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鉤藤的臨床應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2-12-23 01:10于同月王天鉻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2年11期
關鍵詞:諸藥鉤藤天麻

馬 將,于同月,王天鉻

(1.北京市西城區廣外醫院,北京 100055;2.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 100053;3.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 100029)

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Unacaria rhynchophylla(Miq.)Miq.ex Havil、大葉鉤藤Uncaria macrophyllaWall、毛鉤藤Uncaria hirsutaHavil、華鉤藤Uncaria sinensis(Oliv.)Havil或無柄果鉤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Roxb的干燥帶鉤莖枝。本品主要含生物堿類化合物、酯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及萜類化合物、木脂素類化合物、香豆素類化合物等[1]。鉤藤味甘,性涼,歸肝、心包經,具有息風定驚,清熱平肝等功效。中醫不傳之秘在于量,不同的用藥劑量不僅與藥物的安全性、毒性相關,還與其所產生的作用相關,對于藥物用量的探索,有助于推進中醫治療的標準化。本文通過分析總結古代經典名方中鉤藤的用量及其配伍,以及現代醫家運用鉤藤的臨床經驗,探討鉤藤的臨床常用劑量及配伍。

1 經典名方用量與配伍

古代醫籍記載鉤藤可通過配伍相應中藥治療頭暈、頭痛、耳鳴、驚風、小兒壯熱、胎動不安等疾病。如天麻鉤藤飲(《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鉤藤(12 g,后下)清熱息風,天麻平肝息風止痙,兩藥配伍,共奏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效,治肝經有熱,肝陽偏亢之頭痛頭脹,耳鳴目眩,少寐多夢;或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如羚角鉤藤湯(清《通俗傷寒論》),鉤藤(三錢約11.25 g,后下)清肝泄熱、平定肝陽,羚羊角性味咸寒,可清熱平肝息風,菊花清輕,可疏散風熱、平降肝陽,三者配伍清、疏兼顧,同時加強清熱平肝息風之效,主治頭暈脹痛,耳鳴心悸,手足躁擾,甚則瘈疭,狂亂痙厥及孕婦子癇,產后驚風。如鉤藤飲(宋《圣濟總錄》,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后各一服,隨兒大小加減),鉤藤(半兩約20.7 g,每服1/4錢匕約0.125 g)清輕透發、清熱平肝,升麻性味辛甘微寒,可清熱解毒、透散邪氣,兩藥配伍清熱透邪,主治小兒壯熱不安。如鉤藤飲子(北宋《小兒藥證直訣》,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量多少與之),鉤藤(三分約1.2 g,每服0.008分約0.003 g)清肝泄熱平肝陽、息風止痙,全蝎息風通絡止痙,兩者配伍共奏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效,主治小兒慢驚風。如鉤藤湯(宋《圣濟總錄》,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鉤藤(一兩約41.4 g,每服3/7錢匕約0.21 g)清熱平肝、息風定驚,人參培養元氣,兩藥配伍息風定驚、固本安胎,主治妊娠八九月,因勞動用力,胎動不安,心腹痛,猝然下血及子癇者。

2 名老中醫用量與配伍經驗

周仲瑛用鉤藤治療Burkitt淋巴瘤,鉤藤平息內風,配伍天麻、蜈蚣、南星、土鱉蟲等化痰解毒、搜風祛瘀,諸藥合用抗癌祛毒,鉤藤用量為10 g[2];用鉤藤治療急性出血性中風,鉤藤清熱息風,配伍羚羊角粉、天竺黃、三七粉、石菖蒲等息風滌痰、開竅、涼血祛瘀,諸藥合用清熱涼血、開痰化瘀,鉤藤用量為30 g[3];以鉤藤治療口眼歪斜,鉤藤平肝息風,配伍白附子、僵蠶、全蝎等祛風滌痰通絡,諸藥配伍,息風通絡、化痰開瘀,鉤藤用量常為15 g[4]。

朱良春用鉤藤治療肝陽上亢型妊娠期高血壓,鉤藤清熱息風,配伍益母草、杜仲、桑寄生以補益肝腎、平肝降逆、利水,達到降壓止痛之效,鉤藤用量為20 g[5];用鉤藤治療屬肝陽上亢,內風肆擾型缺血性中風病急性期(兩周以內),鉤藤清熱平肝、息風止痙配伍天麻、全蝎、地龍、豨薟草等平肝潛陽、蠲痹通絡之品,諸藥配伍,共奏清熱平肝潛陽、息風止痙、蠲痹通絡之效,鉤藤用量多為15 g[6]。

