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例百日咳患兒疾病流行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

2023-01-17 13:19龔小燕彭緒云李兵飛周利利楊霖
江西醫藥 2022年10期
關鍵詞:百日咳嬰幼兒疫苗

龔小燕,彭緒云,李兵飛,周利利,楊霖

(江西省贛州市婦幼保健院,贛州 341000)

百日咳作為嬰幼兒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之一,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具有高傳染性、高發病率的疾病,曾是全球范圍內引起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百日咳通常具有數年之久的流行特征,可見于所有年齡段的嬰幼兒。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百日咳成分的疫苗免疫接種等預防措施不斷出臺,百日咳發病率也得到有效控制。但疫苗免疫保護效力不足、患兒臨床表現不典型、診斷方式局限等因素,常導致百日咳無法被及時發現,由此造成百日咳的傳播流行,嚴重時甚至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旨在分析百日咳患兒的流行特征及危險因素,以325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明確其相關危險因素。本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為LL-20191201。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來我院行鼻咽拭子檢測的患兒資料,以其中檢測結果為陽性的325例百日咳患兒作為百日咳組,以同期檢測結果為陰性的261例咳嗽住院患兒為對照組,患兒年齡均在28天至9.0歲之間。

1.2 納入標準 患兒年齡<14歲;患兒均接受住院治療;參照《中國兒童百日咳診斷及治療建議》[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百日咳組患兒可出現陣發性咳嗽、青紫、咳劇面紅、吸氣性吼聲或咳嗽后嘔吐等相關癥狀,且經實驗室熒光PCR法檢測其百日咳鮑特菌呈陽性,可確診為百日咳;對照組患兒具有百日咳患兒類似癥狀,但經實驗室熒光PCR法檢測其百日咳鮑特菌呈陰性。

1.3 排除標準 患兒臨床資料不全;患兒氣道發育不完全;患兒存在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肺發育不全、免疫缺陷病、遺傳代謝性疾病等影響研究的疾??;患兒家長不愿參加本次研究。

1.4 一般資料收集 由病案室調取患兒的臨床資料,記錄患兒的相關情況,即記錄其主訴、既往病史、現病史、體格檢查結果、實驗室檢查結果、病原學檢查結果及出院診斷結果。

1.5 標本采集及檢測 在患兒入院后,對患兒進行鼻咽拭子采集,后以2 mL無菌生理鹽水將其保存在2~8℃的環境中,對鼻咽拭子進行常規處理,提取其中的核酸DNA進行百日咳鮑特菌酶聯免疫法檢測,P/N≥2.1即為陽性;百日咳桿菌檢測試劑盒由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實時熒光PCR儀由美國ABI公司提供,型號為ViiA7DX。對患兒進行靜脈血采集,并對其進行八聯呼吸道病原抗體IgM。對患兒進行痰液采集,后進行常規培養。

回顧對比并分析兩組患兒的臨床特點:在患兒家長允許的前提下,由醫務人員對患兒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明確患兒百白破聯合疫苗(Diphtheria,Pertussis,Tetanus,DTP)的接種年齡及劑次(接種一劑、兩劑、三劑)、患兒發病前7 d所接觸的咳嗽人群(可疑人員接觸史)、患兒發病前1個月住址等信息,將明確以上信息且免疫功能相關指標完善的患兒納入百日咳危險因素分析。

1.6 統計分析方法 應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經檢驗后為正態分布,且方差齊(±s),以t進行檢驗;偏態分布(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以U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n(%)]進行表示,組間對比以χ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進行單因素方差檢驗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2018年至2020年期間我院共收治接受百日咳鮑特菌DNA檢測的患兒5872例,其中2018年陽性檢出率為22.91%(107/467),2019年檢出率為9.21%(115/4156),2020年檢出率為8.25%(103/1249);共計檢出陽性患兒325例,其中男186例,女139例,患兒年齡區間為28 d~9.0歲,28 d~1歲患兒236例(72.68%),1~3歲患兒153例(15.77%),3~7歲患兒37例(11.13%),7歲以上患兒1例(0.41%)。百日咳的發病時間不定,呈全年散發表現,春季 (2~4月)共計54例(16.62%),夏季(5~8月)共計169例(52.00%),秋季(8~10月)共計51例(15.69%),冬季(11~次年1月)共計51例(15.69%),8月時患兒發病率達到峰值,共計80例(24.62%)。

2.2 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對比 對比兩組患兒的平均住院時間、入院前平均咳嗽時間、面紅、面青紫、等臨床癥狀的發生率、白細胞計數、白細胞>20×109/L發生率、淋巴細胞分類可知,百日咳組患兒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P<0.05);對比兩組患兒的發熱及CRP升高率可知,百日咳患兒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兒(P<0.05);其余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對比[n(%);(±s)]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指標對比[n(%);(±s)]

