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中暑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2023-01-04 01:41李美蓉馬文平
健康之家 2022年15期
關鍵詞:臨床價值

李美蓉 馬文平

摘要:目的 分析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中暑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根據摸球法,將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救治106例重癥中暑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3例。兩組均采用亞低溫治療儀治療,同時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予以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救治效果以及意識狀態(GCS評分)與健康狀態(APACHEⅡ評分)。結論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降溫干預后30min、60min、90min以及120min,觀察組患者的體溫均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干預后,相比對照組,觀察組GCS評分明顯較高,APACHEⅡ評分明顯較低(P<0.05)。結果 重癥中暑患者經亞低溫治療儀結合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治療,可快速降溫,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恢復其意識狀態與健康狀態,減少并發癥發生,建議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亞低溫治療儀;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重癥中暑;臨床價值

中暑主要是指在長時間暴曬或高溫條件下,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汗腺功能異常,以及水電解質丟失過多,從而發生以中樞神經或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病癥[1]。重癥中暑患者可伴有肌肉抽動、頭暈乏力等臨床癥狀,嚴重者甚至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臨床建議重癥中暑患者需及時就醫,避免耽誤治療加重病情[2]。目前亞低溫治療是臨床較為常用一種治療方式,對心、腦等重要器官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病死率仍相對較高,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輔以臨床護理工作必不可少[3~4]。本研究主要分析亞低溫治療儀結合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中暑患者救治中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救治106例重癥中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摸球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3例。其中,對照組:男30例,女23例,年齡為15~76歲,平均年齡為(45.56±10.12)歲;熱痙攣20例,熱衰竭15例、熱射病18例。觀察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為18~80歲,平均年齡為(46.03±10.03)歲;熱痙攣21例,熱衰竭13例、熱射病19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高溫中暑指南》[5]中關于重癥中暑的診斷標準,且經入院檢查,患者體溫均高于39℃;無溝通障礙;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每一項內容已達成書面協議。

排除標準:對亞低溫治療儀存在禁忌癥;體內臟器損傷嚴重;對本研究不配合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兩組均實施亞低溫治療儀治療:亞低溫治療儀進行治療,確認各連接口無誤后,將3000 ml蒸餾水和500 ml的95%乙醇溶液混合均勻,置入水箱,然后將冰毯平鋪于床單下,上面墊一次性中單,協助患者戴好冰帽,將溫度傳感器置于患者腋下進行固定,設定水溫約在4℃~10℃,設定目標降溫值在37℃左右,根據降溫效果適當調節水溫,期間注意觀察亞低溫治療儀是否正常運轉。

以此為基礎,觀察組另予以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1)強化參與本研究的護理人員培訓,詳細講解重癥中暑相關知識、急救流程等方面的內容,然后組建重癥中暑急救小組,明確各個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細化護理工作并責任到人,規范護理工作的制度,將護理流程修整至標準。(2)接到急救電話后,急救人員需詢問清楚急救地點,明確患者數量和中暑情況,攜帶相關醫療器械、急救藥品等迅速趕往急救地點,在前往急救地點的過程中與現場人員保持聯系,詢問現場有無專業醫生,若沒有則指導其為患者進行簡單處理,盡量將患者帶離高溫環境,保持平臥位,去除衣物,用涼水噴灑或在患者腋下放置冰鎮飲料等,幫助降溫。(3)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首先評估患者病情,保持呼吸順暢,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清除口腔異物的同時也利于呼吸道內分泌物流出,防止患者發生呼吸道阻塞,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吸氧,糾正缺氧,為臨床急救爭取時間,建立靜脈通道,同時在患者腋下、頸部、腹股溝處放置冰袋,用酒精擦拭身體,及時與就診科室取得聯系,向接診醫護人員報告患者病情,為接診人員診斷病情提供依據,囑咐接診醫護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做好接診準備,縮短患者等待時間。嚴密監測并詳細記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同時對有意識的患者采用積極鼓勵性語言,減輕患者負性情緒影響,操作過程中動作要細致輕柔,增加患者的信任和安全感。(4)入院后立即使用降溫毯,每30 min量一次體溫,同時予以亞低溫治療儀治療,連續監測各項生命體征,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證接班人員能掌握患者病況等。

1.3 觀察指標

(1)并發癥發生率。

(2)救治效果:分別于降溫干預后30 min、60 min、90 min以及120 min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體溫水平。

(3)意識狀態與健康狀態: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6]評價意識狀態,該量表涵蓋睜眼反應、肢體運動以及語言反應3個方面的內容,總分為15分,所得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的意識狀態越好。采用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Ⅱ)[7]評估健康狀態,主要由急性生理學評分(12項生理參數)、年齡評分、慢性健康狀況評分3部分組成,總分范圍為0~71分,所得分數越高,患者的病死率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相比對照組較低

