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庭堅詠茶詩詞的文化意蘊探微

2023-01-20 18:53
呂梁教育學院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黃庭堅詩人

趙 暉

(呂梁學院離石師范分校,山西 呂梁 033000)

詠茶詩詞是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興盛的,它是茶文化傳播的載體,亦是文士精神品格的寄托。北宋作為茶文化發展的高峰期,涉茶作品在數量及質量上遠超前代。歐陽修、梅堯臣、蘇軾、黃庭堅等人,以詩人兼茶客的雙重身份,將茶之“色、香、味、形”寫入卷軸,賦予其形而上的審美意蘊。而“茶文化的氛圍與詩文創作的結合,使得茶詩具備了形式與內容的雙重美感”[1]。廣義上的茶詩指涉茶之詩,而狹義是指以茶為主題,敘及茶事的詩詞。本文取廣義視角切入,凡黃庭堅詩中帶“茶”字的作品,均為研究對象。

黃庭堅是北宋文人的典型代表,一生嗜茶,曾以茶代酒二十載,有“雙井主人”(黃裳語)及“分寧一茶客”(富弼語)的美譽。據研究者統計,北宋時期,以茶字為詩題的詩歌僅300余首,詩人約100余人,其中黃庭堅95首,蘇軾76首,梅堯臣60首[2]。有研究者作了更細致地劃分,黃庭堅的現存詩歌中,涉茶詩110余首,詠茶詩30多首[3]。明代王士禎《花草蒙拾》中提及:“《草堂》載山谷《品令》、《阮郎歸》二闋,皆詠茶之作。按黃集詠茶詩最多最工?!盵4]

一、黃庭堅的生活環境

(一)十里茶香的分寧雙井

茶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南方氣候溫潤,日照充足且雨水充沛,是茶樹生長的理想家園,這也是大量詠茶詩產生于南方的原由。黃庭堅(號山谷道人)生于江西著名的產茶區——洪州分寧雙井(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這里依山傍水,鐘靈毓秀,土地肥沃,云縈霧繞,適合茶樹生長,因而所產茶葉品質獨特,種類齊全,除久負盛名,被稱為“草茶第一”的雙井外,還有“白茶”“龍須”“云膚”“雪芽”等,一時名動京華,受到世人喜愛。明代貝瓊以“十里秋風香”盛贊此地,而黃山谷自小便生活在這里。在戶戶有茶園,莊莊飄茶香的田間壟陌上行走,空氣里都浮動茶的氤氳。人們種茶、摘茶、制茶、飲茶,是為常態。而黃山谷游戲其間,舉手投足間被茶洗禮,逐漸成長為一名深諳茶藝,通曉茶道的茶客,而詩人身份的疊加,使其筆下的茶葉又多了層文化底色。他描寫茶鄉之雋秀,茶農之素樸,茶葉之精妙,生動至極。而每摘茶﹑品茶或詠嘆茶功的作品,傳神且富美感?!氨痹反猴L,方圭圓璧”寫茶餅形狀,方形如圭器,圓形如碧玉?!霸聢F犀胯斗圓方,研膏入焙香”“碾聲初斷夜將闌”寫碾茶及制茶的辛苦;“曲幾團蒲聽煮湯,煎成車聲繞羊腸”描繪煮茶情境,他將車轱轆聲比作煮茶的聲響,想象奇絕;“碾破春風,香凝午帳,銀瓶雪滾翻成浪?!睂懫凡璧臉啡さ?,這些茶詩都源于黃庭堅這位資深茶客,在閱盡千帆后對品茶體驗的加工。

