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及防范措施

2023-01-22 01:33王燚陜西省消防救援總隊渭南市消防救援支隊
消防界(電子版) 2022年22期
關鍵詞:消防工作火災事故救援

■ 王燚 陜西省消防救援總隊渭南市消防救援支隊

2021 年,全國的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報火災事故74.8 萬起,造成1987 人死亡,2225 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為67.5 億元。從區域分布來看,農村火災的起數、亡人數分別占總火災起數和總死亡人數的54.6% 和51%??梢?,當前農村地區依然是消防火災防控的薄弱區域,農村消防安全工作形式依舊嚴峻。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在全面推動新農村建設中明確提出了“加強農村消防工作”,并把鄉村消防安全問題列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但從實際火災發生情況來看,當前的農村消防工作與當前的經濟發展不相適應,農村消防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弱項,農村消防安全管理仍需加強。

一、農村火災事故特點

(一)距離消防救援站遠,難以及時撲救

一般情況下,普通消防救援站在收到出動命令后5分鐘時間內應當抵達管轄邊界[1],因此一般一個消防救援站所覆蓋的管轄面積通常不應超過7 平方公里,而設在于近郊區地區的一般消防救援站所覆蓋的管轄面積通常也不應超過15 平方公里。但實際中,一個縣城往往只有一個普通消防救援站,轄區面積過大,消防車根本無法5 分鐘內到達邊遠地區火災現場。加上城鎮、村寨之間交通不便,部分地方甚至要數小時后才到達火災現場,從而耽誤了最佳的火撲救時間,也由此使得小火釀成了大災,可能給人民群眾帶來無法挽回的生命財產損失。

(二)火災燃燒蔓延快,撲救難度大

由于城鄉地區建設發展不均衡,造成部分農村地區老舊磚木房屋大量存在,有些甚至連片建設。不少農戶門前屋后堆積大量木頭、麥稈等易燃物品,有些甚至還使用木柴取暖做飯,室內爐灶旁邊堆積大量柴火,一旦用火、用電不慎極易引發火災發生,而且火勢蔓延發展迅速,快速進入猛烈燃燒狀態,撲救起來難度大,如果撲救不及時,將導致房屋建筑嚴重損毀,對人員構成重大威脅。

(三)火災發展的季度性和時段性明顯

從火災事故的季節分布來看,2021 年,冬春季節火災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占總火災起數和總死亡人數的58.6% 和57.5%,明顯超過了夏秋季節。這主要是由于冬春天氣寒冷,村民用火用電量大,而且冬春季天干物燥,一旦用火不慎火或電氣設備、線路發生故障極易導致火災事故發生。

從火災事故的時間段分布來看,10 時至20 時為全天的火災事故最多發期,占火災事故總量的61.2%,但傷亡人員僅占百分之33.9% ;而從夜間22 時至次日6時的火災數量僅占全國火災事故總量的百分之17.3%,但死亡人口占全國百分之41.9%。夜晚凌晨左右大部分人員處于熟睡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人員反應慢,應對處置不及時,容易導致人員傷亡。

(四)老齡人口多,“小火亡人”事故頻發

住宅火災亡人事故中,47% 為60 周歲以上的老人特別是獨居老年人,這一人群極易因抽煙、用電熱毯、電蚊香、火燭、生活用火等因素而導致失火,又因發現時間晚、報警晚或逃生救援措施不及時而增加了火災發生概率[2],易造成人員死亡。

二、農村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

(一)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先天問題長期存在

由于農村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大量老舊磚木建筑大量存在,建筑耐火等級低,而且受農村生活習慣影響,許多房屋室內外經常堆放大量可燃物。農村房屋絕大多數屬于村民自建房,房屋建設無規劃、無設計,建設裝修隨意性大,建筑連片建設較為普遍,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很多村民為了滿足建筑保溫和物品儲藏要求,建設、裝修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目前,在農村普遍存在擅自在房屋頂部加蓋泡沫夾心彩鋼屋頂或者加蓋彩鋼板房,且室內家具、衣物、生活用品等可燃物品大量堆積,線路敷設混亂,一旦著火無法有效實施撲救,而且彩鋼板結構耐火等級低,火災蔓延快,結構易倒塌,極易導致火勢蔓延擴大和造成人員傷亡。

(二)農村道路曲折復雜,消防車輛通行困難

農村地區雖村村通公路,但由于有些民房處在偏僻、路長、路面曲折、空間狹小的坡地上,又遠離公路,且道路空間狹小,潛在隱患較多,民房一旦出現起火,由于消防救援隊伍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及時趕赴現場滅火撲救,往往錯失了撲救初起火災的最佳時機,嚴重影響救火效率[3],到火災現場時往往火勢已經蔓延擴大,或已經發展至劇烈燃燒階段甚至燃燒殆盡。

(三)公共消防設施缺乏,消防車輛補水困難

在農村區域,特別是經濟條件落后的農村區域,由于當地財政經費短缺,公共消防設施始終處于空缺狀態,沒有消防水源,沒有消防取水設施。一些地區在新農村建設中增加了市政消火栓,但是后期維護保養不到位,存在消火栓無水、水壓過低或者閥門銹蝕無法開啟等問題,無法保障消防車輛的補水需求。

(四)基層消防監管力量薄弱,工作落實不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明確了“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陜西省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進一步規定了鄉鎮人民政府、公安派出所、村(居)民委員會的消防安全工作職責。但是廣大農村點多面廣,管理難度大,加之鄉鎮、村兩委、派出所人員有限,日常各項工作任務繁重,消防工作難以有效兼顧。另外,由于消防監管工作專業化較強,鄉鎮、村兩委、派出所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組織分工,且臨時負責人員專業知識匱乏,檢查質量不高,無法檢查發現和指出存在的消防安全隱患。

