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出創新制勝導向 深化實施首位戰略為“兩個先行”提供持久動力

2023-01-07 19:39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
政策瞭望 2022年8期
關鍵詞:科創科技人才

中共浙江省委書記 袁家軍

今年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時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創新是一個決定性因素。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科技、關心科技工作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戰略擘畫大國創新,對科技創新進行了全局謀劃和系統部署,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創新的新論斷新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貫徹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深化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省首位戰略,加快重塑省域創新體系,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創新策源地和國際重要產業創新中心,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入創新驅動發展模式,以創新制勝為“兩個先行”提供持久動力。

一、充分肯定五年來浙江科技創新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放眼全局、高瞻遠矚,親自謀劃、親自推動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戰略和決策部署。在2003年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上,作出了“八八戰略”決策部署,強調要積極推進科教興省、人才強省。在2006年全省自主創新大會上,提出“到2020年成為創新型省份、基本建成科技強省”的戰略目標。19年來,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為浙江量身打造的創新發展道路奮勇前進,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如期建成創新型省份。特別是近年來,我省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省首位戰略,以數字化改革全面激活創新要素資源,加快打造以城西科創大走廊為代表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快打造三大科創高地,加快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科技創新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高水平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我省主持獲國家科技獎數量從2016年的全國第6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3位,五年累計達到60項。數字安防、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349項進口替代成果?!氨饫w”被列入2021年中國科技十項重大突破,仿生深海軟體機器人和新型化學顯微鏡兩項成果登上《自然》雜志封面,神威量子模擬器獲“戈登貝爾獎”。

高能級創新平臺持續壯大。城西科創大走廊集聚全省超60%的國家科技獎和省科技獎一等獎、超70%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超80%的國家“杰青”“優青”人才,實施的國家和省重點研發項目占全省1/3,成為培育戰略科技力量主平臺。2017年以來,大走廊的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1%,規上服務業營收年均增長27.6%。全省實驗室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之江、西湖、良渚、湖畔、甬江、甌江等10家省實驗室掛牌建設,實現三大科創高地全覆蓋。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超高靈敏極弱磁場和慣性測量裝置2個大科學裝置獲批建設,實現大科學裝置零的突破。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加快推進,累計認定省級新型研發機構68家。

人才引進培育成效突出。通過深入實施“鯤鵬計劃”等國家和省級重大人才工程,累計引進頂尖人才59位。2021年,新增兩院院士5名,入選國家“杰青”22人、創歷史新高。11個設區市連續2年全部實現人才凈流入。

產業創新水平顯著躍升。2021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2.6%,規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的81%來自高新技術產業??萍计髽I“雙倍增”計劃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從2016年的7700家增加到2021年的2.86萬家、增加了近3倍,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從3.16萬家增加到8.6萬家,創新型領軍企業累計達62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分別為149家、470家,均居全國第1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連續6年居全國第3位。

研發投入強度大幅提升?!笆濉比鐣邪l投入基本實現翻番,2021年全社會研發投入為2132億元、居全國第4,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9%,超過歐盟15國平均水平。特別是我省以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為突破口,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2021年我省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到4%,比2016年提高1.16個百分點。

創新生態持續優化。數字化改革牽引科技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十聯動”創新生態體系初步構建,縣域創新工作走在全國前列,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一網辦”“一指辦”等8項改革納入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點任務清單。國內國際科技合作打開新局面,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扎實推進,牽頭成立長三角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聯盟。省政府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內名校簽署省校合作協議,與挪威、新加坡聯合設立雙邊產業創新合作項目。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對標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對標“兩個先行”、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我省科技創新仍存在不少短板與不足。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深入分析,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

深刻領會“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科技創新事業不斷前進的根本政治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萬眾一心為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而努力奮斗。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黨的領導政治優勢,深化對創新發展規律、科技管理規律、人才成長規律的認識,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礎,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深刻領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要搶抓全球科技發展先機,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先。力爭實現我國整體科技水平從跟跑向并行、領跑的戰略性轉變。要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深刻領會“四個面向”的創新導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得有標志性科技成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強化戰略導向和目標引導,加快構筑支撐高端引領的先發優勢,加強對關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學問題的研究部署,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創造更多競爭優勢。

