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探討

2022-12-23 15:14
讀寫算(下) 2022年10期
關鍵詞:民間藝術美術課堂

李 菁

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探討

李菁

(定西市安定區福臺小學,甘肅定西743000)

新課改背景下,提倡創新教學,鼓勵教師打造多元化課堂,需要教師在把握教學質量之余融入更多元素,進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并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做好鋪墊。其中,民間藝術引發諸多教師關注,更有部分教師開始嘗試將民間藝術融入課堂,對學生而言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以小學美術教學為例,闡述與分析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為相關教師提供教學上的幫助。

民間藝術;小學;美術教學;滲透

民間藝術與小學美術一樣有著較強的藝術氣息,也由此使得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良好滲透更具可能性,滲透效果受教師教學計劃、教學安排的直接影響。為此,還需小學美術教師認識到民間藝術與小學美術間的關聯性,并由此探尋最佳契機將民間藝術融入美術課堂,為培養與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審美情趣做好準備,也為民間藝術的順利傳承與發揚做出積極貢獻。

一、民間藝術概述

(一)民間藝術內涵

民間藝術是非正規的藝術訓練,來源于勤勞的人民群眾,是追求美的心理感受的追求產物,表現形式有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戲曲等等,通常具有鮮明個性與風格,且不同地區會由于環境、風俗的不同而孕育出不同的民間藝術。不管哪一類民間藝術,它都代表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具有重要傳承、發揚意義。我國十大民間藝術包括剪紙、刺繡、戲曲、中國武術、塑作藝術、圍棋、茶藝、瓷器、編制藝術、皮影藝術。

民間藝術可以反映出老百姓的精神,可以在出土的早期文物上看到先人對圖騰、神靈的崇拜,而近年來的民間藝術多為鄉土藝術,與當地風俗、人們的生活方式、物產、氣候等息息相關,具備普遍性、生活性、自娛性和傳承性特點。其中,普遍性主要指代藝術創作載體較常見,如泥土、棉布、稻草等等。

(二)民間藝術存續問題

不可否認的是,民間藝術正在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逐漸沒落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其原有的意識形態正在被逐漸顛覆,新型工業化生產對傳統民間藝術形成重大沖擊。由此使得傳統民間藝術有迫切傳承和發揚的必要,這項任務與使命刻不容緩。

當然,民間藝術之所以會沒落和鮮有人知,與其自身特性也存在必然關系,它是在我國各族人民生產勞動中產生,具有濃郁鄉土氣息,反映的是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載體。但是由于自身需要靠人傳承,很容易造成傳承范圍逐漸縮小直至消失,所以,民間藝術傳承并非易事。加上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過快而民間藝術沒有較大發展前景,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奔向新興崗位,自然也會造成民間藝術無人繼承的尷尬局面。要知道,民間藝術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但是卻在逐漸地被遺忘,它的技藝及精髓都在丟失,所以傳承成為最重要的事情。當前嚴峻現狀也加速了民間藝術融入小學美術課堂的步伐,由此奠定了此次研究的重要價值。

(三)民間藝術難以在美術教學中滲透的原因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民間藝術得以在美術教學革新過程中被關注、被重視,也使得部分學校的美術課堂中已經開始陸陸續續出現民間藝術的“身影”。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寓意著民間藝術開始真正進入課堂并為更好傳承做好鋪墊。毋庸置疑的是,這是條漫長且艱難的道路,民間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并沒有那么順利,當前也并未達到理想化的滲透效果,究其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美術教師不關注、不重視、不熟悉民間藝術。不可否認的是,目前仍舊有部分小學美術教師不重視、不關注民間藝術,認為沒有將民間藝術融入課堂的必要,教學思想較落后。還有些教師美術教師不熟悉民間藝術,也大概率會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將民間藝術融入課堂,滲透效果自然會差強人意。

2.美術教學處于民間藝術滲透的摸索階段。在過去的美術教學生涯中,美術教師只需輔導學生繪畫即可,大多沒有關注民間藝術并認識到民間藝術與美術教學間的關聯,美術教學在較長時間內都與民間藝術沒有牽扯。由此造成大多美術教師并未積累較多民間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經驗,也使得民間藝術于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存在較大阻力與壓力。

