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文物拍攝中角度及光線搭配技巧

2023-01-27 03:26何中艇
百花 2022年12期

何中艇

摘 要:文物作為歷史遺留物品,能較為準確地反映歷史的真實足跡,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物自身具有特殊性,不論是出土文物還是傳世之品,都不免因時間原因產生損耗,不復原貌,這就對文物的拍攝水平和技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指出了文物拍攝過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隨后對文物攝影技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文物拍攝;攝影角度;光線技巧

一、文物攝影的特殊屬性探討

(一)真實性

文物拍攝更多強調其自身的真實性,需要反映文物最原始的真實狀態,再現被拍攝物體的原始風貌,因此拍攝技巧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要更好還原最原始之物的狀態,就需要把握文物的真實特性,做好角度及光線的搭配技巧。

(二)記錄性

文物一般陳列在博物館中,文物的照片是用來研究、制作、宣傳、收藏等用途,最重要的用途是記錄。因此,文物攝影就必須注重其本身的原貌。它是記錄性的資料,需要再現各個年代制品的思想和手法,將其自身特性完整地呈現出來。

(三)無生命性

文物是沒有生命體征的,因此拍攝時就會顯得很僵硬,如何能完美展現文物的生命力,這就對拍攝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文物拍攝作品達到雅俗共賞的目的,拍攝者必須了解和欣賞文物的“美”,站在文物研究的學術高度進行拍攝。既要注重觀賞性,又要保證文物攝影的科學性。因此,不管是何種文物拍攝,都必須要將其質地、色彩、圖案、外觀等完美展現出來。文物拍攝不僅需要從技巧上來進行完善,還需要了解文物相關歷史知識,深入了解文物存在及本身的意義,通過一定方式真實還原文物原本的樣貌。

二、文物拍攝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一)拍攝場地受限

文物在拍攝時會受到各種限制,在缺乏自然光的情況下,文物拍攝會缺乏靈動性,拍攝時對于“最佳光線”的捕捉會非常困難。不僅如此,文物拍攝時一般禁止移動文物,因為文物年代久遠,所以有一部分文物會出現破損、年久失修的情況,禁止移動和光線受限則會增加拍攝難度。

(二)文物種類繁多,拍攝難度大

文物的材質包含紙質、玉器、石器、布帛等,物品類型多種多樣,所呈現的形狀、表面質感等不同,文物的拍攝方式存在較大的差距,拍攝難度大大增加。文物表面粗糙、凹凸,紋飾起伏變化大,在拍攝時需要注意的問題較多。既需要處理不同角度反光、吸收的問題,還需要真實反映它的原貌和特征。

三、文物拍攝作品提升質量的關鍵點

(一)注重文物拍攝工作的需求

在進行文物拍攝前,不能盲目拍攝,拍攝者需要了解文物特點、歷史意義、用途等,根據現有的拍攝器材來選取彩色負片或者其他相機進行拍攝。根據不同的質量要求來反映文物整體的真實原貌,將文物真實的美展現出來。需要注意的是,拍攝者需要對文物的新舊情況、破損狀況進行分析和存檔,以便于攝影作品體現“缺陷”,記錄現狀。

一般情況下,文物拍攝作品如果對外進行宣傳展示,就需要高分辨率的圖片,這一類圖片要求質量普遍較高,需要體現文物的關鍵點、美點、亮點,以吸引受眾的關注,準確傳達文物所要表達的信息。這個拍攝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長時間的摸索,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一個文物作品往往需要成百上千張前期照片拍攝才能找出幾張可用的照片。

如果是在急用照片的情況下,可以抓住拍攝需求要點進行精準式拍攝,根據對方的需求,選擇較為合適的數碼相機或者入門單反,出片速度快,方便攜帶,能盡快上手相關工作,落實進度。

(二)文物拍攝的設備需求

文物拍攝是為了準確體現文物本身現狀及特征,隨著拍攝設備的更新與發展,文物拍攝也需要根據拍攝的不同類別、不同用途、不同需求進行轉變。但是,新設備不代表是好設備、合適的設備,這需要拍攝者從了解拍攝設備的優勢角度上進行有效駕馭。拍攝的成品往往不會全部采用,因此,需要拍攝者抓住細節。拍攝前期的準備工作可以幫助拍攝者確定需要用到的拍攝設備以及拍攝量,根據文物的收藏、作品展覽、保護修復記錄、對外宣傳等不同用途來緊抓細節,通過光線的運用、構圖的完善、布光的調整等方式達到拍攝的效果。這都需要拍攝者在拍攝前期多和需求方進行溝通交流,達成良好的拍攝方案。

從用途上來說,文物作品的展覽、對外宣傳等對拍攝的要求較高,需要至少5000萬像素的單反相機設備,有較高的分辨率,其他用途的可以選擇千萬像素的單反。不同的設備最后所呈現的成品效果不一樣,攝影時的燈光使用、構圖等技巧也不一樣。

文物拍攝時要謹記,拍攝者需要在拍攝前期就確認拍攝的各種要求,以免最后拍攝成品達不到預期效果。

(三)注意拍攝角度和畫面的搭配

文物作為拍攝的核心,往往會把它放置于正中心的位置上,但在實際拍攝中,很多文物有著自身的形狀和指向性,因此,在對拍攝角度和畫面進行完美搭配時就需要拍攝者合理使用拍攝技巧。

