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建黨精神鍛造黨的領導力的政治品格

2022-12-29 08:22李錫炎
中國領導科學 2022年6期
關鍵詞:黨的領導建黨領導力

◎李錫炎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盵1]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于黨的全部奮斗歷程與整個領導實踐,具有“元精神”的意義。對黨的領導力的集中研究,雖然時間不久,但黨的領導力卻是與黨同生、與黨同興,同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和引領所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一路同行,與時俱進。對于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形成發展與黨的領導力不斷提升來說,偉大建黨精神始終發揮著源頭活水和“母體”哺育作用。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國家、政黨必須依靠精神力量支撐。黨的卓越領導力,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凝聚裂變和巨大釋放,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立得牢,黨的領導力才能強大,黨才能在歷史風浪中挺立潮頭,勇往直前。偉大建黨精神是黨的領導力的靈魂和精神之源。黨的領導力與偉大建黨精神同生共存,偉大建黨精神對黨的領導力具有跨時空的穿透性和引領作用,看似無形,但卻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像一個天才的雕塑大師,塑造著黨的領導力的政治品格和實踐特質。

一、偉大建黨精神以理論思維與 政治理想塑造黨的領導力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真理信仰與理想信仰內在統一的標識,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本質和精髓,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遵循、理論思維,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對人類道義制高點的占領與堅守。信仰馬克思主義真理,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是中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政治立場和理論思維。

信仰馬克思主義真理,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兩個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精神前提和內在動力,是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真理”與“堅守理想”因子在黨的領導力中的萌動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根植于深厚的歷史基礎和資源稟賦,其理論源頭是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和黨的建設理論。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理論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和黨的建設理論,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革命、建設、改革的領導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理論創新成果。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有三個最重要的關鍵詞:一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二是毛澤東提出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三是鄧小平提出的“領導就是服務”。這三個理論要點,是共產黨的初心使命和根本宗旨的經典表達,是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的內核精髓,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領導使命、領導責任、領導目標的精辟概括。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相結合,形成了毛澤東領導思想、鄧小平領導思想,奠定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領導力的理論基礎。

中新社發 杜建坡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領導環境、領導目標和領導實踐也進入新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所處的外部環境更加復雜,面臨許多風險與挑戰,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歷史發展和時代變化要求中國共產黨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保持朝氣蓬勃的生機活力。廣大人民群眾期待中國共產黨加強全面領導,帶領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為了回應時代之需、人民之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和黨的建設理論,同領導實踐相結合,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作出準確的判斷,把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黨在新時代的領導目標,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和高超的領導藝術,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在超大規模的人口大國中消滅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卓越領導力。黨的十九大報告對“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和八大本領進行了重要論述,標志黨的領導力在新時代的新積聚新噴發。

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生長在中國文化土壤之中,它的發生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從本質上說,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領導能力,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治國理政能力,也是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一種戰略定力和引擎動力。從歷史和文化的視角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中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和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大同觀念,“民貴君輕”“為政以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治國理念,“天行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治國理政理念相融相通,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理論的發生發展,提供文化自覺自信的歷史文化基因和豐富養分。從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中國化“兩個相結合”的過程來看,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和團結全國人民群眾,創造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的理論創新成果之一,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強烈的本土性和原創性,體現了中國精神和中華文化的精華,創造性繼承和創新性發展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偉大建黨精神。

二、偉大建黨精神以初心使命與實踐品性錘煉黨的領導力

“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宗旨和根本,既體現偉大建黨精神的政治品格,也體現建黨精神的實踐品性。偉大建黨精神見諸于實踐,落實到行動上,就是為國為民,勇于擔當。偉大建黨精神的這種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不懈奮斗的政治品格和記初心、擔使命、見行動的實踐品性,始終貫穿于黨的領導力形成和不斷提升之中,錘煉著黨的領導力,引領我們黨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激勵共產黨人永葆政治本色與為民初心。

