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詩詞翻譯中的感性問題

2022-12-25 20:27裘小龍高亦文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原詩小龍感性

[美]裘小龍 高亦文

內容提要 翻譯歷來都講“信、達、雅”,然而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譯者還應該采用一種不同于傳統標準的翻譯方法,其中尤其要注重詩歌感性。在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中最大程度地保留原詩的感性,從忠于原詩內容的感性、詩歌音韻在不同語言中的有機轉換、詩歌翻譯中的創造性處理與雙語寫作以及詩歌翻譯中不同語言感性的凸顯融合四個方面進行考慮,可以尋求語言感性融合的具體路徑。

中國古典詩詞譯介到西方的時間非常早,對英美詩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甚至導致了20世紀初西方意象派詩歌的崛起。國內譯者出版了不少詩歌翻譯集,但這些作品并未被西方讀者所接受。翻譯,歷來都講“信、達、雅”,但對詩歌翻譯來說,卻是遠遠不夠的。所謂的“信、達、雅”,只是針對文本內容而言,但文本內容對于詩歌翻譯來說并不重要。瓦爾特·本杰明在《翻譯者的職責》一文中就提到過,“一件文學作品到底說了什么,或傳達什么,對那些理解它的人們來說,它所告訴的其實極少,其至關重要的本質不是陳述或告知什么內容?!雹?/p>

英國著名詩人、批評家艾略特在《玄學派詩人》一文中,對詩歌的感性做了深刻而具體的論述。按照他的觀點,17世紀的玄學派詩人們在作品中呈現了感性的長足進步?!暗嵘筒蕦幨窃娙?,他們只是思想,卻不能像直接聞到一朵玫瑰的氣味似感受到他們的思想。對多恩來說,思想是種經驗,在改進他的感性。玄學派詩人們擁有可以容下任何經驗的感性機制?!雹诎蕴嘏e多恩的詩歌為例,稱其是感性與智性的完美結合,但隨后出現的思想與情感的分離卻是詩歌的不幸。也就是說,理想的詩必須是智性與感性的有機結合。艾略特的這篇文章至今仍是現代英美詩論中的必讀,對本文探討的中國古典詩歌翻譯中的感性問題,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詩歌不在于告訴讀者什么,而在于怎樣感性地對讀者說。感性是詩讀起來有詩的感覺的關鍵所在。人們常常說,翻譯過來的詩讀起來沒有詩的感覺,用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話來說,“詩是在翻譯中丟失的東西”③。鑒于此,譯者需要采用一種不同于傳統標準的翻譯方法,即注重詩的感性的翻譯方法。

1989年,裘小龍在《中國古詩與現代主義詩歌在翻譯中的感性交流》一文中這樣描述感性:“感性是什么呢?感性的定義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把握:第一個方面,感性是一種語言符號系統獨特地擁有的現在和潛在的感受—思維功能或能量,這里所講的感受—思維能量,是指詩歌創作與閱讀過程中特殊的審美心理模式。艾略特曾用‘思想感性化’來概括多恩的詩歌。第二個方面,可以說是從歷時性的角度來說。上面談到的詩歌語言感性并非一成不變。語言與特定的時代文化背景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一個時代充滿了感性的語言,在另一個時代也許就不是。這里既包括語言形式本身的改變,也包括在語言形式背后的時代感性的改變?!雹芴接懺姼璺g中的感性是個相當復雜的工程,涉及不同的方面,而每個方面之間又聯系緊密,有時甚至互相重疊。本文擬從忠于原詩內容的感性、詩歌音韻在不同語言中的有機轉換、詩歌翻譯的創造性發揮與雙語寫作以及詩歌翻譯中不同語言感性的凸顯融合等四個方面進行論述,每個方面都會列出原詩與國內外名家的譯詩,逐字逐句地比較、推敲、分析漢詩英譯中的感性。

