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的發展特點及戰略導向

2023-02-04 16:04李慧敏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普及化一流世界

李慧敏, 李 磊

1. 中國政法大學 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 北京 100088; 2.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 北京 100102

2019 年, 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 開啟了馬丁·特羅(Martin Trow) 意義上的普及化進程[1], 進入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階段。 處于新時代新征程和新階段, 中國高等教育面臨著什么樣的時代任務, 會出現什么樣的發展特點, 應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戰略, 將直接關系到其發展水平及功能的發揮, 本文擬對此進行分析和總結。

1 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時代任務

2017 年10 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 我們步入了“新時代”,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2020 年10 月,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以下簡稱《建議》 ) 頒布。 《建議》指出, 我們步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 邁向了第二個百年的奮斗征程。 新征程上, 我們面臨著百年來沒有過的大變局, 對內, 我們要著手解決社會主要矛盾,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基本實現共同富裕, 實現美麗中國, 要讓中華民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最終促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外, 我們要實現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世界民族之林的轉變, 在復雜的世界局勢中日益彰顯中國的國際地位、 大國責任和擔當, 日益從世界舞臺的邊緣靠近中央, 推動構建人類共同體, 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發展。 做到這些, 需要眾多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 高等教育是培養和輸送優秀人才的主要陣地, 因而國內外的社會背景對中國高等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時代要求,即中國高等教育需要成為國之重器,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培養優秀人才, 服務于國家和社會, 這也是當下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時代重任。

2 普及化階段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突出特點

新時代新發展階段, 面臨著時代重任, 中國高等教育具有了新的發展特點, 突出的有如下三個。

2.1 家國情懷和國家戰略意義更加突出

“教” 和“育” 二字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具有不同的含義, “教” 是“上所施, 下所效也?!薄坝?是“養子使作善也?!盵2]因此, 教育在本源上就是帶有價值傾向性的培養人的活動, 其目的就是讓受教育者達到“善” 的狀態, 具有“善” 的操守?!洞髮W》 開篇言: “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 在親民,在止于至善”[3], 也指明了大學的最終指向是“善”。傳統社會中, “善” 是指“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 是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 是化民成俗。 雖然如此之“善” 具有一定的封建社會的意義, 但是不能否認其“善” 所蘊含的家國情懷。

時代發展至當下, 我們已經邁入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征程, 開始在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占據中心地位, 越來越多地發揮著大國的擔當作用。 這是我們經過百年的不屈不撓的斗爭和努力才取得的偉大成就, 站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征程的節點上, 《建議》描繪了中國發展到二〇三五年的美麗圖景。 高等教育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國家意義和戰略意義, 這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一個突出特點。 為了實現偉大目標, 國家的戰略發展需要就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原則和發展標準。 2018 年,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 要“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 “培養什么人, 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 2019 年,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 年) 》,要求教育要“以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根本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2021 年考察清華大學時指出,“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 堅定前進信心, 立大志、明大德、 成大才、 擔大任, 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社會主義的性質、 國家的戰略發展需要、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決定了高等教育要“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 把立德樹人、 培養有“鴻鵠之志” “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的人才作為培養目標。 惟其如此,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共同富裕才能早日實現, 也才能早日構建人類命運之共同體。

2.2 買方市場特點更加凸顯

自2002 年中國高等教育進入到大眾化發展階段始至2019 年開啟普及化階段, 中國的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在近20 年間從1 600 萬人擴展至4 002 萬人[4], 增幅一倍多。 2021 年3 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以下簡稱《綱要》 ) 發布, 指出,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要提高至60%, 因而, 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加大, 規模會繼續增大。

