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網師園的精神空間設計分析

2022-12-13 06:46付凌菡
林業科技情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網師園假山山水

田 雨 南 楠 付凌菡 郭 莉 滕 臻

(1.徐州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18;2.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南京 210088)

中國古代人居建筑環境中處處體現文化,給人以精神的滋養,不管是建筑室內環境中抑或是園林環境中,處處體現主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涵養,借以達到修心養性的目標。通過人居環境精神空間的構建,完成人的生命不斷超越自我、提升自我的過程,直達圣賢??傊?,精神是人的靈魂支柱,人的生命有強大的力量,人的情感、人的智慧和人的追求都向著美好方向前進,中國哲人也一直追求這種精神特性,悠然自得,享受其中,一種真正倘佯自適的心境[1]。因此,對園林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建筑空間或形式美層面是遠遠不夠的,從更高層面看,園林實質是人類的精神家園[2]。

中國古典園林本質就是文人造園,傳達著文人的精神境界和典型性格,該文筆者以網師園為例,分析其精神空間設計表達手法。

1 含蓄、蜿蜒曲折

造園有時故意封閉空間、隔開景區,使各個景區自成1個生命單元,1個生命整體,由此再與其他園林景區襟帶環映,這就是“隔”[3]。網師園園林空間安排采取主輔對比的手法,主景區也就是全園的主體空間,在它周圍安排若干較小的輔助空間,形成眾星拱月的格局[4]。這一系列大大小小幽奧、半幽奧空間穿插在建筑空間環境中,彼此獨立,又相互滲透。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烘托出主景區之開朗。園林主人穿越層層不盡的建筑及庭院空間,在小園中感受到了壺天之隱的樂趣,總有意猶未盡之感。園雖小,但極盡幽深曲折,空間的滲透與層次之豐富,從圖1中可看出,游覽路線曲折不盡,又處處有景可賞,中國園林的含蓄可謂極致,正所謂庭院深深深幾許,從網師園的主輔空間對比可窺一斑。

圖1 網師園主輔空間—隔

一方面是隔,另一方面就是抑。而抑景真正可以說是在玩欲露還藏的游戲。其命意正在柳暗花明處、曲徑通幽處。網師園從網師小筑入園門,經過小山叢桂軒,經過幽暗的山路,穿過以為是設計失誤的建筑(濯纓水閣)縫隙,然后順著曲廊再向右轉,不經意間看到突然展開的大池景觀,水池全貌一覽無余。令人想起鉆過洞門之后看到的桃花源,在這里堪比壺中的天地。通過欲揚先抑的手法,景觀空間由壓縮到釋放,通過空間的一層層遞進,給予人以強烈的空間對比和豁然開朗的大快活境界,如圖2所示。

圖2 網師園從入口處開始欲揚先抑—抑

2 小中見大

宋僧道燦的重陽詩句“天地一東籬,萬古一重九”,賦予“東籬”、“重九”以永恒的時間意識、宇宙意識,喻無盡于有限[5]。令人嘆服古典園林超凡脫俗、空靈的意境之美。童寯提出園林“以深遠不盡為極品”[6],深遠不盡,讓人靜思冥想,從小園中獲得無限廣袤的空間天地。從圖3可以看出網師園主空間景點布置非常豐富,移步換景,步移景異,令人眼花繚亂。