一、忠于原詩內容的感性

詩歌翻譯的前提之一,是要把原詩說了什么盡可能忠實地再現到譯詩中去。詩歌不僅僅在于說什么,更在于如何感性地說。中國傳統詩論中所講的意境、神韻、境界、情趣等論述都是就此展開的。詩有境,需要讀者自己走進去,身臨其境般地獲取感性經驗?!霸姛o達詁”,讀者和譯者對原詩內容會有不同的理解。這里要探討的是:怎樣把讀者所感受到的原詩內容忠實、全面而感性地在譯詩中傳達出來。為了充分闡述這一點,以下用同一首詩的兩篇不同譯文做對照,第一個文本是國內某著名譯者X先生的譯本,第二個文本是裘小龍的譯本。

首先,來看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的翻譯——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MooringbyMapleBridgeatNight(X譯)

At moonset cry the crows, streaking the frosty sky;

Dimly lit fishing boats ‘neath maples sadly lie.

Beyond the city wall, from Temple of Cold Hill

Bells break the ship-borne roamer’s dream and midnight still.

在X先生譯文的第一行中,streaking作為及物動詞的意思是“留下條紋”,作為不及物動詞是“奔駛”的意思。烏鴉的叫聲怎能在有霜的夜空留下條紋?此處翻譯明顯不符合邏輯。如果數音步的話,其實已經破格了?!敖瓧鳚O火對愁眠”的意境描繪成了燭光暗淡的漁船悲哀地泊在楓樹下,與原詩意境不符?!俺蠲摺敝械摹俺睢弊植荒芾斫鉃楸??!懊摺弊?,未徹底地翻譯出來。第三行,“寒山”一般都譯為cold mountains,X譯成cold hill,僅僅是為了與still湊韻,而still與原詩意義不符。最后一行,X先生譯成“鐘聲打斷了乘船的漂泊者的夢,還有午夜寂靜”,這明顯違背了原詩的含義。四行詩句,每行都翻譯錯誤,這樣的譯文沒有做到忠于原詩,感性更是無從談起。

MooringbytheMapleBridgeatNight(裘譯)

The moon setting, the crow cawing,

the frost spreading out against the sky,

the maple trees standing along the bank,

the fisherman’s light moving

across the river, who is there,

worried even in sleep?

By the Cold Mountain Temple

out of Gusu City,

a sampan comes

in the midnight bells.

裘譯為了充分傳達出原詩的意義,《楓橋夜泊》的前兩行在英文中分拆成四行半,移用中國古詩獨特的句法,用分詞結構把不同的意象放在一起,其間不用任何連接詞,讓讀者自己走入如此組合所建構的意境(也可以說是意象疊加成的境界),接著用who開始的一行半引出“對愁眠”的主句。既然無法在另一種語言中找到詩歌形式上的完全對應,那么在詩的感性呈現上,還是有一些努力的空間的。原詩中說什么,在譯詩中也要不增不減地說什么,而且讀起來要像詩,充滿詩歌的感性。為此,裘譯增加了譯詩的行數,改用跨行的安排(enjambment),跨行連續是為了讓譯詩讀起來有現代英文詩的感性與韻味。在這段后隔開一行,凸顯時空的移動,把鐘聲與客船帶入了夜半的畫面。再看,晚唐詩人李商隱《無題》一詩的翻譯——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ToOneUnnamed(X譯)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Spring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art

Candles only when burned up have no tears to shed.

At dawn I’m grieved to think your mirrored hair turns grey;

At night you would feel cold while I croon by moonlight.

To the three fairly hills it is not a long way.

Would the blue birds oft fly to see you on the height.

