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vlik挽具配合夾板治療新生兒股骨干骨折

2023-01-17 13:18袁淦峰黃秀明徐健兵肖觀發
江西醫藥 2022年10期
關鍵詞:成角吊帶夾板

袁淦峰,黃秀明,徐健兵,肖觀發

(江西省贛州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贛州 341000)

新生兒股骨骨折是一種較少見的創傷,多見于產傷,很少并神經及血管損傷。在新生兒產傷骨折中股骨干骨折位于鎖骨和肱骨骨折之后列第3位,據Morris等[1]報道發生率約0.13%。隨著產科技術和圍產期醫學的發展,新生兒產傷所致的股骨干骨折的發生率有所下降,但仍有部分病例延遲診斷、過度治療[2-3]。Pavlik吊帶固定、高分子繃帶外固定、垂直懸吊牽引、夾板固定等方法均可用于治療新生兒產傷所致股骨干骨折,但各有利弊[4-5]。本院采用徒手整復后用紙夾板外固定后配合Pavlik挽具治療新生兒股骨干骨折,獲得良好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例,男6例,女2例;左側5例,右側3例。其中產傷致股骨干閉合性骨折5例,外傷致股骨干骨折2例,成骨不全1例。治療時年齡10 h~25 d?;純壕泋線攝片證實,骨折發生于股骨干中上1/3段6例,下1/3段骨折2例;斜形或螺旋形5例,橫行骨折3例。大腿外觀有明顯向外成角及重疊縮短畸形。成角移位平均45°(22°~80°),短縮移位平均1.0 cm(0.5~2.0 tin)?;純合轮阒貉\好,無其他合并傷。

1.2 治療方法置新生兒于床上,仰臥位。助手固定患肢,屈曲膝關節90°縱向牽引復位骨折后,保持下肢無旋轉。將0.5 mm厚的紙板剪成長方形,其長度與大腿周徑相近,寬度與大腿長度相近,將去紙板的四角修成弧狀,環繞在患側大腿上,用繃帶包扎,注意包扎的松緊度,觀察患肢末梢血運情況,復查X線后采用Pavlik吊帶固定維持雙髖屈曲90°,外展45°~50°。觀察2~3 h返家治療。治療后1周,2周,3周,4周門診復查,根據X線片情況進行Pavlik吊帶調整,如骨折端有連續性骨痂形成骨折線模糊,去除Pavlik挽具及紙夾板。此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 分析股骨骨折手法復位前后正側位X線片上骨折成角度數及下肢短縮程度、Pavlik吊帶固定時間、末次隨訪時雙下肢長度差異、正側位片上成角度數、有無跛行。統計并發癥發生情況(骨折不愈合、壓瘡、皮疹、股神經麻痹、股骨頭缺血壞死)及處理措施。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手法復位前后相關參數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8例全部獲得隨訪,隨訪時間為5~48個月,手法復位夾板固定后骨折正側位成角明顯改善,下肢短縮糾正程度(0.41±0.16)cm,夾板及pavlik吊帶固定時間(25.75±2.71)天,所有病例在紙夾板及Pavlik挽具治療期間均未發皮膚糜爛和壓瘡。末次隨訪時所有病例患肢x線片示股骨塑形良好,無明顯短縮、旋轉畸形。雙下肢外觀無畸形,下肢不等長在1 cm以內,行走及步態無異常。

圖1 典型病例患兒,男,因產傷致左股骨骨折12小時,受傷時的正側位片(a,b)股骨骨折手法復位后夾板及pavlik吊帶固定大體照(c、d),骨折復位固定后復查正側位片(e、f),骨折成角及重疊明顯改善,受傷后4周正側位片(g、h):4周后拆除夾板及Pavlik吊帶,受傷后3個月正側位片(i、j)骨折線消失,骨折端塑形良好,受傷后1年正側位片(k、l):骨折成角自行糾正。

3 討論

造成新生兒股骨骨折的原因很多,如產傷、意外事故、病理性骨折等,以產傷最為多見。Radesky[6]認為,診斷小兒股骨骨折時,應詳細詢問病史,評估骨折機制(包括意外傷害、虐待、產傷等)。完善X線檢查,明確骨折類型。警惕代謝性骨病(rick病)、早產、營養不良、成骨不全等,并進一步排除隱匿性骨折及骨骼畸形。