圖3 網師園的靜觀點及視景線

網師園雖小,地只數畝,而有行回不盡之致。那么,網師園是如何體現小中見大,首先是園水不盡。水若追求不盡,則必讓其遠,遠則必隔。大水池西北有一曲橋,池水經橋下一直伸向小溝,有不盡之意;同樣,在池之東南也有一橋,水流向南越來越狹,似流向深遠處[7];在西北角和東南角分別做出水口和水尾,并架橋跨越,形成曠奧不同的境域,把一泓死水幻化為“源流脈脈、疏水若為無盡”之意。東南角的小石拱橋(引靜橋)尺度極小,頗能協調于局部山水環境。濯纓水閣呈架空之姿,水深入閣下陰影深處,以示延綿;月到風來亭下似有暗洞,有如可讓水通過,而殿春簃庭院南側置一泉眼,示水源之意,暗示彼此的連通[7]。網師園池水雖小、雖淺,但通過隔斷與人視線的控制,終得深遠不盡之勢,且無造作之嫌如圖4所示。從射鴨廊到濯纓水閣之間,巖石嶙峋的駁岸變得崎嶇不平,水池岸壁皆成陡峭之姿,以成潭水之境。沿著墻邊的平坦小路走,首先看到亭南側的作為客山的假山。小型黃石假山,避免大片墻垣直接臨水的局促感,適當減弱后面高大的白墻造成的尺度失調,因為有了假山的存在,水池不再顯得狹小,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園林給人局促擁塞之感的問題。池東小型假山與池南側的云岡假山雖非一體,但氣脈相連。云崗是主山,全部用大型的黃石堆疊而成,規模雖不大,但集合了通往“山頂”的蹬道、可以窮盡的山洞、可以仰觀的主峰,可以俯察園子的山臺和可以通行的山腳鄰水之路。通過復原謝靈運在山水間“入”“登”“陵”“窮”的身體姿態,以追求入畫山水的意境。從池西北的水口往東南望去,假山和一汪碧水,配以縮小尺寸的小橋,疏水脈脈,一派大自然的山水之氣盡出眼底,營造出的深遠不盡之勢終使人感悟到宇宙天地之博大悠遠,令人心曠神怡(如圖5所示)。其使得園主人能夠在“卜居動靜之間”,達到“不以山水為忘”的深層理念,從本質上講,這就是妙悟自然、修心養性的過程。從小園中獲得了樂趣,獲得了性靈的提升??邕^水池出水口的溪澗,小石拱橋寓意下面可以通船。石拱橋與旁邊的“待潮”刻石相呼應,暗示著園內的彩霞池與園外的運河、海洋相通,顯示出園主人的理想抱負。由小池通往江河、海洋,一方園林山水與宏大的宇宙彼此相連,令人心胸開闊,曠遠綿邈的意境,剎那永恒,終令人回味無窮,不覺流連忘返。

圖4 網師園的山水布置的深遠不盡

圖5 水池東南方向的山水景觀

3 虛與實

網師園的臨水廊屋“竹外一枝軒”,在后面樓房“集虛齋”的襯托下益發顯得體態低平、尺度近人。運用門窗洞,該處空間的滲透和層次非常豐富,咫尺之地,多處運用門洞、窗洞和廊柱間等虛空間,虛實空間相互滲透,令人眼花繚亂(如圖6、圖8所示)。倚坐在廊屋臨池一面的美人靠坐凳上,南望可以環池觀賞猶如畫卷舒展之園景。北望透過門窗洞,可以看到集虛齋前庭的修竹和山石。從集虛齋前庭透過月洞門、廊柱間兩層空間框景看到了一泓清水、兩片假山的山水景觀,明暗交替,由近及遠,景觀層次非常豐富(如圖7所示)。這個山水世界恰恰似是一座空靈廓落的世界,一個靈氣往來的空間。門洞框出來的山水園林引領我們想象那個虛空的世界,那個靈的空間。一個勾起人們想象的空間,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這才是園林之大景。中國藝術欣賞的境界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一痕山影淡若無”等等,若隱若現、似淡若濃的境界。為了表現超越時空局限而企及無限境界的意向,就常常以“虛”作為諸多具體園林景觀之中更具本體意義的審美內涵[8]。集虛齋前的這處框景也應合了莊子的“惟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之意。意思是虛無空明的心境就是心齋,只有空明澄澈沒有一絲外界俗物浸染過的心境,才能匯集容納大道[9]?!疤摗?,表達了宇宙本體所具有的超越物象而又無所不在的存在方式。比如,莊子般虛己、順物,“致虛極,守靜篤”,修持真道,臻于虛靜空明的境界,盡去內心塵滓,進入超功利的純凈的人生境界[10]?!拔┑兰摗?,可以說是中國藝術的靈魂。再回看這處框景,品鑒著這個虛空的世界,這個靈氣往來的空間,令人不覺沉迷于此、流連忘返。

