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合雙創進行工匠精神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索

2022-12-31 11:05洪文龍
劍橋學院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3期
關鍵詞:產教雙創工匠

洪文龍,楊 博

(哈爾濱劍橋學院產教融合處,黑龍江 哈爾濱 150069)

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強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意義,要通過此類政策來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大國工匠”,從而為我國整體的產業提升提供強大的助力,而為了達到這一宏偉的國家戰略目標,就需要每一所高校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創新創業與工匠精神融合的探究。 本文將根據當前雙創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研究成果,從國家政策指導、學生培養方案、培養途徑等多個方面,進行雙創+工匠精神的融合培育模式探究,在雙創教育的過程當中,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助力。

一、引 言

自從我國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后,全國各高校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創新創業新浪潮,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顯著地推動了各個領域內的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但是在取得了如此成就的同時,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雙創的內容和學生專業知識割裂,學生自身與社會產業發展潮流脫節等方面,阻礙了雙創事業的進一步深化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工匠精神更好的融入到雙創教育當中,根據本校近些年來研究引入的PBL教學法,從而進行相關的教學優化與升級,將培養學生工匠精神與創新創業教育緊密結合,使之成為創新創業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實踐證明,把工匠精神融入雙創教育是高等教育發展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培養高素質雙創人才的必由之路。把工匠精神融入雙創教育,激發人才的創造力,助推“中國制造”向著“中國創造”轉變,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

二、工匠精神融入雙創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學生發展,引導學生成長

根據近些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的研究調查顯示,很多企業對于高校學生的主要評價印象就是眼高手低,在工作當中缺乏對職業本身的認識,從而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在企業當中的位置,進而影響到其在實際工作當中的具體表現。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大學生大都是獨生家庭子女出身,從小到大在家庭和學校的影響下,對于自身的定位往往都會比較高,發展到企業當中就是往往會以一種管理者的身份自居,而很多企業方面短時間內也無法給大部分學生以較高的管理職位,學生也就會在這種不滿當中頻繁跳槽,自身的專業技能也會在這個過程當中大打折扣。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學生對“工匠精神”缺乏足夠的認知,只是以一種片面僵化的觀點來看待此類職務,無法沉下心去好好工作,積累相關工作經驗。因此,就需要在進行雙創教育的同時,融合一定的“工匠精神”,更好的在自身職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促進學校發展,助推學校升級

調查顯示,我國高校的雙創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和市場需求相脫節的,都是自己在校內進行的雙創模擬罷了,缺乏市場信息的指導。而將工匠精神融入雙創教育,就可以有效的指導學校自身根據市場的需要來進行具體的學生指導教學工作,推動自身教學內容改革,使得課程內容與雙創教育更符合實際的市場需求,從而實現教育的有效性轉化。與此同時,在這個與市場接觸的過程當中,還可以促進相關教師的成長,從而培養出一批更加接近市場,熟悉相關行業企業的人才,推動校企合作,并以此為根據調整專業內部的教學內容與模式,指導學生們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相關行業的發展與現狀,為今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也實現了學校自身的升級轉型。

(三)促進社會發展,助力工業轉型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制造正朝著世界最頂端的方向邁進,這對于我國的制造業從業者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需要制造業從業者們具備一定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并且要有一定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制造品當中。如果制造業從業者們缺乏這種意識,仍舊是遵循著過往的刻板路徑進行產品的設計與制造,就無法真正的邁向世界最頂級的高度,也就無法幫助我國實現“中國智造”的偉大轉型。高校內的大學生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國制造業今后的中流砥柱,他們的創新能力高低以及工匠精神直接就決定了今后我國制造業的具體發展高度,因此就必須強化對大學生雙創教育與工匠精神的融合,培育出具有充沛創新活力和創造能力的“大國工匠”。

