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綠色思維發展綠色建筑

2023-01-13 16:59吳會生
商品混凝土 2022年4期
關鍵詞:綠色建筑思維

吳會生

(湖北省十堰市建設工程管理處,湖北 十堰 442000)

綠色建筑是一場綠色生活價值觀的革命,是未來發展一座美好幸福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綠色建筑的推廣難度不在技術和成本,而在于理念。如何用綠色思維發展綠色建筑,已引起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關注和思考。特別是雙碳“1+N”政策體系中有很多項指標涉及綠色建筑,所以,雙碳目標的實現,綠色建筑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將從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和問題入手,來分析和探究綠色思維和綠色建筑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讓更多的人認同和自覺提倡綠色思維,倡導用綠色思維來助推綠色建筑的發展。

1 概念

1.1 什么叫綠色思維

綠色思維是可持續發展思維,就是思考問題的思路更人性化、環?;?,思考事情要留余。它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生態思維方式,可持續發展的發展思維方式,以人為本的人文思維方式。秉承的是綠色理念,實施綠色戰略,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追求綠色增長的思維方式。

1.2 什么叫綠色建筑

綠色建筑是指建筑在全壽命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綠色建筑評價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氣候、環境、資源、經濟和文化等特點,對建筑全壽命期內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 5 類指標等性能進行綜合評價。

其等級劃分由高到低劃分為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和基本級。

1.3 雙碳“1+N”政策體系

雙碳“1+N”政策體系是雙碳目標實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主要包括十方面具體內容:一是優化能源結構,控制和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二是推動產業和工業優化升級;三是推進節能低碳建筑和低碳設施;四是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五是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六是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七是發展綠色金融;八是出臺配套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九是建立完善碳市場和碳定價機制;十是實施基于自然解決方案。

2020 年國家提出“雙碳”目標,2021 年把“雙碳”目標實現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列入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 2021 年 10 月 24 日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2021年 10 月 26 日發布了《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兑庖姟肥恰?+N”中的“1”,黨中央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進行的系統謀劃和總體部署,覆蓋碳達峰、碳中和兩個階段,是管總管長遠的頂層設計?!斗桨浮肥恰?+N”中的“N”,是碳達峰階段的總體部署,在目標、原則、方向等方面與《意見》保持有機銜接的同時,更加聚焦 2030 年前碳達峰目標,相關指標和任務更加細化、實化、具體化。

2 綠色建筑產生的歷史背景

居住是人類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要,目的是適應自然環境,避免受到傷害。在工業革命之前,社會生產力低下,建筑技術落后,人們對居住的需求是遮風避雨和防寒御凍?!鞍驳脧V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边@是唐代詩人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詩句,生動描寫了古人對房屋渴望與需求。

工業革命后到 20 世紀 70 年代,大量煤炭和石油被開采使用,人類有條件來改善建筑的“舒適性”,產生了大量完全靠人工照明和空調來維持室內環境的“現代舒適性建筑”。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發生世界性能源危機,“現代舒適性建筑”向“現代節能性建筑”過渡。由于過度使用化石類能源改善室內環境,導致空氣污染,影響人類健康。

為了人類健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在保證建筑舒適度和建筑節能的基礎上,人們開始思考用潔凈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類不可再生能源來建造房屋,于是“綠色建筑”這一全新概念就出現在學者的腦海里。

1969 年,美籍意大利建筑師鮑羅·索雷里提出了“綠色建筑”概念。1990 年首個世界綠色建筑標準在英國發布,同年綠色建筑概念引入中國。2006 年住建部頒布了第一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歷經十多年的“3 版 2 修”,2019 頒布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 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初步形成“領跑”世界綠色建筑標準的新格局。

3 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意義

綠色建筑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模式,已在全國范圍開展起來。同傳統建筑模式相比,綠色建筑具有節能、環保、生態等優點,在有效提升房屋品質的基礎上,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有以下重要意義:

3.1 綠色建筑的發展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

我國在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規模擴張、規劃執行不力、環境資源消耗大、大氣和水污染嚴重等問題?;谶@種現象,我國推出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建設發展的思想,加快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具體措施是從城鄉建設空間布局、建筑建造及運營管理、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方面,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來進行規劃、建設和運營,促進城鎮發展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

3.2 綠色建筑的發展是落實國家能源消費革命和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舉措

隨著人們對建筑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采暖能耗不斷增加問題凸顯,建筑能耗剛性需求增長巨大。通過發展綠色建筑,可以有效引導城鎮建設走節能、綠色、高效、低碳的發展道路,使我國以較低的能源消耗來實現人們比較高的生活需求,從而有效減緩建筑能耗總量的增長,確保我國能源消耗革命的順利實施。

3.3 綠色建筑的發展是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

通過轉變建筑建造方式,可有效改善建筑導致的環境破壞與污染狀況,保護環境提升空氣品質。

4 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和問題

綠色建筑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不斷釋放正能量,成為我國建筑業產業升級的必然趨勢。然而,從綠色建筑引入我國,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制訂和修改完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已經 30 多年了,只是近十幾年發展比較迅猛,截止 2020 年底,綠色建筑面積達到 66.45 億方,總量很大,但人均占比很小。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4.1 建筑設計師精心設計的綠色建筑在建設和運營階段“丟失”現象很嚴重

我國施工圖設計實行審查制度,設計不是綠色建筑是不能通過的。所以,在設計階段都是綠色建筑,至少是基本級的綠色建筑。在房屋建成投入使用后,按照綠色建筑基本級評價標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衛生間頂棚未設置防潮層;

(2)外墻、隔墻、樓板、門窗的隔聲性能未進行檢測,能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沒有檢測報告作為證據支撐;

(3)地下車庫沒有安裝 CO 濃度監測裝置與排風設備聯動;

(4)無障礙步行系統不按圖施工,擅自取消;

(5)電動車充電設施配置不到位,業主私自接線充電,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6)滴灌系統成為擺設,仍然采用人工澆水;

(7)不啟動雨水回收系統。

以上問題的客觀存在,建筑設計師精心設計的綠色建筑,在建筑建成和投入使用后,根本達不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要求,也就是很多設計的綠色建筑在建設和運營階段“丟失”了。

4.2 建造成本高缺少金融支持

綠色建筑初始投資成本相比非綠色建筑高,盡管長期來看綠色建筑的額外收益大于初始投入的增加,但是綠色建筑的需求端對綠色建筑的認識還不夠,導致了供給端對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增加,因此,綠色建筑發展的市場動力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長期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和財政資金,目前綠色建筑建造主要為國家對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等實行強制性要求,及政府財政對二、三星級標識綠色建筑獎勵支持相結合的方式自上而下推動發展,市場化機制尚未形成。

綠色金融對于綠色建筑領域才剛剛起步,各金融機構開始探索相關的金融產品和工具,包括支持綠色建筑的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 CMBS、類 REITS 等證券化產品、綠色建筑保險產品試點、綠色建筑主題的基金等。從市場規模來看,支持綠色建筑主要產品是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但綠色金融的支持力度仍然不足,通過綠色金融倒逼建筑行業綠色化的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4.3 迎合政策需要,打出綠色建筑牌子,套取政府綠色建筑補貼

綠色愿景是美好的,但在追夢綠色的過程中卻有幾分無奈?,F階段,房地產企業做綠色建筑大多出于迎合政策需要,并沒有扎扎實實將綠色建筑發展作為企業發展戰略。有的甚至打著低碳、節能的口號,利用虛假的綠色建筑套取國家綠色建筑補貼資金。

4.4 綠色建材發展滯后,制約綠色建筑的發展

建筑是建筑材料的物質載體,建筑的建造實施離不開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也因依附于建筑而獲得其存在的價值。由于市場無序競爭,導致建材企業利潤低下,為生存而經營,根本無力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更別談綠色建材認證。即使獲得綠色建材認證的企業,在市場激烈價格肉搏戰的情況下,建材行業產生嚴重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也不會貿然生產綠色建材。生不生產綠色建材涉及到企業的生存問題,而不是發展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綠色建材發展滯后,同時,也制約了綠色建筑的發展。