3.對于學生感受的嚴重忽視,也使得民間藝術滲透阻礙重重。這與美術教師未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主動性和積極性相關,導致學生不能認識和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只看重“教”的過程而忽視“感受”的過程,難以讓學生滿意,便不能較好地達到滲透目的。

二、民間藝術與美術教育間的相互作用

當前的美術教育已經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想象力和創造力為目標,也以鑄造學生健康身心為己任,已經與過去的美術教育截然不同。也因此與民間藝術間的相互作用越來越明顯,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美術課堂有助于民間藝術傳承

首先,民間藝術傳承以一代又一代學子為主要目標,融入各科課堂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其次,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與民間藝術存在較大關聯。因為美術課堂中學生會接觸和認知到各式各樣的藝術,其中便包含民間藝術,美術課堂無疑成為民間藝術傳承的較好途徑。最后,因為美術課程為必修課,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將無法逃避這門課程。如若教師有意識滲透民間藝術,必然會達成傳承目的,會確保民間藝術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可以較好地將民間藝術于消亡困局中解救出來,不必再存有無人傳承、無法傳承的顧慮。

(二)民間藝術可以使美術教學更多元

民間藝術貼近生活且通俗易懂,同時可操作性強,它扎根于廣袤無垠的農村,有極強生活表現力。與小學生平日接觸與了解的高雅、清冷、高高在上的藝術不同的是,民間藝術透露出較強的親切性、熟悉感。另外,其自身含有美學元素,可以在啟發學生審美上發揮積極作用,它于課堂中的出現,無疑會讓學生眼前一亮并被深深吸引。值得一提的是,過去的美術教學鮮有民間藝術的“身影”,學生學習內容較單一,民間藝術的出現,可實實在在地提升美術教學多元性,讓學生眼界大開的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還可以提升學生鑒賞能力,可分辨何為美、何為丑,有助于美術課堂進一步升級。

(三)美術課堂滲透民間藝術可培養民間美術欣賞群體

民間藝術中必然存在一定的美學元素,恰當地將民間藝術融入美術教學中,便于學生真正意義上理解傳統民間藝術的精神內涵,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濃郁興趣。自古以來學生只能通過其他渠道了解民間藝術,當下美術課堂為學生打開了解民間藝術的“大門”,方可讓學生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更可激發學生效仿和學習,可奠定發明創造的感性基礎。

即使學生未來從事的職業與民間藝術無關,但也會在學生心中扎下民間藝術的“種子”,他們便可成為真正理解與欣賞民間藝術的群體,方可保障民間藝術生生不息。由此可見,美術課堂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的有效策略

想要確保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順利、良好、充分滲透,教師還需在教學安排、教學工作中講究一定技巧,切實按照計劃有序推進民間藝術滲透工作,方可達到既定滲透目標。

(一)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其一,小學美術教師要關注和了解民間藝術,知道我國民間藝術的種類和具體內涵、特色,率先在學生接觸與了解民間藝術之前對其了如指掌。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書籍、網絡搜索等手段,加強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和認知,為后續于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做好準備。

其二,探討教學經驗和準備教學用具。對于大多數小學美術教師來說,并沒有將民間藝術融入美術教學的豐富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們共同鉆研和探討,也可借助外出進修機會、校內培訓機會積累教學經驗,方可在安排滲透工作中做到有條不紊。此外,教師也要提前準備好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需要的用具,如提前設計好教學課件,將搜集與整理的有關于民間藝術的資料以圖片、文字或視頻的形式呈現,確保內容豐富性、趣味化。又或是將學生手工需要的刀具提前準備好,包括剪刀、彩筆、紙張、泥土等等,確保每位學生人手一份。

其三,對當地民間藝術進行調研,搜集相關資料或實物。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利用閑暇時間深入當地一些古風濃郁的村落,以攝影方式拍下各類民間藝術,如窗花、皮影戲等,將其作為課堂學生學習的主要素材,讓學生對民間藝術多一份熟悉感、親切感。同時,教師也要搜集當地的民間藝術資料或實物,為后續民間藝術于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埋下伏筆。

其四,客觀看待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為學生保留接觸與表現機會。旨在通過這些努力讓學生有更多與民間藝術接觸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探究與學習的積極性,也可更好地培養學生對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方可在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與主動性下,使得民間藝術滲透效率事半功倍。

