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BIM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以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為例

2023-02-03 06:43胡旭冉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證書課程體系

胡旭冉

(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 糧食工程系,安徽 合肥 230011)

為實現“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就業需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職業教育改革總體要求與目標,2019 年2 月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即“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之外,積極考取多種類型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寬就業渠道,緩解結構性就業壓力。通過“X”證書將個人的職業定位和行業人才需求結合起來,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合理規劃學生的職業發展道路。

中國建筑業正朝著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中國建筑業信息化發展報告(2021)智能建造應用與發展》中提出BIM 技術運用于“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運維”等多個方面[2]。2022 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進一步從軟件研發、設計、生產、施工各環節數字化協同發展推進BIM技術集成應用[3]。BIM 技術在今后建筑行業智能建造的應用和發展中將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中BIM 證書作為6個首批納入“1+X”證書制度的試點證書之一,對高職院校土建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 “1+X”BIM 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1 BIM證書等級與就業崗位對接不明確

廊坊市中科建筑產業化創新研究中心負責“1+X”BIM 職業技能證書的培訓評價組織工作,并頒布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將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考試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依次遞進,高級別涵蓋低級別職業技能要求。但BIM證書等級劃分未與BIM 人才崗位需求相對應,學生在選擇證書等級時缺乏對未來的職業晉升和發展路徑的明確認知,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用人需求和人才培養的有效銜接。

1.2 課程體系與證書等級標準融合度不高

目前大多數土建類BIM 專業課程設置與“1+X”BIM 證書等級標準關聯性不強,證書等級標準難以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中,和現有的專業課程體系呈現“兩張皮”的現象。高職院校在教學內容、教學實踐安排上與BIM 證書要求不相符,學生在接受學校相應職業課程教育的同時,無法同步進行相應職業技能證書的考核,課程體系與職業技能證書培訓體系脫鉤。

1.3 教學資源建設存在不足

BIM 技術作為建筑行業的新興領域,許多土建類專業教師缺少相關工程經驗,難以滿足BIM證書培訓的相應要求。其次教材作為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載體,是教學資源的補給和支撐的依據。當前教育市場上適應高職院校BIM證書教學的配套教材少之又少,急需開發“崗課賽證”融通的配套教材。同時BIM相關軟件的運行對設備配置要求較高,部分院校實訓室無法滿足BIM 實訓教學需求,這些都對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4 產教融合深度不夠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年)》中,提出應在人才培養全過程中融入產業需求,形成教育與產業相互協調的良性互動發展模式[4]。產業為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資金、場地等資源的協助,職業教育則為產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雙方資源優勢互補、雙贏發展,實現各自利益最大化。然而,目前大多數企業處于被動狀態,缺乏產教融合的積極性,校企之間缺乏有效的協同機制,導致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很難實現真正的互利共贏,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之間難以形成深度融合。

2 “1+X”BIM 證書制度下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2.1 “一主線、雙主體、三遞進、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一主線”培養:以實現“1+X”BIM 證書下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為主線。

“雙主體”育人:通過學校和企業“雙主體”協同育人,校企雙方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向,科學構建課程體系,協同制定教學大綱,合作編寫高質量教材,共同開展教學隊伍、教學內容和實訓基地的改革,為產業需求和人才培養之間的契合提供更為精準和有力的保障。

“三遞進”教學:以綜合素質為基礎,構建從基礎理論到崗位基本技能,從崗位基本技能到專業技能訓練,從專業技能訓練到綜合能力提升三個階段逐級遞進,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全方位教學模式?!叭f進”教學模式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符合學生職業能力成長的規律,有效實現學生職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融合”發展:在“雙主體”和“三遞進”的基礎上,將證書等級標準與課程教學標準融合、學科競賽與教學內容融合、校園學生與企業學徒融合、產業發展與教育發展融合,通過“四融合”使職業教育更加聚焦職業領域中技術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更加貼近職業需要和市場需求,更加適應社會和產業的發展變化。

2.2 “崗課賽證”融通的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重構

2.2.1 課程體系重構

根據對建筑企業的走訪調查,了解到目前我國建筑企業主要需要以下三種BIM 人才:即BIM建模人員(建模崗)、BIM 應用人才(應用崗)、BIM管理人才(協同管理崗)。對這三種BIM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恰好對應“1+X”BIM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中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技能要求。學生根據BIM 崗位的工作內容,規劃職業發展路徑,選擇相應等級證書報考,促進企業崗位需求和“1+X”BIM證書的有效銜接。

“崗課賽證”融通是實現崗位需求、課程標準、技能競賽、證書考核四者相融合的一體化課程體系[5]。重新構建土建類專業“崗課賽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和評價體系,將教學任務與崗位工作任務相對接,融入最新“1+X”BIM 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行業標準和職業技能大賽BIM 賽項內容,增加課程教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從而實現課程教學標準與證書等級標準融合、學科競賽與教學內容融合,打通“四融合”中的課證融合,賽教融合。通過“崗課賽證”融通模式在“1+X”BIM 證書的基礎上探索“基礎共享、專業分立、拓展實踐”三階段的課程體系,將所學課程劃分為“基礎模塊--專業模塊--拓展模塊”,滿足不同學習階段、不同興趣愛好及不同專業類型學生的需求。