黃庭堅15歲離開家鄉,之后便開啟漫長的宦游生涯。他雖嘗過各地的茶葉,但對家鄉的茶葉,始終情有所鐘。尤其是被譽為“草茶第一”的雙井茶,曾不吝筆墨,寫下約30余首詠嘆之作,占據著茶詩的小半壁江山。雙井茶生長于峻嶺中的半山腰,經歷嚴酷自然環境的考驗后,葉子鮮嫩異常,這種絕地逢生后帶來味蕾體驗,令詩人難忘,他有《雙井茶》《雙井茶送子瞻》《答黃冕仲索煎雙井并簡揚休》《公擇用前韻嘲戲雙井》等吟詠佳作,為雙井茶代言?!拔峒译p井塘,十里秋風香?!薄安韪示泼兰畴p井,魚肥稻香派百泉?!薄半p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無光輝?!薄凹疑晋椬κ切〔?,敢與好賜云龍同?!弊掷镄虚g,多溢美之詞,雙井茶由此揚名。蘇軾、歐陽修等人都有盛贊之詞,“長安富貴王侯家,一吸猶須三日夸”(歐語)“人間誰敢更爭妍,斗取紅窗粉面?!?蘇語),可見雙井茶深得文士喜愛。清代陳文瑞在《西江竹枝詞》中有:“旗槍嫩綠展將齊,到處筠籃雨后攜。好事人生山谷后,爭談雙井壓江西?!焙笕艘喽嘁浴半p井”代指黃庭堅。宋周輝《清波雜志》(卷四)中“雙井因黃庭堅而重”一語,點明兩者因緣深厚。而詩人每行走江湖,在風潮浪打中的羈旅之思也在對家鄉茶葉的品鑒及書寫中得到釋放,這些生于青山幽谷、不染塵世的茶葉是其人生的慰藉,山谷有言“以吾之樂雙井,知和甫之不忘盧泉也”。

(二)以茶交友的宦海生涯

宋代是飲茶史上的龍鳳盛世,茶葉“采擇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5],統治者不僅愛茶、禮茶,亦賜茶給群臣,“又有茶酒廚料之給”,士大夫沐浴膏澤,歌詠茶事。宋徽宗時,貢茶發展呈登峰造極之勢,而身居官僚機構的黃庭堅便有了更多機會接觸名茶,參與茶事活動,他對茶的認知也在不斷深化。大龍團茶、小龍團茶、密云龍茶、建茶等珍稀茶葉,在其筆下活躍,“矞云蒼璧小盤龍,貢包新樣出元豐?!薄巴饧倚沦n蒼龍璧,北焙風煙天上來?!?,“盤龍”及“蒼龍”都是貢茶,因茶餅上壓有精美的龍紋圖案而得名,深受皇室喜愛?!佰衷窗暤谝淮?,緗奩碾香供玉食”描寫了世間珍品壑源揀芽,很少有人見其面貌,而詩人得飲此茶,倍感榮幸。借官茶提升認知及品味,也成為這一時期文士價值的體現,歐陽修、蘇軾等人都有品鑒之作。黃庭堅這類茶詩多作于其供職大名府國子監教授期間,生活優渥閑適,經常舉辦文人茶會以度暇日,參與者多半是志趣相合的親舊好友,其交流品茶所得,切磋詩文創作,樂此不疲,所謂“傾身事茶不知老”便是如此?!恫┦客鯎P休碾密云龍同事十三人飲之戲作》描繪的便是館閣文人暢飲官茶,談笑風生的場景;《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中“頗知城南園,文會英俊侶。何當休沐歸,懷茗就煎去?!币嗍菍懺娙搜蠛魝H在城南園中聚居飲茶之事。另《寄南陽謝外舅》《宣九家賦雪》等以茶會友,有瓜果、琴棋相伴,文士煮茶、說經、博弈、談志,極賦浪漫色彩。

黃庭堅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及第,對于一個年輕人而言,入朝為官,踐行儒家“兼濟天下”之志是其畢生所愿,可一入官場深似海,雖有“雨作枕肇秋,官閑省中睡”的閑適時刻,卻也屈指可數。六十載人生如白駒過隙,而多半時間,詩人處于貶謫的逆途中。而蘇門文人亦離散各地,起起落落,命途堪憂。憶起早年同蘇軾兄弟、秦觀、張耒、李之儀等人在西園的川澤花木下掇茶聯句,行茶令、斗茶、分茶,詩詞唱酬,是何等高雅快意?而今卻是“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黃將最愛的茶葉作為傳情的信托,或祝愿友人春風得意,或慨嘆命運不濟,或諷刺時政,或敘家?,嵥榈鹊?,所有悲歡之事都托付在這茶中,而友人收到后自是歡喜,賦詩盛贊以回贈這份情誼?!妒≈信氩钁炎诱坝们绊崱贰吨x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煎茶缾》《次韻答曹子方雜言》《雙井茶送子瞻》,《以雙井茶送孔常父》等茶詩,都產生于這樣的背景下。茶維系著友人間的情誼和溫度,在往來贈受間,情感升溫。同時也反映出茶在文人圈中的地位,已成為無可替代的精神交流媒介。黃庭堅與蘇軾等人不僅贈茶附詩,還結合對各地茶葉的品鑒,表達出對茶的獨特感受,這使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名茶進入大眾視野,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

