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外治法在周圍神經損傷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2022-12-31 04:20王佳音陳龍菊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醫學版) 2022年1期
關鍵詞:外治法熏洗穴位

鄭 思,王佳音,陳龍菊

湖北民族大學醫學部(湖北 恩施 445000)

周圍神經損傷大多是由創傷引起,嚴重的神經損傷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主要表現為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1]。與中樞神經系統不同,周圍神經損傷后具有一定的再生和修復能力。臨床上多采用顯微外科技術和輔助療法進行治療?,F代醫學通常使用包括神經營養因子在內的輔助藥物,由于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給藥途徑尚不確定而受到限制。中醫藥因其多靶點、副作用小等優勢受到關注,國內外學者針對中醫外治法治療周圍神經損傷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證實中醫外治法有較好療效。本文總結了針灸、推拿、理療、中藥熏洗、穴位注射等療法在周圍神經損傷治療方面的進展,以期為中醫外治法在周圍神經損傷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祖國醫學對周圍神經損傷的認識

“周圍神經”和“周圍神經損傷”在祖國醫學中沒有明確的描述,但周圍神經的功能及其損傷后的病癥表現在中醫古籍中早有記載。在功能上,周圍神經類似于經絡系統中的“經筋”,根據其損傷后的病癥表現,將之歸于“傷筋”“痹證”“痿證”等范疇。周圍神經損傷屬于經絡傷,其損傷早期以痹癥為主,肢體疼痛,肌膚麻木,屈伸不利,發病機理為氣滯血瘀,當以活血行氣通絡。而損傷中后期,肢體筋肉失于濡養,肌肉失神經支配,肢體痿廢軟弱無力,肌肉萎縮甚則癱瘓,當屬于“痿證”范疇。氣血不足、氣虛血淤為其發病機理,當以益氣活血、以補求通。綜上,周圍神經損傷其病機核心為氣血功能失常,以氣血虛為本,血瘀為標,本虛標實。因此,在本病發生發展的各個階段,運用益氣活血法都是切合病機的[2]。

2 中醫外治法在周圍神經損傷治療中的應用

中醫外治法療效獨特、見效快,具有簡單、方便、價廉等優點。中醫對于周圍神經損傷的治療,除中藥內治外,中醫外治法也是其主要治療方法,廣泛運用于多個學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針灸針灸起通經絡,調氣血,扶正祛邪之功,為治療周圍神經損傷最為有效的外治療法之一。尚艷杰等[3]通過臨床觀察發現,電針結合康復治療臂叢神經損傷能顯著提高療效,改善患肢功能,促進神經再生。有研究指出[4]運用電針治療創傷性周圍神經損傷,可以提高運動神經波幅及傳導速度,改善神經電生理療效,且雙靶點取穴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傳統的單靶點。而神經電生理檢測是評價神經損傷程度的重要方式,神經傳導速度和波幅客觀反映軸突和髓鞘的病理程度。在動物實驗研究方面,李文新等[5]采用不同頻率的電針干預坐骨神經鉗夾損傷模型大鼠發現,電針可有效抑制神經元凋亡,且低頻電針在延緩神經元凋亡和加速受損神經恢復的作用中明顯優于高頻組,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改善周圍神經損傷的再生微環境有關。劉玲玲等[6]在對周圍神經毒性患者予井滎合灸治療中發現,艾灸治療可改善患者的中醫癥候療效與周圍神經毒性分級,較對照組臨床療效明顯。有研究證實[7],電針和艾灸均能促進坐骨神經損傷后的神經再生和功能恢復,改善骨骼肌萎縮,其機制可能與雪旺細胞的增殖和神經生長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分泌有關。綜上,無論是動物實驗還是臨床研究,都證實針灸在周圍神經的損傷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其機制與提高神經傳導速度、抑制神經元凋亡和改善再生微環境有關。

2.2推拿推拿為施術者通過運用推法、揉法、點法、拿法等多種手法于施術部位,起到舒通經絡,運行氣血之功,改善局部微循環,刺激受損神經的再次生長,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沈熠等[8]的實驗結果顯示,“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可有效促進神經損傷大鼠運動功能的恢復,調節神經調節蛋白1與其受體ErbB的表達水平,改善神經損傷處髓鞘的形態,加速損傷后坐骨神經的恢復。郭汝寶等[9]通過探討推拿對神經損傷及失神經支配骨骼肌的保護作用,發現推拿治療后失神經支配動物的肌肉濕重比模型組明顯升高,且推拿治療后顯著上調了NGF蛋白及mRNA的表達水平,提示推拿治療可以改善周圍神經受損后骨骼肌萎縮,促進受損神經的修復。郭麗娜等[10]臨床運用針刺聯合推拿治療外傷性臂叢神經損傷取得較好療效,明顯減輕了患者的腫脹疼痛感,改善了患肢前臂功能,促進患者康復。有研究[11]指出推拿可以通過自噬、突觸可塑性、軸突和髓鞘再生等多種途徑促進周圍神經損傷的恢復,最終達到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的目的。

