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主題性藝術展覽信息傳播策略探析

2023-02-11 18:52刁艷陽
中國美術 2023年6期
關鍵詞:文化記憶信息傳播媒介

刁艷陽

[摘要] 主題性藝術展覽是在重要歷史節點所開展的一種藝術實踐,其信息傳播策略值得關注。本文基于傳播的“傳遞觀”和“儀式觀”,通過分析主題性藝術展覽空間偏向的媒介屬性和時間偏向的文化記憶屬性,繼而對主題性藝術展覽外部信息傳播的價值框架、時間策略偏向和空間策略偏向進行探討。本文認為,價值框架包含審美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三個層次,時間策略偏向拉長宣傳時間軸,空間策略偏向文化場域的空間敘事和媒介空間的立體化傳播。根據當下的媒介環境和社會語境,本文從敘事方式、傳播內容、受眾定位三個方面提出了調整和補充策略:一是敘事空間拓展策略,分別是加強展覽敘事結構的精致度和將跨媒介敘事作為傳承的轉化接口;二是知識傳播策略,分別是運用知識溢出效應進行知識傳播、依托展覽推進社會美育;三是新受眾(按:一般指年輕一代)傳承策略,分別是增強儀式感和互動性、精心打造文化共享空間、積極擁抱新傳播形態。

[關鍵詞] 主題性藝術展覽 信息傳播 媒介 文化記憶

主題性藝術創作古已有之,主題性藝術展覽近年來更是愈發受到關注。近幾年,黨和國家重大事件節點密集,紀念性、慶祝性的藝術展覽在各地頻繁舉辦,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在社會群體間留下了深刻的文化記憶。擴大此類藝術展覽的傳播力度,能夠起到宣傳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作用,而傳播優秀的文化藝術成果也是展覽策劃階段必須直面的時代課題。本文以新時代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為主要的討論對象,結合實際案例,對相關的宣傳策略加以探析,試圖通過藝術展覽的傳播特質,尋求更加貼合藝術規律、契合當下社會實際的主題性展覽信息傳播策略。

一、主題藝術展覽的內涵和兩種傳播觀

主題性藝術展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分析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傳播策略,需要明確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內涵。信息傳播策略和傳播效果又與傳播觀念息息相關、相互影響,因此也需要我們進一步厘清傳播觀念。

學者張冰指出,“主題”是一個宏觀的視角,是可以反映時代與社會、國家與人民,能夠喚起更多時代共鳴并且具有社會延伸效應的議題。[1]由此來看,主題性藝術展覽應該是圍繞時代主題舉辦的藝術展覽,通過多個有機聯系的專題、多種因地制宜的形式來集中展出一批藝術作品,展示、歌頌、紀念與相關事件密切關聯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既指向過去的成就和經驗,又對當下和未來起到警示和勉勵的作用,具有鮮明的歷史性、時代性。本文研究的主題性藝術展覽主要是為紀念黨和國家重大事件、探討社會重要話題而舉辦的大型展覽。

在傳統的傳播學研究范疇內,“傳遞觀”占主導地位,而傳播是以控制為目的實現信息或信號在空間傳遞的一種信息擴散方式,以提升信息傳播速度或效果為目標,強調的是媒介的技術性,即重視信息在空間維度的擴散。美國文化研究學家詹姆斯·W.凱瑞提出了傳播的“儀式觀”,將傳播定義為一個現實得以生產、維系、修正和轉變的象征性過程,具體表現為分享、參與、聯系群體和群體感情以及群體信仰的表達,強調符號的象征性、藝術性和戲劇性,重視社會在時間維度的維系。傳播“儀式觀”近年來在文化研究方面的運用越來越多,影響力與日俱增。凱瑞提出,就“傳遞觀”與傳播“儀式觀”而言,“這兩種對立的傳播觀并不需要相互否定”[2],即二者在信息傳播研究中的運用可以并行不悖。傳播學家英尼斯則提出傳播具有“偏倚性”。這兩種傳播觀分別偏向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而這也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二、主題性藝術展覽的雙重傳播屬性

基于這兩種傳播觀,筆者將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傳播策略分為時間偏向和空間偏向兩種。媒介和文化研究分別占據兩種傳播觀的中心地位。根據這兩種傳播觀的核心內容,筆者認為主題性藝術展覽應具備雙重屬性——空間偏向的媒介屬性和時間偏向的文化記憶屬性。

