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析問題 優化策略
——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常見問題及教學策略

2022-12-16 13:11福建省平和縣第五實驗小學莊秋香
家長 2022年35期
關鍵詞:整本情感閱讀教學

□福建省平和縣第五實驗小學 莊秋香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方面更加側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閱讀既是豐富學生知識體系、促進語文素養形成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教師教學創新的核心內容之一。但是,絕大多數的教師在閱讀教學創新時僅以課堂閱讀教學創新為主,忽視了整本閱讀教學的創新,這對增加學生閱讀量、豐富學生語文知識體系、提升文學素養產生了諸多影響。小學語文新課標中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閱讀量進行了規定,即不少于145萬字。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既要重視整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更要開展整本閱讀教學的創新活動。要通過鼓勵、組織、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整本閱讀來改善其語文知識結構、開闊其視野,為改善、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提供保障。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整本閱讀的重要性

(一)拓展學生閱讀范圍與知識結構

整本閱讀既可以彌補語文教材中單篇文本的文章形式,還可以避免因學生在單篇文本學習時出現的盲區。同時,整本閱讀還可以讓學生更多地了解、學習一些長篇文章內容的寫作架構、知識結構,其在整本閱讀學習過程中還可以豐富學生閱讀范圍、生活情感及知識視野。同時,還可以改善、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等提供保障。

(二)促進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整本閱讀活動具有一定的連續性、自主性與長期性,這對培養學生逐步形成堅持不懈的精神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或是自主學習意識的促進下開展整本閱讀,既會改善其自主學習行為與能力(如查閱字詞、寫讀書筆記等),還會在長期的、連續的整本閱讀活動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形成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與語文素養

文本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多為記敘文,進而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對文本多樣性了解不多,其閱讀能力也客觀地存在著短板。學生在整本閱讀過程中,往往可以從中接觸到更多的文體,如說明文、議論文等,使之能夠了解、學習更多的表達方法與描寫技巧等。同時,學生在長期的、連續性的整本閱讀活動中還可以不斷改善、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與技巧,且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并對書中的內容、思想等形成個性化的閱讀觀點。另外,整本閱讀還可以有效豐富學生語文知識體系,這對開發學生的語言潛能,培養、改善學生的語言能力、寫作思維、寫作能力等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最終為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奠定基礎。

二、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整本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師缺乏整本閱讀指導機制

調查發現: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整本閱讀教學時,缺乏對學生的閱讀指導、閱讀評價與激勵、閱讀監督等,進而導致學生缺乏正確的、有效的閱讀方法,最終使得一些學生在整本閱讀活動中出現了敷衍、半途而廢等問題。由于教師缺乏科學的整本閱讀指導活動以及相關的閱讀評價機制,也易造成學生出現整本閱讀情感不高,閱讀效率低下等問題。另外,也有個別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整本閱讀活動時缺乏連續性與長期性,不利于整本閱讀教學的高效性與持續性開展。

(二)學生缺乏整本閱讀興趣

調查發現:一些小學生對整本閱讀活動的興趣不高,閱讀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教師缺乏科學、有效的閱讀指導;二是學生自身對整本書閱讀的價值與意義認識不足;三是缺乏個性化、興趣化的書籍。另外,個別學生家長存在著錯誤的家庭教育理念,其簡單地認為自己的子女看“課外書”“小說”等是一種浪費“學習時間”的行為,其更“重視”子女教材學習與考試成績,這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無形的“打擊”,并對其整本閱讀的情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三、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整本閱讀教學策略

(一)依托學生年齡、興趣,合理推薦整本閱讀書籍

整本閱讀教學既可以改善、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素養,還可以提高其人文、社會與現實生活的認知能力,且對改善學生社會適應性,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學習觀、價值觀等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小學生受其年齡、既有知識、興趣愛好、理解能力、認識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其整本閱讀的能力、興趣等方面也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因此,教師在進行整本閱讀教學時必須要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也可以結合各個學段)、閱讀興趣、閱讀情感等合理地、科學地為學生推薦相應的整本閱讀書籍,進而才能改善、激發學生整本閱讀的情感,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整本閱讀活動,并結合教師的整本閱讀指導高質、高效地完成整本閱讀內容或是相關的學習活動(如讀后感、精美詞句摘抄、讀書筆記等),在實現高效整本閱讀活動之余,也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語文素養的改善與提升。