大一階段主要學習基礎模塊(如表1 所示),幫助學生構建從基礎理論到崗位基本技能的知識體系?;A模塊側重于夯實基本理論知識、掌握BIM 技術應用的基本技能與方法?;A模塊的設置既滿足“1+X”BIM 初級證書考核內容要求,又符合職業技能大賽中BIM 建模與深化賽項的內容。使得學生在大一課程學習結束后具備取得BIM 初級證書的能力,為后續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表1 BIM證書(初級)土建類專業“崗課賽證”融通基礎模塊課程

大二階段主要學習專業模塊(如表2 所示),包括從崗位基本技能到專業技能的訓練,專業模塊對標BIM 應用崗位能力需求和“1+X”BIM 中級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也對應職業技能大賽BIM 建模與深化、BIM 腳手架模板、BIM 施工策劃和BIM5D 項目工程計量賽項的內容,二年級學生可以在課程學習結束后根據專業開設課程和興趣自行選擇報考的BIM中級證書專業類型。

表2 BIM證書(中級)土建類專業“崗課賽證”融通專業模塊課程

大三階段主要學習拓展模塊,包括專業技能訓練和綜合能力鍛煉。拓展模塊對標BIM管理崗位能力需求和“1+X”BIM 高級證書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拓展模塊的課程設置包括BIM 綜合應用規劃實訓、BIM 綜合協同管理實訓、裝配式建筑BIM實訓、項目工程管理課程BIM 實訓等專項實訓課程。完成拓展模塊課程以后,學生需到校企合作單位完成不少于6 個月的頂崗實習,實現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身份過渡。

2.2.2 評價體系重構

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學生學業成果評價體系包括學校對學生專業課程的教學評價和“X”證書第三方職業技能培訓組織機構評價。鼓勵獲得“X”證書的學生,通過學分銀行將獲得的學習成果和等級認定換算成學分計入個人學習賬號。根據學分銀行理念,學生在進入試點院校接受學歷教育時,可將學生儲存在學分銀行中的學習成果進行累計,零存整取,兌換相應學分,免修“X”證書對應的專業課程或實訓模塊,實現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相互認可,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銜接?!皩W分銀行”制度更加適合職業教育“邊實踐、邊學習”的特點,實現教學評價成果與“X”證書考核評價成果之間的融合轉換。

3 “1+X”BIM 證書制度下“一主線、雙主體、三遞進、四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策略

3.1 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完善教學資源建設

3.1.1 校企合作,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打造青年教師協作、企業導師融入的高品質雙師復合型教學團隊,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埔陨蠈W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1]??梢哉衅妇哂邢嚓PBIM 工程經驗的專職教師,也可以從企業和證書培訓機構引進若干高技能、高層次的BIM 人才作為兼職教師[6]。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一是鼓勵教師深入企業鍛煉,參與到企業的BIM 項目中,將BIM 相關的新技術、新案例融入課堂教學和實訓課程,理論聯系實際,拓展在校教師的職業能力;二是激勵教師積極承擔“1+X”的相關課題研究,參加職業技能大賽BIM應用賽項,以賽促教,以賽促建,促進“雙師型”教師職業成長;三是利用暑期時間選派團隊骨干教師參加廊坊中科等企業組織的“X”證書技術技能培訓和研討會議,積極邀請評價組織到學校開展講座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3.1.2 校企互通,開發“崗課賽證”融通配套教材和學材

邀請企業合作共編活頁教材和數字化教材,共建教學資源庫。對接職業證書,將行業新技術、新工藝融入課程教材、實訓教材。通過校企合作,對接產業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重構課程內容體系,推進課程教材改革。依托專業教學資源庫、線上線下混合課程等信息化資源,開發新形態立體化、模塊化教材,工作手冊式、活頁式教材,技能大賽培訓教材等系列教材,推進職業教育數字資源提質擴容。同時將學校與企業合作融入典型案例作為BIM 實訓教學教材,涵蓋多方位多角度實訓任務點,任務點設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逐步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3.1.3 校企對接,打造數字化實訓中心

從實訓基地、資源開發、技術服務、技能認證等方面與BIM 軟件公司和建筑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共建BIM軟件實訓中心。引入真實工作項目,創建BIM 大數據中心,BIM 綜合應用等理實一體化智慧教學實訓室,構建良好的智慧教學環境。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化信息新技術,搭建數字化的協同平臺和共享的生態系統[7],借助“互聯網+”技術、虛擬仿真軟件、數字孿生技術、VR 技術,實施理實虛一體化教學,真實模擬崗位情境,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

3.2 深化產教融合,探索新型學徒制

西方發達國家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方面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實踐,探索出多種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其中包括德國的“雙元制”、澳大利亞的“TAFE 模式”、美國的“合作教育”、英國的“三明治模式”等[8]。通過借鑒先進的教育模式,對于探索新型辦學機制做出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通過設立專項技術研發與應用課題,實現了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等方面的主動對接。通過建立院校專業教師與行業企業技術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在校內共建名師工作室、共建雙創中心等,以“冠名班”“訂單班”“特色班”等多種校企互動模式開展校企合作,探索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辦學機制,為企業精準培養應用型人才,實現技術積累成果向教學資源的充分轉化。這種校企合作機制、產教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能夠促使高職院校、企業融合向深度發展,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服務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4 結語

高職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以就業為導向、應用性強的顯著特點。在“1+X”BIM 證書制度背景下,以就業創業和企業需求為導向,通過建立“一主線、雙主體、三遞進、四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構“崗課賽證”融通、校企協同育人的多元化協同培養路徑,實現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探索,改進符合現代建筑產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供給,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需求深度匹配,對實現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證書課程體系
WJCI 收錄證書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收錄證書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