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倫理意蘊

2023-02-08 20:32陳萬球尹夢璇
湖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中國式共同富裕分配

陳萬球 尹夢璇

(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盵1]中國式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數代中國人的夢想。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高超的政治智慧,同時也彰顯了濃郁的現代政治倫理意蘊。

一、發展機會平等的道德追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1],發展機會平等即讓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社會不同的群體享有走向成功和幸福的機會。中國式現代化彰顯了發展機會平等的政治倫理意蘊。

(一)發展機會平等是馬克思主義平等觀的核心要義

發展機會平等作為社會平等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是最直接、最明顯的社會平等[2],是每個社會成員自由發展的基本權利。不論是對舊社會的批判,或是對新世界的向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始終將平等作為一個社會的道德價值追求。在《論猶太人問題》中,馬克思認為,平等“無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就是說,每個人同樣被看成那種獨立自在的單子?!盵3]41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指出,“平等趨勢是我們這個世界特有的?!盵3]611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站在超越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歷史位階上,全面闡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的平等原則,指出了平等的歷史性、過程性、條件性及其生產方式基礎。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指出,“自由通行和機會平等是首要的和愈益迫切的要求?!盵4]483在此,恩格斯把“機會平等”置于“首要的”位置,認為每一個人都有獲得自由而全面發展機會的權利?!捌降?,作為共產主義的基礎,是共產主義的政治論據?!盵3]231在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平等原則按照以勞動作為唯一分配標準的“按勞分配”得以實現;而處于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平等原則將會超越資本邏輯和勞動尺度,把平等滿足人的差異性需要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終極目標。而“隨著階級差別的消滅,一切由這些差別產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盵5]可見,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始終把包括發展機會平等在內的人的平等,視為社會主義超越資本主義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機會平等亦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發展機會平等是中國共產黨孜孜以求的政治道德追求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武裝起來的無產階級政黨?;仡欬h的發展歷程,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和貫徹馬克思主義平等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把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作為解決平等問題的主線,帶領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真正解決了農民對土地的渴求,使身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的農民翻身得解放,徹底擺脫了被剝削和被壓迫的不平等的困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通過確立嶄新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等,積極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平等觀,確保全社會真正實現公平和正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物質資料生產的極大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顯著上升,為穩妥推進社會主義發展機會平等提供了可靠物質保障。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關鍵時期,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推進生產力的發展、更需要實現發展機會平等。

(三)發展機會平等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道德訴求

對于每個社會成員來說,機會都作為一種寶貴資源而存在。[6]發展機會平等是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勝法寶。中國式現代化很好地詮釋并豐富了發展機會平等的精神內涵。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罢w邁進現代化”意味著:不是某個階級、某個階層獨自邁進現代化,更不是少數人邁進現代化,而是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齊步邁進現代化;“整體邁進現代化”意味著:十四億多中國人民在不同的行業領域(政治領域、經濟領域、文化領域和社會領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的人生階段,擁有發展機會平等、資源和起點公平、競爭規則公平、發展所需的權利與能力公平,最后的競爭結果只與個人的努力程度成正比。換言之,“整體邁進現代化”是發展機會平等的現代化,它意味著中國式現代化實現過程中,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機會應該向所有人開放,無論其民族、財產、地位、身份、美丑、受教育年限等,只要做出了足夠的努力,達到了相應的條件,符合了規定的標準,就能獲得同樣的發展機會。一句話,十四億多中國人民人人都“擁有人生平等出彩的機會”。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發展機會平等是通往中國式現代化公平的必然要求,只有處在發展機會平等的條件下,人民群眾的能力得到均衡發展才能有效落實,唯有能力的均衡才能保證社會發展結果即使達不到最優解,也能夠最大程度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及內在道德訴求。[7]

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發展機會平等”的政治價值理念,在價值層面實現了對西方現代化的超越。西方現代化是“資本至上”的現代化,是為少數人謀求最大限度利益的現代化,必然會產生尖銳的內在矛盾,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展機會不平等的問題。而中國式現代化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現代化,是實現人人共享發展機會平等的現代化,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無可比擬的優勢。