(一)空間偏向的媒介屬性

有學者指出:“人類利用媒介創作藝術形成創作媒介,利用創作媒介實現自己的構思形成文本媒介,進而讓文本媒介借助特定的傳播媒介進入受眾的視野,這是藝術利用媒介實現自身價值的三大步驟?!盵3]藝術是溝通情感的橋梁。其將信息傳遞給特定受眾,因而天然具有媒介特性。展覽作為藝術的“特定的傳播媒介”之一,實現了藝術的價值,同時也被賦予了媒介屬性。在傳播的“傳遞觀”中,媒介處于中心地位。藝術展覽的媒介屬性是偏向空間的。由于藝術展覽具有媒介容器屬性,其傳播力量與媒介景觀的呈現密切相關。

1.形成公共空間的媒介容器屬性

理解藝術展覽的媒介屬性,繞不開對其形式感和質料性的關注。[4]從形式感層面來看,在主題性藝術展覽中,諸多辨識度高、符號性強的形象被以藝術編碼的方式聚集在同一個展覽中,共同指向展覽主題。展覽集中展示藝術作品,傳播藝術理念,體現審美價值取向和社會意識形態,在私人領域和公共領域建構起藝術傳播的公共空間,容納、傳遞形象和符號,具備藝術媒介容器屬性。[5]從質料性層面來看,主題性藝術展覽完成了藝術影響力的延伸。其借助有形的藝術作品、展陳物品等物理介質,憑借美術館、畫廊等物理空間向公眾開放,賦予藝術作品文化傳媒產品的意義,在藝術傳播過程中完成了藝術的再生產,對擴大藝術的社會影響力有著顯著作用。以書法藝術為例,其在古代是一種“書齋藝術”,傳播面一度僅限于文人階層,近現代則通過公共展覽走向大眾,此后更借由展覽延伸的宣傳報道把信息傳播到社會各個角落,進入了對創作和市場都存在深刻影響的“展廳時代”。

2.突破空間的媒介景觀[6]呈現

主題性藝術展覽作為重大事件的一部分,通常伴隨著較大規模的媒體宣傳。主題性展覽主要依托視覺藝術呈現,在媒介呈現上能夠形成引人矚目的媒介景觀。媒介景觀的概念源于法國境遇主義運動創始人居伊·德波所提出的景觀社會理論,即通過媒介呈現給大眾宏大的奇觀或景象。主題性藝術展覽以超越功利的藝術形象、觀眾積極參與的儀式景觀向社會公眾傳遞藝術符號和意識形態,成為藝術嵌入社會的一種方式。同時,在新媒介的作用下,主題性藝術展覽在媒介空間建構了盛大的媒介景觀,突破了不同空間的阻隔,在社會中得到了廣泛展示。各階層社會公眾在美學體驗中以審視、互動、交流等方式圍繞媒介景觀進行文化消費,促使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媒介景觀向著更深遠的空間傳播。

(二)時間偏向的文化記憶屬性

主題性藝術展覽作為藝術傳播的產物,在特定時間節點、特定場所建構起了統一的文化記憶,具有顯著的文化傳承和加強社會向心力的功能。德國學者阿斯曼夫婦在研究中指出,文化記憶超越個體記憶,誕生于歷史的特殊時刻,以文化體系為構建主體,存在于各種文化載體中,塑造、延續著集體記憶。[7]在主題性藝術展覽中,文化記憶附著于藝術作品,藝術作品承載著文化記憶。藝術展覽具有時間偏向的文化記憶屬性,以多次舉辦的儀式為表征,是重大時間節點的“記憶之場”。

1.文化記憶屬性以儀式為表征

全社會共同參與并留下諸多個體回憶和共同回憶的重大事件,可以通過儀式性的慶典活動將與之相關的集體記憶喚醒。有研究指出,藝術展覽含有多種儀式表征,展覽空間、展品陳列、觀眾的觀展行為等都具有為社會共同體提供維系紐帶的功能。主題性藝術展覽更加強調儀式性,主要圍繞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政治和社會事件展開創作和宣傳。主題性藝術展覽作為重大社會事件的紀念活動,也具備節日慶典性質,隨之產生的節日記憶與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日常記憶差異顯著。此類展覽通過定期舉辦,反復地對已有的社會秩序加以確認,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儀式。

2.文化記憶屬性催生“記憶之場”