X先生譯文的第二行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不合邏輯且與原詩意義不相符,原詩含義不是風不夠大,以至于不能把百花吹死。這句應該是刻意追求押韻造成的弊端。X先生想表達的應該是revive dead flowers?!皶早R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這兩句翻譯的意思也不對,At dawn I’m grieved to think your mirrored hair turns grey,這句話原意為詩中主角“我”想象“我”的戀人的生活狀況。由于思念,我的戀人早晨照鏡子應該發現自己的白發,晚上讀書的時候應該會感受到月光的清冷。這兩句譯詩徹底與原詩的意義背道而馳。

Untitled(裘譯)

It is hard to meet,

but hard to part too,

the east wind languid, hundreds of flowers wasted.

A spring silkworm may not stop spinning

silk until death. A candle’s tears dry

only when it is burned down to ashes.

In the morning’s bronze mirror, you worry

about the change in your hair,

and then you feel the moonlight cold,

reading alone in the night.

Mount Penglai, so celebrated in fairy tales,

cannot be located far away:

O Bluebird, please go there kindly,

and take a look for me.

陸谷孫先生曾這樣評價裘小龍的《無題》:“譯文最大的特點是直白,忠實于原文,力戒藻繪發揮,連‘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中的‘灰’字也照樣譯作ashes。大家知道蠟燭燃盡成蠟燭油(wax)而并不化作灰燼,裘譯雖悖生活原貌,卻以‘灰’字的各種凄慘聯想盡現原詩情貌,不由得你不接受這種譯法。五味雖甘,寧先稻黍,應當說把原詩的本體意象如實傳達,對外國讀者是尤為對路的譯法,深受中國古詩意象激發靈感的Ezra Pound等大家也說過類似的話。反觀坊間有些以譯介中國古詩自詡的先生,動輒強作解人,冥識玄詮,又殫精竭慮,靡詞筆端,這樣活譯(有人稱野譯)出來的東西很容易失真走樣,對于促進中外詩緣乃至文化交流不利?!雹葸@里不再贅述。

二、詩歌音韻在不同語言中的有機轉換

中國古典詩歌的形式獨特,語言簡潔凝練,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一首詩四行或八行,一行詩通常只由五字或七字組成。在國內翻譯作品中,這些年占主流的是詩體翻譯,即一行對一行譯,行末押韻。詩體翻譯這一概念其實含混不清。如果用詩體翻譯,就應該用與漢語詩詞格律相對應的詩體。中國古典詩詞講究平仄,英語中沒有平仄的概念,無法做到把漢語中的音韻美在英語中一一對應。有中國譯者另辟蹊徑,用英詩中按輕重音節排列的音步格律來對應,這在理論上本無可厚非,但不少詩體譯者在翻譯時,不顧、不數甚至不懂音步,僅僅是機械地押尾韻,仿佛只要一“韻”到底,就成了所謂的詩體翻譯。結果難免貽笑大方,有自欺欺人之嫌。舉英文詩中最常見的抑揚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為例,譯者真能用抑揚格五音步,把原詩五言或七言律詩的意義不增不減、絲毫不打折扣地翻譯過來嗎?一個英語單詞可能會有三到四個音節,一音步由不同輕重音節組合而成,五音步一般也就只有五六個英語單詞(還要考慮到不具意義的冠詞,也得作為音節算進去)。在翻譯中,確實偶爾會有個別一兩行,碰巧湊成抑揚格五音步,勉強押上了韻。但就整首詩的翻譯來說,這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于是“詩體翻譯”就引發了種種問題。早在1948年,呂叔湘先生就在他編選的《英華集》(后改名為《中詩英譯比錄》)中做了精辟的概括:“以詩體譯詩之弊,約有三端。一曰趁韻,二曰顛倒詞語以求協律,三曰增刪及更易原詩意義。前兩種病,中外惡詩所同有,初無間于創作與翻譯。第三種病,則以詩體譯詩尤易犯之,雖高手如Giles亦所不免?!雹迣嶋H上在西方現當代詩歌創作中,幾乎看不到傳統的格律詩體了。繼續這樣寫,會被說成單調、機械,聽起來像打油詩或兒童詩。人們對自由體詩歌存在普遍性的誤解,認為現代自由體詩歌是不講究音韻的。其實好的自由體詩音韻更復雜、微妙、靈活。為了充分闡述這一點,以下用同一首詩的兩篇不同譯文做對照,第一個文本是國內某著名譯者X先生的譯本,第二個文本是裘小龍先生的譯本。

首先,來看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的翻譯——

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WritteninaVillageSouthoftheCapital(X譯)

In this house on this day last year, a pink face vied

In beauty with the pink peach blossoms side by side.

