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說謊不都是品德問題

2023-01-03 01:06任琳賢
中外文摘 2022年24期
關鍵詞:楊健芭比娃娃謊言

□ 任琳賢

誠實不說謊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之一。所以,很多家長無法容忍孩子小小年紀就撒謊,常常會嚴厲斥責以防再犯。事實上。孩子的說謊行為有其獨特的生理和心理原因,若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一通教訓,對孩子成長不利?!昂⒆诱f謊不該上升到欺騙層面的道德品行問題?!蔽錆h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楊健強調,孩子的說謊行為不同于成人,他們撒謊常常是為了滿足某種心理需求。有時甚至是無意識的,家長應該酌情處理。

想象的謊言,不必小題大做

大概從三四歲開始,孩子的想象力得到一定發展,但認知水平十分有限,會出現混淆想象與現實的情況,出現想象性說謊行為,并且頻次會逐漸增加,動機通常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比如,一個孩子特別喜歡芭比娃娃,當她遇到相關場景時,即使父母沒給她買過,她也可能無意識地說出:“我有個特別漂亮的芭比娃娃?!卑岩恢毕M凑鎸嵃l生的事物當成了既定事實。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不必批評,而應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孩子主動去清晰、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自我保護式說謊,注重溝通方式

這類謊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出于本能的趨利避害,例如孩子被欺負了,但又怕別人再也不跟他玩了,就選擇說謊來隱瞞事實;本來是自己睡懶覺導致遲到,卻對老師撒謊是路上耽擱了。對于這種情況,家長要耐心詢問孩子說謊的原因,告訴孩子說謊不對,并引導或協助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另一種則是,孩子做錯事,恐懼責罰,可能通過說謊來開脫。對于這類情況,家長要避免采用嚴厲的態度去批評說教甚至打罵孩子,否則會讓孩子更害怕承認說謊,以后說謊的次數會更多。建議家長心平氣和地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做出解釋,并以此為一個溝通和學習的機會,告訴孩子說謊的危害,以及誠實應對這件事有怎樣的好處,引導孩子為錯誤道歉,并積極改正。

善意的謊言,背后可能是不會表達

有時候孩子撒謊,可能是不想讓別人擔心和失望,或者是為了取悅別人。比如,孩子沒考好,但為了不讓父母生氣,就選擇撒謊;孩子身體不舒服,但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就撒謊隱瞞。處理這類情況,首先,家長要與孩子共情,告訴孩子“爸媽知道你是不想讓我們難過”“我們知道你是想讓我們開心”;其次,家長要講明白,善意的謊言是不誠實的表達方式,應當改正;最后,家長要多在行動上向孩子表達愛意,比如給予擁抱,一起幫孩子克服困難等,不要向孩子表達過高的期待,也不要總是把對孩子的關心建立在某種條件之上。

楊健說,每個孩子都可能會說謊,這不是一件值得大動干戈的事,家長只要合理“揭穿”并積極處理,孩子今后在學校和社會的正向引導下,依然能成為人格健全、品質優秀的人。以下“四不”原則要注意:

不能無動于衷。對于孩子的任何說謊行為,家長都必須指出其錯誤,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隨意讓步,幫其“圓謊”“開脫”“找理由”,從小就要幫孩子樹立誠實做人的價值觀。

不能高壓處理。孩子說謊的背后都有相應的心理需要,家長應保持平和,給孩子充分而開放的溝通空間,并協助孩子為說謊行為負責,積極去承認錯誤、澄清事實;如果孩子撒謊涉及嚴重的是非問題,可通過取消禮物、獎勵等方式給予警示,但不能打罵、諷刺、挖苦。

不能當眾揭穿。當眾揭穿孩子的謊言,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更害怕犯錯,擔心自己真實的一面不被父母接受。家長要明白,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明白正確的方向,而不是以懲罰或教訓為目的。

不能親子雙標。有時,家長不經意間說了句謊,就可能給孩子起到不良示范。比如,孩子明明看到家長在玩手機,家長卻對孩子說自己沒玩,或找借口說自己是為了工作。身教勝于言傳,家長應與孩子有一樣的標準。無論任何謊言。都應該承認錯誤,對孩子的承諾要兌現,做不到的時候要向孩子解釋一下原因。

猜你喜歡
楊健芭比娃娃謊言
我的芭比娃娃
一起玩真開心
芭比娃娃
發現你的古典美
我給芭比娃娃做衣服
揭穿謊言
職業棋手的知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