其五,研究藝術表現形式和萃取藝術元素,為的是更好地與美術教學內容相結合。以皮影戲為例。它的特點是采用牛皮、驢皮、馬皮或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涂漆等幾道工序而成,可以萃取其中的雕刻或涂色元素讓學生關注和效仿,從而達到美術教學目的,也確保民間藝術得以在美術課堂較好地滲透與傳承。

(二)將民間藝術融入美術教學工作中

1.營造藝術氛圍,介紹民間藝術。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創設藝術氛圍并達到介紹民間藝術的目的,可在介紹之余匹配相對悅耳的輕音樂,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便可讓學生更好地在教師引領下認知民間藝術。當然,教師要重點講述民間藝術的來源及孕育背景,讓學生發現民間藝術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對民間藝術形成初步印象。

2.搬出道具,讓學生觀察。待學生對民間藝術有一定了解后,美術教師可搬出事先準備好的民間藝術道具,如剪紙成品、皮影戲道具、戲劇服裝等等,讓學生可以仔細觀察和用心揣摩。為加深學生印象并加強學生對民間藝術形式的把握,教師還可在學生觀察中提出若干問題,如它的顏色、它的形象等等,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加以描述,加強對民間藝術的深入認知。

3.合作討論民間藝術的美學元素。因為民間藝術是在美術課堂中呈現出來的,所以,還需重點探究民間藝術富含的美學元素,由外到內地挖掘其美感。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將美學元素加以概括,教師做最后陳述,從而發現與肯定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4.組織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小學美術教師要善于組織以民間藝術為核心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多學生接觸民間藝術的機會,也借此機會強化學生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從而達到提高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和傳承民間藝術的目的。如開展農民畫、刺繡的鑒賞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憑借主觀意識評判民間藝術的美或丑,以培養和提升學生鑒賞能力為目標。又或是組織與開展動手類活動,包括剪窗花、制作泥塑作品、親手泡一杯茶等等。教師還可以組織表演類活動,如戲曲表演活動、武術表演活動,讓學生汲取民間藝術精髓,達到更深入地傳承和發揚目的。

5.作品展示,提高民間藝術創作水平。這個環節主要為動手類實踐活動提供后期服務,即是將學生于動手類實踐活動中制作的民間藝術作品加以展示,從而讓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學生作品的亮點與新意時,對自己的作品有更全面認知,在這期間可領略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對提高學生藝術創作水平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吝嗇夸獎和表揚,以此培養學生民間藝術創作熱情。

(三)以評價方式為民間藝術滲透工作收尾

出于“民間藝術滲透貫穿美術教學始終”的思量,還需小學美術教師積極將民間藝術融入教學尾聲的評價環節中,借助這個契機了解學生學習感受、了解課堂教學不足。這些反饋都可為今后改良民間藝術滲透手段提供可靠依據。

評價中,教師要與學生達成平等對話,消除學生評價顧慮及緊張感,讓學生大說特說,除了可以對民間藝術進行評價,還可對自己、對其他同學、對教學課堂安排進行評價,可以表示肯定、可以提出不足和建議,這些反饋教師都需一一記錄在案。值得一提的是,小學美術教師也可通過測驗的方式收獲真實反饋,如對學生提出與民間藝術有關的問題,從而探清學生對民間藝術的了解及把握程度,有助于后續不斷改進滲透方法,使得民間藝術滲透效果更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間藝術于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可視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和必要結果。當務之急是讓小學美術教師認知民間藝術與美術學科間的關聯和美術課堂滲透民間藝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提高民間藝術滲透重視程度后,教師則要從實際出發制定科學與合理的滲透計劃、滲透方案,更要做到靈活調整滲透思路、滲透策略,從而達到更好的滲透成效。

[1] 雷娜.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21.

[2] 楊冰潔.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推廣與應用——以民間藝術在農村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例[J].亞太教育,2019(08):8-9.

[3] 程睿.民間藝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滲透——以安順為例[J].貴州教育,2019(10):38-40.

[4] 申風.淺談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運用策略——以貴州黔南地區為例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9(08):49.

[5] 賀彬.思考小學美術教學中民間美術元素的滲透思路[J].中華辭賦,2018(11):191.

G628,O552.2

A

1002-7661(2022)30-0141-03

猜你喜歡
民間藝術美術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美術篇
民間藝術篇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首屆湛江市民間藝術大師頒證
民間藝術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