二、財富分配均衡的倫理正義

財富分配均衡作為政治哲學中的永恒命題和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而存在。實現共同富裕集中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公平正義及優越性,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作為一種倫理正義,它蘊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系進行系統的協調。[8]實現財富分配均衡既是人類社會美好的理想,更是人類文明進程中難以解決的人類難題?!胺峙涫裁?,誰來分配,怎樣分配”集中體現著公平正義的倫理價值。[9]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1],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進財富分配均衡擺在更為突出的位置。中國式現代化所彰顯的財富均衡倫理正義,從根本上為現代西方社會所面臨的多重失衡、失范和失控等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路徑,從而為人類世界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

(一)財富分配均衡是中國式現代化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利益始終是道德問題的基礎,利益產生和決定著道德,利益分配體現著道德原則差異。實現財富分配均衡既是人類社會美好的理想,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財富分配均衡,與西方國家有著本質區別。首先,財富分配均衡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它不僅僅是針對某一群體或某一階級的現代化,它最終要實現的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將“以人民為中心”同共同富裕緊緊聯系在一起,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真實的、可感的現實,而不是虛無縹緲的口號。西方現代化是“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資本主義的邏輯是一部分人剝削另一部分人,是由壟斷資本所籠罩的少數人富裕的資本主義現代化。其次,財富分配均衡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經濟基礎在分配上的現實要求和體現。財富分配均衡具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賦予中國式現代化鮮明的制度底色和制度保障。通過為資本加裝“紅綠燈”,有效阻止資本在運行過程中的野蠻無序擴張,由此使經濟發展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而西方的現代化過程中財富分配是建立在私有制經濟基礎之上的,資本的運行邏輯最終使個別資產階級思想家所推崇的財富均衡觀念因缺乏現實的土壤只能淪為空想。

(二)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財富分配均衡的政治實踐

財富分配均衡內在于共同富裕中,作為共同富裕應有之義而存在。共同富裕的實現必須以財富分配均衡的倫理原則作為行動指南。實現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所描繪的美好圖景: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10]。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以“共同富?!弊鳛槠涫钢静挥宓恼螌嵺`和奮斗目標。[11]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盵12]。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重經濟發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資本參與社會分配獲得增殖和發展,更注重維護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盵13]這生動體現了要想走穩走好共同富裕之路,離不開對財富分配均衡的政治實踐的有效落實?!皟群谪敻环峙渚獾墓餐辉J巧鐣髁x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顯著特征,集中體現公平正義的倫理價值?!盵14]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依然要依靠中國人民積極投身于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實踐。

(三)財富分配均衡開啟了規范財富分配的新視界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為誰分配”“誰來分配”以及“分配的依據”三大要素進行了深刻闡述,“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的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15]422“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盵1]完善分配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及規范財富積累機制,這將有效地超越政府與市場、個人與集體、自由與平等、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困境?,F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解決我國社會矛盾必須要處理好分配與發展問題。如何在收入分配中協調不同要素的份額,習近平總書記對此生動闡明:“要發揮分配的功能和作用,處理好效率和公平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16]。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價值前提下,通過發展經濟增加就業做大做強“蛋糕”,通過再次分配調節收入差距,分好、分優這塊“蛋糕”,彌補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不足。三次分配既相輔相成,又辯證統一,與財富分配均衡環環相扣??梢?,中國式現代化既強調在利益關系上平衡個人同他人、個人同集體以及集體同集體之間的關系,更將人民期望、社會道義以及整體正義三者的分配關系作為崇高目標,突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呈現出中國式現代化新視界。

三、民主權利彰顯的制度之善

民主從根本上講是一種政治制度安排,涉及國家的性質、國家的政權組織形式及公民的基本權利保障等重大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盵1]中國式現代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其中包含的人民性在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深化中得以充分彰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式現代化與人民民主的實踐者、探索者和推動者,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制度之善。