張學文用鉤藤配伍天麻、川芎、菊花治療肝熱血瘀型原發性高血壓,鉤藤平肝潛陽、清熱,配伍天麻、川芎、菊花活血化瘀、清熱平肝、息風降逆,諸藥配伍,共奏化瘀、平肝潛陽之效,鉤藤用量多為10 g[7]。

李輔仁用鉤藤配伍天麻、枸杞子、茯苓、丹參治療老年高血壓,鉤藤清熱平肝息風止痙配伍天麻、枸杞子、茯苓、丹參等以養陰平肝,諸藥配伍,達平肝熄風、化痰祛瘀、健脾升清,鉤藤用量多為10 g[8]。

3 方藥量效研究委員會專家用量與配伍

仝小林院士用鉤藤配伍夏枯草、黃芩治療肝膽實熱證高血壓,鉤藤清熱平肝息風與夏枯草、黃芩等靶藥配合,達到清肝瀉火、平肝息風的效果,鉤藤用量為15~30 g;治療表現為土壅木郁證的高血壓,鉤藤性涼清熱降壓,配合大黃、黃連等內瀉熱結,諸藥合用達到疏肝瀉火,消積通便的作用,鉤藤用量為15~30 g[9];

楊明會用鉤藤配伍天麻治療眩暈病,認為眩暈病鉤藤配伍天麻息風止痙、平抑肝陽,共奏清熱平肝息風止眩之效,鉤藤用量為10 g[10]。

姜德友用鉤藤配伍天麻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鉤藤清熱平肝息風配伍天麻息風止痙、平抑肝陽,兩藥合用加強清熱平肝息風之效,鉤藤用量為20 g[11]。

馬融用鉤藤配伍天麻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癥,鉤藤平肝息風清熱配伍天麻息風止痙、平抑肝陽,兩藥合用加強平肝息風清熱之效,鉤藤常用15 g[12]。

4 現代醫者用量與配伍

4.1 配伍羚羊角

治療痰火瘀閉型急性腦梗死,鉤藤清熱平肝息風,配伍羚羊角清熱鎮靜,兩藥合用共奏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效,鉤藤常用劑量為20 g,羚羊角用量為3 g[13]。

4.2 配伍半夏

治療兒童抽動障礙,鉤藤清肝熱、平肝陽,配伍法半夏燥濕化痰,達息風止痙、平肝化痰之效,鉤藤常用劑量為8 g,法半夏用量為5 g[14]。

4.3 配伍天麻

治療陰虛陽亢之老年性耳鳴,用鉤藤清熱平肝配伍天麻平抑肝陽,兩藥合用加強平肝息風之效,鉤藤常用劑量為15 g,天麻用量為10 g[15];治療肝郁化火、肝陽上亢之高血壓,以鉤藤清肝火,配伍天麻祛風通絡,兩藥合用平肝潛陽以降壓,鉤藤常用劑量10~18 g,天麻用量為10~20 g[16]。

5 小結

收集歷代經典方劑及現代名家經驗,總結出鉤藤臨床湯劑用量為8~30 g,常用劑量為15~30 g,散劑用量為0.003~0.21 g。結合病種、證型、癥狀選擇其最佳劑量,如清熱平肝、息風止痙治療高血壓、中風、腦梗死、頭痛、耳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小兒壯熱不安、Burkitt淋巴瘤、兒童多發性抽動癥等,湯劑為8~30 g,散劑為0.125;清熱平肝、息風定驚治療驚風、胎動不安、子癇,散劑為0.003~0.21 g;平肝熄風止眩治療眩暈病,用量為10 g。為發揮其最佳功效,常根據病種、證型及癥狀,配伍相應中藥,如清熱平肝、息風止痙常配伍天麻、法半夏、羚羊角、蜈蚣、天南星、土鱉蟲、天竺黃、三七粉、石菖蒲、白附子、僵蠶、全蝎、菊花等;清熱平肝、息風定驚常配伍全蝎、人參等;平肝熄風止眩暈常配伍天麻等。

鉤藤具有降壓[17]、舒張血管[18]等作用;鉤藤用量安全,但脾胃虛寒無熱象者當慎服,通過總結古現代醫家運用鉤藤臨床用量及配伍規律,以期為臨床合理有效地使用鉤藤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諸藥鉤藤天麻
基于UHPLC-MS/MS的鉤藤生物堿在大鼠體內的組織分布研究
不同產地鉤藤的藥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溫度烘干的影響
兩個泡腳方降血壓
自制蜜膏治反流性食管炎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天麻無根無葉也能活
生地黃和大豆黃卷泡茶能退燒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頭痛失眠都能用
吃天麻后別開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