I do not know today where the pink face has gone;

In vernal breeze still smile pink peach blossoms full-blown.

上述譯文是詩體翻譯中勉強湊韻的一個典型例子。英文格律體詩中的節奏、音樂感由不同音步(輕、重音節)有規則排列形成的,如莎士比亞戲曲中的詩大多數是素體詩,即不押韻,卻要數音步的無韻詩。X先生譯文中前兩行無法數音步,余下的兩行都超出了六音步。更糟的是,因為硬要湊韻,扭曲了原詩的意義和感性?!跋嘤臣t”不是競相比美,而是女孩子羞怯的紅暈與怒放的桃花相映而紅,最后一行中的full-blown(盛開)也與原詩意義不符。

LinesontheSouthVillageinChang’an( 裘譯)

This door, this day, last year,

you blushed,

the blushing faces

of the peach blossoms reflecting

yours.

This door, this day,

this year, where are you,

the peach blossoms still giggling

at the spring breeze?

詩歌翻譯是給現代的非中文讀者閱讀的,音韻處理必須要考慮到這一群體的需求與接受度。裘譯中,每節的開始都使用單音節構成的抑揚格音步來重復地點、日期,在“去年、今年”上呈現了時間變遷,詩行的排列也有所不同,讀起來有較強的節奏感。第一節和第二節的倒數第二行都使用現在分詞-ing,作為音韻呼應。giggling有“傻笑”的聯想感性,情景交融,凸顯了詩人無可奈何的悵然。

再看,唐代大詩人李白《靜夜思》一詩的翻譯——

靜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ThoughtsonaTranquilNight(X譯)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

Can it be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NightThought(裘譯)

The bright moonlight

in front of the bed

appears like frost

on the ground. I look up

at the fair moon, and

lowering my head,

I think of home.

把詩歌翻譯為英文,主要不是為了給中國人看的,而是為了走出去,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古典詩歌。敘事學有一個概念叫做implied reader,意為潛在讀者。翻譯的時候要考慮譯文的潛在讀者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從中讀到一種詩的感覺。X先生的譯文是想把原詩的韻律形式介紹過去。而裘小龍的譯文更關注如何讓譯詩讀起來也有詩意。關注點不一樣,導致翻譯的結果不同。但不論如何,詩歌翻譯不能牽強,無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忠于原詩的意義,不能為了湊韻而押韻。第二行frost前面加了一個hoar,應該是作者為了湊音步,這里必須有一個音節,因此加了一個。為了押韻,前面有ground,因此后面用了drowned。詩歌翻譯不是不能押韻,而是押韻必須押得好。既要忠于意義,又要把節奏韻律都翻譯過來幾乎是不可能的。moon bright是詩歌體翻譯常見的毛病。詩歌翻譯中我們很少用倒裝句,除非能證明確實有用它的必要。如果僅僅為了押韻而用倒裝,是不可取的。Can it be frost on the ground?這句翻譯其實很巧妙,呈現出一種“疑”的感覺。中國古典詩歌講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X譯文的最后一行,一位外國學者讀到的時候很不理解:我怎么會淹死在思鄉之情中呢?而且從語法上講,這個句子的句式也很尷尬。homesickness表達很直白,不如原詩寫得婉轉含蓄,充滿魅力。