深刻領會“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刻領會“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的基本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要依靠改革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要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科技體制及其相關體制深刻變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三、明確創新制勝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按照“四個面向”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創新在“兩個先行”全局中的戰略定位,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科技創新和人才強省首位戰略,深刻把握創新制勝工作導向,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系統重塑省域創新體系,以超常規舉措培育打造創新平臺優勢、技術領先優勢、產業競爭優勢、人才支撐優勢和創新生態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高地、創新策源地和國際重要產業創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為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基本思路:強化頂層設計,以戰略目標驅動創新躍升,創新制勝和塑造變革協同發力,系統重塑省域創新體系,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的浙江路徑,構建“戰略目標+戰略領域+重大平臺+重大設施+支撐產業+重大團隊”體系構架,全面提升體系化創新力和整體效能。一要聚焦創新戰略領域,按照“四個面向”要求,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浙江優勢領域,承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任務,細化主攻方向,構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構架。二要重構省域創新組織體系,更好發揮制度優勢,通過政府有效組織,優化科技力量整體布局,打通創新全鏈條,推動政府、高校、機構、企業高效協同,全面提升創新主體、要素之間的組織、協作和動員能力,使創新效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三要完善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治理,推動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以需求引導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健全多元化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形成支持創新突破的制度體系。四要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深化“十聯動”創新生態,在更大范圍構建起伙伴關系,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服務鏈高效協同,打造高水平開放包容、富有彈性的創新生態最優省。

具體要著力抓好7個方面重點任務:

著力縱深推進三大科創高地建設、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戰略方向。三大科創高地是浙江科技創新的塔尖,是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的主陣地,必須對標世界最前沿、最尖端領域,堅持國家所需、未來所向,匯聚浙江大學、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省屬高校等優勢科研力量和學科資源,做實“四梁八柱”、找準“跑道”,集合精銳力量,盡早實現突破,加快打造一批重大戰略成果。具體要構建“315”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架構:“3”是“互聯網+”、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5”是15大戰略領域:包括云計算與未來網絡、智能計算與人工智能、微電子與光電子、大數據與信息安全、智能控制與先進技術、結構生物學及關鍵生物技術、腦科學與腦機融合、組學與精準醫學、新藥創制與高端醫療器械、生物育種與現代農業、精細化工與復合材料、功能材料、新能源開發與利用、海洋與空天材料、雙碳與環保技術等。每一個戰略領域都要細化主攻方向,排出重大項目,明確重大平臺、重大團隊、支撐引領產業和領軍企業?!?15”是一個開放體系,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演化、浙江本身科技發展和人才能力的提升,不斷進行動態調整、迭代升級。

著力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基礎支撐。構建以科創走廊為支撐、實驗室為主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為重要支點的高能級平臺體系:一要做強做優以城西科創大走廊為主平臺的科創走廊體系。高水平建設杭州、寧波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堅持“一廊引領、區域聯動”推動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動推進G60科創大走廊、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溫州環大羅山科創走廊、浙中科創走廊等各具特色的科創走廊建設,全面發揮輻射帶動全省創新引領作用。二要做強做優以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的新型實驗室體系。加快推動國防領域國家實驗室掛牌并入軌運行,支持之江實驗室建設成為國家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和新型舉國體制的實踐樣本,支持西湖實驗室、浙江大學腦機交叉研究院創建國家實驗室基地,打造國家實驗室基地群。高水平建設10大浙江省實驗室,積極培育國家實驗室預備隊;對照國家實驗室重組要求,加快推進省重點實驗室體系化重組和系統化提升。三要做強做優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建設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等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謀劃建設省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大對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科院醫學所等的支持,積極引進知名高校、國家級科研院所、世界500強企業等來浙組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同時,要加快布局建設綜合性或專業化的技術創新中心。

著力強化“卡脖子”技術攻關。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戰略攻堅點。凝聚力量、精準發力、久久為功,全面提升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到技術開發的全鏈條創新能力。一要強化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以滿足國家戰略需求、支撐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強化前瞻性基礎研究,提升源頭創新能力,重點實施“登峰學科”建設行動,開展數理力學、量子信息、腦科學等領域基礎研究,布局建設一批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研究中心,加快發展底層理論和根部技術,努力形成重大基礎原創成果集群式突破。二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機制創新。聚焦創新鏈的技術瓶頸和產業鏈斷鏈斷供的風險點,建立市場導向的科研項目立項機制,強化省市縣聯動、跨部門協同,深化“揭榜掛帥”“賽馬制”等攻關機制,實現“誰能干讓誰干、以績效論英雄”。深度對接國家工業“強基工程”,加快產業鏈關鍵環節備份系統和協同創新項目建設,發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聯合體作用,力爭全省十大標志性產業鏈基本解除“卡脖子”風險。三要強化打造引領性的硬核成果。推動科研攻關思路從對標型、跟隨型向引領型、愿景型轉變,聚焦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制高點,深入實施“雙尖雙領”研發攻關計劃,在智能計算、結構生物學、量子測量、芯片驗證系統等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材料、碳達峰碳中和、海洋技術領域達到先進水平,在水稻、西蘭花等農業育種技術領域達到一流水平,取得有力支撐科創高地建設的重大標志性成果。