有關文化記憶的研究指出,每個群體都會將自己特有的回憶以自己的方式落腳到某個地點并加以紀念。藝術展覽是以時間或專題為順序,將展覽主題通過藝術符號注入意義層面,通過書法、繪畫、雕塑、攝影、刺繡等藝術文本直觀感性地展示出來,再通過前言、導語、海報、展簽等語言文本加以闡釋,最終結合展具和展陳方式,創造出獨有的藝術語境。此外,展覽是向公眾開放的、具體可感的藝術現場,是完整的現實空間。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將群眾記憶聚焦于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段,為廣大群眾的集體記憶開辟了一個紀念、回憶、思考的獨立空間——參與了特定時段社會生活和時代建設的人們將得以在此共享記憶。這樣的藝術現場形成了該重大主題的“記憶之場”,參與了社會建構。與傳統的紀念館、紀念碑、陵園等固定地點不同,藝術展覽具有臨時性。它作為“記憶之場”,更多是體現在文化意義層面。

主題性藝術展覽兼具媒介和文化記憶的雙重屬性,自發性產生傳播和宣傳效果。其內在蘊含豐富的傳播內容和充分的傳播潛能,需要外部宣傳來配合篩選出宣傳亮點并擴大宣傳面、增強傳播力。

三、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價值框架和信息傳播策略

圍繞主題性藝術展覽開展的宣傳活動,本質上是一種二次傳播,即令藝術傳媒文本在媒介語境下擴大宣傳陣地,在藝術傳播空間內完成審美再創造、再生產,讓展覽主題和藝術作品的影響力滲入文化結構,成為文化記憶的一部分。這樣的信息傳播具備強烈的文化立場,通常在一定的價值框架下開展,帶有明顯的策略偏向。筆者之所以認為這種信息傳播帶有策略偏向而不是一種傳播策略,是因為這種傳播方式往往在實踐中因某種偏向而成型,只是未必出于某種明確的策略指引。筆者在下文將結合近年來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宣傳經驗,分析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宣傳的價值框架,并對其策略偏向進行梳理。

(一)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三重價值框架

主題性藝術展覽既是社會實踐活動,又是文化意義的生產之地,其信息傳播處于意義輸出環節,而意義輸出處于內在的價值框架之下。有學者指出,“藝術創作的主題、對象和媒介,亦一直處在不斷滲透、轉化和嬗變之中”[8]。這里談及的主題、對象和媒介分別指代社會領域、藝術領域和文化領域,分別指向展覽的審美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1.立足藝術本體的審美價值

主題性藝術展覽歸根結底是一個藝術作品展覽,是以高質量的內容建構傳遞審美價值的展覽。藝術家的審美品位和藝術技巧決定了藝術作品的好壞,如書法作品要講究章法的開合收放、點畫的疏密濃淡,美術作品要講究色彩對比、造型創意、材質肌理以及作品立意。這些藝術形式都蘊含并體現著時間之美、順序之美、節律之美。[9]影響國家民族命運的重大歷史事件中本身就蘊含著崇高、莊嚴之美,因而主題性藝術作品相較其他藝術作品多了一份莊重之美。本雅明在討論傳統藝術的“光暈”概念時提出:“它可以離得很近,卻是一定距離之外的無與倫比的意境?!边@意味著觀眾在鑒賞和體驗展覽時,往往會與展覽主題和創作者展開精神交流,進而使主體的審美體驗得到激發,從而建立起審美價值觀和判斷力。審美價值賦予了展覽震撼人心的力量,為展覽營造了藝術的“光暈”。

2.演繹時代主題的社會價值

主題性展覽以歷史性的宏大敘事為表征,在蓬勃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舉辦,主旨是記錄時代、展現家國之美、凝聚建設力量、講述中國故事,以此喚醒社會大眾的集體意識,強化全社會的民族認同感。近年來,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以“偉業”“征程”“紅船頌”為主題的系列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即是依托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對我國重要歷史時刻進行的回望和獻禮。這類展覽將主題性體現在藝術文本中,具體表現為書法作品的書寫內容、美術作品的題材與畫面、攝影作品的取景和標題。比如,在2020年的“中國力量——全國扶貧書法大展”上,藝術家依托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駐村干部的扶貧手記和扶貧成果等文本資料,對脫貧攻堅這一重大成就的史料內容進行了生動的藝術表現。這類展覽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對“人民性”進行了高度詮釋,整體的宣傳基調嚴肅莊重、積極向上、邊界明晰,以特定的立場、框架和主題促進了觀眾審美和情感的統一。

3.承載文化記憶的文化歷史價值

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面向過去、指向未來,形成了“社會文化語境中現在和過去的互動”[10]。沿著展覽形成的“記憶之場”,觀眾從特定視角見證著歷史,找到了與自身相對應的歷史坐標,建構起了身份認同。藝術展覽通過藝術品、媒介和觀展實踐,以歷史的宏大敘事給予個體以新的體驗,使個體將“過去之我”和“現在之我”相連接,對歷史文化意識的形成和鞏固產生了重要影響,在觸發個體情感的同時塑造了記憶共同體,影響著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社會之間共享記憶的形成。這種文化記憶的影響可以形成文化力量,幫助人們堅定文化自信、激發文化自覺,與意識形態的整合功能相通。

