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干預效果探究

2023-01-11 02:23周問艷劉煥芳
健康之友 2023年1期
關鍵詞:肌力腰椎間盤康復訓練

周問艷 劉煥芳

(淄博市沂源縣人民醫院 山東 淄博 256100)

腰椎間盤突出癥主要是以下肢麻木、疼痛、腰疼等癥狀為臨床表現,若患者不及時治療,則易加重病情,出現腰椎滑脫等并發癥,嚴重時還可致其截癱[1]。腰椎間盤突出癥分為手術治療、保守治療兩種療法,前者可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在應用中部分患者易發生并發癥,不利于預后[2]。保守治療仍然為首選治療方案。目前,常規護理與康復是臨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常采用的干預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恢復,但在應用中容易忽視患者的肌肉功能鍛煉,從而導致其恢復較慢[3]。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主要是通過系統、整體的康復護理措施,以避免康復護理脫節,進而加快患者病情好轉。本文選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該院收治的10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探討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的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淄博市沂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02例保守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指南》[4]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且經影像學檢查確診者;(2)年齡20~65周歲者;(3)知情并同意參與該研究。排除標準:(1)3個月內接受過康復治療者;(2)具有腰椎暴力創傷史者;(3)精神疾病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齡35~74歲,平均(45.23±8.52)歲。觀察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齡34~74歲,平均(45.36±8.47)歲。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與康復,院內期間,護士給予患者疾病知識宣教、正確體位、坐起、訓練(下床行走、直腿抬高等)等健康宣教指導,同時予以指導相關疼痛護理。出院前,根據患者病情狀況,護士進行常規指導患者鍛煉(時間、強度、頻次);出院后,予以患者院內定期隨訪,同時護士給予其常規指導。連續護理12周。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指導理論為脊柱功能評估訓練系統,根據骨科臨床疾病特點,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早期肌力定制訓練康復訓練,具體內容如下:① 組建康復護理小組。成員有骨科醫生、骨科護士、康復醫生等,其共同討論、制定早期肌力定制訓練康復訓練,以確保訓練方案的安全性和科學性。護理前,骨科醫生、康復醫生培訓和指導護士,護士全程干預、指導、隨訪患者。② 干預形式。1)床邊指導?;颊呷朐汉?,骨科醫生、康復醫生評估患者病情,并據此予以相應的鍛煉方案,指導其康復訓練,對患者提供的問題進行耐心、詳細解答,同時幫助其解決難題(康復訓練中),住院第一周,30 min/次,1次/d;住院第二周,30 min/次,2~3次/周。2)康復視頻指導。通過播放視頻,指導患者康復相關知識(日?;顒又笇?、肌力訓練的具體操作方法、緩解疼痛技巧等),同時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播放功能鍛煉視頻。3)康復執行單。住院期間,予以患者康復執行單,并對其進行指導和監督。出院后,則由家屬進行指導和監督患者完成相應的項目,并填寫康復執行單。4)隨訪指導。出院后,通過微信(電話)定期隨訪,以了解患者康復鍛煉情況,同時幫助其解決康復訓練難題,督促其執行康復訓練。15~20 min/次,1次/周。5)院內回訪指導。指導其解決難題(康復訓練中)。30 min/次,間隔4周1次,共回訪3次。③ 干預內容。1)院內床邊指導(住院第一周):住院1~2 d,護士指導患者練習深呼吸、有效咳嗽,10次/組,3組/d,腹式呼吸練習(1~2 min/h),按摩腹部,軸線翻身(1次/2 h),踝泵訓練、髖膝關節屈伸訓練、直腿抬高訓練等被動或主動訓練,,2~3組/d,各重復10~20次/組。住院3~4 d,增加髖外肌內收肌群訓練以及股四頭肌、腹肌、臀大肌、腰肌髂腰肌、內收肌等長收縮訓練,2~3組/d,各重復10~20次/組。住院5~7 d,家屬協助或應用助行器幫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平衡、提踵訓練,3~5 min/次,2次/d。在訓練期間,需指導患者緩解疼痛的技巧,管理好情緒,填寫康復執行單。2)院內床邊指導、播放康復視頻(住院2周):增加下床行走(5~10 min/次,2~3次/d)床上仰臥位騎自行車(5~10次/組,2~3組/d);仰臥位抬頭訓練(4~10次/組,1~2組/d);抬腿蹬腿、直腿后抬擺腿訓練(站立位,10~20次/組,2~3組/d),播放康復指導視頻,填寫康復執行單。3)3周(隨訪),增加仰臥位屈膝抱胸訓練、對側搭橋訓練,均5~10次/組,2~3組/d。步行訓練(10~20 min/次,2~3次/d),微信填寫、上傳康復執行單。4)4周(隨訪),增加肌力、下肢關節活動范圍訓練,2~3次/d,30 min/次,根據患者情況進行調整訓練強度與時間,鼓勵、指導患者參與日常生活活動。5)5~6周(隨訪),增加訓練強度,上下樓梯訓練(5~10 min/次,2~3次/d),步行(30 min/d,5 h/周)。6)7~8周(隨訪),進行全負重步行訓練(30~60 min/次,2~3次/d,10 h/周),同時提高社會活動能力(鼓勵患者參與社交)。7)9~12周(隨訪),增加全負重步行訓練(45~80 min/次,3~4次/d,15~20 h/周)。連續護理12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1)護理12周后,依據《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指南》[4]評估護理效果,其中效果優異:護理后,患者臨床表現消失,日常生活能力恢復至正常狀態;一般:患者臨床表現明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恢復至正常狀態,腰部活動度好轉;差:患者臨床表現、腰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無明顯變化。護理總有效率=1-無效率。

