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統一戰線推進共同富裕的優勢研究

2023-02-09 19:11姜智紅
特區實踐與理論 2023年6期
關鍵詞:共同富裕

姜智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實現共同富裕,過上美好幸福生活,是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的美好憧憬和期盼,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矢志不渝的為民初心。同時,“實現共同富裕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黨的執政基礎的重大政治問題”[1]。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形勢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宏偉性、任務的艱巨性、國際國內形勢的復雜性,需要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動員全體中華兒女圍繞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大團結大聯合。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完成歷史使命的重要戰略和策略?!靶碌恼鞒躺?,我們必須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廣聚天下英才,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2]

一、統一戰線推進共同富裕的制度優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盵3]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一種新的政黨政治模式,在推進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圍繞共同富裕目標有效發揮建言資政、民主監督和為社會發展提供更好服務的職責。

建言資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人士,其創造了一種新的政黨政治模式,提供了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緊緊圍繞國家中心工作,就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問題開展考察調研,提出意見建議,是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發揮作用的重要渠道。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矢志不渝的神圣使命和奮斗目標,也是各參政黨一以貫之追隨中國共產黨助力實現的奮斗目標。各參政黨遵循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規定的合作機制,圍繞有關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針政策積極建言資政,參與制定、修改各級黨代會及各級黨委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文件和法律法規,多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圍繞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深入考察調研,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并被采納[4],體現了各參政黨的責任擔當。未來,圍繞如何健全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分配制度、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方面,還有待發揮各參政黨的特色優勢,科學謀劃,積極建言。

民主監督。各參政黨進行民主監督是受中國共產黨委托,就有關共同富裕的重大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執行情況、決策部署實施情況以及國家中長期規劃中的重要約束性指標的達標情況等方方面面展開的多層級、跟蹤性、立體式調研,尋找存在的問題和發展中面臨的瓶頸,提出意見、建議或批評等,有時針對發現的問題提出詳細解決方案,彰顯了中國社會主義新型政黨制度集思廣益干大事的優越性。比如圍繞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和精準脫貧等推進共同富?;A性工程的民主監督,“據統計,各民主黨派共有3.6萬余人次參與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向對口省區各級中共黨委和政府提出意見建議2400余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報送各類報告80余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重要貢獻”[5]。同時。各參政黨在民主監督調研過程中,加深了對黨情、國情、民情的了解,進一步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認同、人民群眾的情感認同,拉近了和人民群眾的距離。

社會服務。各參政黨具有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社會優勢,在促進共同富裕中具有獨特的作用。一方面,各參政黨在各自所聯系群眾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權威性和話語權,有利于反映群眾的多層次、多領域利益訴求,幫助黨和政府了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愿,為實現共同富裕把準方向。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另一方面,各參政黨通過溝通協調、高效引導,及時化解社會矛盾,積極促進政黨關系、宗教關系、民族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等和諧,為實現共同富裕形成合力,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社會基礎。1988年以開發扶貧、人口控制、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貴州畢節試驗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減貧675.28萬人,7個國家級貧困縣、1981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全市GDP突破2020億元大關[6]。各參政黨既團結各自成員和所聯系群眾,有效發揮橋梁紐帶和凝聚共識作用,又為推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統一戰線推進共同富裕的生產優勢

非公有制經濟。在推進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非公有制經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建成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胺枪兄平洕欠€定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是金融發展的重要依托,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盵7]當前,非公有制經濟不僅涉及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產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等,大力推動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而且謀劃布局腦科學、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育種、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量子信息、基因工程、基因技術、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從而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機會。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方面,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也給民營企業帶來了許多難得的重大機遇,推動技術、標準、裝備、服務的聯合重組。企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就能吸納更多就業者,進而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為推動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物質基礎?!拔覀冋f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盵8]共同富裕要求在提升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還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非公有制經濟在助力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潛力巨大。民營企業家在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中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價值導向,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提供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作品,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以人的自身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在助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方面,最為關鍵的是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消除各種隱性壁壘,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以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把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排憂解難、辦實事落到實處,進一步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中之重是產業振興,在這方面,統一戰線成員可以大有作為。 一是掌握更多社會資源的非公經濟人士、私營企業主、新媒體從業人員到廣大農村地區開發產能和市場,把自身的發展與廣大群眾的發展結合起來。二是實施萬企幫萬村。通過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有利時機,不斷縮小在核心種源、關鍵裝備等領域的差距,推動我國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強鏈,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三是工商企業如房地產或建筑工程企業等社會資本,利用自身在資源開發、工程建設等方面的優勢,與地方政府共同發展鄉村旅游,規?;_發當地特色資源,注重村民權益保護,讓農民通過土地等資源的流轉、入股等方式獲得財產性收入,同時,可讓附近農民優先到園區就業獲得工資性收入。

