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北崗地造林樹種選擇研究

2023-01-11 06:39佘遠國張永敢孫啟艷林玉良
林業調查規劃 2022年6期
關鍵詞:濕地松保存率油茶

佘遠國,張永敢,孫啟艷,林玉良,白 濤

(1. 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2. 棗陽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湖北 棗陽 441200;3. 丹江口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湖北 丹江口 442700)

長江經濟帶是國家三大戰略區域之一,長江經濟帶的發展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長江經濟帶綠化造林無疑是“大保護”重要舉措。為此,湖北省2017年開始實施 “精準滅荒”工程,至2020年,已完成13.87萬hm2荒山造林。經過多年努力,湖北荒山綠化方式已經由過去的“普遍滅荒”轉變為“重點清除”,昔日一些難啃的荒山硬骨頭成為當下及未來一段時期國土綠化的攔路虎。鄂北崗地主要是指湖北襄陽市所轄的部分縣市,有“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團糟”之說,也是有名的“旱包子”。在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鄂北崗地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水土流失面積大,土壤退化嚴重,森林覆蓋率低、結構不合理,作用低下[1]。近20年來,歷經多次工程造林,但由于樹種選擇錯誤等原因,造林不見林,造林成效低微。因此,對鄂北崗地主要困難立地造林技術開展相關研究,篩選出適宜該區域的造林樹種具有重要意義。

郝明灼等[2]對南京市低山丘陵崗地造林樹種選擇進行研究,比較成活率、保存率及造林第二年生長情況等相關指標,篩選出薄殼山核桃、櫸樹、刺槐、苦楝和無患子等適宜樹種。謝榮樟[3]在福建三明市梅列區陳大鎮對24個鄉土闊葉樹種進行造林對比試驗,通過比較造林保存率 、樹高生長量 、 胸徑 (地徑)生長量及冠幅生長量,認為山烏桕、楓香、山杜英、擬赤楊 、石櫟 、木荷、楊梅在閩西北山地造林表現較優, 可作為當地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等生態公益林的首選樹種。李少青[4]對三明莘口營造的13 個樹種的示范林實測樹高、地徑、冠幅, 調查死亡株數, 計算各樹種的成活率,調查各樹種病蟲害情況, 運用綜合評分法進行評價。

目前,我國各地關于困難立地造林樹種篩選、造林樹種生態適應性的研究較多,但對造林樹種綜合評價的研究較少,針對鄂北崗地造林樹種選擇的研究鮮見報道。本研究采用樣地調查方法,對2018年鄂北崗地“精準滅荒”工程造林項目進行調查,比較各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造林第二年生長情況,結合主成分分析并聚類,綜合評價各樹種的造林效果,篩選適宜鄂北崗地生長的樹種,以期為當地造林樹種選擇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地概況

鄂北崗地位于湖北襄陽市(東經110°45′~113°43′,北緯31°14′~32°37′)域內漢江東北岸地區,包括襄州區、 樊城區、棗陽市、老河口市和宜城市的部分鄉鎮,區域面積8 416.5 km2,占全市的42.67%。屬北亞熱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為750~950 mm,年內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3.97%,暴雨多而集中、強度大,年均蒸發量為1 484.9 mm,相當于年均降水量的1.75倍;區內洪澇災害和旱災交替發生;海拔85~160 m,地形地貌連綿起伏。主要土壤類型為黃棕壤類,約占58%。土壤質地黏重,孔隙度小,耕性不良,有機質含量較低,保水保肥性能差,緩沖性弱,易受侵蝕[1]。調查樣地在鄂北崗地“精準滅荒”工程2017年以來實施項目縣市的作業區、造林小班內選擇設置[5]。

1.2 造林苗木

鄂北崗地2018年實施“精準滅荒”工程以來的造林樹種為11種,分屬于10科(表1),均為湖北省較常見的造林樹種。苗木多為1級苗。濕地松、柏木等樹種為2年生容器苗,油茶為優良品種的2年生芽苗砧嫁接容器苗,槲櫟為種子直播,其他為2~3年生實生苗。苗高不等,柏木、油茶、濕地松苗高0.5~1.0 m,地徑0.4~0.8 cm;其他樹種苗高2.0~2.5 m,地徑2~3 cm,造林時部分進行了截干處理,帶土球。

表1 造林樹種名錄Tab.1 List of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1.3 調查方法

采用標準地調查法,在全面調查了解小班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選取典型造林小班設置調查樣地,樣地距林緣不小于20 m,不跨河流、道路或伐開的調查線[5]。每樹種選擇一個有代表性的造林小班(面積大于10 hm2),各造林小班立地條件大致相同。樣地面積為0.04 hm2,形狀為矩形,邊長為20 m×20 m。每個小班內設置樣地6個,即6次重復[6-9]。2017年11月整地,2018年2月造林。2018年9月下旬調查了造林成活率,2020年8月上旬調查造林保存率、生長狀況。生長狀況調查內容包括測定成活苗木冠幅、最長的新梢長度及中心主干枯死苗木數[2]。