(2)護理前后,采用視覺模糊疼痛評分表(VAS)[5]、腰椎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6]評分評估患者的功能障礙、疼痛、腰腿功能恢復情況,其中VAS評分(總分10分)得分越高,則患者疼痛程度越明顯;ODI評分(總分45分),得分越低,則患者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方法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

護理后,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n(%)]

2.2 VAS評分、ODI評分

護理前,兩組VAS評分、O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ODI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VAS評分、ODI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近幾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7]。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需要配合有效的康復措施以改善關節功能,加快組織間力學平衡狀態恢復,但部分患者疾病相關知識水平較低,無法有效掌握康復鍛煉措施,使得康復效果不佳[8]。因此,尋找何種有效干預措施可作為臨床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預后的研究重點。

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是指在康復護理中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其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軟組織粘連情況,增強腰椎功能,提升脊柱小關節承受能力,還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進而有利于患者恢復。實施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可通過護士全程干預、指導、隨訪,以使得患者熟練、正確掌握腰背肌鍛煉方式,有效進行腰背肌功能鍛煉,進而促進腰椎功能恢復,提升干預效果,改善腰椎功能[9]。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主要是通過神經與運動相聯系,提高肌肉骨骼的完整性,增強肌肉耐受力,以提高軀干骨骼肌的再生能力及其負荷,鞏固康復治療效果,進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可以促進緩解脊柱神經水腫,減少致痛物質,加快修復機體軟組織,同時在康復訓練期間,護士還予以患者床邊指導、肌力訓練、教會緩解疼痛技巧等,以減輕疼痛,此外還予以患者院外指導,督促患者積極實施康復訓練,進而持續改善疼痛癥狀。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規定每次訓練的強度和數量,同時予以患者康復指導視頻,指導及鼓勵其學習訓練動作技巧和方法,更快適應康復訓練,此外護士還會對患者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解答,使患者正確掌握訓練的方法和原理,樹立康復信心,以促進其積極配合訓練,實現早日康復。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與李月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護理后,觀察組VAS評分、OD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證明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減輕疼痛程度。綜上所述,早期肌力定制康復訓練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改善腰椎功能,減輕疼痛程度,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肌力腰椎間盤康復訓練
等速肌力測試技術在踝關節中的應用進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16排螺旋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的應用觀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卒中后運動神經反饋康復訓練研究進展與前景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散打訓練對大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的影響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際在于晨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