新生兒股骨干骨折的治療:由于新生兒中長發育旺盛,骨折愈合快,自我矯正和塑形能力強,對于輕度移位或成角畸形均能自行矯正,因而治療方法與成人有很大不同,以簡便易行、痛苦小、并發癥少、療效好為治療原則。綜合患兒年齡、合并癥、骨折部位等特征,選擇Pavlik吊帶 固定、高分子繃帶外固定(石膏固定)、垂直懸吊牽引、夾板固定等方法,但各種方法均有利弊[7-8]。

1957 年[9],Pavlik挽具最早廣泛用于 治療6個月以下嬰兒髖部發育不良。1995年[10],首次報道Pavlik挽具用于治療3名10~18月成骨不全及8名2周~6月因暴力致股骨近端、中段股骨骨折小兒,治療時長4~5.5 w,隨訪平均20個月,骨折對位滿意,沒有大于1 cm的下肢不等長。最終得出結論:推薦Pavlik挽具用于小于4個月患兒股骨骨折治療,發育正?;純嚎煞艑捴?月,短縮小于2 cm,成骨不全的患兒也可放大年齡限制。Podeszwa等[11]比較了吊帶與石膏治療1歲以下股骨干骨折患兒后認為,Pavlik挽具也適用于1歲以下患兒股骨干骨折的治療。最終兩組骨折均愈合、術后移位、長期短縮無明顯差異,Pavlik挽具組較石膏組皮膚并發癥更少。2010年[12],美國骨科醫師學會在小兒股骨骨折治療指南中推薦6個月以下、短縮小于2 cm患兒使用Pavlik挽具或石膏治療,沒有明確限定適用的骨折類型?!敖嵌取辈蛔鳛榕懦炀?、石膏治療的指標,“短縮”作為排除吊帶、石膏的指標。王保利等[13]認為新生兒股骨骨折表現為大腿腫脹,由疼痛引起的異??摁[,患肢無主動活動,出現畸形、短縮、異?;顒?,大腿中段以下的肢體外旋,甚至可及骨擦音,單純手法復位后紙夾板固定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表1 患兒骨折復位前后、末次隨訪股骨正側位成角度數、骨折復位后下肢短縮改變程度、夾板及pavlik吊帶固定時間

本研究采用Pavlik挽具配合夾板的方法治療新生兒股骨干骨折,先行手法復位糾正下肢旋轉,盡可能糾正骨折成角及短縮,紙夾板固定后繃帶固定,可以明顯減少成角及短縮程度,再用Pavlik吊帶固定維持雙髖屈曲90°,外展45°~50°。新生兒股骨干骨折先行手法復位的必要性:其一手法復位后可以減少股骨骨折成角及短縮程度,減少患兒疼痛;其二在治療過程中碰到很多患兒家長看到骨折明顯移位成角,心里總是擔心預后不好,復位后骨折移位減少可緩解家屬的心理壓力,這種治療方法比髖人字石膏固定更不容易形成皮膚壓瘡,更好的護理,比單純的Pavlik吊帶固定更加明顯糾正骨折的成角及短縮程度,可以縮短骨折愈合時間,手法復位后單純紙夾板固定是不能維持骨折完全穩定的,紙夾板固定只是相對穩定骨折端,所以需要結合Pavlik吊帶固定來穩定骨折及維持股骨的機械抽線,減少患兒疼痛,家長滿意,這種治療方法比垂直懸吊皮膚牽引更方便,可以門診隨診觀察。治療效果良好,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現骨折不愈合、股神經麻痹、股骨頭缺血壞死的病例,末次隨訪行走時無跛行、疼痛,股骨正側位片成角明顯糾正。

4 結論

本研究采用Pavlik挽具配合夾板的方法治療新生兒股骨干骨折。該方法的優點在于:復位后夾板固定明顯改善骨折成角及短縮,紙夾板固定可以維持骨折相對穩定,減少患兒哭鬧,家長滿意;無需住院治療;不容易形成皮膚壓瘡,便于護理;治療效果良好。因此作者認為Pavlik挽具配合夾板治療新生兒股骨干骨折是有效而簡單的方法。

猜你喜歡
成角吊帶夾板
石膏與小夾板在四肢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成角近段旋磨對嚴重鈣化成角冠狀動脈病變的治療價值
盆底超聲檢測評估無張力性尿道中段懸吊帶術后吊帶相關并發癥的意義
2019年高考數學模擬試卷(三)參考答案
吊帶背心
錯在哪里
你的偶像
夏日吊帶風
不同成角三維牽引對腰椎滑脫癥療效的影響
邊條翼夾板結構強度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