三、詩歌翻譯中的創造性處理與雙語寫作

摩娜·凡丹(1921—2004)是美國第一位女性桂冠詩人,同時也是新格律主義的領軍人物。凡丹女士曾為裘小龍先生的翻譯集作序,其中有這樣一段話:“無論在語言或比喻上,這些譯詩都有一種清澈度,也有微妙的節奏。裘小龍有一個詩人的第六感,怎樣用一個不那么直接且令人產生聯想的詞,使一行詩得以升華。與早期平淡乏味的中文詩歌譯本不同,裘小龍的翻譯充滿了感性。這是一本內容豐富的翻譯詩集,來自我們‘重要的陌生人’——中國?!雹哌@里,“怎樣用一個不那么直接且令人產生聯想的詞”指的是詩歌翻譯中的創造性處理,甚至也可以說是雙語寫作。當然,雙語寫作與翻譯的關系相當復雜,在翻譯中如何進行創造性處理,這里結合以下兩個譯本進行具體分析。

江陵愁望寄子安(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GazingoutinGrief,SenttoAdept-Serene(H譯)

Maple leaves color a thousand, fill ten thousand branches.

Evening sails creep through a bridge’s drowned reflection.

Longing for you, my heart is like this west-river current

flowing east day and night—never ceasing, never ceasing.

David Hinton是當代漢詩英譯的佼佼者,出版了十多本中國古典詩歌翻譯集,這些翻譯集幾乎拿到了美國詩歌翻譯領域所有的獎項。David Hinton對魚玄機這首詩的翻譯,總體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從形式上說,四行對四行,不押韻,這或許可以說是對詩體翻譯的一種妥協。但總體上譯得太實,有逐字翻譯之憾,在譯詩的感性呈現上來說,更加差強人意。原詩中第一行沒有動詞,這是漢詩句法的靈活性所在,英譯硬加了兩個動詞,反而顯得累贅。第二行中的creep有“偷偷摸摸過來”的延伸意義,與詩的意境相違背。第三行中的my heart不妥,在語法上也有語病。譯詩讀起來不像一首用英文寫的詩,至少沒有在翻譯中體現出詩的感性。

ToZi’an,LookingoutacrossHanRiver(裘譯)

Myriads of maple leaves

upon myriads of maple leaves

silhouetted against the bridge,

a few white sails return late in the dusk.

How do I miss you?

My thoughts of you run

like the water in the West River,

flowing eastward, never-ending,

day and night.

裘小龍曾在中國人民大學做過一次詩歌翻譯講座,當時德國漢學家顧彬也在場。裘引用了上面這首詩,顧彬先生立刻站起來對周圍的同學們說:“你們理解How do I miss you的重要性嗎?這是詩——讀起來是詩?!睆挠⒃姷母行詠碚f,需要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的轉折,因為這不是意象派詩歌所講的簡單意象疊加,譯者需要考慮到西方讀者的理解、接受程度——How do I miss you這句話原詩中沒有,但原詩的意境中卻有,因此需要在譯文中添加進去。然而進行創造性處理要考慮一個度,什么時候需要創造,創造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是譯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以下是裘小龍翻譯李商隱的《錦瑟》后創作的一首詩,題為《李商隱的英譯文本》:

LiShangyin’sEnglishVersion

The tenderness of the tea leaf between her lips.

Everything is possible, but not pardonable.

Propped up against a couple of pillows,

I am studying an English version

of Li Shangyin’s poem. It is strange

to find a rich allusion transformed

into a cliché, as if undressed,

unimaginative in nakedness.

Still it puzzles me that in his poems,

love always comes in the bell

of illusion, the smell of jasmine

drifting in an incense-veiled bronze mirror.

“A zither, for no reason, has its fifty strings

broken, and across a stubble of pegs, a cuckoo

is pecking for the lost years—

a tear-holding pearl, sea-blued.”