5 綠色思維和綠色建筑之間的辯證關系

5.1 綠色思維是綠色建筑的價值基礎

綠色建筑的價值必須在市場上體現。綠色建筑市場消費主體的綠色意識使他們能夠接受綠色建筑的價格,支持綠色建筑的發展。隨著人們崇尚自然和諧的綠色環保意識的增強,使其對綠色建筑價值的期望變得越來越高,并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還可能主動選擇價格更高的綠色建筑,因而綠色建筑將產生更多的價值。

5.2 綠色思維是綠色建筑的生產力基礎

沒有綠色含量的綠色建筑,總是以排放大量的廢物為特征的。運用的越廣泛、時間越長,其產生的破壞生態環境的負作用可能越大,耗費的環境成本就可能越高。譬如我國大量的綠色住宅建筑都是以初裝飾形式交付給業主進行二次裝修的,因內墻保溫板侵占室內空間,首先被業主鏟掉,使外墻失去保溫功能;有些內隔墻因布局不合理被業主拆除重砌,有些內隔墻不是用來分隔房間用的,而是開發商超建逃避規劃核實處罰而臨時設置的隔墻,均會被業主二次裝修時拆除重砌;因入戶門和外窗品質較差,盡管能通過驗收,但與業主的要求差距太大往往也被拆除重裝。所以,只有真正以綠色思維支撐的綠色建筑,才能真正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更好地造福人類社會。

5.3 綠色思維是綠色建筑的競爭力基礎

具有綠色意識、綠色思維的消費者,會從自身的利益和社會責任出發,主動選擇綠色建筑,自覺抵制不利于環境保護的非綠色建筑,使非綠色建筑在市場上逐漸喪失市場份額,直到最終退出市場競爭,形成綠色建筑取代非綠色建筑的局面。即使同樣是綠色建筑,因綠色建筑性能的比較優勢也將是關鍵性競爭力,綠色思維正是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成為綠色建筑競爭力比拼的思維基礎。

6 如何構建綠色思維助推綠色建筑的發展

6.1 綠色思維從娃娃抓起

我國 2021 年 1 月 1 日頒布實施的《民法典》是一部“綠色”法典,將深刻影響著每一個中國公民的日常生活?!睹穹ǖ洹房偩幍诰艞l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有民事行為能力的社會公民,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當避免浪費資源和破壞生態。

為什么綠色思維要從娃娃抓起?只有從小樹立綠色意識,長大了才能遵循“綠色原則”正確運用綠色思維來從事民事活動。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笔翘拼娙死罴澋慕M詩作品《憫農二首》中的一首詩,已很早編入小學教材,這是在糧食緊缺情況下,從珍惜和節約糧食的角度對小孩進行的綠色教育。

隨著地球人口的不斷增加,資源在不斷減少,環境在不斷惡化。在此時代背景下,當務之急是增加綠色教育內涵,增加綠色建筑的教育,并把它上升到綠色愛國教育的層面,讓小孩從小樹立綠色價值觀,長大了自覺利用綠色思維從事綠色活動。

6.2 政府要象普法一樣進行綠色思維的普及教育

截止目前,新冠大流行已經超過兩年時間,而且現在還在全球肆虐,期間共導致超過 4.5 億人感染,并導致超過 600 萬人死亡。但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新冠實際感染的人數和死亡人數遠遠超過這些官方統計值,可能是官方統計值的 3 倍,也就是到 2021 年底,全世界有1800 萬人死于新冠大流行。

新冠傳播途徑有空氣飛沫、皮膚黏膜直接接觸、氣溶膠三種。只要切斷傳播途徑,就可以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我國建設的“方倉醫院”就采用了綠色建筑的新風技術。綠色建筑一般都安裝有新風系統,新風系統由新風機、各種濾網、管道和風口構成。通過新風主機將室外新鮮空氣過濾、凈化后,通過新風口源源不斷地送入室內各個房間,同時將室內的污濁空氣通過排風口排到室外,并且會通過熱交換芯體將排出室外的污濁空氣中的熱量進行中和,以此保持進入室內的新風與室內空氣溫度相近,達到節約能耗的目的。