一是把握平拍、仰拍、俯拍的不同優勢,在不脫離中心線的情況下更加體現文物的魅力。比如,拍攝聲勢浩大的場面(如兵馬俑等),就可以采用俯拍的形式進行整體化的拍攝,場面就會顯得壯觀。針對個別有表情的兵馬俑,可以采用平拍特寫的形式,強化主體的清晰度,虛化背景,這樣就能強烈體現出主體的靈動性。

二是要做好文物拍攝的背景構圖和背景處理。文物拍攝不單單是拍照片就可以,需要體現自身的科學性和藝術性,這就要求把握好拍攝的角度與拍攝時的構圖運用。在理解文物的歷史意義基礎上,適當地進行背景的設置。文物的背景構圖不是以“簡單”“復雜”為標準,“需要即合適”才是原則。這些都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比如,在進行文字類文物拍攝時,為了避免眼花繚亂之感,就可以簡化背景構圖,以簡單的、直面的正面拍攝為主;而對于服裝類的文物拍攝就可以將簡單的文字說明作為背景來拍攝,方便受眾看懂文物作品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三是強化文物的主體性地位。一些文物作品的拍攝需要體現其整體的立體感,這就對拍攝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玉器文物,其本身的形狀、色彩是重點,如何體現文物的立體感,呈現整體美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拍攝者要從整體的角度上,對器物的色彩、材質進行分析,既要避免暗淡無光的背景,也要避免過于艷麗的構圖搭配防止喧賓奪主。這樣的情況下,可以采用黑、白、灰進行背景襯托,整體攝影作品會更加和諧。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將背景和器物分開,以便于突出整體的立體感。

(四)文物拍攝的燈光使用要點

文物拍攝的技巧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經驗之上,還要有對燈光的布置和使用的能力。燈光的使用是文物拍攝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運用好可以促使受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沒有燈光的運用,拍攝作品將失去靈魂,也無法稱為真正的文物作品拍攝。因此,如何在文物拍攝中使用好燈光是拍攝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是強化對光線的使用。文物拍攝需要靈活運用光線的作用,以表現文物作品的鮮明特征、真實的顏色魅力、質感等。光線的運用包含影室燈管、自然光線等,更多的是依靠拍攝來進行影室燈光的調試以達到想要的效果。大部分文物的光線都采用直射光線,但是會有很大的陰影,導致作品部分出現失真的情況,如果不需要拍攝具體細節,可以采用“散光”的形式開展拍攝,光線散布均勻,光影效果顯著。

二是強化拍攝色溫的使用。拍攝環境的色溫問題需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早中晚的色溫差距較大,拍攝作品所呈現的效果就會不一樣。文物作品的拍攝都需要有燈光的調試,以便達到柔和的拍攝效果,最后的作品展現會更加舒服,不尖銳,讓人快速感受文物的美。

三是提高文物拍攝中布光的手法。布光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是文物拍攝主光調節的手法之一,需要拍攝者通過主光、背景光、頂光、輪廓光等不同方面不斷調試,來勾勒出文物的輪廓。在了解拍攝方的具體需求后,可以根據畫面的光影比例來進行調整,做到細致性拍攝。主光的位置分別放在上面、對面、下面時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的作用是注重上方輪廓的凸顯,能很好表現出文物表面的紋理;主光放在對面,則能更好表現出文物整體的感覺;主光放在背后則能體現出邊框感,能凸顯出文物的材質、體積、形狀等。

四、拍攝技巧的結論

文物拍攝不單單是攝影,它需要通過特定的拍攝方式來滿足對外宣傳的需求、記錄需求、欣賞需求、研究需求等,在還原文物歷史原貌的同時,也具有藝術性。

從拍攝的角度上來說,文物拍攝要求更多、更高。拍攝者在擁有豐富的經驗基礎上,必須時刻更新自己的拍攝技巧以及理論知識。根據不同的拍攝對象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以及文物的感受能力、歷史的把握能力等。好的文物拍攝作品是體現我國傳統文化傳承發揚的關鍵點,因此,拍攝者必須要在拍攝技巧上,即構圖、布光、背景等方面下心思,從而讓文物拍攝作品更加優秀。

未來文物拍攝將是文物保護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也是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手段之一。拍攝作品,無論是何種用途,都需要把握其普遍意義,了解其特殊屬性,通過客觀的真實反映,讓文物攝影作品更好地為文物服務。

(勉縣文化館)

參考文獻

[1] 阮浩.鏡頭中的美玉:淺析玉器文物攝影[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6):77-79.

[2] 唐?。疁\談文物攝影方法與技巧:以民族服飾文物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16):69-71.

[3] 張丹波.博物館文物攝影實踐與探討[J].中國博物館,2020(4):99-102.

[4] 武曉青.淺析文物攝影技術在博物館藏品展陳中發揮的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20(18):226-227.

[5] 丁禹.文物攝影之我見[J].新疆藝術(漢文),2019(3):80-82.

[6] 張瑞.博物館文物攝影分析[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8):102-10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