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甲乙經》中胸脅滿痛的治療特色探賾

2023-01-12 12:29張志萍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23年1期
關鍵詞:胸脅選穴膻中

戴 婭,張志萍

(1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20208;2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 長沙 410005)

《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是著名醫家皇甫謐以《素問》《靈樞》及《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為根柢,匯編整理而成的一本針灸學經典,亦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1]?;矢ο壬鷦h繁求簡,精要概括了我國古代以針灸治療多種疾病的理論基礎和處方用穴,并將其記錄在案,從而著成《甲乙經》?!都滓医洝非安糠种饕菍︶樉睦碚摰母艣r總結,而后六卷更側重敘述疾病的臨床治療。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的針灸學著作[2],夯實了針灸學的理論及臨床基礎,亦被尊稱為后世的“針灸學之祖”。至今為止的許多臨床教學資料,亦都是從中承源拾遺[3]、研精致思以指導臨床疾病的治療。

而自古以來,由于很多文獻對于胸脅部的界限記載描述不清、難以明確,故多將兩者并稱[4],因而本篇中所言“胸脅滿痛”又包括“胸滿”“胸滿痛”“胸中滿”“脅痛”“脅下滿”“胸脅脹”“胸脅痛”等癥。臨床上患者描述此處的疼痛亦常牽連頸部、腹部等附近區域,因此本篇中亦不乏對“飲食不下”“不得息”“喘息不得舉臂”“臍腹痛”等兼癥的相關論述。目前,臨床治療胸脅滿痛多將胸痛與脅痛區分開來,單獨從胸痛、胸痹或脅下脹滿疼痛進行論治,且相關報道多以中藥湯劑治療或中藥湯劑為主的聯合治療方案為主,鮮少單獨以針灸治療以上病癥的相關報道[4]。故今筆者就第九卷第四篇《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脅滿痛》中的針灸處方及用穴,來探賾《甲乙經》中胸脅滿痛的治療特色,以期為臨床針灸治療該疾病擴寬思路。

1 《甲乙經》中胸脅滿痛的病因病機 正所謂“不通則痛”,“不榮則痛”,胸脅滿痛的病因病機無外乎是氣滯血瘀、樞機不利、痰飲等,而《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脅滿痛第四》篇中主要論述的是“肝受病”及“衛氣留積”所引發的胸脅滿痛及其兼癥的針灸治療。本篇開篇載:“邪在肝,則病兩脅中痛……黃帝問曰:衛氣留于脈……重者雞足取之”。即邪入肝經,而肝脈行于脅肋部,故脅肋疼痛;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肝乘脾胃故導致中焦虛寒,發為胸脅痛、臍腹痛等不適;肝主血、主筋,病則氣滯血行不暢而滯留體內、關節腫脹而筋脈常發抽掣。衛氣運行失常,與邪氣相并蓄積于胸中,郁久成瘀,局部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則發胸脅滿痛、喘息氣逆等癥。

2 《甲乙經》中胸脅滿痛的穴位分布情況 本篇中關于胸脅滿痛的針灸治療,按照現代教材的規范說法,其治療原則為補虛瀉實、清熱溫寒及治標治本。古籍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菀陳則除之”,而在本篇開篇中就有關于“取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瘛”的記載,余下諸則在處方選穴中亦有體現,故不予贅述。統計發現,針對胸脅滿痛的治療,《針灸甲乙經》中治療選穴共計39個,48穴次,有具體穴名的35個,其中以部位代指穴名的有4個,而以經脈代指穴名的也有1個,另有1個穴位的穴名存疑(故不予計入分布情況統計,總穴次計47次)。

此處筆者就《甲乙經》中針灸治療胸脅滿痛的處方用穴予以歸納總結,對其取穴規律進行探賾,結合文獻淺談《《針灸甲乙經》對于治療胸脅滿痛的的些許體會,具體分布情況如下。

2.1 十四正經的穴位分布 分析發現,在本篇治療胸脅滿痛的穴位中,所屬經脈排列前4位的分別是足陽明胃經、任脈、足少陽膽經以及足厥陰肝經。其中足陽明胃經、任脈分別占到了29.8%和25.5%,兩者幾乎涵括了治療胸脅滿痛選穴穴次的一半以上。穴次具體使用情況:足陽明胃經使用14 次,任脈12 次,足少陽膽經及足厥陰肝經各4 次,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3 次,手陽明大腸經2 次,手太陰肺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及足太陽膀胱經各1 次。

由上可見,足經的使用次數明顯多于手經,手少陰心經及督脈使用次數為0次。十二經脈中,足三陽經從頭走足,而足三陰經從足走胸腹,胸脅滿痛的病位在胸脅部,故足經使用次數或與十二經脈走行相關。

2.2 局部的穴位分布 按部位劃分后,篇中穴位使用情況為:胸部16 次,下肢11 次,腹部7 次,頸部7 次,上肢4 次,背部及耳部各1 次。選取穴位最多的為胸部及下肢,其次是腹部、頸部,這與胸脅滿痛的病位基本一致。而局部取穴包括胸腹部及頸背部,共計31次,占總選穴次數的66.0%,遠多于遠端取穴,占據了半壁山河。

