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技術對電影藝術的影響探析

2022-12-10 21:01劉茗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環球首映 2022年9期
關鍵詞:數字藝術發展

劉茗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電影是一種將動態攝影和幻燈片相結合而形成的圖像,它是一種藝術和技術的綜合。雖然在早期的發展中,以生動活潑的畫面和生動的生活場景,為當時的觀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鮮感受,但是,因為那時的影片都是通過科技手段把真實的場景呈現在屏幕上,所以很難稱之為藝術。在科技進步的今天,影視藝術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平面到立體。近幾年,隨著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影片的創作方式、表達方式、藝術、美學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使影視作品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電影藝術不再局限于現實,而影像中的過去與未來、虛擬與現實的結合與表達,給觀眾以全新的藝術體驗,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影片的藝術內涵。

一、導論:數字技術及相關問題

科技發展與藝術是一種新的融合,科技是對物質世界的一種探索,而藝術的追求是一種審美的體驗。在現代科技的發展下,電影藝術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如果沒有科技,就沒有電影藝術。數字技術的出現,給了電影制作人無限的想象空間,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會使電影藝術更接近自然和現實,所以數字技術的應用,必須有高質量的創意,才能真正地實現數字技術的藝術和個性化。

(一)數字技術對電影藝術的影響分析

數字技術的發展極大地影響著電影的藝術,從理論上講,它進一步擴展和深化了電影的審美功能,使影片回歸到一個新的圖像審美方向,數字技術的運用導致了電影的虛擬審美。隨著計算機圖像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電影的制作、發行、剪輯等技術的不斷完善,為電影的創作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而且,它還豐富了傳播手段,改變了人們的觀看習慣,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數字技術也使人們對影片的美學和性質有了新的認識,數字技術也為電影產業創造了可觀的利潤[1]。

數字技術在影視藝術中的作用既有正面作用,也有消極作用,主要表現在電影創作當中的技術淹沒了人文,對數字技術的炫耀已經成了時尚,技術崇拜跡象較為嚴重,電影藝術的本質決定了它的核心在于它的人文精神和藝術魅力,它必須把技術與人文相結合,數字技術削弱了電影的倫理作用,觀眾則成了單向度的人,這些負面的影響都需要得到充分重視。

(二)數字技術在電影藝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數字技術在影視藝術發展的進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包括對數字技術的片面追求,使影片失去了人文精神。此外,數字技術對商業運作的過分追求,也極大地影響了藝人的審美價值。從我國電影發展的角度來看,數字技術在我國的發展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目前國內尚未形成規模的電影工業,在市場觀念上還比較薄弱,更多的人把電影看作是一種純藝術,對于數字技術在影視作品中的融合并沒有完全的了解。另外,由于制度不健全,缺少一個健全的、公開的、競爭的電影創作和發行機制,因此,數字電影生產系統在這個發展階段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除此之外,我們在投資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缺少正確的電影理念,缺少優秀的人才,更多的是注重劇情,而忽略了畫面,注重娛樂,這也導致了國內的電影在與好萊塢的商業片競爭中處于劣勢。另外,在影視技術上,特別是數字技術,對我們國家電影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

二、數字技術之于電影文本:類型的豐富與敘事的變化

電影創作是伴隨著時代發展而出現的一種美學轉向,這種轉向表現在四個層面上,即相互關聯和影響。隨著影視文化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影視觀眾的數量急劇增長,在大眾和精英之間不可避免的美學矛盾面前,影視制作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隨著人們的審美意識的增強,影片自身也開始出現了一些極具可視化的風景,如淡化了傳統的敘述,注重了奇觀。隨著影視藝術的不斷深化和技術的發展,影片從圖像到仿照的轉變,很快就吸引了當代大眾的審美眼光,而高度的虛擬和數字化使得影片的奇觀化景觀表現得更加鮮明。這一系列的轉變會帶來愉悅的產生,讓人們繼續追求視覺上的愉悅,沉迷于制作仿制品的欲望,從而增加了對圖像的消耗。消費思想支配著大眾,并持續地侵蝕著人們的消費心理。這種美學轉換是雙向的,即審美客體與電影本身的美學價值與內涵的轉化,以及在此美學傾向的作用下,影視消費審美主體發生了變化[2]。

