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論來源與邏輯體系

2023-02-08 20:32朱小寶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總書記理論時代

朱小寶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16)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統一戰線發展呈現出團結、奮進、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這一良好局面的形塑仰賴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和統戰工作,就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這是新時代統一戰線取得的最大政治成果、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思想具有豐厚且深遠的理論淵源,立足本土實踐、堅持人民立場,不僅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推動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理論實現新的重大飛躍,還推動新時代黨的統戰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論來源

這一思想站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統一戰線理論基礎上,傳承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統一戰線工作實踐經驗,還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養分,夯實了這一思想科學、厚重的理論基石。

(一)理論源泉——馬克思主義統戰理論的統戰映射

這一思想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芒,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理論品格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理論自信?!霸谌祟愃枷胧飞?,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了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1]。作為人類文明進程中最科學、最嚴密、富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自誕生之日起就認識到了統一戰線在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重要作用。19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解放運動風起云涌、狂飆突進,馬克思、恩格斯在與各種政治力量、政治思潮進行的錯綜復雜的斗爭中,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形成了無產階級實行統一戰線的理論和策略。1847年6月,根據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提議,正義者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首次提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統一戰線口號。1848年,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同盟起草的《共產黨宣言》正式發表,不僅從理論上解決了無產階級自身的團結統一問題,提出了“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議”[2]的統一戰線要求,還論述了無產階級在聯合中的戰略和策略問題,成為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的誕生標志。馬克思、恩格斯闡明了無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的內生動力,強調,由于資本主義的激烈競爭,在大資本家的打壓下,小資產階級常常被拋到無產階級的行列中來,他們只能與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而“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在與小資產階級結成統一戰線時,應當清楚地認識到,他們還有與資產階級妥協的反革命的一面,要與他們的軟弱、動搖性作堅決的斗爭,即采取既聯合又斗爭的方針,不斷地推動他們為了共同的利益參加革命。另一方面,無產階級由于自身科學文化素質不是很高,不能很好地進行革命與建設的新事業,需要與知識分子結成統一戰線,學習與利用他們的知識和特長。恩格斯指出,“工人階級的解放,除此之外還需要醫生、工程師、化學家、農藝師及其他專門人材?!盵3]馬克思、恩格斯論述了無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如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以堅持國家間無產階級的大團結、堅持工農聯盟為基礎,努力爭取更大的聯盟;指明了無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的實現路徑,如制定正確的綱領和確立共同的目標、加強國際間無產階級統一戰線組織建設、堅決同形形色色的錯誤思想作斗爭等。

列寧集中闡釋了無產階級統一戰線同盟者的戰略和策略。他曾設想在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中實行多黨合作的統一戰線,強調鞏固無產階級政權必須重視統一戰線的戰略和策略,必須鞏固工農聯盟,必須利用各國資產階級之間以及各個國家內資產階級各集團或各派別之間的一切利益對立,“極仔細、極留心、極謹慎、極巧妙地一方面利用敵人之間的一切‘裂痕’,哪怕是最小的‘裂痕’,要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來獲得大量的同盟者,盡管這些同盟者是暫時的、動搖的、不穩定的、靠不住的、有條件的?!盵4]列寧提出并使用了“工人階級統一戰線”這一概念,他還將“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發展為“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提出建立工人階級的統一和實現統一戰線策略的任務,這實際上就提出了建立世界范圍的革命統一戰線口號、方針和政策。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統一戰線思想與無產階級解放運動密切關聯,深刻揭示了統一戰線的內涵、功能、價值、基本關系等一系列核心問題,將對統一戰線的認識上升到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新高度,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這些思想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理論來源。

