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烏沖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研究*

2023-02-01 12:23郭文娟凌海風賀偉雄
現代防御技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烏軍民用戰場

郭文娟 ,凌海風 ,賀偉雄

(1.陸軍工程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1;2.武警部隊研究院,北京 100010)

0 引言

現代戰爭是高科技引領下的多領域、全方位協同作戰。民用高科技公司是指承載高科技研究、開發、生產和運營的公司,能夠快速產生新的生產力、商業利益、社會效應等,以提升持有者對自然及他人的控制力和影響力。2022 年2 月爆發的俄烏沖突是現代戰爭中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的典型代表。

沖突爆發后,美盟國家不斷給予烏克蘭提供包括軍事裝備、高科技在內的各類援助。其中,民用高科技公司作為非國家行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參戰,使得作戰空間和作戰領域進一步擴展和延伸,在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在精確打擊、指揮控制、電子戰、社會認知戰等方面。通過與各域間不同層次力量的深度融合和作戰行動的全面聯合,使得不同域的能力互補增效、同域能力增值疊加,發揮出現代戰爭聯合體系作戰下的整體效能,提高了對全域作戰能力的認識[1]。

此次沖突中,俄烏雙方均有不同程度和范圍的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考慮到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的領域和范圍、戰場空間的廣度和深度及國際影響等方面因素,本文僅從對俄作戰的民用高科技公司的參戰情況進行分析。

1 主要參戰民用高科技公司

俄烏沖突中,作為非國家行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用高科技公司在精確打擊、情偵監、指揮控制、輿情輿論等作戰任務中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影響戰場局勢和戰爭走向的關鍵變量之一。對俄作戰的民用高科技公司所屬國包括美國、歐盟成員國(全部27 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瑞士等多個國家,主要集中在通訊情報、數字空間和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1.1 通訊情報領域

將信息通過媒介,安全高效、迅速準確地傳送到已方,是贏得戰場信息主導權的關鍵。俄烏沖突中,西方的商業衛星公司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卡佩拉·空間(Capella Space)、馬薩爾科技(Maxar Technologies)、“黑色天空”(BlackSky)、“行星”(Planet)、鷹眼360(HawkEye360)及太空數據分析和服務提供商SpireGlobal 等,通過調用衛星聚集沖突地區上空,向美盟國家媒體和防務、情報部門提供數據、圖像、位置等情報信息,助力反擊俄軍事行動的情偵監和分析研判,如同架設的一座“上帝視角”影像向美西方操控的國際敘事以支持。另外,瑞士Threema 私密通訊軟件,能夠在不透露身份的情況下,通過端到端加密通訊程序向軍方發送信息,烏方再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過濾,從中選擇打擊目標。

在這次沖突中大放異彩的民用高科技公司,就有埃隆馬斯克和他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該公司于2015 年推出“星鏈”計劃,通過近地軌道衛星提供覆蓋全球的高質量互聯網接入服務[2]。俄烏沖突爆發后,SpaceX 的“星鏈”在通信中繼、偵察遙感、定位導航和精確打擊等方面給予烏軍全方位技術支援:提供高速衛星互聯網服務,運送大量“星鏈”衛星套件使烏境內網絡通信得以恢復,保障烏軍指揮控制和對外聯絡[3];助力對俄開展情偵監活動,通過“星鏈”地面終端對外建立聯系,收集民用攝像頭和民眾手機拍攝畫面來判斷俄軍兵力部署與機動位置;利用“星鏈”網紅效應控制輿論走向,通過認知加工和輿論導向挫傷俄軍士氣[4];支援對俄地面打擊,通過“星鏈”使無人機與地面火力打擊力量建立聯系,對俄軍重要目標情報數據實時傳送,實現快速、準確定位與精確打擊[5];在俄軍圍攻馬里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過程中,烏軍利用“星鏈”傳輸作戰信息,使得俄軍消耗大量兵力和火力。

1.2 數字空間領域

基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將現實物理空間的實體信息符號化、虛擬化、數字化,可形成映射現實物理空間物質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數字空間領域。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空間領域呈現出高度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斷提升對經濟增長、社會有序運行和國家主權與安全的重要性[6]。

俄烏沖突引發的數字空間戰極大地改變了國際政治權力的構成和運行過程,民用高科技公司所形成的數字權力體系通過信息操縱、生態封禁和技術斷供3 種行為方式進行操控,意圖癱瘓俄方運營的數字基礎設施服務體系、擊毀俄方數字技術相關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從而獲取意識形態戰場的戰略制高點并致使俄在國際互聯網戰場頻頻失利[7]。主要民用高科技公司在數字空間領域參與制裁俄行為的部分統計如表1 所示[8]。