傳統的影片是從其他傳統的藝術門類如小說、繪畫、戲劇、音樂等中吸取素材,尤其是戲劇,早期的電影大都是以戲劇的形式呈現,通過巧妙的結構與風格來推動情節的發展。傳統的電影敘述方式,都是按照劇情的結構和情節來進行的,這也是電影在經歷中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相較于其他類型的藝術,電影無疑找到了學習對象真正的精華與訣竅,電影從戲劇的經驗中學到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東西,毫不夸張地說,它竊取了戲劇的精髓與奧秘,正是由于影片不斷吸取其他類型的學習和借鑒,它自身也在不斷地發展壯大。

好萊塢電影在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和發展之后,終于發現了一條與觀眾身份相輔相成的規律,將戲劇性的敘述融入影片中,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一種類型的電影,也就是所謂的喜劇片。所謂類型片,實質上是一種以市場價值為基本目的、以戲劇式敘述方式建構整體形式、獲得受眾認同為主要目的的影片。好萊塢類型影片中的經典作品,至今仍是魅力十足,經久不衰,比如《羅馬假日》《飄》,它們都是通過戲劇性的敘述,將故事情節串聯起來,將故事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而這些經典影片,也是戲劇電影走向成功的重要標志。

可以說,新技術的運用與娛樂業的發展無關,電影采用的是蒙太奇手法,但六十年代以后,這種情形卻出現了變化,一些前衛的嘗試被引進到了電影的創作中,他們想要打破傳統的電影劇本,舍棄敘事的連續性和因果性,尋找一種不合理的情緒,用有意識的動作代替情節,刻意營造出電影屏幕上的聲光變換效果。采用更為先進的數字化技術,能夠創造視覺上的奇跡。除了敘述性影片,新的戲劇類型也逐漸成為主流。英國著名的電影理論家穆爾維首先提出了“奇觀”這一問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中的“奇觀”概念來源于法國哲學家居伊·德波對“景象社會”的研究。在西方文學語境中,德波的“景象”與穆爾維的“奇觀”是同一字?!霸谟耙曃幕慕裉?,影片正從故事片走向了神奇片,而以奇幻片代替敘述片,逐漸占據了主流”。德波在《景觀社會》一書中寫道:“在一個普遍存在的現代化生產環境下,生命自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景觀堆積。所有的直接的東西,都變成了一種形式。而“景觀電影”,則被稱為“可視化影片”。它包括動作、身體、速度、場面四大類。影片不僅具有敘事功能,而且具有可視化功能,而視覺化的影片則是以視覺形象為主要元素,通過對影片畫面的觀感進行強調,從而加強視覺效果的震撼力。在風景影片中,利用蒙太奇手法進行敘述組合的場景也成了一種奇觀蒙太奇,其所遵循的“愉悅”的視覺快感法則,摒棄了傳統的“蒙太奇”式的敘述法則,將完整的敘述結構線由“奇觀”所打破,不再局限于敘述的邏輯關系,而直接為視覺的創造提供了便利。在奇觀影片中,由于缺乏合理的敘述和加強的視覺效果,這將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從而導致了對敘述的視覺解構。

三、數字技術之于電影接受:審美心理與主體能動性的變化

數字化技術是將文字、聲音、圖形、圖像等信息結合起來,將抽象信息轉化為可感知、可管理、可互動的技術。數字媒體產業是由數字媒體、網絡技術和文化工業結合而形成的,它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數字技術是數字信息處理、計算機、數字通信、互聯網等技術的綜合應用。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的媒介平臺層出不窮,數字化技術與傳統媒介的融合已成為當代媒介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技術正在以一種不可阻擋的勢頭,對各類媒介進行了變革和影響,這一快速增長的局面是由電腦技術的不斷突破所帶來的。在信息化的今天,城市的各個角落都充斥著數碼技術產品,無論是科幻大片,還是普通的電視劇,又或者是網絡游戲,又或者是手機廣告,都離不開數字技術,而這些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新媒體技術,則為數字技術的展示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

影視文化對影視行業的影響源遠流長,最終也是隨著攝影行業的發展而產生的,因為電影是一種無限的影像,它的存在,可以滿足觀眾對影像的需求,并不斷地推動著影片的發展,同時也在不斷地提升影片的表現和表達能力,因此,把視覺文化和電影的生產聯系在一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視覺文化和電影生產之間的微妙而復雜的動態聯系。