三、統一戰線推進共同富裕的分配優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盵9]統一戰線作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最廣泛的愛國主義政治聯盟,可以充分發揮不同階級、階層所具有的豐富的政治資源、人才資源、智力資源、創新資源、制度資源等,致力于不斷縮小國家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以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為例,在初次分配中,民營企業致力于承擔好主體責任、經濟責任,按照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求,把企業做大做強,完善工資分配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為員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和培訓機會,讓企業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體員工;在再分配中,作為完善再分配調節機制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堅持誠信廉潔守法經營,不斷依靠科技創新提高效益,增收節支、依法納稅,為國家完善再分配機制履職盡責,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促進發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眾。在第三次分配中,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在尊重習慣、道德及公序良俗的條件下自覺自愿、量力而行,積極投身各類社會公益事業,探索新時代社會慈善公益事業新模式,扶弱濟困,回饋社會。以促進共同富裕為根本宗旨,由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發起實施的光彩事業,以產業帶動和公益幫扶為主要形式,經過近三十年的生動實踐,已發展成為助推調節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的重要社會力量和民營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回報社會,產生了良好示范和社會效應。新時代新征程,民營企業家要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揚家國情懷,先富帶后富,增強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再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在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之后產生的新的社會群體,集中分布在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他們學歷層次高、專業技能高、創新意識強,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識、技術、管理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屬于高收入群體,是先富的一部分人,依靠智力支援、產業支援和教育文化支援,致力于民生改善,主動幫助后富??傊?,“我們決不能允許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窮者愈窮富者愈富,決不能在富的人和窮的人之間出現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10]。

四、統一戰線推進共同富裕的智力優勢

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他們作為知識的傳播者、生產力的開拓者、精神產品的制作者,在提升整體社會道德水平、國民文明素養以及弘揚社會正氣等方面貢獻了巨大力量。人才強國戰略、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等都離不開黨外知識分子的重要參與,在推進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必須把他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充分發揮他們的智慧和才能。黨外知識分子廣泛分布于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新聞出版、教育、醫療衛生及科技等諸多領域,專業素養高、視野開闊、具有很深的家國情懷,是我國知識分子和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人才支撐。他們中不少是高科技人才、文化名家、學術大家、教育專家,在全社會具有較高的威望和影響力。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各領域的黨外知識分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針對他們各自所在的領域與實現共同富裕的關系進行積極的理論探索與政策研究,形成層次豐富、種類多樣的研究成果,為實現共同富裕做出理論和實踐貢獻,成為共同富裕的積極推動力量。同時,自覺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為大眾析事明理,掌握人民最真實、最廣泛的需求,積極闡釋共同富裕,并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為社會凝神聚氣,助力國家決策優化。同時,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奠定堅實的精神和文化基礎,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鑄魂,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前,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為內容加強對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政治引領,幫助黨外知識分子從思想根源上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筑牢共識之基。

五、統一戰線推進共同富裕的開放優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建設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加強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第一,海外華僑華人中蘊藏有豐富的科技人才資源,為滿足經濟建設對先進技術和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的需求,大力引進海外人才,推動他們在國內實現抱負、成就事業,助推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第二,發揮僑商遍布世界各地和熟悉我國與住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的優勢,以他們為橋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國投資并購,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進一步與全球經濟體系深度融合。比如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幾千萬海外僑胞融通中外的獨特優勢,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務實合作。第三,強化以僑引僑、以僑引外,借助僑商與世界知名企業聯系緊密的經貿網絡和人脈關系,針對我國相對薄弱的工業設計、數字經濟、保險、物流、金融科技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大力度吸引優勢外資進入,補齊供應鏈的短板。同時,主動幫助僑商解決生產生活問題,著力維護僑商合法權益。第四,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地位,拓展港資、臺資、澳門企業科技、人才等領域的國際合作空間,努力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吸引更多全球創新要素資源。第五,新生代華僑文化層次高、注重投資回報、熱衷于投資興業,通過開展各種國際交流活動,進一步加強與華僑華人新生代的聯絡交往以及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積極為華僑華人新生代回歸創新創業牽線搭橋,提供對接服務,同時,提高僑務引智工作的系統化、專業化和信息化水平??傊?,把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緊密團結起來,畫出僑界最大同心圓,發揮他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積極作用。

猜你喜歡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國模式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沖刺)(2022年8期)2022-11-21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與社會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與實踐
企業慈善行為、第三次分配與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繪綠色港區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碳中和愿景下實現共同富裕的路徑探究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