(P<0.05)。見表1。

2.2 兩組救治效果比較

相比對照組,降溫干預后30 min、60 min、90 min以及120 min,觀察組患者體溫均明顯更低(P<0.05)。見表2。

2.3 兩組意識狀態與健康狀態比較

干預后,兩組GCS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提升,且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明顯更高,APACHEⅡ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所降低,且相比對照組,觀察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認為重癥中暑的發病機制大致與強體力勞動、周圍環境溫度升高、散熱障礙等因素相關[8]。臨床治療重癥中暑患者的基本原則是降低中心體溫,防止臟器功能衰竭[9]。亞低溫治療儀是一種物理療法,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且副作用相對較少,但在臨床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治療后患者的病死率仍相對較高,因此臨床建議輔以臨床護理工作[10]。常規護理干預無法滿足患者實際的內在需求,護理效果不佳[11]。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可盡快予以患者降溫處理,提高急救成功率,與梁秀麗等[12]學者的研究結果較為相似。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GCS評分較高,APACHEⅡ評分與并發癥發生率均較低

(P<0.05),提示應用亞低溫治療儀結合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意識及健康狀況,且治療安全性也相對較高。主要在于參與急救的醫護人員通過電話了解患者情況,在前往急救地點的過程中可迅速做出判斷,為患者搶救爭取時間,并指導在場人員進行簡單急救,幫助患者快速降溫。到達急救地點后,評估患者病情,開展呼吸道管理,建立靜脈通道,補充體液,同時在患者腋下、頸部、腹股溝處放置冰袋,用酒精擦拭身體,監測患者病情,及時與接診人員取得聯系,匯報患者情況,有利于為接診人員診斷病情提供依據,提前做好接診準備,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同時鼓勵安慰患者,減少負性情緒的影響,緩解患者痛苦,同時予以亞低溫治療儀治療,兩者聯合可快速將患者體溫降至目標溫度,盡可能減少臟器損傷等并發癥發生,進而減輕患者的昏迷程度,最大限度恢復健康狀態。

此外,降溫干預后30 min、60 min、90 min以及120 min,觀察組患者的體溫均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提示應用亞低溫治療儀結合無縫銜接急救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快速降溫。分析原因:實施彈性排班制度,改進交接班制度,保證護理工作達到無縫銜接,確?;颊咴谡麄€護理服務過程中每個節點都能獲得無縫銜接護理服務,從而不斷完善護理過程中的服務縫隙,細化護理工作和流程,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實時了解患者降溫進程,進而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進而快速將體溫降至目標水平。

綜上所述,重癥中暑患者應用亞低溫治療儀結合無縫銜接急救護理方案進行干預,護理效果確切,不僅能快速降溫,還能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且遠期預后也相對較好,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宋青,毛漢丁,劉樹元.中暑的定義與分級診斷[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9,44(7):541-545.

[2] 鄒晗.熱射病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8,13(9):908-909.

[3] 葉秋梅,潘開菊,曹小紅.亞低溫治療儀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在急性重度中暑患者降溫中的效果研究[J].當代護士(綜合版),2020,27(1):116-118.

[4] 石愛萍,樊霞云,陳娟,等.無縫鏈接急救護理模式在重癥中暑救治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4):107-110.

[5] 周瑩.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高溫中暑指南[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4(11):7.

[6] 彭娟,周宏珍,史蕾,等.兩種意識評估量表應用于神經外科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比較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5):2672-2675.

[7] 崔莉彬.APACHEⅡ評分對急診內科危重患者預后的評估價值[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7):1283-1284.

[8] 張友平,李樹生,房明浩.重癥中暑的早期預警因素分析[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9,25(1):35-37.

[9] 劉喆瀅,吉晶晶,洪欣欣,等.重癥中暑臨床救治方法現狀與研究進展[J].中華重癥醫學電子雜志(網絡版),2019,5(2):176-184.

[10] 鄧素軒,陸青梅,秦倩,等.亞低溫治療儀在重型顱腦損傷手術后中樞性高熱患者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8):189-191.

[11] 張麗麗,譚明明,張麗紅.早期聯合強化護理干預策略在重癥中暑患者救治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9):10-11.

[12] 梁秀麗,全柏惠.無縫鏈接急救護理模式在重癥中暑救治中的應用[J].首都食品與醫藥,2020,27(8):124-125.

猜你喜歡
臨床價值
CT診斷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價值研究
X線、CT和MRI對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的價值對比分析
胸腔鏡在縱隔腫瘤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鉬靶X線聯合CT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膽結石的臨床體會
持續性人文關懷在ICU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布地奈德聯合華法林鈉對結腸炎患者的治療價值評析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檢測的臨床價值
腰硬聯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及意義評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