二、黃庭堅詠茶詩詞中的文化意蘊

(一)以茶參禪的無機之心

黃庭堅生活于南宗禪的圣地江西,這里廟宇如林,詩人從小便跟隨其祖母,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出入寺院廟宇,聆聽佛法。及長,得與禪師結交,向其叩問佛法,切磋詩藝,佛學修養日漸深厚。寺院的清幽及禪宗的玄妙,令詩人著迷,而每每喧囂之際,來寺院參禪避世,煮茶論道,成為黃庭堅人生樂趣所在。寺院中禪僧既種茶制茶,又傳承著茶文化,“酒氣醉詩情,茶香催禪心”,參禪注重環境的靜寂及內心的專一,講究在靜慮、修心中“了卻苦難,得悟正道”,而茶之清苦、洗神恰有錦上添花的效果。無論“茶”還是“禪”,都講究頓悟,故寺院往往將茶作為輔佐修行的良品,并以茶禮佛,以茶待客,遂成寺俗。唐代《百丈清規》中記載了各類佛家茶禮及茶事,而發展至宋代有過之無不及,無日不茶也成為佛寺一景。文人則將清凈的寺院當作避世之所,通過飲茶,試圖擺脫仕途失意及人生困頓所帶來的精神苦痛,逐漸地借茶參禪也不再是僧人的專屬,而成為文人的生活追求?!洞雾嵈鸩茏臃秸s言》中“何時解纓濯滄浪?喚取張侯來平章,烹茶煮餅坐僧房?!笔鞘裁磫酒鹪娙恕板獪胬恕钡臍w隱之心,不言而喻?,F實不如意,志向不得伸展,詩人只好寄情于茶,而他選擇的地點是在僻靜的僧房,不是別處。這也說明了以黃庭堅為代表的士階層有在寺廟飲茶的喜好,在縷縷茶香中,尋求心靈的安適及超脫?!都男虏枧c南禪師》《贈鄭交》等詩中都有借茶問道以淡化仕途失意的描寫,亦貫通儒士自身優雅灑脫的審美追求。此類茶詩,亦是禪詩,它把飲茶適意與習禪所得聯系在一起,構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也成為士階層普遍的書寫方式。

黃庭堅的家鄉修水是產茶名地,亦是洪州禪的傳播地。洪州禪的基本特點是“觸類是道而任心”,即“平常心是道”??梢越庾x為,用天真無機之心去面對現實,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黃庭堅深受其影響,對于仕途功名并未過分執著,而因“結黨”蘇軾等人受牽連被流放后,亦是泰然處之。被貶之地雖貧瘠卻不影響他縱情山水,反是快意逍遙。如此心性其茶詩自然也不落俗套?!督駳q官茶極妙而難為賞音者戲作兩詩用前韻》(其二):“乳花翻椀正眉開,時苦渴羌沖熱來。知味者誰心已許,維摩雖默語如雷?!蹦υ懺诜鸾讨惺俏淮蟪司邮?,以思維敏銳、辯才無礙著稱。面對何為不二法門的提問,維摩詰以靜默作為回答,卻于無聲處聽驚雷。面對世間萬物,只有避開兩極,以“處中”的方式去觀察,才能得到其中真意,這也透露出黃山谷的處世哲學,維摩詰的“沉默”亦是詩人的“沉默”,對待世間萬端,不能有分別心,勿要執著好壞,只有以平常心觀之待之,才能解開束縛,開啟智慧?!吨x黃從善司業寄惠山泉》中有:“是功與世滌膻腴,令我屢空常晏如。安得左轓清潁尾,風爐煮茗臥西湖”。此詩作于黃庭堅被召回京述職之際?;蚴且驗橹霸庥隽颂啻驌?,詩人對此次召回并未表現出過多喜悅,心態平和。他“臥”看西湖美景,足見其閑適,而煮茶又添幾分雅趣。世間功名在其心中早已滌蕩一空,故而能安然自若地一邊喝茶一邊賞景。全詩雖未直接闡釋或引用佛教經義,但字行之間流露出的“清心”“別世”“忘懷”的理念,卻是對禪宗精髓的吸收提煉。在自然景色中放空自我,也可以獲得超塵物外的感受,而不必拘泥于參禪只在寺廟的形式,這是禪宗世俗化和生活化的體現。