在這三重價值框架的影響下,新時代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傳播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的通達,使相關信息在當今的媒介環境下能夠迅速抵達社會公眾,另一方面要實現歷史文化價值的共享,留下文化記憶。經分析研究,我們發現在媒介技術和文化的雙重發展下,兩種傳播觀在當下的信息傳播中均有體現,具體表現為以立體化傳播、多主體參與的空間偏向策略和以延伸時間軸為特征的時間偏向策略。

(二)空間傳播策略的偏向

當下,媒介技術飛速發展,數字傳播、智能傳播、全媒體傳播的時代已經來臨,“VR”(按:虛擬現實)、全景圖、數字孿生/3D數字化呈現、“AR”(按:增強現實)、“MR”(按:混合現實)、全息影像、裸眼3D、數字虛擬人、數字藏品等技術已應用于藝術領域。在這一時代語境下,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宣傳形態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實現了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從官方到個人的全媒體傳播。伴隨著數字媒介的發展,空間傳播策略的偏向主要表現為兩種模式,即文化場域的空間敘事模式和立體化的傳播模式。

1.文化場域的空間敘事

展覽是在“場域”中呈現的,“‘場通常是展廳或展場,‘域通常為帶有思想生產的布展現場”[11]?!皥鲇颉笔怯行蔚奈锢砜臻g——“場”和無形的意義空間——“域”的結合,通過顯性表達與隱性表達、抽象表達與具象表達相融合的敘事方式,以策展、布展的社會性實踐形成文化空間。重大社會歷史事件通常包含多個方面、多個時間節點,因而主題性藝術展覽一般需要細分多個專題,并在專題中按照一定順序多層次呈現歷史事件。在現實空間中,策展人需要通過配套的展具、燈光、色調、分隔出的空間來與藝術作品形成互動,即借助藝術展廳的環境,通過作品的顯性表達與場域的隱性表達、作品的抽象表達與場域的具象表達,建構起崇高肅穆的傳播氛圍,實現信仰或意義的共享,完成文化場域的空間敘事。

2021年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即分為了“百年輝煌”“崇高信仰”“光昭九域”“地方系列展”四個專題(篇章)。其中,“百年輝煌”篇圍繞百年黨史中的153個重大事件和偉大工程展開,以書法作品展示宏大敘事,展館被安排在展廳空間較大的中國國家博物館?!俺绺咝叛觥逼晕⒂^視角呈現。書家通過實地采訪、觀察,書寫革命先烈的光榮事跡,展館被安排在氣氛莊嚴肅穆的中國國家圖書館?!肮庹丫庞颉逼詺v史文獻的形式,展出了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以及接受過馬克思主義思想洗禮的早期共產黨人、愛國人士、文藝巨匠的墨跡手稿,旨在面向歷史深處追溯偉大建黨精神的源頭。這部分作品尺幅較小,展館同樣安排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暗胤较盗姓埂迸e辦于全國各省份,在廣闊的基層空間傳遞了展覽的精神主旨。展覽的展板采用了紅色調,喻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了中國人民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偉大革命精神。書法作品旁邊配有小楷書寫的釋文,方便觀眾解讀。從這一展覽的空間敘事邏輯可以看出,在展覽主題較為明確、宏大的情況下,作品本身的內容和物理空間是無法分割的。二者會生成一片共同的文化場域,一并完成空間敘事。

2.媒介空間的立體化傳播

大部分藝術展覽的傳播力會受到線下實體空間的限制,這是因為能到實地看展的觀眾數量有限。在新媒體傳播力漸漸超過傳統媒體的時代,主題性藝術展覽正不斷升級信息傳播方式,逐步實現信息投放的全渠道覆蓋,從而達到時空一致,宣傳形態從平面走向立體。媒介空間的立體化傳播具體有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整合媒體資源,從分散的媒體宣傳升級為全媒體傳播。全媒體將不僅限于各類媒體平臺,還包括戶外廣告、自媒體在內的一切傳播形態。以“‘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2023我們的小康生活美術作品展”為例,其雖然采用了傳統的線下展覽方式,但運用了多種信息傳播方式,如線上展廳小程序、App首頁推流、自媒體宣傳,形成了傳播矩陣,提升了傳播效能。