三、當前雙創培養模式下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一體意識,創業與人才培養脫節

雙創教育與工匠精神的培育本應該是一個聯合的整體,只有這二者相互融合,并相互作用,才能夠真正的培育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工匠人才,為我國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雙創教育與工匠精神培育相割裂的情況,二者被切割成兩個互不相干的教學板塊,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對學生的教學。這種情況的出現,極大的阻礙了二者的融合,使得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無法將這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認知,進而在這種情況下培育出來的學生也是缺乏足夠的綜合素養的。在當前“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背景下,對學生的培養不僅僅要有足夠的創新創業技能,來幫助其提升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還需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為其今后職業道路的指導,來扎扎實實地面對實際工作當中的問題。

(二)缺少關聯意識,雙創與專業內容割裂

在當前很多的高校當中,對于雙創的教育認知仍舊是和專業課的內容相割裂區分的,認為雙創教育僅僅只是另一個獨立的教育教學內容而已,只需要單獨教好就行,無需跟原本的專業知識領域相結合。這種錯位的認知極大的影響了雙創教育的實際效果,與專業知識領域的脫節會導致學生剛剛接觸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會產生很強的陌生感,很難短時間內進入到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當中,進而導致學習積極性下降,極大的影響力雙創的教學效果。在這種基礎上的雙創教育,其常規內容也大都局限在了開小店,做一些小買賣上,導致學生無法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發揮出自身專業技能的優勢,錯失了許多創新創業的機會。

(三)缺乏行業認知,與社會創業潮流脫節

創新創業不僅僅只是簡單的理論學習工作,而是需要和市場潮流相結合的實踐性操作,是要和實際的相關社會生產活動緊密結合的,這就對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對相關的企業生產流程和內容具有一定深度的認知,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指導學生進行雙創和市場的融合,從而實現雙創內容的落地實施。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當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足夠的對相關社會生產活動與工匠精神的實際認知,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這二者的教學往往是照本宣科式的教育,導致學生所學習到的內容往往是和實際的社會生產需求相脫節的,在計劃的階段可能能夠做得不錯,但是一旦到了真正需要落地實施的階段,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導致整體創新創業計劃的流產,極大的打擊了學生們的雙創積極性,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四、融合雙創培養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有效措施

(一)學生方面

1.結合專業知識,進行創新切入

在進行雙創教育指導方面,如果想要更好的實現學生自身對雙創內容的把握,就必須引導學生將雙創與自身的專業內容相結合,從專業知識當中發現雙創的項目的創新點,在專業知識的加持下,從而更好的實現對創新內容的把握。具體的操作方式主要有兩點:首先是一直以來,在傳統的專業課教學過程當中,很多教師都會僅僅局限于對理論專業知識的講解當中,長期來看這對于學生而言會造成局限于理論,而缺乏對相關實際企業生產內容的了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無法進行深入的學習。這就需要在專業課的講述過程當中,融入一些相關的創新創業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二者的關系,使得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涉及一些創新創業的因素。其次則是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本專業的內容,提前設計好一些相關的技術創新性問題,并分發給學生,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課堂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們的上課思考方向,不僅僅在課堂上學到了相關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強化了對相關實際問題的認識與思考,鍛煉了學生自我學習與思考能力。

2.分派小組成員,共同解決問題

關于創新創業的思考,僅僅依靠單個學生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并且在實際的市場環境當中,一個企業內的產品研發也是需要大量人才進行合作探究才能夠成功的。這就需要在校內的雙創教學當中,合理的運用分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實現對相關雙創項目的探究與分析。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向每一個小組提出一個關于創新創業的小問題,并讓其在規定的時間內自由討論,搜集相關的資料來進行問題的解決,但是與此同時,老師本身已經提前準備好了正確的答案,但是不能提前公布,要根據學生們探究出來的具體內容進行個性化的答案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小組中的學生圍繞這一問題集思廣益,相互交流關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實現了相互之間有效的信息交流,并在這一過程中能從互相的身上學到自己所不具備的優勢。而在最后階段,在各個小組的學生完成了自身探究內容的匯報之后,老師就可以根據各個小組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進行指導講解。