(一)中國式現代化是對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超越

民主是現代國家的重要表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在百余年發展歷程中踔厲奮發開創出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展開,實現了對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的超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固有文明缺陷,顯示出民主的強大生命力和光輝前景,展現出民主的真實價值和獨特優勢,開創了中國式民主的新道路。唯物史觀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和真正創造者。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生產資料掌握在少數資本家手里,生產力的水平主要表現在資本的增殖能力上,這就決定了西方是“以資本為中心”展開的現代化,資本是實現現代化的主要動力與運行機制。

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中國是矢志不渝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中國式現代化是基于人民立場而非資本立場,遵循的是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而非資產階級的唯心史觀。馬克思對資產階級民主的虛偽性作了深刻的批判,提出:無產階級是應當將發展人民權益放在首位的實質民主。我國人民民主以人民性、持續性、廣泛性和有效性超越了西方民主,它一以貫之地堅守人民立場,人民群眾始終發揮著創造歷史的主體性力量,這就決定著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開展的現代化偉大實踐,實現了對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的超越。

(二)中國式現代化是“人民至上”的現代化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盵17]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人民群眾是當之無愧的實踐者和貢獻者。[18]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把握了“人”與“現代化”兩者之間的關系。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其初心使命,不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不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都堅定不移地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具體而言,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地踐行著“人民至上”的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導,以社會主義作為鮮明底色,做到立足于人民、關懷人民、為了人民,做到無論何時何地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緊緊依靠人民、為人民謀幸福、牢牢扎根人民,而且落實到黨和政府的各項決策中。從政治倫理視角看,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人民至上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精神道德的深層次要求,是政治倫理的內化,具有具體性和可實現性。同時,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正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現實需要。民主發展要以中國現實國情為立足點,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國依據國情建立并發展完善了一系列包括人民民主專政和基本經濟制度在內的社會主義制度,真正做到“權力在民”,為人民至上有力地創造了制度基礎,形成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獨有的精神標識。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過程中,不斷探索和豐富民主實踐,是對與日俱增的民主訴求作出有力回應的必然邏輯。[1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彰顯了“人民至上”的深刻理論意涵。

(三)中國式現代化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現代化

馬克思指出,“在民主制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具有與它本身的意義不同的意義。每一個環節實際上都只是整體人民的環節?!盵20]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談到,“只有社會主義的民主才能做到使勞動群眾具有適合于他們的階級地位的意志”[4]550。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扎根于中國土壤生根發芽的結果,是繼續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不僅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重要內容,而且超越了西方形式主義和階段性的民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做到了民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21]。如果民主只是選民在競選時漫天許諾,人民在經過投票以后,對國家和社會的各項事務都沒有任何的參與權,這就不是真正的民主?!叭^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盵1]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吸收借鑒了人類優秀文化成果,中國傳統政治話語的文化基因是決定全過程人民民主話語的核心因素。全過程人民民主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確保人民通過多種方式依法管理國家的各項事務。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旺盛生命力不僅在于民主實踐的“全過程”,更在于民主實踐的“人民性”。人民是實踐民主和評判民主的主體,要增強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人民性。人民作為歷史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創造歷史偉業的依托,只有讓人民意愿在政治過程真正得到表達,讓人民真實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權力,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人民的意志和意愿的集中體現,是真實有效的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深扎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使廣大人民群眾在各個領域、各個時期都能充分享有實質性的民主權利。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是馬克思主義民主話語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也是中國共產黨踐行初心使命、開拓創新的延續,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構建民主話語新秩序的歷史擔當。[22]

總體來說,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充分調動了不同建設主體的積極性,將黨的領導和人民主體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彰顯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人民性。[23]

四、共同價值建構的倫理情懷

全人類共同價值,即全人類社會都能認可、接受、踐行和維護的思想觀念基礎。全人類共同價值同馬克思主義的倫理價值思想是一致的,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追求全人類自由解放與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價值觀念,并在建設過程中有力回擊了普世價值與西方意識形態滲透。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世界各國都應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攜手應對各種各樣的全球性挑戰,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世界不同國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的集中體現,是當今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一項重要倫理規范,是各國縮小差距和彌合矛盾的最大公約數,更是構建國際關系新秩序的倫理遵循,生動體現了共同價值凝聚各國不同文明價值共識的倫理情懷,蘊藏著共同價值建構的政治倫理意蘊。