在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階段, 超過一半以上的人甚至更多的適齡青年能夠接受高等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著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標志, 接受什么樣的高等教育才能區別人與人的不同, 由此會直接導致兩個結果。 一是高校之間的世界范圍內的競爭會更加劇烈。 其實, 高校之間的競爭在大眾化時期就已存在, 曾于2015 年被教育部發文禁止[5]。 普及化階段, 為了爭取優秀生源, 保持科研創新和社會聲譽, 隨著國(境) 外著名高校參與到中國高校之間競爭的深度和力度的加大, 高校之間會在全球范圍內加劇競爭[6], 而且競爭也會是包括生源、科研力量的儲備、 科研創新與轉化等全方位的[7]。 因而, 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成為高校立足和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 二是適齡青年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會更加多樣化。 每個人都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適合的高校, 發展提高和完善自己。 這表明適齡青年對接受什么樣的高等教育具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性和自主性[8], 甚至達不到自己目標, 就繼續在高中復讀[9]。 這種選擇性和高校之間的激烈競爭現象, 都表明高等教育買方市場的特點越來越凸顯。 因而, 普及化階段, 高校需要不斷的思索, 為適齡青年提供什么樣的專業教育教學, 如何涵養品德, 將個人的發展融入到國家戰略發展的宏業中, 使之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人才的問題, 進而不斷地實施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2.3 人民滿意成為評價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

普及化階段, 高等教育的巨大規模是國家戰略和社會發展的資源庫, 為其人才之需提供充分儲備。 將儲備之資源化作真正能堪當大任的優秀之才, 是社會對高等教育功能發揮的歷史性要求。 那么, 如何將高等教育規模體量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的人才庫? 需要何種評價標準? 處在新時代, 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重大轉變,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成為時代主旋律, 無論是國家的長足發展, 還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 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且在民主、 法治、 公平、 正義、 安全、 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實質上, 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包含著對個人、 國家及至世界社會的向往和期盼, 包括幼有所育、 老有所養、 住有所居、 物質富足、 精神豐富而健康、 國泰民安、 國富民強、 世界和平穩定等方面。為了實現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 中華民族已經付出了上百年的艱苦努力, 并且還需要繼續奮斗。 我們需要發展高科技, 把卡脖子的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們需要富起來, 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我們需要強起來, 大力提升綜合國力, 推動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 進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時代普及化的高等教育為社會服務功能的發揮就體現在其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哪些方面的需要上, 因而人民滿意就是檢驗高等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 因而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3 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導向

新時代普及化的高等教育買方市場特點凸顯, 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國家戰略意義, 經受著人民是否滿意的考量, 這對其發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目標明確, 路徑清晰, 措施得力,不斷提高質量, 加速前進, 跨越發展。

3.1 “領跑” 世界高等教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

如前所言, 新時代的新發展階段, 我們踏上新的征程和新的趕考路, 面臨著百年來沒有過的大變局,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從舞臺邊緣靠近舞臺中央, 這都是中國綜合國力增強的必然結果。 如果我們想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多更重要的作用, 更多地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就需要更多的世界一流人才為之努力, 這是時代對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務。 當今流行的衡量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 體現為高?;驅I的世界排名, 主要有4 個, 分別是英國夸夸雷利·西蒙茲(Quacquarelli Symonds 即QS) 教育組織發布的世界大學綜合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10]、 《泰晤士高等教育》 全球大學排名 (THE 即Times Higher Education)、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 (U. S. News &World Report) 對世界大學的排行榜、 上海交通大學的“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ARWU)。 這些排名針對新時代的新發展階段所賦予中國高等教育的時代重任而言, 已不再適用。 中國的高等教育需要重新定義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學, 重新設立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 中國的高等教育世界一流大學之路要有自己的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 年4 月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強調, 要傳承紅色基因, 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這條新路是以中國高等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是否有利于促進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 比如糧食安全、 環境保護、 卡脖子技術等, 是否有利于促進解決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比如戰爭、 瘟疫、 生存等, 是否有利于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比如地球生態與安全、 太空技術、 國際關系等。 能夠培養解決中國實際問題、 促進世界和平與穩定, 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學就是世界一流大學, 衡量這三個層次水平的標準就是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

新時代賦予中國高等教育更多的責任, 因而就需要中國高等教育占據主體性地位, 吸引世界資源, 成為高等教育發展之中心, 自我加壓, 跨越發展, 領跑世界高等教育, 唯其如此, 中國高等教育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 更好更快地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提供更多的世界一流人才。

3.2 “互聯網+教育” 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發展形態

現代社會是一個以互聯網為載體, 融合了高科技和信息的社會, 大到世界其他地區所爆發的現代化戰爭,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微信支付、 視頻通話, 包括疫情期間的健康掃碼等, 無不顯示了高科技和信息的重要作用, 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互聯網+” 已經成為現代日常生活模式和時代潮流。 教育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深受影響。 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漸在教育領域崛起發展。