3.總結創新成果,解決相關問題

在進行了雙創具體內容的設計與優化之后,就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針對性的整理與總結,這樣才能夠為下一步項目的具體實施與落地奠定足夠的基礎。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將本班的學生分成專門負責專利和負責論文的兩個大的部分,分別負責專利的提交與相關的論文整理工作。這就需要老師對這兩部分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訓,使其能夠熟練掌握這兩部分的內容,能夠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發揮出足夠的作用。負責專利部分的學生,要根據本班內的雙創項目進行專利檢索,避免出現和以往項目相重疊的情況,之后根據項目具體的內容,準備相關的專利申報材料。負責論文的學生則要根據本班的創新創業項目,撰寫相關的論文,通過論文的形式將學生們的創新成果總結并發表出來,為其在今后的創新創業生涯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4.參與市場調研,優化產品結構

最終的階段,就需要學生根據自身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初步的產品研發與測試工作,這就需要學生內部成立起研發小組,制定并起草產品的生產標準與質量品控內容,并根據這一內容進行嘗試性的產品研發,并小規模的投入到市場當中,收集相關的反饋內容并進一步優化自身產品。在這些內容都進行完畢了之后,就可以指導學生根據專利成立創業公司,將創業真正的融入到學生的教育體系當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情懷,也對整體的產品研發與創業流程有了足夠的認識,這樣就可以在今后的工作過程當中不是只拿著簡單的個人簡介去找工作,而是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商業計劃書,這對于剛畢業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競爭優勢。

(二)學校方面

1.形成創新創業創造教育體系

學校方面投入力量進行創新創業創造研究,構建“五三式”創新創業創造教育體系,即提出創新思維培養、創業精神塑造、創造能力提升“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構建思創融合、專創融合和科創融合的“三創融合”的課程體系;搭建校、省、國家“三級遞進”的賽訓平臺;組建專業導師、創業導師、企業導師“三師引領”的指導團隊;強化信息發布、過程指導、成果轉化“三環相扣”的三創服務。

2.培育特色,實施IEM教育

哈爾濱劍橋學院在此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學校成立IEM產教融合中心,以“引企入校、引行入?!睘槁窂?,以IEM 產教融合中心為平臺,實施IEM(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教育,深化學校與企業、行業的共同合作與資源共享,推動現代產業學院合作共建,打造產教融合育人特色。

學校分3 個階段實施IEM教育:第一階段,從校企合作開始,以教育學院為例開展的“校- 園”一體化育人,進行了產教融合探索;第二階段,全校開展“校- 企”一體化育人,強化校企合作,探索IEM教育;第三階段,通過產業學院和IEM 產教融合中心建設,全面實施“產- 教”一體化IEM 教育,深化協同育人。

3.構建高校產教融合育人體系

以哈爾濱劍橋學院為例:該校于2018年,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及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要素,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六真銜接、六共融合”——應用型高校產教融合育人體系,即“六真銜接”(真實場景、真實崗位、真實任務、真實流程、真實操作、真實考核相互銜接);“六共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實踐基地、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共施校企人員互派、共同評價培養質量、共同完成成果轉化相互融合),構建了產、學、研、用、創、轉一體化的IEM教育模式。

五、結 語

總而言之,雙創教育與工匠精神緊密融合,把工匠精神貫穿雙創教育的始終,是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發展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每一所高校給予足夠的重視。青年作為國家發展的未來,對學生的培養成功與否也會直接關系到未來國家發展的方向與質量。因此,每一所高校以及每一位高校教師,都應當圍繞著當今雙創教育所面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育指導,要讓學生深知創新創業的重要意義,以及工匠精神所帶給他們的強大助力,從而最終幫助我國制造業邁向世界的頂端,為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助力。

猜你喜歡
產教雙創工匠
90后大工匠
中職計算機專業產教融合混合式教學研究與實踐
工匠風采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高淳區以僑聯雙創基地 助推“雙創”孵化成長、孕育未來
“雙創”浪潮方興未艾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工匠神形
圓夢星之火,助力“雙創”加速跑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