What can be recaptured in memory if one

was lost then and there? Master Zhuang awakes

wondering if it is he who dreamed

of being a butterfly, or if it is

a butterfly that dreams of being

Master Zhuang. Now the zoom...zoom

of the dryer she is applying to her hair

after the bath, or the distant sound

of guns the soldiers are firing

among the people along the street.

I begin making decisions: to go into exile,

not to compromise on the Chinese original,

to do justice to Li Shangyin. And she

comes to bed, turning off the light.

譯詩能激發創作靈感,促使譯詩者再創作,或者進行雙語寫作。先用中文寫,再用英文寫,最后融合兩個不同文本的感性寫出終稿。這樣的實踐有一個好處,即譯者可以獲得更多的空間來創造性發揮。這樣的作品在外國讀者眼中,能否稱得上是翻譯呢?裘小龍把Li Shangyin’s English Version作為序詩放在其翻譯集中,向西方讀者展示唐詩宋詞對他的創作和翻譯的影響。美國2019年普利策詩歌獲獎者Forrest Gander,同時也是活躍的詩歌翻譯家,為此給裘小龍寫了一封電子郵件,說這首詩是譯者與詩人李商隱的對話,同時他也談到了當代英文自由詩的音韻問題,分析得很細:

What a great project, Qiu Xiaolong! And I’m just astounded by the sensitivity of your ear in English! Fluency is one thing; but a poetic ear is rare even in one’s native language. Undressed/ nakedness; bell/smell, drifting/fifty; cuckoo/blued, etc. And you don’t overdo the slant rhyme or the vowel echoes—justice/English/mist—or make it regular enough to ever predict. Together, the poems, despite different forms and points of view, hold together based on their emotional content and the similar imagery.

從Forrest Gander的評價可以看出,作為現代英美詩歌主流的自由體詩,其實也是講究音韻的。只是它的音韻更微妙、更復雜,包括了半韻、元音回響等技巧處理,不像傳統詩體中那樣機械、單調。反觀國內作為漢詩英譯主流的“詩體翻譯”,只是把西方詩歌很少再用的傳統格律用得不亦樂乎,而且還只是押韻,不數音步。因此“詩體翻譯”并未被西方讀者廣泛接受。

長干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TheRiver-Merchant’sWife:ALetter

AfterLiPo

While my hair was still cut straight across my forehead

I played about the front gate, pulling flowers.

You came by on bamboo stilts, playing horse,

You walked about my seat, playing with blue plums.

And we went on living in the village of Chōkan:

Two small people, without dislike or suspicion.

At fourteen I married My Lord you.

I never laughed, being bashful.

Lowering my head, I looked at the wall.

Called to, a thousand times, I never looked back.

At fifteen I stopped scowling,

I desired my dust to be mingled with yours

Forever and forever, and forever.

Why should I climb the look out?

At sixteen you departed

You went into far Ku-tō-en, by the river of swirling eddies,

And you have been gone five months.

The monkeys make sorrowful noise overhead.

You dragged your feet when you went out.

By the gate now, the moss is grown, the different mosses,

Too deep to clear them away!

The leaves fall early this autumn, in wind.

The paired butterflies are already yellow with August

Over the grass in the West garden;

They hurt me.

I grow older.

If you are coming down through the narrows of the river Kiang,

Please let me know beforehand,

And I will come out to meet you

As far as Chō-fū-Sa.

