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x-LDL水平與后循環缺血性卒中的相關性研究

2023-01-17 13:18徐力
江西醫藥 2022年10期
關鍵詞:椎動脈脂蛋白硬化

徐力

(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鄭州 450000)

研究顯示,椎動脈起始部是后循環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Stroke,PCIS)最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部位,其發病及預后與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具有密切聯系[1]。動脈粥樣硬化是PCIS發病的關鍵,且存在各類細胞因子作用,其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謝過程中生成大量氧自由基以及過氧化物,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形態,引發血管內皮細胞凝血機制紊亂,同時增強血小板活性,加速生成纖維蛋白原,加速動脈粥樣硬化[2]。低密度脂蛋白正常生理狀態下顆粒小、易穿過血管壁且易被氧化形成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idation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ox-LDL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并誘導血液中的單核細胞透過內皮間隙并在內膜下分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攝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滲入血管內皮下并導致細胞內脂質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加劇動脈粥樣硬化[3]?,F臨床已存在以上兩種指標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變化及意義的報道,而本研究旨在通過椎-基底動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探查PCIS患者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并分析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與Hcy、ox-LDL指標水平的關系,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PCIS患者100例并將其納入觀察組,納入標準:符合《中國后循環缺血的專家共識》[4]中有關PCIS診斷標準,且經顱多普勒超聲及頸部CT等確診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者;臨床各項檢查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入院24 h內顱腦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確診為急性腦梗死者;合并惡性腫瘤、心肝腎功能不全、房顫等疾病者;伴有精神疾病或不能遵從醫囑者;無法配合頸動脈超聲等檢查者。隨機選取同期接受體檢的自愿者30例為健康對照組,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2.1 椎-基底動脈CTA檢查方法 設備采用西門子公司SOMATOM Defintion AS64型64層螺旋CT機,患者取仰臥位,自主動脈弓下緣至顱底掃描,設置參數為: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50 mA,層厚0.9 mm,利用Time Bolus法設置延遲時間,在肘正中靜脈使用碘海醇300 mgI/mL、70 mL進行注射,速度為5 mL/s,進行動脈期、靜脈期、延遲期掃描,掃描結束后將數據上傳至工作站,由2名具備豐富影像學診斷經驗的醫師進行評估,若兩者評估結果不一致則重新進行評估,直至兩者評估結果一致。

1.2.2指標檢測方法 常規采取肘靜脈血后保存,離心后提取血清,2 h內采用循環酶法(北京愛必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試劑盒)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上海潤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試劑盒)測定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通過美國貝克曼庫爾特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三酰甘油(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通過上海希森美康SYSMEX XT-1800i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定血小板計數(Platelet count,PLT)。

1.3 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評估標準 參考北美癥狀性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研究[5]中的相關規定,公式為血管狹窄率=(椎動脈起始部狹窄部位遠端的正常管徑-椎動脈起始部最狹窄部位的管徑)/椎動脈起始部狹窄部位遠端的正常管徑×100%,其中無狹窄指的是血管狹窄率=0%,輕度狹窄:狹窄率0%<R≤50%,中度狹窄:狹窄率為50%<R≤70%,重度狹窄:狹窄率70%<R≤99%,完全閉塞:狹窄率100%,在此處歸為重度狹窄組。

1.4 觀察指標 收集所有對象的臨床資料,比較狹窄組、無狹窄組、健康對照組及不同狹窄程度組間的Hcy、ox-LDL指標水平,經Spearman相關分析PCIS患者Hcy、ox-LDL指標水平與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之間的關系。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8.0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多組間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統計學有意義的結果進一步采用SNK-q檢驗;相關性采用Spearman分析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對象性別、年齡及P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G、TC、LDL-C均較健康對照組更高(P<0.05),而HDL-C教健康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一般資料比較[±s,n(%)]

表1 兩組對象一般資料比較[±s,n(%)]

組別 年齡(歲)n 性別男女觀察組健康對照組t/χ2值P值100 30 61(61.00)17(56.67)0.181 0.671 39(39.00)13(43.33)62.56±4.15 62.25±4.36 0.355 0.723 TG(mmol/L)1.96±0.42 1.12±0.26 10.359 0.000 TC(mmol/L)4.43±0.58 3.86±0.42 4.998 0.000 HDL-C(mmol/L)1.06±0.14 1.38±0.15 10.801 0.000 LDL-C(mmol/L)2.75±0.36 1.86±0.27 12.512 0.000 PLT(109/L)237.25±34.16 238.14±41.02 0.119 0.905

2.2 狹窄組、無狹窄組、健康對照組Hcy、ox-LDL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根據椎動脈起始部狹窄情況可分為狹窄組(n=75)、無狹窄組(n=25),三組組間Hcy、ox-LDL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狹窄組、無狹窄組、健康對照組Hcy、ox-LDL指標比較(±s)

