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智謀理論的心理護理對淋巴瘤化療病人情緒、自我效能及希望水平的影響

2023-02-02 01:20
循證護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智謀淋巴瘤效能

王 姣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湖北430000

淋巴瘤的臨床醫學名稱為惡性淋巴瘤,是一種血液系統中常見單克隆性疾病,分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2種類型[1]?,F階段,我國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免疫、遺傳、精神壓力及不良生活習慣等有關,可發生于身體任何部位[2]。目前,臨床上對淋巴瘤的治療以化療為主,合理的化療可使疾病進展緩慢,使病人像患有慢性疾病一樣獲得較長的生存期[3]。但確診時對疾病不全面的認知導致病人一直處于被動角色,并且化療毒副作用會使病人心理出現消極應對或應對能力不足,產生預感性悲哀,希望水平不高,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4]。因此,在日常護理中,對化療病人這一特殊群體而言,心理護理尤為重要。目前,關于淋巴瘤病人的心理護理的研究基本為激勵式的積極心理學方法[5-7],以求病人可以積極面對疾病,達到配合治療的目的。但病人除了需要面對疾病,也需面對帶病生存的境況,也要逐漸適應病人角色與社會角色不斷相互轉化的過程,這就需要病人除了有面對疾病的心理素質,也要具備處理心理、身體、生活等問題的能力?,F階段的心理護理仍處于被動實施中,即發現問題后針對問題進行解決,護理人員與病人均處于被動地位,不利于臨床心理護理的發展。智謀包括個體智謀和社會智謀,對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正向影響。個體智謀是指個體處理日常生活的能力及可以運用自身策略和技能來獨立處理或挑戰困境的能力;社會智謀是指當某一個體無法獨立處理時,具有從外界的專業人員、親人及朋友等社會途徑獲得支持的能力[8]。目前,國內外關于智謀理論的應用研究顯示,基于智謀理論的心理護理,可以促進護患關系,幫助病人從正確認識疾病到正確認識自己,改變不良情緒,整合自身處理問題的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目前,國內外關于智謀理論的護理應用研究較少,僅以精神疾病、癡呆、喉癌、食管癌、骨折、妊娠糖尿病病人或照顧者為研究對象[9-11],但尚未有將此應用于淋巴癌病人中。本研究在查找大量關于智謀理論的資料后,設計基于智謀理論的淋巴瘤病人心理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入住本院的112例淋巴瘤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6例。納入標準:①符合淋巴瘤化療的臨床治療標準;②病人知曉自身病情;③無精神類疾??;④正在接受化療者;⑤無認知及言語溝通障礙。排除標準:①中途主動退出研究者;②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如心肌梗死等;③近2個月有心理治療行為者。對照組中,男32例,女24例;年齡39~55(47.09±7.31)歲。試驗組中,男35例,女21例;年齡40~57(48.13±7.2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已獲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心理護理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心理護理,具體如下。①溝通:護理人員多與病人溝通,應用書面資料、視頻材料等對病人進行疾病知識的教育;②環境:幫助病人熟悉醫院環境和治療環境,介紹同住病友及醫護團隊,讓病人消除住院化療的緊張感;③傾聽與鼓勵:傾聽病人對疾病或者自身情緒的表達,發現病人有不良情緒時,積極安慰,并鼓勵其適當發泄情緒。

1.2.2 試驗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基于智謀理論心理護理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2.2.1 組建“智謀團”

“智謀團”即為智謀理論心理護理小組,組長由科室主管護師擔任,組員4名,由具有5年及以上本科室工作經驗的護士組成。組長負責分配任務及督查任務進度,2名組員負責查找國內外關于智謀理論應用于護理研究的文獻并整理;2名組員負責查找關于淋巴瘤心理護理的相關國內外研究文獻并整理;1名組員負責把組內整理的資料進行再次整合歸類,整理成冊。小組根據整理成冊的內容進行討論,依據科室現狀,制定出一套適合淋巴瘤化療病人心理護理的初步方案。

