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價值維度、影響因素、優化路徑

2023-02-11 09:13黃堅亮黃志興
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價值觀核心大學生

黃堅亮 黃志興

(1.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云南 德宏 678400;2.井岡山大學,江西 吉安 343009)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100 周年慶祝大會上對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并指出“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盵1]據統計,作為青年主力軍的在校大學生已達三千多萬,如何教育、引導這一群體勇擔歷史使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第二個百年目標偉大征程中來,是當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課題,也是應對“兩個大局”的關鍵一招。不斷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教育與引領,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建設,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輔導員隊伍建設等一系列舉措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新時代大學生是我“強國一代”,其重要性不容忽視,進一步研究大學生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價值維度、影響因素,并提出科學有效的措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廣泛凝聚共識,畫出最大同心圓,構筑抵抗西方國家意識形態滲透的銅墻鐵壁,匯聚實現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青年力量,是當前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一、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價值維度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個人到社會,再到國家,三個層面的豐富內容和高尚價值追求,對大學成長成才具有全方位指導意義。

(一)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明確為人處世準則

人才培養是高校肩負的重要使命之一,一方面要傳授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掌握謀生的一技之長;另一方面要教給他們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讓學生成為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層面的價值準則,為大學生的社會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個人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了最基本的行為規范。這一價值追求,明確了做人的基本準則。其所倡導的愛國,友善,這既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應當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一個中國人,愛國永遠是第一位的,這是每一個大學生都必須明確的“大德”,這是處理個人與國家關系的第一原則。友善必不可少,這是處理個人與社會、與他人關系,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原則;這一價值追求,明確了做事的基本準準則。它所倡導的敬業、誠信,是大學生步入社會、走入職場后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大學生能否成為社會有用人才,能否成就一番事業,僅靠專業知識和技能是不夠的,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敬業、誠信,對大學生成才成事發揮著基礎性、持久性的作用。

(二)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明確社會理想

大學生思維活躍,充滿理想主義情懷,對美好社會有著獨立的思考,對當前社會具有批判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二層面的內容反映了人們對理想社會、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這一表述既存在于資本主義社會,也為社會主義社會所憧憬。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與資本社會所不同。社會主義社會所倡導的自由,不是少數人的、形式上的、虛偽的自由,而是大多數人的、實質上的、真正的自由,不是以犧牲社會利益為條件的,絕對的個人自由,而是有條件的,兼顧社會與個人的共同利益的相對自由。同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平等,公正,也不是落在法律文本之上的“形式上的平等、公正”,而是實實在在的平等、公正,是事實上、結果上的平等、公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法治,是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保障,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法治,本質上是資本的工具,為資本所左右,維護的是既得利益集團的統治和利益。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取向,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批判地、正確地認識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會理想,增強制度自信,明確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真正實現人的自由與平等。

(三)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明確奮斗目標

第一層面的價值追求,揭示了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價值目標,從國家層面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追求。在社會主義社會,富強是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民主是為了真正實現人民當家做主。這與資本主義社會1%的人占有90%的社會財富,少數人當家做主的形式上的“民主”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所倡導的富強,是實現人民的富裕與國家的強盛,歸根到底要落實到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上,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民主,是真實、廣泛、高效、豐富的民主,反映了人民在推動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基本原理。其所倡導的文明、和諧也同樣具有社會主義社會的獨特內涵。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為前提。新時代大學生作為強國一代,作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生力軍、主力軍,應該深刻認識到強國征程中,應該追求怎樣的富強、怎樣的民主、怎樣的文明、怎樣的和諧,并以此為引領,明確個人奮斗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青春能量。

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群體,涉及不同層次、不同信仰、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學生。影響其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因素頗多,本文認為主要有家庭成長環境、宗教信仰、學校教育、地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網絡環境五個方面。

(一)家庭與成長環境

家庭環境是每一個孩子最初的成長環境,父母是是孩子最親近和最信任的對象,孩子的最初的學習是從模仿他們的父母開始的,父母或者監護人就是啟蒙老師,對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價值觀念產生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除了父母這個主要因素,整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文化水平,結構狀況(單親、非單親),親戚狀況,撫養狀況(隔代撫養)等構成的成長環境都會對大學生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進而對其成年后,在大學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與踐行產生有利或不利影響。

(二)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傳統的民族地區大學生信仰宗教現象較為普遍,“非民族地區大學生信教也是當代社會的一個突出現象?!盵2]宗教不僅對本身具有宗教信仰的學生產生影響,也對其他普通大學生群體產生影響。宗教有其一整套的價值觀念體系,從最高的終極信仰到到日常的戒律教規,對其信眾思想觀念和生活行為有很強的支配作用。雖然各大宗教的部分教義和倫理規范不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沖突,比如教人誠信、友善等。但大多宗教教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沖突,比如宗教等級觀念、宗教沒有世俗國家觀念、法治觀念,宗教有神論、非理性的終極信仰等,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平等、愛國、法治等價值追求相沖突。