(二)隱逸恬淡的自然之趣

宋代儒釋道一體化,禪宗講究心性的修煉。而儒家與道家,一為入世一為出世,看似對立,實則關聯。黃庭堅一生,都在為入世奔走營營,儒教禮義的訓誡,父輩的諄諄善誘在無形中為其戴上仕途經濟的“枷鎖”,但其本人并不熱衷,以至初登科場落敗后,依舊喝酒哼曲,不改其色。其骨子里偏愛青山田居,家鄉那片茶園常喚起他歸隱之心。尤其之后官場中多次受排擠貶謫,讓他對官場有更清醒的認知。在《雙井茶送子瞻》中寫道;“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為公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痹娙艘圆铻槊?,深情點染上對老師的一番情誼。希望蘇軾能在茶道中體悟人生滋味,記起黃州那段獨駕扁舟,浮游太湖的歲月。時局動蕩,政壇傾軋,烏臺之禍,或又重來,委身權貴如履薄冰,不如歸去。詩人將不露聲色的勸勉及對時政的憂慮隱匿于一杯茶中,蘊藉深沉,這正得益于儒家詩教的熏陶,且最重要的是傳遞出詩人退隱的想法。同有“何時解纓濯滄浪?”一語更是干脆利落表露其卸甲歸田之愿。這一時期的文人,有感時局變動或自身遭際,都有在茶中寄托歸隱之思的寫法,這迥異于唐代飛動浪漫的文思,而更側重內省理性、含蓄深沉。他們受道家自然主義影響,“把茶作為吟詠的對象,反映的是詩人內斂自省的處世原則,同時也寄托著尋求超然灑脫的審美理想”[6]。

隱逸的表象下是詩人對自然恬淡生活的熱愛,“落絮游絲三月候,風吹雨洗一城花。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边@是《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中的一首。微風、細雨、柳絮、落花構筑的三月,本就充滿詩意,再加上淡淡清味的雨前茶,靜謐悠遠之氣頓生。這是心懷隱逸情結的高人雅士的聚居之地,無絲竹管弦之嘔啞,無喧鬧流俗之所往,是真正無拘束的自在逍遙。又《題落星寺》中“小雨藏山客坐久,長江接天帆到遲。宴寢清香與世隔,畫圖妙絕無人知。蜂房各自開戶牖,處處煮茶藤一枝?!甭湫撬逻h離俗世,云霧彌漫,遠處水天相接,小舟慢行,行客流連不忍離去。僧人打開戶牖,用古藤煮茶,茶香四溢。全文以平淡自然的語言表現出了作者淡雅恬靜的心態,創造出了深邃淡然的藝術風格。[7]文人飲茶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茶自帶的風雅屬性使其成為文人詩意化生活的載體。黃句“詩催孺子成雞柵,茶約鄰翁掘芋區?!睂懫浯蟾缫贿呉髟娭蟛?,一邊邀約鄰里去翻掘芋地。茶被放置于這樣的背景下竟毫無違和,暗含著詩人對茶,對人品的贊許。這種遠離朝堂,田居烹茶的閑適是詩人憧憬的生活狀態,雖帶有消極避世情緒,但無疑是黃庭堅一類的文人在當下平衡生活的最優選,“政治黑暗而多變,讓詩人懷疑現實,產生畏禍心理,轉而選擇一種詩酒花茶、不問世事的隱居生活,來尋求明哲保身?!盵8]“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蓖瑯佑縿又鴱娏业膫€體生命意識。