(二)歷史根基——黨領導統一戰線實踐的經驗總結

中國共產黨成立初創時,對于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尚未深刻認識,因此在當時尚未充分認識同其他階級和政黨建立統一戰線的必要性。但在領導工人運動的實踐中,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我們黨很快就認識到建立統一戰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22年,中共二大通過《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的議決案》,提出“我們共產黨應該出來聯合全國革新黨派,組織民主的聯合戰線”[5]139,并明確提出保持無產階級獨立性的重要性,認為“無產階級一方面固然應該聯合民主派,援助民主派,然亦只是聯合與援助,決不是投降附屬與合并”[5]139。此后,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確立,“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還未能完成的革命事業,在僅僅兩三年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就”[6]。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破裂后,我們黨決定把黨的工作中心轉向工農群眾,開展土地革命戰爭。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30年9月,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實行下層群眾的統一戰線”的策略,隨著這一策略的實施,中國共產黨深入開展土地革命,鞏固工農聯盟,發展壯大工農紅軍,不斷擴大根據地,并在農村革命根據地和國統區廣泛開展統戰工作。長征途中,我們黨以地方實力派、少數民族和宗教上層人士為對象,積極、靈活開展統戰工作,不僅宣傳了政策,也贏得了人心??箲鸨l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積極倡導和組織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毛澤東鮮明地提出統一戰線“法寶論”,并糾正了“一切服從統一戰線,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保黨在統一戰線中實行獨立自主原則。我們黨確定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對國民黨實施又團結又斗爭的策略,對頑固派采取“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堅持團結抗戰,積極爭取改革政治、實行民主,同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建立起團結合作的關系,鞏固和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箲饎倮?,我們黨建立了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民主統一戰線進入新的歷史階段,中國共產黨成功運用統一戰線,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發表《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重要講話,創造性地對我國統一戰線的性質、地位、任務、對象和范圍以及基本方針作出新的科學論斷,賦予統一戰線以新的時代內容。江澤民同志明確提出統一戰線的本質就在于大團結、大聯合,并系統論述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和主要任務,明確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強調“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一個重要法寶,絕不能丟掉;作為黨的一個政治優勢,絕不能削弱;作為黨的一項長期方針,絕不能動搖”[7]。統一戰線實現了跨世紀的發展,各個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大進展。胡錦濤同志分析了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重要特征,提出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正確處理政黨、民族、宗教、階層、海內外同胞關系“五大關系”[8],強調“促進‘五大關系’和諧,對于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9],并確定了統一戰線若干重要領域的方針政策。統戰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系統謀劃統一戰線工作,把統一戰線作為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召開一系列重要會議,出臺一系列重要法規文件,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指明了新時代統一戰線的發展方向。統一戰線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不斷促進“五大關系”和諧,統戰各領域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最大限度實現中華兒女大團結,為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匯聚了磅礴力量。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黨的統戰工作恢宏實踐推動并逐步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理論,也為新時代黨的統戰理論提供了深厚的歷史基礎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三)文化根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浸潤

任何思想的萌芽、形成、發展與成熟都是特定環境、歷史、文化的產物。中華大地是孕育偉大思想的肥沃土壤,中華文化是造就偉大思想的文化根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統戰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同樣離不開中國本土統戰文化的滋養浸潤。在中國傳統政治謀略思想中,有關統一戰線的最有名的一條,當屬戰國時期縱橫家所提出的“合縱連橫”。所謂“合縱”就是“合眾弱以攻一強”,指的是當時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聯合起來,抗擊當時最強大的秦國;所謂“連橫”則是“事一強以攻眾弱”,指的是當時最強大的秦國通過拉攏六國中的幾國與之聯盟,以便進攻另外幾國。實際的情況是,合縱謀略曾使當時強大的秦國十多年不敢東進;而連橫謀略則使秦國次第吞并弱國,為最終統一六國打下基礎。還有一個典型例子,就是三國時期,劉備聽取諸葛亮的建議,與東吳孫權結成統一戰線聯合抗曹,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使劉備能夠在三國鼎立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正是在中國革命極端復雜的政治環境中,中國共產黨批判繼承了傳統文化中有關統一戰線的政治智慧,并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基礎上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形成了我們黨關于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戰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其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不僅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核,對解決人類問題也有重要價值?!盵10]中華傳統文化蘊藏著統一戰線智慧和精華,特別是“大一統”理念,“多元一體”思想,由“和合”文化所演繹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和衷共濟”“協和共生”等思想理念,為這一思想提供了重要養分?!按笠唤y”理念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思想基礎和文化歸依,也是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統一性的重要因素。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是一個具有經典意義的概念。許多傳統文化典籍都蘊含著相關思想??鬃釉f: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鬃铀帷昂投煌彼枷?,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這原是孔子對人際關系的感觸,即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宜丟掉原則而茍同于對方。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思想,其方法論就是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的創造性發展、創新性轉化?!昂秃稀彼枷胍矠榻y一戰線正確處理一致性與多樣性的關系提供了文化源泉;“義利”思想則為廣交深交黨外朋友提供了智慧資源?!疤煜聻楣睂τ诖龠M新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共產黨的統一戰線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體現運用和創造性發展,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則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思想的根基和淵源。這一統一戰線思想所體現的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包容性,正是作為一個偉大政黨所具有的氣度與涵養的典型體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彰顯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定的文化自信。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邏輯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時代化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統一戰線百年發展史的智慧結晶,是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根本指針”[11]608。這一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系統完備,彰顯出鮮明的理論品格。