英美詩壇將這首詩看作是龐德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翻譯作品。龐德的翻譯版把原詩的名字徹底改了:中文題目是《長干行》,英文題目是《河商的妻子》。很明顯英文題目講述更多,它告訴讀者這首詩的背景,這首詩講述的是商人的妻子的故事。詩歌是以信的形式、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寫的,改寫得很有創意。青梅、竹馬這兩個意象,采取了直譯的方式,直接呈現意象。龐德的譯本語言非常簡單,沒有復雜的詞語,就像日??谡Z一樣,這體現了詩歌要用活著的語言這條準則。國外批評家很愛這首詩的意象,認為這首詩的意象非常微妙。門前佇立等待時留下的足跡長滿青苔,蓋上了落葉,再加上成雙成對的黃色蝴蝶,格外叫人傷感。而黃色代表秋天,帶有一種凋零感。以蝴蝶比人,暗示女主因為憂愁的煎熬,自己的容貌也不覺憔悴了。全詩的語言質樸平實,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充滿了日常氣息。

四、詩歌翻譯中不同語言感性的凸顯和融合

20世紀80年代初,裘小龍翻譯19世紀英美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時發現,浪漫主義詩人通常用傳統格律體寫詩,于是裘本人特意去買了本英文壓韻字典,也想在漢詩英譯中壓尾韻、數音步。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地接觸到英美現當代詩歌,他覺得很難再這樣做下去。在80年代,裘翻譯了一本《魯迅詩選》,幾年后,當回過頭想修改時,卻發現自己只能記住其中的兩行五音步抑揚格——“How can I be as passionate as of yore? / Let flower fall or bloom, I care no more.”(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就在這兩行中,as of yore也不是現代常用的英語,用在這里僅僅是為了押韻。在稍后一段時間里,裘小龍因為工作偏重于西方現代詩歌的漢譯,越來越意識到英美現代主義詩歌的感性與他所熟悉的中國古典詩歌很不一樣。他漸漸開始在翻譯中傾向于凸顯原詩的感性(葉維廉先生在翻譯李商隱的詩歌時也做過類似的嘗試,甚至把原文中一個個字的排列也照搬到英文中,來凸顯原詩感性)。詩歌能把一種語言潛在的感性開掘、發揮得淋漓盡致,用其他文學類型所不能想象的方式來加以表達,可以說詩歌涉及了文化的深層結構。到美國后,裘小龍凸顯原詩感性的嘗試又有了新的變化,而他自己也在從事雙語創作,認識到漢詩英譯同樣要考慮英文中的感性,因此把重心轉移到原文本與目標文本之間的感性融合上。這一點說起來不容易,做起來更難。

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Bamboo-MidstCottage(H譯)

Sitting alone in silent bamboo dark,

I play ach’in, settle into breath chants.

In those forest depth no one knows

This moon come bathing me in light.

眾所周知,王維詩歌的感性特色來源于佛教的影響,詩寫得超脫而渾然天成,同時又在隱隱約約中帶來頓悟。中國古典句法的靈活性,如不需特定的主語,沒有時態的區分,都有助于呈現詩中的幽靜清靜與詩人的恬淡興致。在David Hinton的翻譯中,這樣的感性全消失了,同時也有幾處難以原諒的錯譯?!伴L嘯”譯成breath chant,不通。后兩行的“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誤譯為“在樹林深處,沒人知道月亮移過來,讓月光沐浴我”,與原詩意義不符。

TheBambooGroves(裘譯)

Sitting alone

in a recess of the bamboo groves,

I play the lute,

and whistle a long tune.

No one else is visible

in the depth of the woods.

The bright moon

moves over, shining.

譯詩保留了中文的感性,“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沒有直接因果關系,也不需要特意點明。直截了當地平移到英文文本中,讓讀者自己去領會其中的禪意,同時也兼顧了英文文本的感性。一切景語皆情語,這與艾略特所講的客觀對應物理論有異曲同工之處。譯詩同時還運用多視角觀照,淡化了有我與無我之間的張力。

不同語言的感性之凸顯與融合,在裘小龍的英文小說中也可以找到大量的例子。裘的小說《紅英之死》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夜之間,麥當勞遍布中國的街頭”。⑧最初是這樣寫的:

Overnight, McDonalds appeared everywhere in China.

這句話含義正確,但語言沒有新意,只是簡單的陳述。于是修改了這句,讓句子更生動、意象更鮮明一些:

Overnight, McDonalds mushroomed everywhere in China.