表1 主要民用高科技公司參與制裁俄行為的部分統計Table 1 Partial statistics of major civil high-tech companies' participation in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1.3 人工智能領域

語言識別、圖像識別、文本分析、機器人和專家系統等人工智能技術在作戰中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應用,并在軍事領域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能。人工智能公司如Prmier,Clearview,太空數據分析和服務提供商SpireGlobal、全源分析公司(All Source Analysis)等為烏軍提供具體數據信息和全面技術支援,主要應用于數據分析和預測、輿論操控、深度偽造、情偵監活動助力等。

下面以人工智能Prmier,ClearviewAI 公司為例展開分析。

利用AI 工具竊聽俄軍在戰場上的通信內容,通過自動抓取、轉錄、翻譯和分析俄軍未加密通信通道進行的對話;通過“數據挖掘”對重點人物目標實施跟蹤、關聯,對其行為進行建模計算,進而實施斬首行動和定點清除;利用深度學習篡改或合成圖片和視頻、社交機器人自動生成并散播謠言等方式進行輿論引導和操控;通過網絡大數據關聯算法在網絡媒體平臺進行開源情報信息收集,構建面部識別數據庫;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開源信息大數據采集分析,圍繞政府首腦、軍方領導人、指揮機構、軍隊駐守、機場碼頭、交通樞紐等,進行網絡數據爬取和建模 ,結合偵察監視 ISR(intelligence,surveillance,and reconnaissance)系統和人工情報,積累歷史數據和動態實時數據,為戰役和戰術態勢感知提供情報服務[9]。

沖突以來,烏軍通過對20 多億張俄人臉數據比對、識別、校正等,輔以大數據智能關聯技術,將識別出的俄軍戰俘和陣亡士兵等相關信息公開或進行智能匹配后發送給其家屬,以達到心理戰效果。同時,在衛星通訊系統助力下,利用大數據、人臉識別、AI 算法等技術,精準定位到俄軍高級將領的指揮所后,通過定點狙殺、精確炮擊、導彈突襲等精準火力攻擊,致俄軍多名中高級將領被擊殺,俄軍士氣大挫。

2 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維度分析

俄烏沖突打破傳統作戰理念,民用高科技公司的參戰使得作戰空間更為廣闊。從戰場空間維度看,其將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作戰進行整體融合、一體聯動,實現不同層次力量的深度融合和作戰行動的全面聯合。以信息域的聯動控制為基礎,以物理域的毀傷打擊為手段,實現認知域和社會域的攻心奪志,通過不同域間能力互補、同域效能疊加,充分發揮聯合作戰體系整體效能,達成作戰目的。全域作戰的作戰空間示意圖如圖1 所示[1]。

圖1 全域作戰的作戰空間示意圖Fig.1 Warspace of all-domain operation

2.1 物理域作戰

物理域是戰爭物質體系和力量構成的場域,在高科技手段的支撐下,通過物理域作戰實現陸地戰場、海上戰場和空中戰場等戰場空間的作戰效能。

陸地戰場上,烏軍通過“星鏈”實現目標情報數據的實時傳遞,整合優化配置炮火資源、陣地選取、指揮控制節點和偵察器材,保障了火炮、坦克裝甲等地面打擊力量的作戰決策與指揮控制,對俄軍目標準確發現與精確打擊,實現察打一體[10]。

海上戰場上,烏軍依托美西方提供的各種情報信息,加上無人機、“星鏈”等裝備和技術手段實時掌握烏東地區戰場態勢,致使“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被烏海軍發射的2 枚RK-360MC“海王星”岸基反艦導彈擊中并引發起火爆炸,最終沉沒[11]。

空中戰場上,雙方在空天攻防領域展開激烈交鋒,通過“星鏈”通信衛星系統在預警監視、導航制導、信息通信方面為烏軍提供作戰支援,使烏軍得以形成與俄軍展開持久的非對稱空天攻防對抗力量[12]。

通過“星鏈”建立無人機和地面打擊力量聯系,進行情報數據傳遞,在陸地戰場、海上戰場和空中戰場實現對俄軍目標的精確打擊,形成針對預定目標的多個“觀察-判斷-決策-行動(observe-orientdecide-act,OODA)環”[13]。

2.2 信息域作戰

信息域作戰圍繞信息的獲取與識別、轉換與傳輸、儲存與提取、攻擊與防護等方式,利用高科技手段進行探測、融合、綜合處理、傳輸,整合戰場態勢展開作戰,形成信息支援下的體系作戰[14]。