(一)科學回答了新時代統一戰線的重大現實課題

思想是歷史的產物,在不同的時代,思想具有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不同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系統闡明了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方位、地位作用、工作重點、重大關系、工作布局、根本保障、政策舉措,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需要統一戰線、需要什么樣的統一戰線、怎樣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等重大現實問題,指明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背景下愛國統一戰線的時代定位、基本任務、正確方向。

這一思想闡釋了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時代意義,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為什么需要統一戰線”的時代之問。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統一戰線的“法寶”地位作用,指出,“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11]608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他又用“強大法寶”[12]形容統一戰線的重要作用,這與他強調的統一戰線“從來不是為了好看、為了好聽,而是因為有用、有大用、有不可或缺的作用”[13]358一脈相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統一戰線面臨的時和勢、肩負的使命和任務發生了某些重大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從世情、國情、統情三個層面用“三個更加重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所處的歷史方位,并強調“越是變化大,越是要把統一戰線發展好、把統戰工作開展好”[13]352。越是面臨復雜嚴峻形勢,越需要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才能面對前進道路的各種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才能應對世界變局中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同時,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深入推進,也迫切要求我們黨通過統一戰線不斷鞏固階級基礎、擴大群眾基礎、提升執政能力,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實現最全面最廣泛的團結和聯合。

這一思想回答了新時代新征程“需要什么樣的統一戰線”的時代之問。統一戰線是以中國共產黨為圓心,并不斷向外拓展延伸的同心圓。隨著“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加入,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已成為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歷史發展中最為廣泛的統一戰線形態,社會基礎更加廣泛、工作領域更加寬廣、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方法更加創新,具有空前的廣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鮮明的多樣性和顯著的社會性。廣泛性體現在統一戰線范圍涵蓋了“民主黨派、無黨派、民族、宗教、新的社會階層、港澳臺海外”等各方面數億之多的成員;包容性體現在統一戰線所秉持和彰顯的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在大陸范圍內,能夠容納不同民族和宗教、不同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不同階層和利益群體、不同政治信仰和思想觀念。在大陸范圍外,可以容納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生活方式;多樣性體現為參加統一戰線的社會政治力量的多樣性,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利益需求的多樣性、變化性。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所有制形式、社會階層、社會思想觀念等都更加多樣,要求我們在多樣化觀念中確立主導思想,在多樣化訴求中尋求最大共識。社會性體現為由傳統的主要做“單位人”工作向同時做“社會人”工作方向發展,園區、社區、互聯網、樓宇等成為新時代統戰工作的重要平臺。同時,具有統戰性并能夠承擔統戰工作的社團組織已成為開展統戰工作的重要載體。而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統一戰線,是“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12],“不斷鞏固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12]。

這一思想還為“怎樣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指明了前進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要做到“三個必須”,要正確處理“四對關系”。一是“必須掌握規律、堅持原則、講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13]357,強調在統戰工作中,“實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13]357,同時,要“尊重、照顧、維護同盟者的利益,幫助黨外人士排憂解難”[12]357,認為這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條件。要“形成全黨上下一齊動手、有關方面協同聯動的工作局面”[11]610。二是“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13]357,既要“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13]358,又要“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13]358。三是“必須善于聯誼交友”[13]358,以“交到的朋友多不多、合格不合格、夠不夠鐵”為標準,將“廣交”和“深交”緊密結合起來。四是必須把握好“四對關系”,即“固守圓心與擴大共識”“潛績和顯績”“原則性和靈活性”“團結和斗爭”[11]609的關系。

(二)構筑形成了一個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理論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對做好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作出了全方位的回答,是一個系統完備、內在統一的理論體系。在2022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十二個必須”[11]608,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四梁八柱”,涵蓋了這一思想的主要內容、核心要義。

“十二個必須”是一個邏輯嚴密、內在統一的理論體系?!氨仨毤訌婞h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必須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必須解決好人心和力量問題”[11]608,為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指明了正確的政治方向,突出強調了統一戰線的本質屬性、本質要求、根本立場,在“十二個必須”中處于統攝性、引領性地位,發揮舉旗明向的重要作用。

深刻認識和把握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鮮明特征,也是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的重要經驗。統一戰線作為一門科學,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氨仨氄_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必須把握做好統戰工作的規律”[11]608清晰明確了做好統戰工作所涉及的重要關系,所秉持的基本方針,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統戰工作規律的科學認識,是基于統一戰線歷史方位變化而作出的科學判斷。