中國共產黨領導力,不是一般組織的領導力,而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領導力?!包h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的、整體的,保證黨的團結統一是黨的生命?!盵2]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是一個包括了黨的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其嚴密的整體性統一性是其他任何組織無可比擬的。在這個嚴密的組織體系中,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具有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領導力和領導權威。黨的地方組織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對黨的領導力的傳導、執行、落實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作用。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組織的“細胞”和“神經末梢”,對黨的領導力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發揮基礎性的關鍵作用。再就是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個人的能力和本領,始終為黨的領導力不斷提供力量支撐。黨的嚴密組織體系,是一個層次分明、紀律嚴明、政治清明、全方位、全覆蓋的有機整體,同樣是一個合理有效、邏輯嚴謹的科學系統。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理論,正是這樣的客觀情況的真實反映和理論概括,其整體性與層次性有機統一的完美度,是一般領導力理論體系無可比擬的。這個嚴密完整的黨組織體系之所以強大無比,就在于以初心使命為核心的偉大建黨精神發揮著凝聚力和引領力。

黨的領導力理論,是一門以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為理論基礎,以鍛造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和“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能力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內容十分豐富,與一般黨的建設理論和一般領導學有其共性,但有其鮮明的個性。它包含了許多不同于一般領導學理論體系中的概念范疇,也不同于一般黨的建設理論中的概念范疇。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如同四大頂梁柱,構成黨的領導力的整體格局。這四大頂梁柱,雖然是相立獨立的,但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領導力的整體,是以政治領導力為統領,以思想引領力為靈魂,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構成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整體架構。黨的領導力理論向縱向、橫向、宏觀、微觀多維延伸拓展細化,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的同向合力系統,構成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縱深網格結構:一是黨的領導力縱向延伸細化,諸如政治領導力可分為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思想引領力可分為思想信仰力、價值引導力、思想理論傳播力、宣傳輿論公信力;群眾組織力可分為群團領導力、基層組織力;社會號召力可分為社會動員力、民心凝聚力、資源配置力等。二是黨的領導力向各領域橫向拓展細化,形成全覆蓋的專業性領導力體系。例如:經濟領導力、法治領導力、生態領導力、軍事領導力、外交領導力、應急領導力等。三是黨的領導力向多維宏觀拓展細化,形成全視野的戰略性領導力體系。例如:戰略領導力、制度領導力、科學發展領導力、跨界領導力、改革領導力等。黨的領導力理論體系的形成發展,恰恰都是我們黨在堅守根本宗旨、踐行初心使命的實踐中探索形成的。

三、偉大建黨精神以奉獻特質與英雄氣概激發黨的領導力

“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對中國共產黨英勇奮斗百年實踐和無數共產黨人為人民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犧牲精神的理論概括?!笆澜缟蠜]有哪個黨像我們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如此多的慘烈犧牲?!盵3]中國共產黨在進行英勇斗爭的百年奮斗和領導實踐中,不論是在戰爭年代的殘酷環境下,還是在改革開放的奮力拼搏中,前進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遭遇無數風險挑戰。黨的領導力在一次次嚴峻考驗中得到不斷提升,在一次次應對挑戰中變得更加強大卓越,體現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迎難而上、不懼險阻、不怕犧牲、英勇奮斗、堅韌不拔、勇于擔當的政治品格。從黨的領導力在艱難曲折考驗中不斷成長、始終卓越的發展軌跡中,可以清楚看到,偉大建黨精神對黨的領導力的引領和支撐。

其一,黨的領導力在黨的百年奮斗中鑄就,在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中積蓄。

恩格斯在《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盵4]黨的領導力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同時開始的,與黨的歷史相隨相伴,與黨的思想進程同步發展、同步深化,在思想進程中凝聚積蓄,在百年奮斗的實踐中鍛造鑄就,呈現出偉大建黨精神和黨的領導力相互融通、相互促進的特點。

建黨之初,黨的組織比較幼小,從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開展工人農民運動相結合起步,形成建黨精神,推動黨的領導力從思想引導力、政治領導力,逐漸向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發展壯大。其間曾發生過教條主義的錯誤,用照搬照抄的機械思維方式對待馬克思主義,嚴重脫離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導致黨的領導力一度減弱。經過古田會議、遵義會議、萬里長征和延安整風,全黨從樹立馬克思主義學風入手,端正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形成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和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黨的領導力迅速提升,黨的事業蓬勃發展。

