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微課的大學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模式研究
——以《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為例

2023-01-20 18:53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奧德賽大學微課

李 茜

(安徽三聯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和高校教師的重視。很多教師不僅對文化導入的重要性進行了研究,而且提出很多有益的實踐做法,比如融合法、實踐法、中西文化比較法等多種方式,還有一部分教師主張將文化導入與專題講座、選修課等有機結合起來進行。這些方法都有其合理性,但傳統模式的導入經常受到課時、手段和理念等多種因素制約,具體導入效果大打折扣。為了適應網絡社會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應用新媒體、新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大學英語改革的一種必然趨勢。本研究認為,利用微課模式的在課前就本單元涉及的英語文化背景設計小專題進行引入,是一種可以推廣的文化導入模式。

二、文化導入的必要性和制約因素

語言是一種歷史和文化的沉積。理解英語國家語言必須了解其文化,兩者相輔相成。[1]目前大學英語教學雖然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西方文化導入一直是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薄弱環節。在實際教學中,制約著大學英語課堂的文化導入的現實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課時安排的制約

目前,大部分高校公共英語學生只開設兩年的英語課程,每周4個課時左右。為了應對各類考試,教師只能把有限的課堂時間放在與考試直接相關的語言技能的學習上,很難有時間對課本涉及的西方國家文化進行系統的導入。比如對于西方重要節日“萬圣節”的介紹,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只能從其名稱、服裝、道具等進行粗線介紹,而不能就其淵源、發展過程、傳統內涵等讓學生細致充分的學習。萬圣節原本是西方宗教節日,是為了慶祝在天的全體圣人,本應神圣威嚴。而現實中,很多中國年輕人誤以為萬圣節就是西方鬼節。學生們會在這一天過萬圣節卻不知道萬圣節真正的意義,從而會導致對這一節日文化的誤解。

(二)教學手段的限制

文化導入的內容繁雜,時效性強,適用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的方式。然而,傳統的課堂講授使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文化信息,難以參與和互動,漸漸失去對文化導入的興趣。例如新視野課本第二冊第二課中所涉及的美國教育體制,單純的文字講解顯然比較乏力,不利于學生理解西方同齡人是如何學習和考試的。如果能通過視頻方式利用聲音、動畫、圖表等多個要素進行分析,既可以使學生明了英美國家學生的上課方式、考試模式,也可以讓大家對留學英美國家有自己的期待和認識,有助于學生主動地接受文化知識,提高積極性。

(三)文化導入理念的落后

受自身文化素質和教學理念的限制,很多教師在介紹英美文化現象時,往往關注其表面,對這種文化歷史階段不同傳播狀態等內涵方面重視不夠,這樣會使得學生對某些西方文化理解上狹隘、主觀,要么盲目推崇,要么徹底否定。[2]作為文化導入的指導者,我們有責任傳播正能量,引導學生更加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比如在對美國的政黨制度作介紹時,教師首先要對三權分立、多黨執政等美國政治制度有全面的了解,引導學生認識其形成的歷史原因和環境,讓學生不僅看到其美好的一面,更要對其利弊進行全面客觀分析,讓大家認識到各個國家的政治制度與本國歷史和國情是不可分割的,只有適合本國國情和歷史發展的制度才是最好的制度。作為祖國的年輕一代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民族觀,要做到兼容并包,彼此尊重,而不要盲目崇拜,妄自菲薄。

三、微課模式在大學英語文化導入中的優勢

微課理念是網絡課堂的一種新形式,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翻轉課堂的研究給微課教學提供了思路和技術可能性。微課并不是課堂教學的簡單刪減,而是教師對教學重點更合理的提煉和解構,更清楚地歸納總結知識點。同時結合教學材料如PPT課件,讓學生參加學習、討論、反思,進行個性化的學習。

微課的教學步驟大致包括:歸納知識、收集材料、課堂設計,錄制視頻、上傳網絡,檢查鞏固。針對上述提到的三大現實制約因素,利用微課手段進行文化導入有以下三個優勢:

(一)不受課堂時間和地點的制約

短小精煉是微課教學手段的重要特點。微課一般時間較短,便于上傳至網絡。學生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載體,根據自己的進度自主學習。微課教學正好適應了英語文化涉及面大、內容繁雜的特點,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通過反復觀看微課,還可以和課堂教學形成呼應,有利于翻轉課堂的實現。

