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影響分析

2022-12-08 04:34陳燕君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35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公立醫院

陳燕君

摘要:公共衛生事件會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產生直接影響,如果沒有對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有效處理,經濟運行會受到嚴重影響?;诖?,首先,要確定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穩定發展的重要性,其次,要分析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產生的影響,最后,研究公共衛生事件中公立醫院經濟運營優化措施,降低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產生的不良影響,促進我國公立醫院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公共衛生事件;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

一、引言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中的主體,應對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直接對社會發展的穩定性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國在2006年頒發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次年頒布的《突發事件應對法》,以上兩個文件的頒布,也表明我國已經完成了公共衛生安全體系的初步建立,能夠對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準確的評估和預測,并建立良好的配套機制。

二、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

對公立醫院來說,在應對公共安全事件中,由于工作的實際要求,無法開展正常的醫療活動,醫院中患者的數量大幅度降低,醫院收入水平也在短時間之內大幅度下降。醫院內部的現金流流動速度緩慢,甚至還會出現現金流斷裂等現象,財務風險大幅度增加。該情況下,公立醫院無論在產出還是經濟發展,都承受了較大壓力。另外,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公立醫院的風險防控系統與診療系統運行成本增加,支出遠遠大于流入。該情況下,公立醫院應急財務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公立醫院內部現金流的穩定性,為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支持,保證公立醫院能夠有效應對公共衛生事件。

三、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產生的影響

(一)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現金流的影響

從2020年8月份公布的醫療服務相關數據能夠看出,2020年上半年,我國公立醫院診療人數達到了12.1億,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下降22%,2020年,多數公立醫院處于調控或者暫停診療的狀態,這也是導致診療人數下降22%的主要原因。以2020年2月份為例,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數同比下降38%,而到了3月份和4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公立醫院診療人數處于緩慢上升狀態,環比上升幅度達到了68%及17%,公立醫院中的診療人數持續上升。而在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過程中,公立醫院由于開展防控工作,自身經營成本不斷增加。公立醫院內部為了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等情況,需要建立隔離房及候診室,為相關患者提供相應的診療服務。以上方式會增加醫院在實際經營中的電氣成本和改造成本,經營發展壓力逐漸提升。由此可以看出,公共衛生事件不僅會減少公立醫院正常的業務量,降低經營收入,還會增加公立醫院的經營成本,該情況下,多數公立醫院的現金流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無法達到正常水平。

(二)公共衛生事件對應急物資供應的影響

公共衛生事件具有突發性的特點,所以在發生初期,公立醫院中的防控物資使用數量較多,并且在短時間內購買的難度較大,會嚴重增加公立醫院物資供應壓力。尤其是在公共衛生事件出現的初期,對防控物資的需求量非常大,加上防控物資的儲備量有限,因此導致公立醫院防控物資匱乏。例如,口罩、防護服等物資供應非常緊張,許多醫護人員通過減少喝水進食等方式減少上廁所次數,節省防護服。定點防控醫院向外界發布物資缺口數量,向社會征集防控物資,在短時期之內,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嚴重稀缺。而應急物資的稀缺,不僅會影響公立醫院防控工作的開展,還會增加物資消耗成本及采購成本。

(三)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人力成本的影響

人力成本是公立醫院經營中的主要支出,尤其是在公共衛生事件出現之后,公立醫院需要增加安保人員、物資運輸人員,同時也會增加加班費、補助費等費用,人力成本大幅度增加。在實施臨時性工作補助政策的過程中,往往采用同崗同酬的原則進行,除了一線工作人員之外,還需要為志愿者、支援人員及工勤人員提供相應的薪酬補助。雖然在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下,公立醫院收入始終處于下降狀態,但是公立醫院需要為其提供各種補貼,這也增加了公立醫院運行壓力。部分公立醫院為了支付人工報酬,使用留存收益,但是這種方式只能解決短時間存在的問題,公立醫院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四、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公立醫院經濟運營優化措施