著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路徑選擇。堅持需求導向、搶占前沿、安全可控,加快形成創新鏈產業鏈閉環,著力構建現代科創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一要持續提升產業競爭力。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加快建成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系統。提升“415X”先進制造業集群能級,加快建設“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加快構建“823”產業重點創新方向(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汽車等8大重點領域,及23個產業發展重點),壯大集群總規模、超百億元企業。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培育人工智能、區塊鏈、柔性電子、空天一體化、前沿新材料、元宇宙等未來產業,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實施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行動,全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要加快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聚焦核心基礎零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實施產業鏈協同創新項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實施標志性產業鏈“鏈長+鏈主+專精特新”企業協同機制,構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促進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打造“頭部企業+中小微企業+服務環境”創新生態圈。三要持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機制重塑。全力打造全球技術交易樞紐,探索設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開展科技成果評價改革綜合試點,持續打造中國浙江網上技術市場3.0版和“浙江拍”品牌。發揮創新創業大賽作用,培育形成更多新企業新業態。

著力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戰略支點。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根本保障。一要大力引進培育高端創新人才。深入實施“鯤鵬行動”等重點人才計劃,突出“高精尖缺”健全人才譜系,引進更多戰略科學家。發揮各種高水平研究平臺的引才留才功能,支持杭州、寧波等建設人才高地,激發浙江大學領頭雁作用和西湖大學獨特作用,全面提升人才承載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二要大力打造卓越工程師隊伍。謀劃實施“實驗工程師”隊伍建設行動,推進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產學研用協同培育工程技術人才。實施海外工程師引進計劃,積極引進國外優質工程教育資源,深化工程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實施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和“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加快培養高水平復合型產業人才。三要大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深化人才管理體制改革,建好用好浙里人才管家等重大應用,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綜合改革試點,創新試行“懸賞制”“聯合制”“軍令狀制”等科技攻關機制。深化科技人才多元評價和激勵機制改革,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并舉,在新型研發機構推進科研系列職稱自主評聘試點,推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范圍擴大至全省。

著力構建全域創新新格局。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鮮明特征。一要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創新能級。發揮中心城市集聚人才、資本、資源等優勢,加快布局推進三大科創高地平臺建設,引進培育全球頂尖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群,形成“產業創新+未來城市”一體貫通新格局。推動杭州、寧波國家高新區爭先進位,加快創建舟山、臺州、金華國家高新區,培育建設麗水國家高新區,努力實現國家高新區設區市全覆蓋、省級高新區工業強縣(市、區)全覆蓋。二要加快提升工業大縣科創能力。聚焦產業結構升級,支持創建各類產業科創平臺,引導支持創新人才向工業大縣集聚,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研發機構建設力度;高質量實施科技企業“雙倍增”行動計劃,大力實施“雛鷹行動”“放水養魚行動”“單項冠軍培育行動”“鳳凰行動”“雄鷹行動”,推動更多企業成為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三要科技賦能山區26縣高質量發展。聚焦生態工業、數字經濟、生物產業等領域,深入實施一批高質量發展科技專項,加快縮小“科技鴻溝”“技術差距”。健全科技成果“轉移支付”體系,推進“科創飛地+產業飛地”建設,推動技術、人才、信息等創新要素向山區有效轉移。四要大力實施科技惠農富民行動。深入實施“雙強行動”、農業新品種選育和百品萬畝工程等專項,加大種子種業、農機裝備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農業科技園區、重點農業企業研究院布局建設,加快建設農業科創高地。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構建完善“1人+1鄉”“1隊+1業”“1家+1縣”“1企+1策”科技特派員服務模式,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地方結對,構建科技特派員全產業鏈服務新格局。

著力打造“十聯動”最優創新生態。這是浙江創新發展的關鍵支撐。一要以數字化改革重塑科技體制機制。深化科技創新數字化改革,探索“科技大腦+未來實驗室”科研新范式,促進“十聯動”創新要素充分開發共享、智能精準配置。按照“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要求加快科技管理職能轉變,實現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盤棋”統籌管理。加快完善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科研評價,推動評價制度等基礎改革突破。建立健全科技創新決策咨詢制度,發揮科技創新智庫對決策的支持作用。二要提升多跨協同、高效聯動、開放合作的創新項目組織能力。打通政府、高校、機構、企業等科技合作通道,構建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開展重點領域攻關和跨領域研究。推動龍頭企業與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支持建設聯合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加快構建跨領域大協作高強度的創新機制。主動發起和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深化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其他省市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的發展聯動,深化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三要打造一流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打通科技、產業、金融融通通道,加大引入長期資本投入科技創新,引導銀行金融機構建立知識產權、人力資本為核心的科創企業評價體系和信貸機制,持續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科技貸款等金融產品和服務,謀劃設立省科創母基金,更好發揮各類基金作用。支持杭州、嘉興創建國家級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四要健全完善知識產權服務保護體系。積極實行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一件事”集成服務,健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審判體系,構建知識產權全鏈條、大保護格局。

(摘自袁家軍同志2022年7月11日在全省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講話)

猜你喜歡
科創科技人才
人才云
科創引領,搶跑新賽道
科創走廊“乘風起”
科創“小燈泡”:從傘說起
保護人類健康的科創產品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