2.3理療理療可以調節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狀態,促進修復,在周圍神經損傷修復階段發揮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12]電刺激是周圍神經損傷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可以促進受損神經的軸突再生和功能恢復。何蓮等[13]對坐骨神經卡壓傷模型大鼠予以低頻電刺激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大鼠的神經傳導速度、肌肉重量及髓鞘再生程度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譚潤[14]通過臨床研究發現,經皮神經肌電刺激療法不僅能改善周圍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并刺激神經生長,進而促進患肢的感覺和運動功能的恢復。Park等[15]對坐骨神經擠壓傷大鼠進行體外沖擊波治療發現,擠壓傷后3周和5周,治療組大鼠坐骨神經遠端髓鞘的形成和髓鞘堿性蛋白表達均較對照組增高。在步態功能恢復方面,治療組大鼠患肢的印跡寬度和面積明顯大于對照組。這提示運用體外沖擊波療法能增強大鼠周圍神經損傷后髓鞘再生和步態功能。

2.4中藥熏洗中藥熏洗療法操作簡便,通過藥效與熱力的聯合作用促進病灶部位的血循環,刺激神經和自身肌體的調節功能,起到調和經脈,通暢氣血的作用。何先杰等[16]對化療藥物所致周圍神經毒性損傷患者予以溫經通絡,活血止痛的方藥熏洗治療,結果顯示,中藥熏洗可顯著改善患者四肢疼痛麻木的臨床癥狀。張薇薇[17]報道,中藥熏洗的外治療法可減輕周圍神經毒性反應、減緩化療所致周圍神經毒性損傷患者血清中NGF的下調。鄭仲華等[18]臨床采用益氣溫陽活血的中藥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施以熏洗治療,從中醫證候、神經病變程度評分及感覺、運動神經傳導速度檢測結果顯示,其療效明顯優于單純運用硫辛酸針治療。鄧翠[19]通過臨床觀察發現,中藥熏洗外治療法可改善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病變患者的肢體視覺模擬評分(VAS)及周圍神經功能。綜上可知,中藥熏洗外治療法對化療所致周圍神經損傷及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具有確切的療效。

2.5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療法是以藥物療效和經絡腧穴理論為基礎,通過針藥對特定穴位的聯合刺激,達到治療目的。李軍等[20]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對周圍神經損傷患者予以鼠神經生長因子穴位注射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電生理功能,加速神經修復。吳昭利等[21]臨床研究表明,采用通麻湯結合穴位注射治療化療藥所致周圍神經毒性,對血清中NGF水平、中醫證候量表評分、神經毒性分級等方面的檢測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穴位注射未見不良反應。劉穎等[22]得出結論,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采用消旋山莨菪堿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療能顯著改善臨床癥狀積分,加快神經傳導速度,且副作用小,操作簡便。

2.6其他療法目前應用于治療周圍神經損傷的外治療法除上述5種外,還包括足浴療法、穴位貼敷、中藥封包療法等,皆獲得了較好療效。丁青梅[23]將84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甲鈷胺片干預,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以消渴痹癥膏穴位貼敷結合活絡通痹方足浴治療。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73.81%)低于觀察組(95.24%)(P<0.05)。證明消渴痹癥膏穴位貼敷配合活絡通痹方足浴較單純運用甲鈷胺片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療效更好,為臨床上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李明珠等[24]運用黃芪桂枝五物湯封包聯合蠟療治療奧沙利鉑引起的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臨床觀察結果顯示,經黃芪桂枝五物湯封包聯合蠟療治療后,周圍神經毒性分級、中醫證候積分均降低,神經傳導速度升高,由此證實黃芪桂枝五物湯封包聯合蠟療在周圍神經損傷修復方面的療效。

3 結語

中醫外治法在周圍神經損傷的治療中發揮著切實可靠的作用,通過穴位注射、針灸推拿、中藥熏洗等協同治療,在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中均取得較大進展。今后需要加強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規范并統一針灸推拿操作標準,深入探討中醫外治療法的作用機制,為中醫外治法治療周圍神經損傷提供更有力的理論依據和臨床論證。

猜你喜歡
外治法熏洗穴位
中醫外治法在ICU內的應用研究進展
中醫外治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進展
獨活寄生湯加減配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分析
低血壓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影響穴位埋線減肥效應的研究進展
消渴病痹證實施中藥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穴位埋線法治療肥胖癥的中西醫機制研究進展
扭傷、痔瘺、蕁麻疹…… 中藥熏洗療法 在家也能進行
夏季穴位養心
治陰道霉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