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Logistic回歸分析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因素研究

2023-01-17 13:18侯昌權陳文楷廖有根
江西醫藥 2022年10期
關鍵詞:監護呼吸機血腫

侯昌權,陳文楷,廖有根

(宜春新建醫院1.重癥醫學科;2.神經外科;3.急診科,宜春 336000)

腦出血會使患者出現頭痛、昏迷、肢體麻木等癥狀,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致殘率,需及早進行治療[1]。重癥腦出血需采用腦室穿刺引流血腫手術治療,以便快速清除腦部血腫,避免血腫壓迫正常腦組織,減輕患者的病癥,效果較好[2]。但由于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多出現昏迷、咳嗽無力等癥狀,痰液積聚于肺內,更易并發肺部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影響患者預后。而探究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并針對性制定干預方案對降低術后監護肺部感染發生率至關重要。鑒于此,本研究將重點分析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宜春新建醫院收治的68例重癥腦出血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本研究已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納入標準:腦出血符合《神經病學(第8版)》[3]中相關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檢查證實;均在本院完成腦室穿刺引流血腫手術;肺部感染參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4]中方法評估:體溫超過38.5°,白細胞數量增加;出現咳嗽、氣促等癥狀;肺部影像學發現明顯的炎性改變;肺部可聞及干濕性啰音;痰培養病原菌陽性;臨床資料保存完整。排除標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惡性腫瘤的患者;伴有肝腎等器官病變的患者;入院時已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颊吣?5例,女33例;年齡49~68歲,平均年齡(53.20±3.05)歲;留置鼻飼管時間3~10 d,平均時間(6.74±1.06)d。

1.2 方法 基線資料收集方法:查閱患者基線資料并記錄研究所需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年齡、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史(COPD診斷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2018年)》[5]診斷標準)、留置鼻飼管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處理數據,全部計量資料均經Shapiro-Wilk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采用(±s)表示,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部感染發生率68例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15例,發生率為22.06%(15/68)。

2.2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發生組COPD史、留置鼻飼管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與未發生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性別、年齡、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2.3 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的回歸分析 將2.2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COPD史、留置鼻飼管時間、呼吸機使用時間作為自變量并賦值說明,見表格2,以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情況作為因變量(1=發生,0=未發生)。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有COPD史、留置鼻飼管時間長、呼吸機使用時間長是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OR>1,P<0.05)。見表3。

表3 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表2 自變量賦值情況

3 討論

目前,腦室穿刺引流血腫手術是治療重癥腦出血的有效方案之一,可清除腦內血腫,減輕腦組織損傷,使患者獲得治愈的機會。但手術會降低患者的抵抗力,減弱患者的排痰能力,容易誘發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影響患者術后恢復進程。安學芳等[6]于研究中提出651例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為26.73%。而本研究結果顯示,68例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為22.06%,差異之處可能與本研究納入樣本量少及個體差異相關,但均提示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較高。因此,積極探尋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發生肺部感染的影響因素對預防肺部感染的發生至關重要。

本研究比較發生、未發生肺部感染的重癥腦出血術后患者的資料,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有COPD史、留置鼻飼管時間長、呼吸機使用時間長是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發生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有COPD史:有COPD史的患者免疫功能會下降,抵抗力逐漸減弱,且呼吸系統及肺通氣功能多存在損傷,容易減弱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咳嗽及排痰的能力,導致肺部及呼吸道內的分泌物無法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發生風險[7]。建議醫護人員定時監測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的肺部通氣功能,及時清除分泌物,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2)留置鼻飼管時間長:鼻飼管是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常用的進食方法之一,但長時間留置鼻飼管會降低口腔的自凈作用,增加口腔細菌量,損傷患者鼻、口腔、咽喉等黏膜,造成食物反流、誤吸等現象,從而提高肺部感染的發生率[8]。建議醫護人員定期更換鼻飼管,并依據患者恢復情況及早取出鼻飼管,避免因時間過長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3)呼吸機使用時間長:呼吸機是臨床治療重癥腦出血患者常用的呼吸設備之一,但長時間使用呼吸機會使膈肌處于被動狀態,促使膈肌逐漸萎縮,從而減弱患者呼吸肌功能;且長時間使用呼吸機易造成口腔黏膜的擠壓損傷,增加細菌入侵概率,進而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情況[9]。建議醫護人員根據患者恢復情況盡量及早撤掉呼吸機,避免因時間長增加肺部感染發生率。因此,重癥腦出血患者具有較高的術后肺部感染發生風險,而臨床應優先篩查有COPD病史的患者,給予密切監測,術后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協助患者完成咳嗽或排痰等操作。同時,應結合患者自身恢復情況盡早取出鼻飼管或按時清理鼻飼管分泌物,在確?;颊吆粑脱醴€定的情況下早期撤掉呼吸機,改善呼吸道黏膜受損,修復機體防御機制,這對于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重癥腦出血患者術后監護肺部感染的發生與有COPD史、留置鼻飼管時間長、呼吸機使用時間長等因素有關,臨床可據此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以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猜你喜歡
監護呼吸機血腫
PB840呼吸機維修技巧與實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機質量控制
呼吸機日常養護結合護理干預對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作用
護娃成長盡責監護 有法相伴安全為重
探討風險管理在呼吸機維護與維修中的應用
穿刺顱內血腫消除術在基層神經外科臨床應用
兒童監護機器人設計
我國成年監護制度之探討與展望
CT混雜征對腦出血血腫擴大的預測價值
下肢平滑肌肉瘤誤為慢性血腫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