統戰工作百科全書,博大精深?!氨仨殘猿趾冒l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黨的民族工作主線,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必須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必須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必須發揮港澳臺和海外統戰工作爭取人心的作用”[11]608,對各領域統戰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明確了各領域統戰工作的任務重點,既著眼全局,又突出重點,為推動各領域統戰工作提質增效繪就了宏偉藍圖。

“必須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11]608呈現出對統一戰線可持續發展的人文關懷,即鞏固和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保障,加強隊伍建設,構筑“蓄水池”。這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不是一般的業務工作,而是關系我國政治制度和優勢發揮的戰略任務。

這一思想既與黨的統一戰線理論一脈相承,又明確地回答了新時代統戰工作的重要原則、基本要求和科學方法,既有戰略安排又有具體部署,“既指引方向又明確路徑,每一條都是對統戰工作長期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和提煉升華,闡明了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根本性要求、全局性任務、時代性課題”[14]。

(三)呈現出鮮明的理論品格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鮮明的理論品質,不僅為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繪就了宏偉藍圖,也展現了“深刻的歷史洞察力、重要的理論引領力、強大的實踐指導力”[15]。

1.科學性與系統性的統一。這一思想在科學把握“三大規律”的基礎上,針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和現實工作實踐,為鞏固和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做出了全局性、戰略性的部署,全方位多層次地將大團結大聯合理念和統戰工作實踐貫徹其中,形成了完備的、科學的、具體的統戰思想體系。這一思想以我國百年統戰工作實踐為基礎,對新時代統戰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進行了提煉,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對新時代統戰工作進行了頂層設計,明確了戰略目標、使命任務,制定了全面具體的方針政策,極大深化了我們黨對統一戰線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因此,這一思想立足“人心向背,力量對比”的戰略考量,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重視整體,又兼顧局部,具有嚴密的系統性。秉持系統觀念,構筑了由主題主線、領導核心、工作格局、政策舉措、任務重點、基礎保障等多個層次織就的系統全面、邏輯嚴密、內涵豐富、內在統一的科學理論體系。

2.繼承性與創新性的統一。這一思想“貫穿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貫通歷史、現實和未來”[14],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精神實質。這一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共同體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例如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提出和實踐。這一思想是對我們黨的統一戰線理論的繼承和發展。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統戰工作規律上接力有為,指導我國統戰工作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成就。這一思想極富創新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富有原創性,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思想內容體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例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論斷,既是對“法寶論”的傳承,也是新時代的重大理論創新,深化了對統一戰線地位作用的認識;在政黨關系上,提出“新型政黨制度”概念,并明確民主黨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突破了西方政黨制度的話語框架,有助于打造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敘事和話語體系;在民族關系上,提出包括“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內的一系列新理念,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宗教關系上,提出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導”的態度對待宗教,把宗教“導”向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在階層關系上,提出黨外知識分子的重要地位,即“基礎性、戰略性”地位,提出“識才、愛才、用才、容才、聚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出促進“兩個健康”,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可謂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性發展;在海內外同胞關系上,提出“爭取人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凝心聚力同圓共享中國夢”。此外,還提出“同心圓”論,“大統戰工作格局”[16]論等,都是對中國統一戰線實踐經驗的新提煉新升華。

3.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統一。這一思想以問題為導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科學總結了我國統一戰線發展的經驗,同時又指導新時代統戰工作實踐,既有問題意識,又有解決路徑,體現了理論性與實踐性的高度統一。習近平總書記“直面統一戰線各領域長期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和統戰干部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統一戰線工作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17],結合世界情勢與國內形勢,提出應對思路、開出對癥藥方。針對一些同志不重視統一戰線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分析了產生這種問題的原因在于思想認識上的三個結沒有解開,即“認為黨外人士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是一支比較麻煩的力量、是一支消極甚至異己的力量”[13]352-354。針對一些同志不會做統戰工作的問題,他剖析了三大表現,即“不會領導、不懂政策、不講方法”[13]355-356,強調“這些問題對發展統一戰線、做好統戰工作都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13]357,必須“認真分析、找出癥結、端正思想,積極加以解決”[13]357。針對“敵對勢力想借民族、宗教問題做文章”[13]355,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就越要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把信教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13]355。針對“現實生活中一些非公有制經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不能因此就不分青紅皂白把響應黨的號召、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所有人員都一棍子打死”[13]355。這一思想蘊含著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如“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18],他提出做好統戰工作要把握好“四對關系”,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的思想方法,既部署了“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了“橋和船”的問題。

猜你喜歡
總書記理論時代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