1.4 數據處理

根據測定的冠幅值推算林分蓋度。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算各指標的標準差、隸屬度,進行主成分分析及系統聚類分析;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進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較(新復極差法Ducan,α=0.05),采用隸屬函數法對指標進行模糊綜合評價[10]。計算公式如下:

1)隸屬度

R(Xi)=(Xi-Xmin)/(Xmax-Xmin)

式中:R(Xi)為指標i的隸屬度;Xi為指標i的測定值,Xmax和Xmin分別為所有測試材料指標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指標與評價性質為負相關,則用隸屬函數進行轉換,其計算公式為:

R(Xi)=1-(Xi-Xmin)/(Xmax-Xmin)[10]

2)因子權重[11]

式中:Wj表示第j個因子在所有公因子中的重要程度,Pj表示各樹種成活率、保存率、蓋度、新梢長度、中心干枯死率等因子的貢獻率。

3)綜合評價

式中:Wj為權重,D值表示各樹種各指標通過綜合指標評價所得到的綜合評價值。根據隸屬度進行聚類分析,將樹種分類[12-16]。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差異

各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見表2。

由表2可知,造林成活率最高的樹種為油茶(96.7%±2.0%),最低的為槲櫟(54.5%±3.9%)。造林第2年苗木保存率最高的樹種為油茶(94.9%±2.7%),最低的為槲櫟(48%±2.9%)。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不同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差異顯著(P<0.05)。油茶、女貞、柏木、濕地松等樹種的成活率、保存率都在85%以上,桂花、樟樹、槲櫟成活率、保存率都在70%以下,充分地表現了不同樹種對林地的適應性差異。

多重比較結果見圖1。就造林成活率而言,油茶、女貞、柏木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濕地松和柏木差異不顯著(P>0.05);重陽木、欒樹、銀杏和刺槐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桂花、樟樹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檞櫟與其他樹種兩兩比較差異顯著(P<0.05)。就造林保存率而言,油茶、女貞、柏木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刺槐和重陽木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欒樹和銀杏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桂花、樟樹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檞櫟與其他樹種兩兩比較差異顯著(P<0.05)。

表2 各樹種調查指標平均值Tab.2 Average value of surveyed indexes of each tree species

表3 成活率、保存率方差分析Tab.3 Variance analysis of survival rate and preservation rate

注:豎條表示標準偏差(N=11),柱上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兩兩之間存在顯著差異(P<0.05)。

2.2 各樹種生長情況差異

各樹種蓋度、新梢長度及中心干枯死苗木數量存在顯著差異(表2)。女貞、柏木、油茶、濕地松、銀杏、刺槐的生長表現良好,新梢能正常生長,中心主干枯死苗木數量少;重陽木、欒樹、樟樹、桂花的生長表現一般,新梢生長量較少,中心主干枯死苗木數量多。女貞、柏木、油茶、濕地松、銀杏、刺槐蓋度較大,明顯優于其他樹種;蓋度最高的樹種為濕地松(0.097±0.011),最低的為樟樹(0.023±0.003 4);一年生梢最長的為刺槐(39.8±11.58 cm),最短的為槲櫟(10.7±4.28 cm);中心干枯死率最低的為油茶、濕地松、柏木 (0%),最高的為欒樹(46.7±3.35%)。

2.3 各樹種造林指標的主成分分析

對各項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造林指標的特征值及貢獻率(表4),成活率、保存率、蓋度、新梢長度、中心干枯死率等因子的貢獻率分別為51.24%、21.59%、16.04%、10.08%、1.04%。由此計算各指標因子的權重分別為:0.51、0.22、0.16、0.10、0.01。

2.4 各樹種造林效果的綜合評價

2.4.1各造林指標綜合評價值

各樹種造林效果不同,用單一指標較難對其綜合表現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因此,采用隸屬函數法對各造林指標進行綜合評價。通過隸屬函數法,求得不同樹種隸屬函數值, 再結合各指標權重,求出綜合評價值, 對綜合評價值排序。綜合評價值越大,造林效果越好。評價結果見表5。

表4 造林指標的特征值及貢獻率Tab.4 Eigenvalue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afforestation indexes

表5 各樹種造林指標的綜合評價值及排序Tab.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and ranking of afforestation indexes of each tree species

由表5可知,各樹種造林指標的綜合評價值由高到低依次為油茶(0.667 7)、濕地松(0.647 2)、女貞(0.646 5)、柏木(0.562 8)、刺槐(0.514 7)、欒樹(0.481 1)、桂花(0.453 5)、重陽木(0.436 4)、銀杏(0.422 3)、樟樹(0.421 5)、槲櫟(0.391 4)。