(一)完善資金保障機制

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公立醫院要加強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實現開源節流的同時,籌集資金,利用延遲設備及藥物貨款支付時間的方式,增加內部現金流流量,并對公立醫院的收入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將藥品的收入控制在整體收入的30%之內,確保各項收入的平衡。對材料成本進行控制,在扣除藥物收入之后,保持材料支出資金在20%之內。采取門診醫藥費定額等方式,對臨床相關部門購買設備的申請進行嚴格審核,培養員工形成成本意識,在日常工作中控制成本。公共衛生事件會對經濟及效能產生負面效應,因此對應急財務管理能力進行調整,保證資金的科學應用,是提高公立醫院經濟運行效能的重要途徑。在公立醫院應急財務管理機制中,應急預算管理、捐贈管理及財務決策等是重點內容,財務應急預算在公共衛生事件中非常重要,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公立醫院要在制訂應急戰略的基礎上,落實醫院應急資金保障體系,對財務資金進行規劃統籌。第一,在規劃應急預算中,對應急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將重點放在計劃與執行相差較大的項目中,判斷導致誤差出現的主要原因及影響因素,及時糾正錯誤,實現合理管控。第二,在財務指標分析中,重點注意業務的變化趨勢及資源情況,建立專項預算項目分析,掌握應急資金在公立醫院中的實際運行情況,將其作為依據對今后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調整。

(二)提高物資保障水平

在公共衛生事件發生之后,公立醫院出現物資緊缺等問題,影響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效果,因此,要進一步提高物資保障水平,為公立醫院提供充足的物質。在此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全過程物資保障機制,并科學高效地執行。各個地方政府可以建立應急物資采購機構,為公立醫院提供相應的應急物資。調整應急物資價格機制,根據各個地區的人口數量,判斷物資存儲數量及醫護人員數量是否充足,初步評估公共衛生事件需要的物資數量。在此基礎上與廠商充分溝通,確定最終的采購價格,保證物資價格制訂的合理性,通過這種方式降低物資采購成本。另外,認識到公共衛生事業的重要性,對其進行投資,將預防作為主體,治療作為輔助,實現公共衛生事業的良好發展。

(三)制訂個性化的績效方案

公共衛生事件出現之后,一線醫務人員直面病毒,始終堅守崗位,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模式及工作風險也發生了大變化。因此,公立醫院要充分落實相關補貼政策,對醫護人員的績效進行準確客觀地評定,這是在公共衛生事件中,實現個性化績效考核的關鍵點。公立醫院從客觀層面出發,正確理解上級制定的補貼政策,根據醫護人員的職位、工作性質、工作風險及強度等,建立績效考核標準,通過以上方式區分一線醫護人員和二線醫護人員等補助類型。例如,公立醫院將醫護人員分為一線、二線、聯防及備崗人員四種類型,針對每種類型設計相應的績效方案,完成績效發放。針對一線和二線的醫護人員,可以利用RBRVS模式,采取DRGs可量化,確定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結合公共衛生事件實際情況確定工作量和點值。剩余兩種類型的工作人員,根據績效百分比的方式確定最終績效,通過這種方式提高績效制度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關懷堅守崗位的員工,使其能夠從精神上和物質上得到鼓勵。

(四)完善應急預算歸口管理體系

縱觀各公立醫院的經濟管理,經過多年積累,預算管理的組織結構基本完善。預算控制貫穿于全過程、各環節,預算分析能力逐步提高;從規范醫療服務的行為入手,力求降低患者的就診負擔,優化醫療費用結構,嚴格控制醫療成本;以“數量、質量、病人滿意”為目標,對醫院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進行了重新設計;注重節約能源,建設綠色、環境友好型醫院;推行全成本會計,建立以應急控制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對應急預算分析和統計進行規范處理,將已經支付資金數額、已經發生待結算金額、預計后續即將發生金額作為體系中的主要要素,對其進行綜合規范管理,提高公立醫院應急預算支付及授權審批制度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可以建立應急審批支付流程,在應對公共衛生事件中,完成當天審批和結算,明確劃分其中的權責,并對應急預算項目進行分類統計,不斷調整日常預算計劃歸口管理方法,利用財務支付自動網銀等方式,完成當日結算,提高在公共衛生事件中資金的應用效率。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