在美西方民用高科技公司的技術支持下,助力烏軍信息情報數據的獲取與分析、戰略設計和指揮控制,以形成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全域作戰。一是搶占先機,發布利己戰場信息。沖突伊始,網上流傳關于“俄軍武力摧毀烏軍防空導彈車”“基輔市內裝甲車突然失控碾壓轎車”等殘酷戰場景象的視頻,烏克蘭猛打“悲情牌”使全網一邊倒地傾向自己,在掌握信息主動權、爭奪全球互聯網輿論控制權上占盡上風。二是打響網絡空間戰,對俄進行網絡攻擊。2022 年2 月25 日,俄羅斯遭受知名黑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的網絡攻擊,致使俄國防部數據庫敏感數據泄露,其中包括近10 萬名俄軍的姓名、軍銜和單位;俄外交部、紅星電視臺、對外情報局等多個俄羅斯網站遭受DDoS 攻擊,部分用戶無法正常使用。

用數據替代彈藥作戰,為烏軍提供情報數據的收集與分析、對信息進行阻斷和篡改,助力其在物理域、認知域和社會域分別實施火力打擊、輿論控制、社會認知戰聯合作戰。

2.3 認知域作戰

認知域是指由人的認知、態度、情感、思想、觀念和精神等構成的空間,認知域作戰是指為達成國家安全戰略目的,以高科技技術、平臺為牽引,綜合運用政治、軍事、經濟、輿論、心理、法理等方式手段敘事,影響目標對象認知,進而改變其決策和行為的認知對抗行動,是一種新形態作戰樣式和高級戰爭方式,也是目前人類博弈的最高層次[15]。

俄烏沖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首次與大規模戰爭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認知戰,高科技手段與戰場上的空天地一體的頻譜感知能力有機融合,基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媒介認知的認知戰在此次沖突中引發了巨大反響[16]。

(1)提供技術支撐、輿論引導[17]。綜合運用美西方各種網絡平臺機制,以媒體宣傳為主要手段,大力宣傳烏方弱勢群體形象、刻意渲染烏方“尸橫遍野”慘象;在網絡媒體平臺塑造俄野蠻暴力行為,加之澤連斯基的“精彩表演”,成功引發國際輿論,推高反俄反戰聲勢。

(2)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發聲。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 等大眾傳媒、智庫團等平臺和機構進行認知宣傳,以國家對抗為主要形式制造輿論,搶占道德制高點;再通過“深度偽造”“加速主義”等方式展開一系列認知戰[18-19],合成或篡改圖像和視頻、偽造“布恰平民死亡事件”,將俄軍推上輿論槍口。

(3)在熱點敏感話題上“大做文章”“批俄憐烏”以小見大推動輿情輿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控制言論、偽造信息,大打社交媒體戰;在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媒體平臺賬號進行輿論加碼或煽動情緒,蓄意調動目標群體的情緒、感性經驗和集體無意識,釋放極端言論、制造極端對立情緒、綁架民意、操縱輿論,使得國家間的認知對抗從開始即進入白熱化。

在高科技手段助力下,通過獲取全球主流媒體、社交平臺的控制權,在認知域展開“搏殺”,從而影響戰局走勢。

2.4 社會域作戰

社會域作戰是一個無形戰場,催生了新的作戰樣式,通過高科技對信息化戰爭的深遠影響,體現出了作戰力量跨域協同化、非軍事力量加速融入戰爭、戰爭博弈重心發生位移等多元化影響[20]。

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得戰爭形態由有形向無形、平面向立體、多域向全域拓展和延伸。俄烏沖突中,隨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文化、經濟、能源、交通、人才、社交等非軍事力量不斷加入戰場,非軍事領域的斗爭變得越來越頻繁,戰場態勢日趨復雜。對于軍隊來說,社會域就是作戰域,它與信息域和認知域交織重疊、相互影響,其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之間相互依賴、交互作用,加上其本身的持續自我進化,形成線下戰爭、線上對決現象。美西方對俄的制裁涉及各個領域,其民用高科技公司深入其中,使得俄烏沖突中的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社會域形成了一個類“OODA 環”,以達到聯合全域作戰目的。

3 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的特點

此次俄烏沖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規模大、領域多、程度深,尤其是與其他作戰力量和非作戰力量的融合,將改變傳統作戰樣式并可能對作戰局勢、作戰進程、作戰走勢和作戰結果產生重大影響。民用高科技公司參戰的主要特點有:

(1)殺傷力大、影響深。此次俄烏沖突,不僅美西方政府對烏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裝備和技術培訓,眾多民用高科技公司也是旗幟鮮明地在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和社會域對俄展開全面開戰,嚴重影響戰局走勢。民用高科技公司作為國際體系中的新興行為體在持續崛起,并在全域作戰中呈現出高立體、全方位、大縱深態勢,其影響力和控制力給戰場態勢和戰爭走向帶來諸多挑戰。