(三)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對人的價值觀形成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正如父母的行為及價值觀念會對孩子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言傳身教是大學生價值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最為關鍵的階段,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拔節孕穗期。在高校,“教師在教學、生活中展現的價值取向、言行舉止、人格魅力甚至愛好習慣都直接作用于大學生,對其起到引導和示范的作用?!盵3]除了教師本身的直接影響,高校文化育人、組織育人、資助育人、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網絡育人、管理育人及服務育人的環境和水平均與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密切關系。

(四)地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本地區的公民意識水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農村地區、西部地區的衛生與社會總體發展水平仍相對較低,整體上的信息相對閉塞、交通相對不便、文化和教育也相對落后,這也往往導致這些地區社會意識相對落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些地區高校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理解與踐行。

(五)網絡環境

當今世界,隨著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在現實與網絡兩大空間。90 后、00 后大學生更是被稱為“網絡原住民”,網絡生活必不可少且占比越來越高,在網上購物、交流、學習已成為他們日常的生活方式。一方面,網絡方便了交流與學習,有利于正能量的傳播。另一方面,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與真實相互交融的世界,真實的意見與建議可以得到發聲,但虛假信息、反動信息以及錯誤社會思潮也充斥其中,一旦被別有用心的國家和個人所利用,勢必會對辨別力、判斷力不足的大學造成負面與消極影響,進而削弱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和影響力,對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造成沖擊。

三、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的優化路徑

為針對性改善和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觀教育方式方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引領,最大限度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蓮囊韵滤姆矫鎯灮髮W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教育的路徑。

(一)強化內容構建,優化課堂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

由于大學生價值觀念的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學校教育等因素影響較為突出,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構建,優化課堂教育主渠道是首先要注意到的。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加強大學生尤其是有宗教信仰傳統的大學生宗教知識與政策教育非常必要,在思政課程內容構建上,要有意識地充實宗教教育、紅色教育等相關內容?!俺浞掷酶咝K枷胝卫碚撜n的教學平臺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的重要渠道?!盵4]建議在“馬原”課中的上層建筑、社會意識形態部分安排宗教專題內容,讓學生對宗教的產生的根源及本質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在“概論”“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突出我國宗教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講解,讓學生懂得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動的相關制度。另外,紅色資源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質資源,具有政治色彩鮮明、直觀生動、思想性強、感染力強的特點,可“引導大學生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增強大學生對黨和國家的認同,增強大學生的道德判斷力”[5]在思政課堂上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針對性加強紅色資源薄弱地區大學生的紅色教育,可彌補其“紅色洗禮”的缺失與不足。

(二)強化隊伍建設,夯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

課堂教育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課外教育則是主陣地。針對大學生特點,結合其實際需求,不斷夯實課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彌補課堂教育不足,形成“三全育人”局面,是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一環。在我國,主要依托學工系統、黨群系統下的專職輔導、心理健康教師、班主任、學生骨干、黨團干部等高校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十八大以來,各高校都已根據中央和教育部相關文件通過加強上述隊伍的建設來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但部分高校僅僅完成了隊伍建設的數量指標,真正結合大學生特點與需求,圍繞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層面的人員配備與隊伍建設尚不完善。今后可針對性配備一定數量具有符合學生需求生活背景、專業背景、工作經驗的一線輔導員、學生骨干、黨團干部,不斷充實主陣地隊伍,提高針對性與實效性。

(三)強化實踐教育,提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動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6]這強調了實踐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大部分高校開設了勞動教育課程并規定了學分,進一步強調了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教育的重要性。與抽象的理論教育、灌輸式教育、說教式教育不同,實踐教育使學生在“身在其中”的體驗與感知中主動接受教育,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也體現了主導性與主動性相統一的原則。這種“主體參與式”的教育方式,充分挖掘了感性認識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豐富的感性認識對加深理性認識是大有裨益的。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二十四個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建立在主動參與,深切體驗之上的實踐教育可解決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體驗性,增強大學生的認知認同、情感認同和行為認同?!爸黧w參與式”的教育理念更強調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能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多樣性、雙向性和實效性?!盵7]大學生充滿青春活力愛表現的特點,對于開展實踐性教育具有天然優勢。通過舞蹈、歌唱、講演、繪畫、手工制作等方式設計實踐課,讓學生主動參與、融入到課程中,通過“身居其中”的作品創造與意義構建,讓大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更加豐富與深入地認知和體驗愛國、民主、平等、公正等價值觀念,使抽象的概念、觀念感性化、形象化。

(四)強化網絡教育,創新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方法

強化網絡教育首要的是強化網絡使用的監督與指導,國家應根據網絡安全狀況,不斷完善互聯網使用監管機制,高校也須不斷引導大學生正確利用互聯網,規范網絡生活,消除其負面影響。其次,要注意提升高校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其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增強其抵御網絡誘騙等風險的警惕性。另外,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結合本校大學生實際特點,在充分了解其群體文化特征的基礎上,針對性加強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創作富含公正、法治、民主、敬業等元素的網絡文化作品引領學生。同時,也要注重引導學生自行開展網絡實踐,創作舞蹈視頻、歌曲音頻、動漫故事等自媒體作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這樣的方式“打造自媒體微文化……用有著較強直觀性、體驗性和互動性的形式來吸引他們的學習與參與,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和滲透?!盵8]

猜你喜歡
價值觀核心大學生
我是如何拍攝天和核心艙的
近觀天和核心艙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艙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