2.3 布穴線的穴位分布 《甲乙經》以《明堂孔穴針灸治要》為藍本創立了分部依線布穴法,將人體腧穴按頭、面、項、肩、胸、背、腹等部位進行劃分[1]。統計后發現,本書卷三中所載35條線路穴位使用情況如下:頸第十二線5 次,胸第十四線8 次,胸第十五線3 次,胸第十六線1 次,胸第十七線2 次,腋脅第十八線3 次,腹第十九線2 次,腹第二十線0次,腹第二十一線2 次,腹第二十二線1 次,腹第二十三線1 次,其余布穴線分布穴次共計19次,約占40.4%。

2.4 特定穴的使用次數 據統計,該篇中分別出現了6 次下合穴,3 次滎穴,3 次輸穴,1次經穴,4 次合穴,2 次原穴,1 次絡穴,5 次腹募穴,1 次背俞穴,3 次八會穴,特定穴的使用次數29 次,占比為60.4%。從中不難看出,特定穴中下合穴的使用次數最多。從標本根結氣街理論來看,下合穴位于下肢,鄰近經氣生發處;病在胸脅部,六腑居胸腹,為經氣所歸處,故以“合治內腑”[5],通過刺激經氣生發達到治療目的。

表1 治療胸脅滿痛穴位的歸經分類

表2 治療胸脅滿痛穴位的部位分布

表3 治療胸脅滿痛穴位的布穴線分布

3 《甲乙經》中胸脅滿痛的處方用穴規律 歸納分析《針灸甲乙經》中治療胸脅滿痛的處方用穴,《甲乙經》中的穴位選

表4 治療胸脅滿痛穴位的特定穴分布

取及處方應用有以下特點。

3.1 重視循經、遠端選穴 《甲乙經》中治療胸脅滿痛的腧穴,涉及12條正經,除了督脈及手少陰心經,在其余十二正經均有分布,但以任脈及足經的腧穴為主,足經中足陽明胃經占比較大?!鹅`樞·衛氣失?!菲d“血氣之輸,輸于諸經,氣血流居”,腧穴本就是氣血流居之所,人有疾時氣血易瘀積于此,針刺此處可疏經通絡、暢通氣血以治其疾;《針灸大成》中楊繼洲總結歸納了“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臨床上應用廣泛。正如《難經》中關于任脈循行分布的論述,載“任脈者,起于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而足陽明胃經自頭走足,《靈樞·經脈》言其“起于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入大指間,出其端?!?而胸脅滿痛的病位在胸脅部,故“循經而按之,則氣有所屬,而穴無不正,疾無不除”,針灸取穴與十二經脈走行相關,因而本篇中治療胸脅滿痛選穴多以任脈及足陽明胃經為主。

從以上歸納總結中也不難看出,在治療胸脅滿痛的處方取穴中,僅次于胸腹部的選穴部位是下肢,遠端取穴的應用不在少數,值得探討。在本篇中有載“取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胸脅脹,腸鳴切痛,太白主之”,均可體現出遠端取穴的治療思想。以足三里為例,本篇中4次提及該穴,如“補三里以溫胃中”“胸中暴逆……后取三里、云門”等。足三里作為足陽明胃經的腧穴,既符合循經取穴的治療規律,也結合了“上病下治”的遠端取穴方法;而現代研究也表明,針刺足三里既可調理脾胃,又可榮養心脈,使心脈充盈、脈道通利,從而緩解胸痛癥狀[6]。遠端取穴不僅體現“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規律,同時也是針刺遠端穴位的感傳現象及經絡感應的體現。從現代醫學角度的生物界超分子“印跡模板”信息流理論解釋,就是通過針刺等物理手段刺激遠端穴位,促進皮膚下肥大細胞釋放生理活性物質,從而加強或降低對應“印跡模板”流“氣析”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7]。

3.2 側重局部、布穴線選穴 局部取穴即依據主要病變部位在該處或附近選穴以治療該病,關鍵點是病變部位[8]。該篇中治療胸脅滿痛亦相當重視局部取穴。局部取穴以胸腹、頸部為主,臨床治療胸脅滿痛的常選取胸腹部的穴位,頸部取穴亦不少見。該篇選用的胸腹部腧穴共有23 次,21 個穴位,為璇璣、華蓋、紫宮、玉堂、中庭、靈墟、神封、步廊、期門、梁門、巨闕、輒筋、大包、淵腋、中脘、胸鄉、云門、氣戶、章門、膻中、氣沖,位置從第2胸椎直至腹股溝處。臨床上對本書卷三中所載35條分經分部的布穴線應用較少,但不難看出,本篇中治療胸脅滿痛六成穴位基本來自于頸、胸及腹部的布穴線,其余布穴線穴次分布較少。篇中不乏提及“其氣積于胸中者上取之”“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脅下動脈”等局部取穴的論述。本篇中載“胸滿痛,璇璣主之”“臂不得舉,淵腋主之”“脅下積氣結痛,梁門主之”等條目,均是通過在病變局部或距離比較接近的范圍選取穴位,從而起到治療效果。