(2)軟硬結合,發揮更大作戰效能。俄烏沖突中,高科技與武器平臺緊密結合,作戰體系中裝備的種類和功能趨向復雜化、多樣化,使得體系作戰效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梢?,高科技手段的發展和作戰樣式的不斷革新,使得現代戰爭向著科技創新、戰爭實踐、武器平臺深度融合的方向發展。

(3)壟斷話語權、社交媒體和信息傳播渠道。認知域作戰的核心是話語權的壟斷,通過開源信息、深度偽造、加速主義、人工智能等新理念與新技術,掌控社交媒體、封鎖傳播渠道,發揮出比傳統媒體宣傳更加強大的輿論影響力和感召力,使得受眾認知朝著利己方向發展。同時,配合物理域的打擊、信息域的配合、認知域的攻防、社會域的聯動展開全域作戰、聯合作戰,達成預設作戰效果。

4 我國的應對策略和建議

此次俄烏沖突中,民用高科技公司的參戰顛覆了傳統作戰理念,現代戰爭的暴力屬性正在弱化,通過輿論戰、心理戰、貿易戰等非暴力手段直接達成作戰目的成為趨勢,體現為通過有限打擊行動達成營造態勢和有效控局的目的。從戰場空間維度深入分析民用高科技公司的參戰情況,能夠更好地認識現代戰爭本質的變化趨勢,為我國應對未來戰爭帶來如下啟示:

(1)充分發揮民用高科技公司的獨特作用。民用高科技公司的發展可以帶動國家經濟長期穩定發展,便于有效應對國際貿易戰等帶來的挑戰。應以國家安全需求和國家利益為導向,強化對民用高科技公司站位和作用的認識,加大對民用高科技公司的扶持力度,使之服務于國家戰略布局[21]。與此同時,隨著民用高科技公司的控制力與影響力日益凸顯,其與國家之間的理念、利益分歧逐漸呈現出顯性化。為應對其對傳統國家權力的挑戰,應加強監管力度,立足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民用高科技公司在政治、經濟、文化、網絡、軍事安全等方面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

(2)核心技術自立自強,防范逆全球化風險。核心技術是未來高科技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一個國家國防和創新實力的重要體現。俄烏沖突對全球科技產業、能源供應、網絡應用等領域產生了深刻影響,商業不斷政治化,核心技術、產品的封鎖與斷供嚴重影響甚至顛覆戰斗力,成為克敵制勝的關鍵??梢?,掌握核心技術即是掌控未來發展的巨大先機,甚至決定未來戰爭的演變方向。

(3)筑牢數字安全屏障,構建強大的信息通信能力。數字化時代,數據泄露、黑客攻擊等網絡安全事件頻發,網絡戰成為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著成本低、影響深、效果好、殺傷力強等特點,能夠在情報竊取、癱瘓敵方網絡系統和信息通信等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是影響作戰效果的關鍵。加強信息安全保護,構建強大的信息通信能力,為加速推動我國數字化轉型、網絡化重構、智能化提升、產業化升級夯實基礎[22]。

(4)要擴展發聲渠道,掌控好媒體社交主動權。搶占發聲平臺、掌握輿論制高點,做到在認知域作戰中贏得主動權才能助力全域作戰、聯合作戰。培養地緣政治勢力,鼓勵網絡社交媒體平臺走上世界舞臺,使之成為應對未來國內和國際輿論戰中的優勢力量,為能在關鍵時刻擁有發聲渠道、獲取更多信息、贏得更多支持。

5 結束語

民用高科技公司的參戰使得戰場空間發生極大變化,并以自己的方式不斷擴展國際社會空間、改變國際關系、影響未來國際格局,現代戰爭本質的變化趨勢在俄烏沖突中進一步凸顯,暴力與非暴力手段的緊密結合將成為未來戰爭的發展趨勢。其作為非國家行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股地緣政治勢力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家間的糾紛與沖突中,所帶來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公眾對于商業公司權力邊界的認知,使得現代戰爭朝著科技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發展。正確認識和把握現代戰爭本質的變化趨勢,對于提升我國應對未來戰爭的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烏軍民用戰場
烏軍反攻要從馬里烏波爾開始?
美報告:烏軍持續作戰能力正在下降
戰場上的神來之筆
C-130:戰場多面手
民用直升機在反水雷中的應用探討
貼秋膘還有三秒到達戰場
“安分”才能“安生”——為民用權,須知邊界
烏總統渲染“八萬俄軍壓境”
民用安防的新勢力
民用GPS自主式欺騙技術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