(一)中國式現代化體現了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倫理理念

“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將人類現代化置于共同體的背景當中,準確判斷當下中國和世界現代化所面臨的時代環境以及所處階段?!盵18]全人類共同價值體現了人類生存發展、國際社會關系發展以及世界政治秩序建設的內在要求。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便是引導這一歷史進展方向行之有效的舉措,處在真實平等正義的互動環境中,體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實踐依據,彰顯全球價值形態與倫理觀念得以創造生長的建構性力量。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逐步拓展與深入中總結出來的,既符合當今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和共同福祉的現實需要,又是一種凝聚智慧、破解發展難題的哲學思維。毫無疑問,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踐行全人類共同價值的行之有效的途徑。構建全人類共同價值旨在應對全球化時代下人們所產生的價值觀差異,乃至精神上的迷失,從而將全人類團結起來,形成一種強大的倫理力量來推動政治治理實現對人類社會的有機整合,以滿足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需要。全人類作為共同價值建設的實踐主體,達成具有世界性的價值共識是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選擇。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是以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為指導,以人的感性實踐為基礎,通過激勵人們的實踐自由自覺地傾向價值共識,使價值共識成為內在于人的生命存在與實踐發展的本質力量,進而為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構建做出了卓越的貢獻。[24]

(二)中國式現代化與全人類根本的共同價值具有內在的契合性

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人民至上”,這同全人類根本的共同價值“民主”內在有機統一。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將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初衷與歸宿,堅持人民至上的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人民至上指的是在治國理政方法論中轉化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就是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始至終把人民放在心目中最高位置?!耙匀嗣駷橹行摹?,就是緊扣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的發展,就是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就是把最終目的錨定為實現共產主義的發展?!耙匀嗣駷橹行摹?,飽含著“民利”“民富”的政治倫理規范精神,使每一位中國人都實現利益最大化,進而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人民過上更加安康的幸福生活,使中國以截然不同的嶄新國家形象屹立于世界的東方。[25]因此,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人民利益?!耙匀嗣駷橹行摹鄙鷦诱宫F著鮮明的政治倫理精神,是政治文明發展的大勢所趨。[19]

(三)中國式現代化生動展現了中國大國擔當與胸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致力于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助力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從倡導踐行多邊主義到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和共同面臨各種全球性挑戰;從“一帶一路”倡議到提出全球發展觀及全球安全觀,中國一以貫之用實際行動踐行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可持續共同發展理念。中華文明具有突出和平性,是中國式現代化根植的文化沃土,為中國式現代化消解和克服西方現代化中出現的尖銳矛盾給予源源不斷的資源支持。[26]中國作為有擔當的大國,義不容辭為全球治理和世界持久穩定的和平貢獻積極力量。和平發展大勢所趨,不可逆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基于當前世界格局的構建給出的中國方案。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珍惜安定的生活,堅持摒棄冷戰思維與零和博弈。中國一直致力于世界和平,促進全球的發展,維護國際秩序。中國式現代化必然要求走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之路。盡管挑戰和威脅在未來仍然持續存在,但中國始終會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為積極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同時又以創新理念推動全球治理。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國家和地區間的關系日益緊密,全球赤字、局部戰爭、恐怖主義、生態環境污染、網絡空間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不斷蔓延等全球性問題亟待解決?!叭藗冏约簞撛熳约旱臍v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繼承下來的條件下創造?!盵15]669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必須與西方資本主義的現代化相區別,中國始終堅持在謀求自身發展時不忘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推動構建以合作、互利共贏作為價值共識的國際文明新秩序[14],積極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中國式現代化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走獨立自主、和平發展和互利共贏的現代化新路,是對內發展自身、對外為人類社會謀福祉的現代化之路。中國式現代化將為推動人類持久和平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猜你喜歡
中國式共同富裕分配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中國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