首先,攝影器材與技術的發展,是我們了解影片,甚至是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條件。由于技術的發展,影像符號的形象化特性也日益顯現,人們對現實的渴望也越來越多。此外,由于影片自身具有重現人間的情感和精神的能力,因此,在討論影片的制作過程中,必須提到影像審美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角色,而由于影片的審美與時間、空間的關系,使得影像的心理特性有了更多的內涵[3]。

數碼技術進入電影生產后,人們對藝術的期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使廠商們想方設法地改善放映技術,以達到視覺和聽覺上的愉悅。在數字技術的背景下,傳統的主體與客體的審美距離逐漸消失,觀眾對電影的欣賞不再是一種“靜觀”,而是一種對視覺和聽覺的“浸沉式”。

“大片”在大屏幕上使用多個聲音來表現其效果,但與傳統好萊塢相比,它更像是電子游戲、音樂錄影帶以及讓人眼花繚亂的主題樂園,在觀看影片的時候,觀眾被圖像所吸引,而不是被現實所吸引。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大片對于數碼電影的觀影活動和審美體驗的描寫都相當精確。所以,這種由數碼技術制作的超級預算、創新音響的大片也被稱作“浸沉式”。

四、數字技術之于電影本體:感覺真實上的電影影像本體論

數字技術時代的CGI,由于數字技術的日益普及,CGI也大量進入了影視制作領域,特別是CGI電腦產生的畫面,CGI是CG技術的一種實踐,可以讓人在沒有攝影機的情況下,制作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梢哉f,CGI技術可以制造出任何人類所能想象的真實,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藝術家的創造力。CGI沒有任何現成的影像作為基礎,可以無中生有地產生新的影像,而計算機動畫則是一種動態的CGI。計算機動畫迅速發展為CG技術的一種先進應用,并且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影視藝術中[4]。

數字技術給影片帶來的革命,可以說,它的重要性已經超越了過去,在無聲電影中,或者用彩色取代了黑白。數碼技術將極大地拓展影片的表達空間,創造出前所未有、前所未聞甚至想象不到的視聽奇觀和虛擬現實。

CG技術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被應用到電影生產中,它的應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1982年夏天上映的那兩部電影,CGI的水準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第一次從電腦屏幕上跳到了背景,也就是在這一點上,他們被認為是第一部CGI電影。第一個片段叫做《星際旅行Ⅱ:可汗的憤怒》,其中一分鐘的片段叫做“創世紀”,它是用CGI制作的,描述一枚載著生物的火箭撞擊一顆沒有生命的星球,在大火熄滅后,深藍色的海洋在低空浮現,濃烈的火焰在溪流中生長,一顆顆死亡星球誕生了生命。整段情節宏大、色彩自然,第一次使用了CG中最基礎的構圖手法來描繪火焰的燃燒。另外一部CG影片是由迪斯尼公司投資制作的《電子世界爭霸戰》,其中有15分鐘的CGI動畫,講述的是一個人掉進計算機里的虛擬世界,與惡人戰斗,因此在CGI的背景下,有200多個CGI場景。1985年,美國電影歷史上首位CGI角色被拍攝于《少年福爾摩斯》,1989年,CG片終于進入了成熟期,卡梅隆的作品《深淵》成了一個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使用了一個離子系統,就像水一樣,可以隨意變化形狀?!渡顪Y》中有一幕非常經典的場景:一名NTO潛入了水下基地,他就像是一條漂浮在水面上的水流,在水中游動,最后變成了一張笑臉,背景也是從水面上反射過來的,但卻發生了扭曲。這張水人臉是如此逼真,仿佛“真有其物”,但實際上卻是不存在的。在當今好萊塢,CG技術已經是一種常用的制作方法。動作捕捉在當今社會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五、結語

如今數字技術在電影產業中的發展日趨成熟,在為觀眾提供新的視覺體驗的同時,也在電影創作、傳播、放映等各個環節中滲透,并且會持續下去。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和了解電影的本質,也許當某些技術出現的時候,人們會被很多的屏幕上的奇觀和視覺的震撼所迷惑,而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影的敘事功能、主題的升華、材料的藝術轉化,都將從電影的商業價值、藝術的角度出發?,F代影片對導演既要掌握影視語言的藝術素養,又要掌握數字技術,以獨特的角度,把握時代的脈搏,創作出富有活力的作品。

猜你喜歡
數字藝術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紙的藝術
答數字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數字看G20
因藝術而生
藝術之手
教師發展
爆笑街頭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