1.2.2.2 方案制定

選擇2020年6月—2020年8月的15例病人進行預試驗(預試驗病人納入標準與正式試驗時一致)。將初步方案應用于預試驗,并對預試驗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結合病人的反饋,智謀團對方案進行修正,形成淋巴瘤化療病人智謀心理護理方案,病人住院時間為(21.19±3.71)d,干預時間為3周,“個人智謀”項目可根據病人接受程度實施2次或3次,具體詳見表1。

表1 淋巴瘤病人智謀心理護理方案

1.3 評價指標

1.3.1 情緒變化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12]及抑郁自評量表(SDS)[13]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情緒變化水平。SAS量表含有20個條目,用來反映焦慮主觀感受,采用Likert 4級評分,標準分以50為分界值,<50分為正常,50~59為輕度焦慮,60~69為中度焦慮,>69分為重度焦慮。SDS量表含有20個條目,用來反映抑郁主觀感受,采用Likert 4級評分,標準分以53為分界值,<53分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3分為重度抑郁。

1.3.2 自我效能感

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14]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自我效能。GSES包括10個條目,Cronbach′s α系數為0.87,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10~40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3.3 希望水平

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HI)[15]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希望水平。該量表包括12個條目,Cronbach′s α系數為0.85。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總分12~48分,12~23分為低水平,24~35分為中等水平,36~48分為高水平。

1.3.4 智謀水平

采用智謀量表(RS)[16]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的智謀水平。RS由28個條目組成,其中,16條用于評估個人智謀,12條用于評估社會智謀。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總分0~140分,得分越高表明智謀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85。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焦慮(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SAS得分比較 單位:分

2.2 抑郁(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SDS得分比較 單位:分

2.3 自我效能(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GSES得分比較 單位:分

2.4 希望水平(見表5)

表5 兩組干預前后HHI得分比較 單位:分

2.5 智謀水平(見表6)

表6 兩組RS得分比較 單位:分

3 討論

淋巴瘤是來源于淋巴造血系統原發的惡性腫瘤,由于淋巴系統遍布全身,其可發生在任何部位。其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物理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其中化學藥物治療簡稱化療,是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在臨床中較為常用,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的增殖、浸潤、轉移、擴散或直至殺傷癌細胞,有效延長病人的生存期[17]。由于化療會伴隨病人整個病程,大多數病人對化療有恐懼感[18],導致在化療第4次左右時徹底放棄治療?;煵粌H對癌細胞有效,也會影響人體健康細胞[19],所以,在化療過程中,病人會出現腸胃不適、頭暈目眩、皮膚變化、黏膜受損、頭發脫落等副作用[20]。病人因副作用會對化療產生排斥,并受負面情緒的影響,病人使用網絡等社交媒介時更傾向于獲取一些如“十個化療九個死”等負面信息,從而產生悲哀,對生存的希望水平降低,影響治療效果[21]。因此,有效的心理護理在淋巴瘤化療病人中有著重要意義。智謀理論是社會心理學的一種,可通過提高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或尋求社會關系幫助解決文題的能力,來有效應對壓力事件,引導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應用智能理論可以改善負面情緒,提高生活質量[22]。

本研究基于智謀理論,成立智謀團,根據智謀理論中的個人智謀及社會智謀設置心理護理方案。個人智謀包括熟悉環境、提高認知、走出誤區、情緒和睡眠調節4個部分,社會智謀包括病友分享會和團體心理輔導2個部分。本研究結果發現,干預后,兩組情緒、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智謀水平均有改變,且試驗組的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王琛[2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且有研究表明,智謀是壓力與抑郁之間的中介效應[24],可調整心理韌性和生活質量[25]。

4 小結

綜上所述,對淋巴瘤化療病人實施基于智謀理論的心理護理方案,能顯著緩解病人負面情緒,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希望水平及智謀水平,對疾病治療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未來的研究中,可探索智謀水平在自我效能和希望水平間的中介效應關系,為進一步提高淋巴瘤化療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智謀淋巴瘤效能
智謀理論在慢性病病人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HIV相關淋巴瘤診治進展
遷移探究 發揮效能
智謀的研究進展及對卒中后抑郁護理的啟示
漫悟漫畫
充分激發“以工代賑”的最大效能
智謀理論在老年人群中的應用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現
原發性甲狀腺淋巴瘤1例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