。大多數教師在英語文化認知上存在偏頗、經驗不足、英語文化知識缺乏、英語文化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不夠、不具備跨民族意識的實踐能力。在傳統的英語灌輸教育環境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高,課堂上缺乏與教師交流[1]。

二、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策略

(一)對教科書知識的深入挖掘

教材內容對英語學習起著重要作用,教材內容又是教師工作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教學中應深入挖掘教材內涵,拓展英語知識,豐富英語文化,體驗中西文化差異,提高跨文化意識學習能力。例如,在介紹各種周末休閑形式和活動的同時,教師也會適時向學生介紹英語的生活,以及每個人的假期。中國大部分小學生周末都要學習一些專業知識,歐美的學生也會選修畫畫、聲樂、大提琴、哲學、芭蕾等專業課程,跟中國一樣,這個年紀的學生,對于興趣愛好、特長的培養,全看個人財力和教育意識[2]。

不同于中國人傳統的周末聚餐方式,歐美人周末社交活動中,吃飯并不是主旋律,大多數人都會結伴而行,在山上散步、滑雪、聽歌,或者聚在一起聊天。從歐美的休閑方式來看,周末體育活動較多,學生和青少年喜歡戶外活動。體育與休閑活動的類型受個體主觀因素的影響。在此基礎上,結合課本教學,拓展相關知識,拓寬學生跨文化的眼界和知識面,為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打下基礎。

(二)教師隊伍建設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學校英語教學與師資隊伍建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文化教育過程中,應加強跨文化意識培養,加強跨文化交流能力。由于傳統的英語教學習慣“灌輸式”,許多英語教師尚未從傳統的課堂中轉換,教學觀念尚未完全更新。只有在新教育理念指導下,教師的行為與觀念才能真正改變,實現教育的變革。教師應加強學習英語文化知識。同時,通過跨文化教育研究加強英語教育[3]。

根據新課標改革與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與需要,強調教學應注重學生主體性,加強英語教學。一方面,教師要積極地向學生灌輸跨文化知識,使學生能感受到不同語言和行為。英漢語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與價值觀念。加強文化敏感度,應加強跨文化意識教育,培養跨文化知識理解。另一方面,在重視學習價值、應用場合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材,使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結合起來,學生能夠靈活運用。

(三)文化滲透到英語教學中

語法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習者有效組織和運用英語的前提條件。如果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正確地運用語言,勢必會造成語言障礙,從而影響英語的學習。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把語法和跨文化意識訓練有機地結合起來,不需要回到傳統的語法教學模式,也不需要機械地學習語法技巧,而是要在一定的交際環境下通過多種交際方式學習。通過分析、應用,使學生對所讀課文的語境和情節感興趣,積極探索其中蘊含的文化習俗[4]。

例如,英語語篇中存在大量的句型,無論是從語言邏輯序列還是結構上看,都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教學中應注意英語語序與漢語語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舉例來說,It’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week在英語教學中,要盡量避免用漢語思考,不要翻譯成這是第一天的新一周。在漢譯英時,要想讓翻譯穿白鞋子的是小美,必須把漢語的邏輯關系轉換成英語邏輯關系,翻譯成This girl in white shoes is Xiaomei,語法課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英漢語言的差異,以便更好地進行交流。

(四)多元化閱讀

隨著網絡技術、電子設備的飛速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進行教學。通過廣泛的網絡應用和完善的多媒體設備實現跨文化社會交際,使課堂教學更加多樣化。以英語為載體,把中國傳統節日——中國新年推廣到歐美國家,利用網絡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源,比較歐美節慶與文化差異。很多人認為,西方傳統中的血緣關系并非親密關系。舉個例子,“歐洲小中國”概念的意大利人與大多數人的固有觀念完全不同,非常重視家庭和食物。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應用影像資料、趣味性資料,結合西方傳統節日與中國傳統節日內容,使學生了解中國與國外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藉由網絡學習,利用網絡的形式,發掘中西文化沖突的短片,讓學生透過不同的視角,了解西方歷史,逐步發展英語思維,增強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技能。在眾多跨文化讀物中,對小學生來說,英語原聲電影是一種特殊的讀物,其中很多都來自現實生活,語言表達也充滿生機,能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民族文化。比如《玩具總動員》,《獅子王》,《海底總動員》等等。

結論: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上除教一些基本語法和詞匯外,還要把跨文化知識融入到語言教學中去,讓學生了解英語與漢語文化不同之處。加強英語教學,加強學生跨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愛令.小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2(34):91-92.

[2]戴京晶.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J].校園英語,2022(29):157-159.

[3]竇偉.“三環三維”英語教學模式促進小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J].基礎教育論壇,2021(14):64-65.

猜你喜歡
跨文化意識小學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思路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