(五)宣傳培訓工作不深入,居民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鄉村民眾因為受經濟條件、傳統思維、文化水平、傳統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消防安全意識相對淡薄,不知道必要的消防滅火撲救等常識,也不了解避難逃離的技巧,在日常生活中用火用電用油用氣不規范,線路敷設不規范,私拉亂接線路問題常見,室內物品擺放混亂,房屋周圍堆放大量可燃物。加上多數鄉村年輕人在外務工,老年人小孩留在家中,這些弱勢群體安全意識比較淡漠,沒有自救逃生能力,如果出現火災死亡,非常容易導致人員傷亡。轄區消防救援機構和公安派出所人員力量薄弱,農村地區范圍太廣,消防宣傳“進農村”無法實現全覆蓋,消防宣傳效果甚微。

三、加強農村消防工作措施

(一)明確消防工作職能,將“群防群治”促進工作落到實處

根據“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職責要求,推動黨委政府進一步完善農村消防安全責任體系建設,建立鄉鎮(街道)、派出所、消防、其他行業部門齊抓共管的農村消防監管工作機制,適時開展聯合整治,定期進行會商研判,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有效形成監管合力,“群防群治”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二)建立組織體系,強化網格管理

促進鎮(街道)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機構,組建消防安全委員會[4],并設立消防所、志愿消防隊,真正促進農村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鄉鎮(街道)消防安全委員會主任由黨組織重要領導人員兼任,副主任由分管領導兼任,成員由有關部門單位領導組成,重點是對轄區范圍內消防工作管理、監督、引導、監督,負責、監督實施消防工作各項管理和常態化消防安全巡查、檢查,引導化解火災風險,負責實施消防宣傳教育等職責。消防所所長由鎮分管消防安全的領導擔任,副所長由縣消防救援大隊干部兼任,設立4 至10 名消防所安全管理人員。消防所配置一定數量的消防滅火器材,定時進行消防安全工作檢查和巡查,組織進行消防宣傳培訓,組織進行消防滅火疏散演習[5]。鄉鎮(街道)將消防工作納入網格管理服務事項,統籌指導轄區網格員隊伍開展日常消防巡查和宣傳工作,明確網格員工作任務和考核辦法,制訂工作流程,全面推動工作閉環管理。

(三)加強安全源頭管控,明確整治要求

提請政府組織自然資源、住建、市場監管、電力、消防等主管部門形成有效工作的聯動機制,以強化消防安全源頭監管。一是將建筑防火消防安全條件納入村民自建公共用房的審批管理內容,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依法嚴格審核、驗收,確保滿足基本的消防安全要求。二是禁止使用易燃可燃泡沫夾芯彩鋼板材料搭建的臨時建筑進行住宿、營業和儲存,禁止違法使用易燃可燃建筑材料進行裝飾裝修,一經發現,由住建、城管部門強制進行拆除。對于村民房屋使用易燃可燃泡沫夾芯彩鋼板建造的,加強安全提示,建議進行拆除或更換為巖棉不燃夾芯彩鋼板。三是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集中查處線路、插座、開關等假冒偽劣電器商品,依法處罰生產、銷售企業單位。四是電力監管部門和供電公司進行小場所和村民住房的入戶線路安全檢查,并要求在商住場所和小經營場所的營業區域內電器線路必須設有漏電保護裝置,在無人值班時段禁止焚香、點蠟、燒紙,用電線路、移動電源插座等設備禁止垂直安放、設定在易燃物上;村民住宅應提醒群眾一旦離開住所要關火關電關煤氣,定期清理更換老化電氣線路。

(四)完善公共消防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大中城市火災事故防范水平

將消防基礎設施、農村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設置等內容納入城鄉建設發展規劃。根據轄區實際,使用湖水、河道、水庫、水井、魚池等自然水源為消防供水,設置消防取水口,做好日常的維護保養,確保消防車能正常取水。對村民住宅樓、小經營場所推薦設置獨立式感煙火災監測報警器,并配置常用消防器材,有條件的還可設置簡易噴淋等設備。各鎮(街道)按照消防所建設要求,加強“一鎮一所一車”建設,配備簡易消防三輪摩托車,及時應對處置各類初期火災,有效提升消防應急處置能力。

(五)強化宣傳培訓,提高群眾安全意識

防火工作重在預防,預防的關鍵在于宣傳[6]。一是充分運用本地電視、廣播,進行有關安全用火用電、初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逃生等知識宣傳,發送手機提示短信,加強安全提示。二是由消防救援機構、公安派出所、消防所安全管理人員、消防安全網格管理員、消防志愿者等通過主動提示、上門服務等,使一般群眾牢固樹立“發現火災事故立即撥打119 火災報警電話”的消防安全意識,掌握發現火災事故準確判斷疏散逃生路線和方式、了解火場濃煙危害性,形成“清走道、清陽臺、清廚房、關火源、關電源、關氣源”的良好生活習慣。三是在鄉鎮主要交通道路、村民公共活動場所,設置滅火宣傳欄,使用“村村通”大喇叭播放消防安全知識,常態化提示滅火知識。

四、結語

農村地區是我國消防安全管理的薄弱區域,農村消防安全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整體的安全和諧穩定。只有認真貫徹好“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原則,明確工作職能,建立長效機制,有效落實當地各級人民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職責,有效推動單位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學習消防安全,農村消防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的改善。

猜你喜歡
消防工作火災事故救援
現代化城市發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會化研究
一起亡人火災事故原因的認定
緊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對煙頭引發火災事故的調查
重視消防
莫名的火災事故
高層建筑火災事故引發的思考
國務院消防工作考核組來我省檢查消防工作
淺析如何筑牢農村消防工作防火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