2.4.2不同樹種造林效果的聚類

基于11個樹種的綜合評價值進行系統聚類分析(圖2),結果顯示,在歐氏距離為10時,參試樹種可分為4類:最適宜的樹種、比較適宜的樹種、適宜性差的樹種、不適宜的樹種。其中最適宜的樹種為油茶、濕地松和女貞,綜合評價值分別為0.667 7、0.647 2、0.646 5;比較適宜樹種為柏木和刺槐,綜合評價值分別為0.562 8、0.514 7;適宜性差的樹種為欒樹、桂花、重陽木、銀杏、樟樹,綜合評價值分別為0.481 1、0.453 5、0.436 4、0.422 3、0.421 5;不適宜的樹種為槲櫟,綜合評價值0.391 4。整體來說,油茶綜合評價值最高,造林效果最好;槲櫟綜合評價值最低,造林效果最差。

圖2 11個造林樹種造林效果綜合評價值聚類Fig.2 Clustering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of afforestation effect of 11 tree species

3 討論

在造林措施相同的情況下,各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高低反映出該樹種對造林立地環境的適應程度, 是衡量該樹種在該地區或者類似地區能否適應生長的首要因素[3]。成活率、保存率是驗收造林成敗的標準,常作為樹種選擇的依據。但是有些樹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雖然較高,造林第二年生長卻表現不良,中心主干枯死的現象較為嚴重,生長緩慢,難以成林[2]。所以,僅用成活率、保存率進行造林效果分析與評價存在明顯不足,還應該結合生長表現進行。相關研究認為,造林效果評價指標應該涉及成活率、保存率、地徑、胸徑、樹 高、枝下高、冠幅、材積、病蟲害情況等[3-4,17]。本研究采用的造林效果評價指標是成活率、保存率、蓋度、新梢年均生長量、中心主干枯死率,能較全面地反映造林效果,并且調查操作比較簡易。

由于造林小班分布無規律、種植點不規則、苗木規格不同等原因,采用標準地調查測定比較方法,數據統計分析較難按照隨機區組試驗設計方法。另外,對造林效果的評價分析,除成活率、保存率外,其他生長指標難以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本研究采用隸屬函數分析法對各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以期彌補單項指標評價造林效果的缺陷。該法根據隸屬函數值及各指標所占權重,計算不同樹種的造林效果綜合評價D值[12-16]。由于D值不僅與各指標間的關聯性相關,也與各指標的權重相關,所以利用其對造林效果進行評價更具有系統性和科學性。本研究根據綜合評價D值進行聚類分析,可將各造林樹種劃分為最適宜的樹種、比較適宜樹種、 適宜性差的樹種、不適宜的樹種4 個類群,為困難立地造林樹種選擇提供了依據。

本研究中,欒樹、桂花、重陽木、銀杏和樟樹等綠化苗木造林后均有中心主干枯死的現象發生,有的樹種非常嚴重,而油茶 、濕地松和刺槐均未發現有該現象。這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1)城市綠化樹種不適合荒山造林—城市綠化養護水平高,欒樹、桂花、重陽木、銀杏和樟樹等綠化苗木用于城市綠化,綠化效果好,少有中心主干枯死的現象發生。(2)與苗木規格有關—因綠化苗木規格比較高,苗木高度2 m以上,地徑2~3 cm,苗大就需要補充更多水分,山上造林不可能經常澆水,水分供應不足,導致中心干枯死,在根部長出一些萌生枝條。而油茶、濕地松和刺槐采用小苗、容器苗造林,高度1 m以下,地徑1 cm以下,苗木成活后,直接抽發新梢。因此,在鄂北崗地等一些困難立地上造林,應注重苗木規格的選擇,用容器苗、小苗造林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失敗風險,造林的效果較好[2]。

4 結論

油茶、濕地松、女貞、柏木、刺槐綜合表現較優,可作為鄂北崗地造林的首選樹種,樟樹、桂花、槲櫟綜合表現較差,不宜在鄂北崗地造林。

本研究僅對造林起初3年苗木的生長表現進行了分析,今后還需長期監測其后續生長表現,進一步探究不同樹種的生長潛力及水土保持效益,為鄂北崗地造林樹種篩選、提高造林成效提供更加堅實的依據。

猜你喜歡
濕地松保存率油茶
阜新礦區矸石山適生樹種分析
油茶種植市場展望及營造林技術探究
濕地松豐產造林技術探討
塞罕壩人工林跡地更新方式及適宜樹種分析
淺談濕地松的豐產造林技術
家鄉的油茶
濕地松和火炬松栽培技術差異
不同強度修枝對濕地松中齡林干形的影響
中國油茶花開的春天
重點生態區位林分修復不同樹種造林成效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