第一,定期對醫院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督查,對預算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加強全方位的預算監督管理。同時,醫院可以通過軟件系統,實現賬務處理與預算控制實時勾稽;第二,綜合核算、預算系統進行統籌考慮。部分醫療機構的賬務處理不在系統中進行,從而實現了流程的優化。預算模塊不僅能產生總賬憑證,還能收到總賬資料,兩者之間可以互相傳遞信息,同時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使會計核算更加精細;第三,對應急防控支出票據的合規性進行審核,監督管理應急費用的實際使用途徑和執行情況,判斷其是否合理。對每筆支出的經濟業務進行實時監督,按照醫院的相關標準與預算額度對其進行嚴格控制;第四,對審批流程環節的完整性進行審批,審核原始的票據證明,是否與銷方信息一致,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審核驗證,通過網銀結算。資金決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實現應急預算和收支管理的動態平衡。公共衛生事件具有未知性,所以公立醫院在經濟方面,要開展應急資金預算準備工作,定期開展調研,確定應急資金的實際應用效果及需要優化的問題,完善公立醫院應急資金預算機制,最終達到提高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的目的;第五,預算由科室統一管理,使整個預算流程與各個部門的工作協調一致。這不僅保證了醫院的正常運轉,同時也強化了醫院的內部控制,降低了醫院的財務風險。

(五)開源節流,節能降耗

公立醫院作為能耗度高度集中的單位,節能降耗不但直接決定了醫院日常的運營成本,還與醫院今后的發展計劃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重視醫院設備的節能降耗,加大節能力度,提高醫院設備使用壽命。第一,在用水管理方面。醫院嚴格執行節約用水條例,對病人在醫院內的用水量進行合理控制,實現全體員工節約用水。醫院應加強用水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醫護人員應做到節約用水,隨手關閉水龍頭。在醫院衛生間內張貼醒目的節水標識,每月進行水費對比,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第二,在用電方面。優先購買具有國家資格認證的節能產品,優先使用環保節能型電氣設備,對耗能較高,耗電較快的產品進行淘汰。減少照明設備的電能耗,按照需求開啟照明燈,做到人走燈滅。對于走廊、電梯、樓梯、衛生間等長時照明應采用環保型節能產品,降低能耗。提倡醫護人員每天少開1小時的空調。嚴格按照空調運行規定,夏季溫度低于28℃、冬季溫度高于15℃停止使用空調,夏季空調溫度設置25~26℃,冬季不高于20℃。無人時不開空調,開空調時關好門窗。部分中央空調采用分體式,并根據季節變化調節開機時間;第三,在用油方面。醫院可以優先購置高效率低耗能的公務用車。盡量減少車輛出勤次數。在醫護人員或工作人員外出時,鼓勵其搭乘公共運輸工具。重視車輛的定期維修保養及檢驗,進而維持高效省油使用。完善醫院車輛使用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維護管理,不斷提高使用效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公共衛生事項不僅會對衛生領域產生影響,對社會發展及經濟發展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該種情況下,公立醫院作為其中的重要參與主體,建立高效完善的應急資金管理機制是提高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的有效途徑。從長遠經濟發展的角度分析,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的長期收入及發展也具有一定影響。所以在建立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機制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公共衛生事件產生的長遠影響,有效應對公共衛生事件。

參考文獻:

[1]王明麗,邢文華.公共衛生事項對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效能的影響與啟示[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13):149-152+158.

[2]李洪利,馮瑩瑩.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影響下公立醫院經濟運營應對策略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7):120-121.

[3]王軼.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影響及應對措施[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05):96-98.

[4]宋麗紅,趙要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河南省公立醫院經濟運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20,40(08):21-24.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學院附屬醫院)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事件公立醫院
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實施探討
心理干預對傳染病院護理人員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
基層醫院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能力建設探討
從輔導員角度談高校校園公共衛生事件預防與應對工作
促使公立醫院達到三個轉變
公立醫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醫院的管與放
試論新聞記者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正能量的傳播
公立醫院“聯”還是“不聯”?
離開公立醫院這一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