表2 狹窄組、無狹窄組、健康對照組Hcy、ox-LDL指標比較(±s)

注:與狹窄組比較,aP<0.05;與無狹窄組比較,bP<0.05。

組別 n Hcy(μmol/L) ox-LDL(μg/L)狹窄組無狹窄組健康對照組F值P值75 25 30 15.72±2.56 10.23±2.36a 5.89±1.47ab 206.521 0.000 440.85±40.15 328.56±41.49a 153.26±21.58ab 653.070 0.000

2.3 不同狹窄程度組間Hcy、ox-LDL指標比較 不同狹窄程度組間Hcy、ox-LDL指標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狹窄程度組間Hcy、ox-LDL指標比較(±s)

表3 不同狹窄程度組間Hcy、ox-LDL指標比較(±s)

注:與輕度狹窄組比較,aP<0.05;與中度狹窄組比較,bP<0.05。

組別 n Hcy(μmol/L) ox-LDL(μg/L)輕度狹窄組中度狹窄組重度狹窄組F值P值397.70±32.08 459.32±40.38a 490.22±51.44ab 33.746 0.000 31 27 17 13.73±2.51 15.69±2.45a 19.41±2.81ab 27.054 0.000

2.4 相關性分析 經Spearman相關分析,PCIS組患者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與Hcy、ox-LDL指標均具有正相關性(P均<0.05),見表4。

表4 PCIS患者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與Hcy、ox-LDL指標的相關性分析(r/P)

3 討論

后循環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為臨床常見急性腦血管疾病的一種,發病率占缺血性腦卒中的20%左右,是因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從而引起局部病灶腦缺血[6]。血栓、脂肪沉積或出血性潰瘍等因素被現代醫學認為是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但針對其發病機制,目前尚存在一定爭議,初步推測認為,血栓的形成及栓子脫落可能是導致其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7]。急性昏迷、構音障礙、吞咽困難等是PCI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而血管彈性、血漿粘度等動脈粥樣硬化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變,椎基底動脈系統血栓受其影響而加重,前庭神經系統血流供應減少,短暫性缺血的情況影響到相應神經組織,患者生活質量下降[8]。

有學者研究認為,細胞因子作用以及血栓、斑塊受動脈粥樣硬化影響而脫落均在PCIS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9]。故分析PCIS發生發展與血清因子變化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在本研究中,觀察組TG、TC、LDL-C高于對照組而HDL-C低于對照組,考慮其原因認為,PCIS患者出現血清因子紊亂,是由于血脂代謝被其血流動力學影響而出現障礙。LDL-C其水平升高后,會進入血管中并堆積在血管內壁,進而引發血管斑塊,而斑塊破裂后則形成血栓。HDL-C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血管平滑肌舒張等作用來抑制血管斑塊以及血栓形成,從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因此HDL-C降低則提示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升高。

椎-基底動脈是后循環腦部血流供給的主要系統,影響其前庭神經系統供血,進而表現出相應的癥狀[10]。研究發現,伴有椎-基底動脈狹窄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其發生后循環卒中的概率明顯高于椎-基底動脈無狹窄者[11]。血管狹窄程度加重與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而PCIS又被血管狹窄程度加重影響而出現病情進展[12]。本研究根據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分組,結果顯示狹窄組、無狹窄組及健康對照組三組組間Hcy、ox-LDL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監測Hcy、ox-LDL指標水平確可有助于臨床判斷預后,而不同狹窄程度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與Hcy、ox-LDL指標均具有正相關性,分析原因,可能是因為,Hcy代謝過程中生成大量氧自由基以及過氧化物,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形態,導致脂質沉積[13],同時抑制一氧化氮含量,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同樣受到抑制,最終引發血管內皮細胞凝血機制紊亂,同時增強血小板活性,加速生成纖維蛋白原,加速動脈粥樣硬化[14],不利于預后。黃丹丹等[15]學者研究發現,缺血性腦血管病血清Hcy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有關,且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呈顯著正相關。正常生理狀態下,低密度脂蛋白顆粒小、易穿過血管壁且易被氧化形成ox-LDL,而ox-LDL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單核細胞受其誘導,透過內皮間隙并在內膜下分化為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攝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后,滲入血管內皮下并導致脂質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以及血栓。而LDL脂質氧化受Hcy自身氧化過程影響而氧化過程加快,加重粥樣硬化。

綜上所述,血清Hcy、ox-LDL水平與PCIS患者椎動脈起始部狹窄程度有關,且兩者具有相關一致性,臨床檢測對其病情的評估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椎動脈脂蛋白硬化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Apelin-13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超聲診斷右側椎動脈罕見變異1例
磨削硬化殘余應力分析與預測
低密度脂蛋白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索硬化1例
高密度脂蛋白與2型糖尿病發生的研究進展
類脂蛋白沉積癥一家系調查及基因突變檢測
結節性黃瘤并發Ⅱa 型高脂蛋白血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