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指標 對照組(n=261)百日咳組(n=325)χ2 P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指標性別(男)年齡(歲)平均住院時間(d)入院前平均咳嗽時間(d)輕咳陣發性咳嗽痙攣性咳嗽雞鳴樣回聲面紅青紫惡心嘔吐夜間重痰粘發熱(>38℃)痰鳴音喘鳴音氣促干啰音濕啰音精神不佳具呼吸疾類病治療史先天性心臟病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白細胞計數(×109/L)白細胞(>20×109/L)淋巴細胞分類(%)CPR升高(>8 mg/L)148(56.70)3.25±0.54 7.50±2.15 4.82±0.37 29(11.11)249(95.40)10(3.83)9(3.45)57(21.84)4(1.53)7(2.68)39(14.94)86(32.95)151(57.85)78(29.89)82(31.42)78(29.89)255(97.70)75(28.74)190(72.80)103(39.46)197(75.48)11(4.21)55(21.07)10.17±5.01 9(3.45)60.43±29.58 58(22.22)186(57.23)3.23±0.58 10.25±3.27 8.87±0.32 35(10.77)320(98.46)87(26.77)41(12.62)205(63.08)39(12.00)10(3.08)77(23.69)139(42.77)188(57.85)51(15.69)97(29.85)87(26.77)314(96.62)101(31.08)229(70.46)144(44.31)254(78.15)8(2.46)101(31.08)14.26±7.04 46(14.15)66.25±16.87 20(6.15)1.684 2.795 9.684 8.795 1.452 1.632 1.568 2.024 9.795 10.748 2.795 1.748 1.683 2.541 9.683 2.108 1.854 2.015 1.843 1.540 0.985 1.254 1.382 1.460-11.254 23.015 8.416 13.054 0.314 0.516<0.001<0.001 0.784 0.851 0.814 0.598<0.001<0.001 0.714 0.706 0.812 0.963<0.001 0.857 0.639 0.870 0.874 0.482 0.351 0.482 0.622 0.711<0.001<0.001<0.001<0.001

2.3 百日咳患兒感染的單因素分析(見表2)對百日咳組患兒進行單因素分析可知,其中疫苗未免疫、疫苗未及時免疫、接觸史是患兒感染百日咳的單因素,見表2。

表2 百日咳患兒感染的單因素分析[n(%)]

2.4 百日咳患兒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對百日咳組患兒進行獨立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可知,其中疫苗未免疫、疫苗未及時免疫、接觸史是患兒感染百日咳的獨立危險因素,見表3。

表3 日咳患兒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 討論

嬰幼兒在胸廓發育不成熟的情況下,其氣道狹窄,致使物理咳嗽,免疫功能較弱,在肺部感染細菌后可大規模增殖,并產生毒素向全身及局部進行釋放,導致其纖毛運動停止,呼吸道分泌黏稠物質,無法及時將其咳出,由此極易堵塞氣道,進而出現發作性青紫、呼吸暫停、窒息等不典型表現[4]?;純撼霈F不典型臨床癥狀時,醫師極易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故早期診斷存在一定難度,需結合患兒的輔助檢查結果進行判斷[5-7]?,F階段臨床所收治的百日咳患兒多為1歲內的嬰幼兒,即說明1歲內的嬰幼兒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并未發育完善,其咳嗽功能不佳,往往較難將痰液有效排出,致使患兒的病程遷延,難以痊愈。百日咳在四季均有發病報道,但在夏季時比例最高,且患兒多具有喘息表現,部分患兒甚至出現發熱表現。百日咳的臨床癥狀多依賴于病原學診斷,即百日咳鮑特菌的相關情況[8]。百日咳鮑特菌現已成為臨床診斷百日咳的金標準,但百日咳鮑特菌的培養要求較高,如試驗周期長、菌種受影響因素較多、敏感性不佳,常導致患兒需進行多次檢測方可明確其機體情況[9]。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期間我院累計檢出百日咳鮑特菌陽性患兒325例,其中28 d~1歲患兒236例,占比達72.68%,由此可說明百日咳患兒多為1歲內的嬰幼兒,這與黃海濤等[10]報道結果相類似。結合我國現有的DTP免疫計劃策略可知,3~5月齡、18~24月齡是接種加強1針的關鍵時期。本次研究中百日咳組患兒疫苗未免疫、疫苗未及時免疫的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患兒,即說明患兒缺乏免疫保護,由此患兒成為百日咳的易感人群。接觸史同樣是百日咳患兒感染的危險因素之一,本次研究結果顯示,45.54%的百日咳組患兒具有長期咳嗽人群接觸史,而結合DTP疫苗保護時間、效果等因素考慮,學齡前兒童、稍年長但癥狀不典型的兒童均可能成為嬰幼兒的感染源[11]。

世衛組織針對百日咳早已下達相應要求,即嬰幼兒在6月齡前應接種3針DTP,使免疫覆蓋率≥90%;且在百日咳高危地區可將第一次接種DTP的年齡提早至6~8周。在我國,應結合免疫政策適當調整嬰幼兒接種DTP的年齡,同時加強百日咳、DTP等相關內容的宣教。部分嬰幼兒家屬仍對我國國產疫苗存在質疑,擔心患兒因病不宜接種疫苗、疫苗存在副作用或疫苗的其他不良事件等,我國早于2013年研制出無細胞百白破疫苗(DTaP),并將其全面代替全細胞百白破疫苗(DTwP)。DTaP的免疫原性較好,且副作用小,適齡兒童應及時接種[12]。DTP的免疫保護效力通常在4~12年之間,而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青少年及成人的加強免疫政策,故青少年、成人是嬰幼兒患百日咳的潛在傳染源,對此,醫師在對患兒進行診斷時,應首選詢問患兒的接觸史,由此為后續的診斷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13]。而為了預防百日咳在嬰幼兒中流行,嬰幼兒在與人群接觸前2周應及時進行預防接種。

綜上所述,熒光PCR法能夠在早期有效檢測癥狀不典型患兒,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而患兒未免疫、未及時免疫或存在接觸史,則是百日咳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應組織適齡嬰幼兒及時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對疑似人群進行隔離防護,由此可有效降低百日咳的發病率。

猜你喜歡
百日咳嬰幼兒疫苗
《針織嬰幼兒及兒童服裝》標準探討
阿奇霉素在小兒百日咳的應用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我是疫苗,認識一下唄!
小心百日咳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圖解嬰幼兒窒息緊急處理
百日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