在艱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也曾發生過曲折,黨的領導力受到傷害。從思想認識上看,還是脫離實際的形而上學所致。我們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開展真理標準的大討論,恢復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領導力得到大大提升,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黨的思想進程和黨的奮斗歷史告訴我們,黨的領導力的鍛造鑄就和黨的領導力理論形成,離不開黨的正確思想路線和偉大建黨精神的引領,偉大建黨精神和黨的領導力兩者在黨的思想進程和領導實踐中互動共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提高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要求領導干部把握科學思維與領導能力之間的互促共融關系,善于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把方向、管全局、作決策的能力,增強領導決策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通過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增強分析判斷力、科學決策力、戰略謀劃力、統籌協調力,從而增強黨的領導力,并使之系統化理論化。由此,“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建黨精神,引領黨的領導力迎著艱難曲折和斗爭風浪,在黨的思想進程和領導實踐中不斷增強,形成了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有機統一的政治品格和實踐特質。

其二,黨的領導力在偉大建黨精神鼓舞下不斷增強,在破解難題的領導實踐中不斷創造輝煌。

改革開放之初,黨的歷史方位和時代使命發生了歷史性變革,改革黨的領導方式、提高執政能力成為必然要求。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領導實踐,面臨許多理論問題和實踐課題。諸如如何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如何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等。我們黨從事的偉大事業史無前例,解決新的重大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唯有繼承發揚“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偉大建黨精神,在實踐中“摸著石頭過河”,闖出一條提高執政能力,增強黨的領導力的新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作出《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全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高度重視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立足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著眼于對重大問題的理論思考,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推動黨的領導力不斷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后,又有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到全黨面前,諸如如何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黨長期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統籌“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怎樣保持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等。解決這些問題,書本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唯有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不懼風險,迎難而上,推動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提升黨的領導力,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實踐證明,這些年我們黨的領導力無比堅強,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效地應對世界變局,成功地開展了疫情防控,弘揚“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建黨精神給了我們黨巨大的力量。

四、偉大建黨精神以黨性立場與人民情懷熔鑄黨的領導力

“對黨忠誠、不負人民”,是偉大建黨精神的政治品格,體現黨性立場與人民情懷,彰顯黨性和人民性的有機統一。這其中包含著“一體兩面”的內在邏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本質體現。偉大建黨精神具有的基因傳承和動能傳導作用,使堅持黨性與人民性在黨的領導力鍛造中得到完美結合,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力最顯著的理論特色和實踐特質。

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兩大元素,一個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另一個是領導影響力。這兩者的有機結合,其實質就是黨性立場與人民情懷的內在統一。對于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不言而喻,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富有強烈的黨性和人民性。黨的領導力蘊含著黨的政治理想、政治綱領、政治路線的內涵,強調領導力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信仰,具有鮮明的黨性和政治性。從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理論的內涵來看,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卓越領導力、科學決策力和嚴格執行力,揭示了增強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的路徑和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盵5]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力,是黨的初心和使命激發出來的磅礴偉力,是黨性和人民性共同發力形成的強大組織力。中國共產黨領導力理論蘊含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信念,也蘊含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黨性原則,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堅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充分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人民性。黨的領導實現了黨性立場和人民情懷的有機統一,這是黨的領導力無可比擬的重要因素,也是極為鮮明的政治品格,確保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付諸實踐。

五、小結

偉大建黨精神和黨的領導力完美融合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制勝法寶。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從理論到實踐,從思想到行動,都折射著“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領導力具有鮮明的特色:一是把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黨的領導力的靈魂,同時學習借鑒、兼收并蓄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使我們黨的領導既有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又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二是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黨的領導力,抓住層層傳導的紐帶,構成多形式多點位的傳導系統,使偉大建黨精神在黨的領導實踐中全面發力,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三是把偉大建黨精神化為領導力實踐行動,扎扎實實全面提升黨的領導力,提升各級領導干部治國理政的各種本領和能力,使我們黨在任何時期,特別是在重要時期、重大事件中始終保持最強的領導力。

[注 釋]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02).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0.

[3]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N].求是,2021(7).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

[5]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

猜你喜歡
黨的領導建黨領導力
堅持黨的領導
建黨百年頌
建黨百年
學習百年黨史 堅持黨的領導
慶祝建黨百年(五闕)
領導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領導力中國醫院院長評選揭曉
領導力愿望清單
履職盡責 主動作為 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發揮人大作用
《領導力21法則》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保證“十三五”規劃的順利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