首先,低學段整本閱讀書籍。低學段學生的識字量、閱讀能力均有限,若強制為其推薦一些難度較高的整本閱讀書目時學生往往無法完成,甚至還會造成學生對整本閱讀產生不良的情感或是抵觸心理。因此,教師可為低學段學生推薦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簡單的繪本類書籍。簡單的繪本類書籍既具有較強的故事性,還有豐富的插圖,且內容淺顯易懂,學生在開展整本閱讀時也相對輕松,且整本閱讀情感、興趣較濃厚,如繪本《莎娜》系列、《小豬佩奇》系列等。此類繪本相對低學段學生而言,生字量較少、易理解、故事性、教育性均較強,學生在整本閱讀過程中也極易形成良好的閱讀情感,為培養、提升其自主閱讀意識以及閱讀能力均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其次,中學段整本閱讀書籍。中學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量,其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等也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為其推薦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其現實生活的優秀兒童作品,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麗絲漫游奇境》以及相關的童話或是寓言故事等書籍。中學段學生通過整本閱讀活動則可以進一步豐富其生活情感、知識視野,還可以逐步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最后,高學段整本閱讀書籍。隨著高學段學生閱讀量、閱讀面的不斷擴大,其閱讀理解能力也隨之提高,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一些具有時代性、教育性或是傳統文化傳承的書籍或是雜志進行整本閱讀,如《愛的教育》《稻草人》《三寄小讀者》《西游記》《三國演義》等。這些書籍豐富內容、故事性強,且具有一定的內涵及教育意義,學生在整本閱讀過程中不僅不會出現“畏讀”“厭讀”的心理,還能夠認識到更廣闊的世界,不斷豐富自身的內心情感與思想,并為促進其語文素養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二)依托課堂閱讀教學,積極開展整本閱讀指導

教師在開展整本閱讀活動時必須要結合課堂閱讀教學活動來開展相關的整本閱讀指導活動,幫助學生提升整本閱讀的技巧,這也會極大地降低學生整本閱讀的難度,并為提升整本閱讀的效率與質量提供保障。其一,制訂整本閱讀計劃。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科學地制訂整本閱讀的計劃,以提高其整本閱讀效率。如教師可以指導在整本閱讀活動中先結合自己的課余時間科學地制訂整本閱讀計劃,使學生能結合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有計劃地“分段”閱讀,避免學生在整本閱讀時出現了“前緊后松”“想讀即讀”的現象。其二,指導整本閱讀技巧。教師在開展整本閱讀活動時,必須要指導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進而才能提高學生整本閱讀的效能。如教師要指導學生在整本閱讀時,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一邊“摘記”,即在閱讀時,一定要對閱讀的內容與自身情感相結合進行個性化的思考與分析,進而才能有效提升學生整本閱讀的質量。