(三)內外兼修的理想人格

文人筆下,茶是“清苦先生”“清雅居士”的代稱,蘇軾也有“從來佳茗似佳人”的比擬,但此處“佳人”非實指,而是一種精神品格,有屈原香草美人之意。茶之清淡、雅致、色香、味柔就如內外兼修的女子,這正是文士所追求的理想人格。飲茶不僅是詩意化生活的 體現,更是文士品格的彰顯。俗人喝茶若牛飲,權當解渴之用,而君子不僅注重茶葉的品質、茶具的精美、飲茶環境的清幽以至同道人的修養,更追求茶品與人品的相得益彰。黃庭堅一生從政,儒家民本思想對其影響較大,“不以民為梯,俯仰無所怍”。其察民情、施仁政,所到之處,政績和口碑俱佳。但仕途荊棘,又令其止步踟躕,在他身上,有明君賢臣的美政理想,他追隨蘇軾,亦是受其人格的感召??墒芾в诂F實而不得志,此時案牘上的一杯清茶,沁入心脾,消除煩悶。浮于其上的翠綠葉子,四散的清香,沁入心脾,入口感受其苦澀、回甘、清淡、濃郁,恰如人生。黃庭堅以茶來關照內心,他將對美好事物的寄寓都溶解在其中,如同覓得一位精神伴侶,這也是文人愛茶、贈茶的緣由。黃庭堅有詩“雪里過門多惡客,春陰只惱有情人?!彼壑械牟粣鄄柚吮闶恰皭嚎汀薄盁o情人”,可知,他在茶中寄托了理想的人格和情懷。

黃庭堅茶詩的寄寓性更能夠體現宋代文化的特點,“更加冷靜,理性,和腳踏實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動,而臻于成熟之境”[9]。從飲茶中,透露出宋人偏重于哲理性思考,且喜歡從物象上提煉一種精神氣骨?!斗钔松袝伈枘爰迮肴住?其一)中有“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厭聲喧萬壑雷”,宋代制作的團餅茶,煮前需將其碾碎為末,宋人筆下,這種粉身碎骨卻不改其質的特質儼然象征著一種人格、尊嚴。茶之鄙棄功名,粉身奉獻恰似君子之德。同時期歐陽修的《雙井茶》“豈知君子有常德,至寶不隨時變易。君不見建溪龍鳳團,不改舊時香色味?!?,雙井茶經冬而不改品質,而君子也因如此,堅守本心。茶詞《滿庭芳》中“一種風流氣味,如甘露不染塵凡。纖纖捧,冰翁瑩玉,金縷鷓鴣斑?!睂懗霾栊缘母邼?,是詩人理想人格的投影?!端屯趵伞分袑懺娙嗣銊蠲眯觥耙毿牡厥蘸柜R,孔孟行世日杲杲?!瓋捍笤姸Y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边呑x書邊飲茶,茶香伴著墨香,這是儒士提升修養的妙方??梢?,茶對詩人的意義非凡,已深入其骨髓,成為其血液的一部分,茶成全了士大夫對美好品德的向往。山谷曾言:“士大夫處世,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騿柌凰字疇?,老夫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于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盵10]其茶詩便是最好的注解,朱熹所謂“人品即茶品,品茶即品人”。茶經過文人書寫,同菊花一樣成為風骨、美德的代名詞,透過茶來表現文士對君子之德的要求,并依托茶詩去彰顯這種審美需求。

三、結語

通過這些吟詠性情的茶詩,可以感受到黃庭堅恬淡自然的生活樂趣及崇尚本真、不慕榮利的人格魅力。茶對詩人成長環境的浸染,與佛教義理、仕宦體驗的交融滲透,使其茶詩充滿著理趣和哲思,其中的真意,不只是象征性地揭開北宋乃至有宋一代茶文化的冰山一角,而是透過表面的茶媒介,引出對當時北宋文士生存狀態及精神世界的探討,以期給現今浮躁世界下的人們一個善意的提示,當你生活不盡如人意,或迷茫不得出路時,飲茶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或許當你沉靜下來,嘗到茶的甘苦后,會有一番新的體悟和選擇。就如千年前的人,出世或入世,田園或朝堂,只要順從于心,便無關對錯。

猜你喜歡
黃庭堅詩人
最帥的詩人
白飯、皛飯與毳飯
“詩人”老爸
從棋品看人品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從棋品看人品
“加一倍”寫法——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黃庭堅一夜三點燈
詩人與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