(二)文化導入方式靈活

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微課教學更為靈活,有助于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學生也可以把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上傳至平臺,與其他同學和老師及時分享溝通,增強師生互動。例如,在介紹西方圣誕節時,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網絡搜集資料,在微課中呈現其與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直觀地了解雖然兩個節日有不同的歷史淵源,但這兩個節日都是中西方人民在辭舊迎新之際寄托希望,團聚和幸福。借助于微課這一手段,可以使我們想導入的文化信息量增大了,這種相似點和不同點的比較會讓學生更能看到人類文化的共性和差異,從而培養大家更廣闊的視野和文化包容性。

(三)文化導入內容的客觀性和互動性

微課模式更能夠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形成個體對文化的理解。學生也可以方便地進行在線交流、提問、分享。例如在引入中西方姓名文化的介紹時,教師在微課中可以先介紹下中西方姓名的構成和順序,中國是姓前名后,而英美姓名卻恰恰相反,是名前姓后,讓同學們來思考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這種不同的姓名文化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社會的思想、習慣和行為。然后在課堂上再向學生解釋這實際上是中國以家為重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追求個性的體現。

四、微課模式在大學英語文化導入教學中的實例分析

本研究選取《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實驗班級建立QQ群,使用學習通和u校園平臺,可以保證師生能夠及時交流和溝通。本文限于篇幅,僅選取第二冊第三單元課文Journey Through the Odyssey Years為例,呈現如何借助微課將文化知識融入到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

(一)選取合適的文化選題,制作微課

課文描述了西方人對于人生階段劃分這一問題上的一般性共識,即將人生劃分為嬰兒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時期,中年期和老年時期六個階段。通過比較對于“成年時期”這一階段現在和過去的不同認知,作者向我們介紹了一個介于青春期與成年期之間新的人生階段,即“奧德賽歲月”。雖然在這一重要階段,許多年輕人出現叛逆、迷惘,但作者堅信,歷經艱辛的“奧德賽歲月”,年輕人終究會完成自我探索、自我認知,逐步成熟成長,并步入真正的成年期。這一單元我們選取了題目中的“奧德賽”作為文化選題,學生們一開始對“奧德賽歲月”不理解,也就沒法真正理解題目的含義。我們制作PPT,并通過錄屏軟件,制作微課向同學們闡明三個問題:1)“奧德賽”有什么意義?它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用它來指代人生這個階段?2)“奧德賽歲月”具體的意思是什么?3)這一階段有什么特點?

(二)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微課

教師在學習通平臺發布已經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并在課前布置每個學生獨立思考:1)你對于“奧德賽歲月”的理解是什么?2)中西方在這一階段的年輕人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在微課學習和其他相關閱讀材料查閱的基礎上完成以上兩個問題的英語書面陳述,并發布在微課所在平臺的討論區內。

(三)學生課上分享并合作完成小組任務

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每個學生將自己準備的課前作業和查找的資料進行小組內口頭分享。組內陳述完后,還可以全班展示。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始終做到積極引導和及時反饋。課上的小組任務大致有幾種形式:

(1) 各小組就規定文化導入話題進行一次英文口頭陳述。為了保證作為聽眾的學生能夠跟上并更好地理解,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大屏幕或黑板讓另一名組員展示用到的關鍵詞表達;

(2)可以讓一個小組就這個話題設計幾個問題,可以是選擇題、判斷正誤題和簡答題的形式,由其他組同學參與回答;

(3)教師也可以設計新的小組任務,比如簡答,角色扮演,含有文化內容的翻譯等,仍然要求小組協作,結合已掌握的內容,鞏固對這一文化現象的理解。

(四)學生課后整理復習該主題相關學習資料

學生課后對教師上傳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和復習。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就相關內容布置課后任務。比如可以布置一篇小作文,題目就是“如何渡過奧德賽歲月”。作為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年輕人,學生們生理上已經成年但心理上還未準備好,他們可能也有自己的困惑和苦惱。讓大家展望自己的未來,如何讓自己平穩地度過“奧德賽歲月”。

由此,我們可以把這一單元“奧德賽歲月”的文化主題的教學流程概括成:

(1) 教師制作相關微課

(2) 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微課并完成課前任務

(3) 學生課上小組之間共享任務成果

(4) 學生在教師協助下完成相關課內任務

(5) 教師課堂進行成果總結、評價和反饋

(6) 教師課后分享課內任務成果

(7) 學生復習整理所有資料并完成相關作業

五、結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短小靈活,主題突出,兼具多媒體教學等多重優勢,勢必可以成為大學英語文化導入課堂建構的一種有益助手。微課教學手段的引入不僅能夠滿足學生自主化學習需求,還能促使教師具備現代化教育技能以及綜合業務水平的提升,使大學英語文化導入事半功倍。[5]

猜你喜歡
奧德賽大學微課
“留白”是個大學問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導入微課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元素大陸奧德賽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宜家宜商MPV廣汽本田奧德賽VS大眾夏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