其實, 早在2015 年, 政府就已經看到了互聯網+的重要作用并作出了回應。 當年,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 行動的指導意見》 (國發〔2015〕40 號) (以下簡稱《意見》 ) 發布, 指出, “互聯網+” 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 推動技術進步、 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 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 形成更廣闊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 因而推動社會各界大力開展“互聯網+” 行動。 在教育方面, 《意見》 提出要推進“互聯網+” 益民服務, 加快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教育服務。 鼓勵互聯網企業提供網絡化教育服務。 鼓勵學校探索網絡化教育新模式。推動學歷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共享, 推廣開放課程的網絡學習模式等。 在政府推動下,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生活生產中的大力應用, “互聯網+” 深入到全國各行各業。 在高等教育領域, “互聯網+” 也與高等教育日漸深度融合, 形成“互聯網+教育”, 作為一種新型教育形態, 借助大數據有針對性地為受教育者提供所需的課程, 幫助教師和學校等教育機構更加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地指導學生[11], 為中國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經過幾年的發展, “互聯網+教育” 形態已經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發展形態, 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 始于2019 年年末的新冠疫情威脅著人們的生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挑戰著高等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應對疫情,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騰訊會議” “企業微信” “學習通” 等誕生并運用到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 溝通著高校、 家庭和社會的聯系, 線上授課成為高等教育常用的重要方式。 高校既要抗擊疫情, 又要不耽誤教育教學, 領跑世界高等教育, 培養世界一流人才, 沒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就是不可想象的。 人類與新冠病毒已經鏖戰了近3 年,在一定的時期內, 還要與病毒共存下去, “互聯網+教育” 形態就必定會作為重要的高等教育形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這不僅僅是科技發展及應用的必然結果,也是我們的生存環境促使高等教育所采用的必然發展形態。

3.3 分類型、 有特色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路徑

沖擊世界一流大學, 占據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制高點, 領跑世界高等教育, 是所有中國高校的發展目標, 而且也早已踐行在高等教育的實踐行動中。 1999年, 《面向21 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 提出要“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 自此, 中國開始建設以“985 工程” 為平臺的世界先進水平的“雙一流建設”[12]。 2015 年11 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通知》 (國發〔2015〕 64號) (以下稱《總體方案》 ), 提出經過“211 工程”“985 工程” 等多年建設, 已經積累的大量成績, 為“實現中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到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即世界一流水平的“雙一流建設”, 自此中國高等教育進入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雙一流建設” 戰略實施期。 2017 年1 月, 根據國務院的《總體方案》,教育部、 財政部、 發改委聯合發布《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 》, 將《總體方案》 落實到具體建設的規范舉措上。 同年9 月,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公布了包含了42 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 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內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 ) 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自此, 世界一流水平的“雙一流” 建設實踐如火如荼地展開。

雖然中國高等教育的目標是世界一流水平建設,要領跑世界高等教育, 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高校都要按照一個模子發展。 普及化高等教育階段, 其買方市場特點更加凸顯, 當適齡青年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去選擇適合的高校, 對接受高等教育具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性和自主性的時候, 他們不僅僅希望自己上的是一所教育質量好的大學, 而且是一所自己喜歡的大學。這會在很大程度上迫使高校進一步分化成不同的類型, 進而形成不同的特色。 以不同類型的特色吸引眾多適齡青年將是高校的必然發展路徑, 這是高等教育發展必須主動采取的路徑。 一味追求高大全的綜合發展將沒有出路。 未來的高等教育必定是由綜合性院校、 多學科院校、 ??菩栽盒5阮愋投鄻? 特色明顯的院校組成, 形成百花齊放、 各有風采的宏偉局面。其中, 隨著整個中國教育體系的深化改革, 職業高等教育將獲得更大的發展舞臺。 2021 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 也強調, 要“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在分類型、 有特色的路徑之下,每一個有特色的高校都在追求著教育質量, 把學生培養成特色鮮明、 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精英人才, 用自己真正喜歡的專業知識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猜你喜歡
普及化一流世界
關注一流學科
我校獲批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及化和大眾化歷程
推動家庭影院4K普及化,4K HDR攝影機全面涌現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2015年預測:逐步普及化的私有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