例當“胸中積氣,氣逆上”時,選取局部膻中穴?!夺樉姆暝础分忻鞔_記載:“膻中為氣之會,氣病治此”;而膻中位于胸部,其內為心肺,故可調氣降逆、寬胸利氣。針對心臟驟停大鼠,現代醫學研究了膻中穴對其心肺復蘇的有效性,結果顯示刺激膻中穴可明顯提高大鼠復蘇成功率和自主循環恢復率;臨床顯示通過灸膻中穴治療心動過緩的療效亦相當顯著[9]?!鹅`樞·衛氣》載:“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在腹者,止之背俞與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备鶕饨掷碚撍?,凡分布在相應氣街部位的腧穴,即可治療相關部位的疾病。另一方面也解釋了胸氣街之腧穴膻中、璇璣等亦可治療胸滿痛等不適。

3.3 注重特定穴的應用 本篇中出現了29次特定穴,尤其是五輸穴的應用,包括肝經滎穴行間,胃經合穴足三里,心包經滎穴勞宮,大腸經輸穴三間,小腸經經穴陽谷,脾經輸穴太白,肝經輸穴太沖,膽經滎穴,膽經合穴陽陵泉?!鹅`樞·九針十二原》言“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大量特定穴的運用,說明《針灸甲乙經》充分認識到特定穴的主治作用,并將其有效運用到了臨床實踐中[10]。開篇治肝受病所致脅痛時,取穴行間;《靈樞·經脈》載“肝足厥陰之脈……上貫膈,布胸脅……肝別貫膈”,故可循經取行間。與此同時,肝屬木,行間為陰經滎穴,“滎主身熱”,同時亦是肝經子穴,所謂“實則瀉其子”,因而針刺行間穴可疏肝理氣以治脅痛。

3.4 擅用單穴、強調辨證 從現有的文獻記載中不難看出,包括皇甫先生在內的許多醫家認為針灸選穴貴精不過多,只要選穴正確,施治得法,則足以治療疾病,并不主張多取穴[11]。在本篇中,就不乏“胸滿痛,璇璣主之”,“胸滿馬刀,臂不得舉,淵腋主之”等論述?!都滓医洝分幸圆〗y穴,雖然沒有明確說明辨證理論,但各條文中針對每一種病證的辨證治療極為細致。自“胸滿痛,璇璣主之……中庭主之”不難看出,以上五句均是對胸中氣逆引起的胸脅滿痛等癥進行治療,然根據臨床表現出的或痛引胸中,或飲食不下、嘔逆,或胸滿不得息、嘔吐煩心等癥狀,針對性地選取華蓋、紫宮、玉堂穴進行針刺。而“胸脅榰滿,痛引膺……步廊主之”三句均是治脅下心肺的疾患,卻是從納腎以歸氣的治法加以辨證選穴。

4 《甲乙經》中胸脅滿痛的針刺禁忌

該篇中關于胸脅滿痛針刺禁忌的論述較少?!霸\視其脈大而強急,及絕不至者,腹皮絞甚者,不可刺也?!?本節明確指出診察患者脈象,脈象大而強硬急疾或脈絕不至者,都禁用針刺治療。故應精研針灸之道,避免針灸誤施?!靶貪M呼吸喝窮詘窘不得息,刺人迎,入四分,不幸殺人?!北竟潝⑹隽苏`刺穴位后出現的情況,可“不幸殺人”。在臨證施針時,須慎重考慮針刺的深度,以防事故。而綜合卷三中關于各穴位的定位及針刺方法,不難看出:胸脅滿痛多選胸部及下肢部的穴位,卷三載“華蓋……向下沿皮刺三分至五分”、“步廊……斜刺三分至五分”等條目,均是關于胸脅部穴位針刺深度的論述,且深度基本在四分左右,多以斜刺或平刺為主,以防刺傷內部臟器,致“不幸殺人”,故臨床操作應小心謹慎。

綜上所述,《針灸甲乙經》中第九卷第四篇《肝受病及衛氣留積發胸脅滿痛》對于胸脅滿痛描述的內容相對較為局限,提及病因病機、針刺方法及禁忌較少,但在本書其他篇章予以了補充完善。相對而言,本篇穴位選擇較為豐富,其選穴多取與任脈、足經相關的經穴,以局部選穴為主,注重特定穴,擅用單穴并強調辨證,但臨床單穴處方應用較少。筆者認為:在治療胸脅滿痛時,應仔細辨病辨證,以資穴位、針具、刺法的選擇;在保證患者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結合單穴處方治療療效可能更佳,也是臨床治療胸脅滿痛的新思路,希望能為臨床醫者針灸治療胸脅滿痛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猜你喜歡
胸脅選穴膻中
基于數據挖掘的藏醫放血療法治療高血壓選穴規律
從“心腦同治,腹背雙調”探析焦慮癥的推拿選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獻的運動障礙選穴規律探析
夏季祛火 多揉膻中
化解怒火 不妨“捶胸頓足”
化解怒火攻心,不妨“捶胸頓足”
每天做做養心操
漫畫:簡單搓搓可養生
穴位貼敷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選穴規律分析
使勁伸懶腰可養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