從上個世紀 90 年代,綠色建筑引入我國,已有近30 年的發展歷程,不說一般老百姓,有多少政府工作人員知道什么是綠色建筑?《民法典》頒布實施將近一年多的時間,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綠色原則?所以,政府有責任和義務借助新冠大流行背景,生命安全至上原則,要大量宣傳綠色建筑和每個公民應盡的綠色法律義務。像普法一樣普及綠色教育,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同時,推進綠色興國。讓每一位政府工作人員具有綠色思維,在工作中搞好綠色服務和綠色執法。讓每一位公民擁有綠色思維,自覺履行綠色義務和責任。

6.3 房企把發展綠色建筑作為企業戰略來抓

建筑承載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越來越多富有前瞻性的中國企業,正將綠色建筑作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未來,房地產行業將全面迎來零碳時代。尤其是新冠大流行重塑了人們對于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如何提升建筑關于“人的健康與福祉”成為了房地產企業的必要課題。

目前,國家和地方政府已出臺政策至上而下推動綠色建筑發展,作為房地產企業應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要有社會責任感,要帶頭履行企業綠色責任和義務,把綠色建筑發展作為現在和今后企業發展的戰略實實在在來抓好、抓實。

6.4 政府進一步完善政策進行市場消費引導

(1)新建建筑

我國建筑節能目前一般執行的是 65% 標準,北京、天津、新疆部分地區執行的是 75% 標準,地方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盡快出臺政策提高建筑節能執行標準。在供應端,對新建建筑提高建筑節能標準的開發項目,政府要加大對開發企業的綠色金融支持,保證資金供應。取消經濟適用房配置,用開發企業的存量房取代要配置的經濟適用房,既消除了庫存,又解決了綠色建筑建造資金問題,可謂是一舉兩得。在消費端,加大綠色貸款力度,降息或延長貸款時間,小孩享受入托、入學優惠政策等,鼓勵人們購置綠色住宅建筑。

同時,政府要加大綠色建筑的執法力度,對未按照綠色建筑設計進行建設或未取得 LEED 綠色標配認證的項目進行嚴管重罰,并將罰沒的資金獎勵獲得 LEED 綠色標配認證的項目。對在綠色建筑有重大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重獎,單位可以減免稅收,個人在職務、職稱晉升評審上享受優惠政策。

(2)既有建筑改造

為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中央出臺政策補貼大量資金對城鎮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地方政府要用好中央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行補貼的政策,請綠色建筑專家對老舊小區充分進行調查研究,制訂科學可行的綠色建筑改造方案,鼓勵個人和企業參與老舊小區綠色建筑改造投資,對獲得既有建筑改造 LEED 綠色標配認證的項目,可參照新建建筑獎勵標準進行獎勵,甚至可以高于新建建筑的獎勵標準。這樣做的目的是刺激綠色消費,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從根本上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和環境。

(3)發展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是綠色建筑的重要基礎,隨著人們對綠色意識的增強,綠色愛國主義者的增多,綠色思維消費將成為主流受眾消費,綠色建材無疑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

政府要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加大推廣和使用力度。鼓勵應用可循環利用的低碳建筑材料代替鋼鐵、水泥、玻璃等建材。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與大中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像生產汽車一樣,生產建筑零部件,打造一個現代化綠色建材生產基地和國際化標準生產線,作為綠色建材的研發、設計、生產基地,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7 結束語

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高度。2021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正確認識和把握雙碳目標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功于一役”,國家在“雙碳”工作思路上愈發清晰,決心上愈發堅定。利用綠色思維發展綠色建筑,相信中央提出的雙碳目標在設定的時間內一定能實現,一定能夠實現。

猜你喜歡
綠色建筑思維
綠色低碳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北方建筑》征稿簡則
關于建筑的非專業遐思
建筑的“芯”
綠色大地上的巾幗紅
獨特而偉大的建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