改完后,還是覺得不夠滿意。對英語非母語的讀者來說,mushroom作為動詞使用,會有新穎的感性,但對英語母語的讀者來說,是不是已經使用得毫無新意了呢?于是只能再改,作為嘗試,最后改成了這樣:

Overnight, McDonalds popped up everywhere in China like the spring bamboo shoots after a rain.

眾所周知,“雨后春筍”在中文中其實用得過于頻繁,多少已經成了陳詞濫調。喬治·奧威爾在《政治與英語》說過:“負責任的作家必須要努力去避免人云亦云的陳詞濫調,缺乏新的感性,因而讓讀者不再自己去獨立思考、感受?!雹狒眯↓埖男≌f出版后,不少歐美批評家都引用這句話,說書中的英語有來自另外一種語言的感性,十分新穎、有趣。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一種語言中用濫的成語卻給另一種語言帶來新意或新的感性。裘小龍沒有把“雨后春筍”作為成語直譯為mushroomed,相反,把“雨后春筍”這個詞的含義直接平移進英文中,作為這個英文句子的有機組成部分糅合在一起,實現了不同語言感性的凸顯與融合。

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說過,“我語言的局限意味著我世界的局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⑩在翻譯中,我們不時會遇到一種語言中常見的詞,在另一種語言中卻找不到對應的情況。如“鮮”在中文中,是對美食的最高評價,所有的華人超市里都賣味精或味之素,然而英文中卻沒有“鮮”的概念或感性(delicious, tasty等詞只是泛泛地表示“好吃”),普通的美國超市里很難見到味精的蹤影。在美國,有些主要招徠美國顧客的中國餐廳,甚至會在門上寫著No MSG(不用味精)。用后現代主義的理論來說,這又是一個“語言說人”的實例。因為語言中有了這個詞,人們在生活中才有了這方面的需求,廠商因此生產,飯店也因此使用,來滿足中國消費者的舌尖需求。

在詩歌翻譯中,“語言說人”的道理也同樣適用。當代的文學交流是多層次的。我們并不主張把所有的文學作品都用上述的原則去翻譯,譬如通俗小說的翻譯,能做到一個“達”字就很好了,但詩歌翻譯需要運用這一原則。一種語言中所特有的感性,很難讓另外一種語言的讀者感受、欣賞、理解、共鳴,而詩歌是把語言感性的可能性開掘、發揮到極致的文學藝術,觸及文化語言的深層結構,這就需要譯者在翻譯中把不同語言的感性有機地凸顯、融合起來。當然,要在翻譯中做到完全凸顯原文的感性,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但至少譯者能夠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①[德]瓦爾特·本杰明:《啟示》,哈利·佐恩英譯,科林斯出版社1977年版,第69頁。

②[英]弗蘭克·克莫德:《托·史·艾略特論文選》,周煦良譯,費伯與費伯出版社1975版,第89頁。

③[美]羅伯特·費根:《羅伯特·弗羅斯特》,雷格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頁。

④裘小龍:《中國古詩與現代主義詩歌在翻譯中的感性交流》,《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9年第1期。

⑤裘小龍:《中國古典愛情詩詞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2頁。

⑥呂叔湘:《中詩英譯比錄》,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頁。

⑦Xiaolong Qiu,DeathofaRedHeroine, New York: Soho Press, 2000, p.5.

⑧Xiaolong Qiu,TreasuryofChineseLovePoems, New York: Hippocrene Press, 2003, p.192.

⑨[英]喬治·奧威爾:《政治與英語》,郭妍儷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頁。

⑩[奧]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賀紹甲譯,商務印書館2021年版,第98頁。

猜你喜歡
原詩小龍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感性概念
峨眉山月歌
改詩為文三步走
可怕的綠怪蛙
讓“數”“形”結合更暢通
風中的祈禱詞
小龍星
感性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