如在三年級整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既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書籍,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如學生在自主選擇了《三國演義》的白話讀本進行整本閱讀活動時,教師則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課余時間的安排情況去擬定相應的整本閱讀計劃(閱讀計劃可細分至章、節的閱讀時間);在學生完成整本閱讀計劃后,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整本閱讀活動。教師既要指導學生如何對經典章節、重要場景等進行精讀,還要鼓勵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如何個性化地對相關內容、人物、故事情節、人物情感變化等進行分析、解讀。如讓學生個性化分析曹操什么被人稱之為“梟雄”,曹操為什么對關羽那般的仗義、愛惜等。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遇到自己喜歡的詞句、精彩描寫片段、修辭手法等可以利用摘抄本記錄下來,以供閑暇時再閱讀、再學習。此類個性化的分析與解讀,既可以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改善與提升,還可以促使學生在有目的、針對性的精讀精研,最終為提高學生整本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奠定基礎。再如,有的學生在《綠野仙蹤》整本閱讀中針對多蘿西歷險提出了自己的問題:“老師,為什么在《綠野仙蹤》里會有那么多的人主動幫助多蘿西呢?為什么幫助我的人卻那么少呢?”雖然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但是教師針對該問題則可以作為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或是技巧的一個契機。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能在《綠野仙蹤》閱讀活動中進行自主思考,一旦遇到自己無法理解的內容時,則可以對該段內容進行反復的、認真的閱讀,并嘗試著利用“換位思考”“連接前后文”等方法進行分析,通過相應的閱讀思考與理解活動逐步開展釋疑與探索活動,進而才能促使學生通過整本閱讀來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整本閱讀活動養成一邊閱讀、一邊思考、一邊總結的良好習慣,也可以在閱讀完一個小故事(或是一個段落)時及時對故事(或段落)的情感與核心思想進行分析,進而才能豐富學生閱讀方法與技巧,為提高學生整本閱讀情感與效率提供保障。與此同時,學生提出的一些簡單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此類整本閱讀的教學指導,一方面提高學生閱讀質量,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活動中了解、理解更多的知識與情感,且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結合閱讀興趣、閱讀書目等成立“讀書社”,并借助“讀書社”來達到調動學生整本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閱讀交流與分享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還要為各個“讀書社”提供相應的整本閱讀指導,如組織該“讀書社”成員共同閱讀某一書籍,并指導學生對該書籍的寫作風格、文體、經典故事、精美詞句、寫作手法等進行共同研討,并通過組內研討活動來促進該“讀書社”成員整體閱讀技巧、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師一旦發現某“讀書社”成員出現閱讀成效較低、未能落實閱讀計劃等問題時,則要及時給予提出,使之及時加以改正,以保障所有的學生均能高質、高效地完成整本閱讀活動。

(三)利用多元化整本閱讀評價,激發學生整本閱讀情感

教學評價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學習情感等進行一種教學評估手段,并通過教學評價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改善其學習方法或效能。整本閱讀活動本就是一個動態的、連續性的過程。因此,教師也要遵循整本閱讀教學過程的動態性、連續性開展多元化閱讀評價,以此來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如學生在《愛的教育》整本閱讀過程中,教師則可以采用多元評價來對學生整個整本閱讀活動進行教學評價。首先,整本閱讀活動的過程性評價。教師既要多元化整本閱讀評價貫穿于《愛的教育》整本閱讀的各個環節,并形成一個動態的形成性評價。如對學生《愛的教育》閱讀進度的評價、閱讀收獲(如閱讀筆記、精美詞句摘抄等)、讀后感的評價以及《愛的教育》整本閱讀交流與分享情況、自主閱讀情感等進行相應的評價。其次,整本閱讀教學中學生的發展性評價。教師在《愛的教育》整本閱讀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學生整本閱讀的收獲、自主閱讀情感、閱讀能力的進步情況等進行發展性評價,使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認識到自己在整本閱讀《愛的教育》中整體知識體系的獲益情況以及自身閱讀能力、技巧等的改善情況,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整本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提高未來在整本閱讀中的質量效能,這對保護學生整本閱讀學習的情感、提升其整本閱讀能力均具積極的促進作用。最后,整本閱讀教學中還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必須要將學生的自我評價納入整體閱讀教學活動之一,如學生對自身整本閱讀情況(涵蓋了整本閱讀的連續性、效率性以及獲益情況等)進行客觀的回顧與審視,并完成相應的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回顧性地分析、思考自身在整本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獲益等,并在潛移默化之中完成閱讀能力、閱讀情感、閱讀方法、閱讀技巧等方面自我總結,促使其在以后的整本閱讀活動中不斷完成自我修正與自我完善,最終為改善、提升學生整本閱讀情感與閱讀效能奠定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整本閱讀教學時,必須要遵循各學段小學生閱讀學習的規律為其合理推薦相應的書目,還要在課堂閱讀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整本閱讀的方法與技能等,并通過相應的整本閱讀教學評價活動來進一步改善學生整本閱讀的情感,最終為提升學生整本閱讀效能、促進其語文素養的形成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整本情感閱讀教學
指向思維品質培養的整本英語小說整進整出教學實踐
高中語文長篇小說整本閱讀教學研究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談小學低年級有效閱讀教學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長,保持獨立
淺談小學語文整本課外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
小學閱讀教學“六法”
情感
整本書閱讀在高考語文中的試題命制探究——以2016-2018年為例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