圖6 竹外一枝軒的視線分析

圖7 視線③

圖8 視線⑤

4 寄意云水

自史正志筑花圃名“漁隱”,自稱柳溪釣翁,到宋宗元于舊址筑室構堂名“網師小筑”,自號“網師”比于漁父。再到瞿遠村增置亭臺竹木,仍留“網師”舊名,網師園的主題一直不曾離開過“漁隱”二字,始終貫穿著一個放浪煙波、隱逸世外的漁父身影。如今中部園池有彩霞池半畝,東門磚額題“網師小筑”、“可以棲遲”,西門磚額題“潭西漁隱”,園內水榭“濯纓水閣”、爬山廊“樵風徑”、四面廳“小山叢桂軒”,還有池東南水尾溪澗橋畔澗壁上石刻的“槃澗”兩字,其出典皆與隱逸相關,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清心澹泊、歸隱山林的故事。園林主人崇尚的是一種人格精神,一種不為功名羈鎖、從容自在游蕩的境界。

總之,就是“借”一片假山真水,為園主造一葉“扁舟”,“渡”了園主,也“渡”了后來無數賞園人。這園也成了園林主人性靈的“扁舟”。自由,是中國藝術永恒的企望。

所以,“漁”者不在于隱,而在于游。撫慰自己,也超越自己。超越肉身,騰越精神。園的中部為一池水,約有半畝,池面開闊,池岸低矮,假山叢錯,池中無蓮蕖,一汪池水,和周圍眾景乃至天光山色,構成一個整體。旁側有看松讀畫軒、集虛齋等,池南則有濯纓水閣。而觀者站在園西北角望向東南,看到假山、小橋和一汪碧水,心中蕩漾著山水氣,寄情山水,暢情適意,內心的開闊,向往山林,向往做一漁父遨游山水之間,那是多么的悠游自在。在這樣的園林中不是在游園,實際上是在養心。

5 追求蒼古

在園內眾多建筑中看松讀畫軒也成為園主歸隱山林,涵養性靈,進而以書畫怡情會友的最佳場所,同時也是觀賞冬景之處。軒南庭類似三合小庭院,黃石樹壇內栽植姿態蒼古、枝干遒勁的松柏,增加了池北岸的層次和景深。古柏相傳為萬卷堂時遺留下的一株古柏,是網師園第一代園主、南宋孝宗朝時的吏部侍郎史正志親手種植的。為園中最古最高的樹,樹齡900余年,樹高近10 m,枯榮并存,樹頂枝干早已枯死,樹身3個側枝年年有新葉綻露,鮮嫩碧綠。古柏卓然獨立、睥睨四顧的風姿,也確實如陳從周先生說的為“一園之勝,左右大局”。另為黑松、白皮松和羅漢松等,多是百年之物。尤其是白皮松,樹齡約200 a。這些構成了自軒內南望的一幅以古樹為主景的天然圖畫。有了這些饒有畫意的古木,頓添園林的詩情畫意。此外,花壇內還栽植了牡丹數株、海棠一棵,松軟的泥土上覆蓋著幽幽綠苔。幽綠的蒼苔與空山、密林、深幽和寂靜的環境聯系在了一起。青苔歷歷的境界在寧靜中向人昭示亙古不變的消息,世事的變化只是表象,而綿延的永恒才是真實,真可謂“有勝藻飾”。

外在氛圍的靜,內在心靈的靜,為瞬間的超越奠定了基礎,時間被凝固,又通過當下的直覺和渺遠的過去照面,當下和遠古畫面的重疊,創造一種永恒就在當下、當下即是永恒的心靈體驗[3]。人的心靈在這一當下永恒的頓悟中一時明亮起來,內心自在曠達而輕松自在。此時此刻,就是太古,轉眼之間,就是千年,在如此頓悟的境界中:“白云自吞吐”—心靈自在優游,正所謂“蒼崖積空翠,怡我曠古心”。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眹蓝?,萬木凋零,惟松柏長青,此時觀賞,更見精神。用“讀畫”一語,意即深入體味其神韻,感受松柏的精神,以此自勉(如圖9所示)。

圖9 看松讀畫軒南望古木—“讀畫”

6 結語

網師園處處體現了文人的精神追求。文人們在園林里修身養性,通過有限的物景形態追求無限,獲得心靈的開拓,使物境和心境融合為一。園林環境有限,但“心造其境”,以意韻勝,暢神于山水,追求博大的宇宙天地和山水空間,從而實現精神對現實的超越,獲得了精神愉悅。

猜你喜歡
網師園假山山水
愛在一湖山水間
山水之間
網師園的島嶼、深山與幽徑
一處山水一首詩
《山水》
簡述假山在園林中的功能及應用
簡析園林工程假山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
調皮的小猴子
本當錦上添花,豈料瑕已掩瑜
假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