二是借助媒介技術,突破時空限制。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宣傳紛紛突破圖文報道的單一形式,開始采用多種宣傳途徑:通過錄播或現場直播的形式采訪著名書家、開幕式嘉賓、參展藝術家,提供給受眾更多參與感;通過網絡留言等方式,使場內外觀者的溝通渠道建立起來;通過打造網上展廳,讓異地觀眾能360o或720o實景觀展,實現比在展廳更加細致的觀察,同時還能參與互動;采用數字藝術展的形式,為觀展者精確導航,使展覽更具互動性和趣味感。在媒體傳播之外,主題性藝術展覽也會采用印制、發放展覽畫冊等傳統手段來延展傳播空間。

(三)時間傳播策略的偏向

文化記憶的產生途徑之一是儀式性活動的反復舉辦,如此便可通過時間線的不斷延續來加深人們的記憶。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展期有限,因而宣傳的窗口期也相對短暫。不同于以往僅在預告、開幕式、閉幕這幾個時間節點進行重點宣傳,新時代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宣傳是持續性的,宣傳軌跡為一條持續延伸的時間軸,宣傳的端口在向前推移。通過線上、線下的活動策劃,展覽中學術知識的厚度不斷增加,由此得以對抗流量巨大的數據化傳播對有效信息的稀釋。

1.拉長宣傳時間軸,留存文化記憶

一是精準把握時間節點。為喚醒公眾記憶,營造紀念氛圍,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作為紀念或慶?;顒拥囊徊糠?,舉辦時間一般會選在全國性紀念日來臨之前,以適應社會整體的輿論環境。在宣傳時,重大主題性藝術展覽一般會把握預熱、開幕式、閉幕這3個重要時間節點,進行精準的信息投放和造勢,同時會將宣傳期延長至撤展之后。近年來,主題性藝術展覽較多選擇了巡展的形式,如“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在北京首展之后,從中精選出來的佳作又走進全國多地美術館,實現了基層一線的影響力持續傳導。

二是活動的宣傳端口前移。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江蘇省現代美術館承辦的2022年“墨韻新時代——喜迎黨的二十大江蘇書法大展”為例,其與前幾次主題性藝術展覽相比,不僅預告時間提前了,預告內容也增加了。在主題性藝術展覽舉辦前兩周,展覽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和發行量大的傳統媒體、網絡平臺以刊登邀請函的形式發布觀展邀請、展覽內容介紹,在版面的醒目位置強調了展覽舉辦的時間、地點,同時通過提前刊登知名書家名單、參展作品縮小版圖片來吸引觀眾前來觀展。在預熱期間,相關宣傳持續不斷地重復預告,展覽的新意和亮點不斷得到強化。

三是共享文化記憶??焖俚膫鞑ニ俣群秃A康臄祿畔钣洃涬y以沉淀。法國哲學家德布雷指出,共享信息愈發容易,共享歷史卻愈加困難。[12]想要打破這一困境,主題性藝術展覽一方面要對應時間節點定期舉辦,不斷喚醒人們的文化記憶,另一方面要借助“H5”和“VR”技術,設置傳播便捷、能長時間保存、觀展人數上限高的數字展廳或網上展廳,讓展覽主題事件能夠在媒介空間里長久留下數字印記,在一定時間內對不同群體的觀眾反復傳播,形成文化記憶共享。

2.多傳播主體在“私人時間軸”參與互動

學者彭蘭提出了“私人時間軸”的概念,指“在專屬于自己的媒介空間里,就像大眾媒體對公共時間軸的控制一樣,個體可以在時間上自由控制他的信息發布和其他媒介行為”[13]?!八饺藭r間軸”上有實時、延時、偽實時等不同的時間狀態。借助智能傳播的廣泛連接、算法推薦等媒介技術,藝術家、策展人、藝術愛好者、社會公眾作為傳播主體都會進入與展覽相關的傳播圈層。各傳播主體聚集在媒介空間中,可將注意力指向展覽,在“私人時間軸”上參與互動,具體途徑有三種。

一是藝術家發揮名人效應,開展廣泛的人際傳播。藝術家是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創作主體,也是重要的宣傳力量。作為“闡釋精英”,藝術家有機會扮演意見領袖的角色。除公共空間的大眾傳播之外,相關藝術家的自我宣傳一般幾乎與官方宣傳同步。他們會在自媒體進行個人傳播,在各種社交平臺轉發新聞鏈接、發布展覽作品圖片、訪談短視頻、發起直播,向觀眾全面、深入地介紹展覽的細節,以此引起大眾的關注和聚集。

二是藝術愛好者投諸情感,參與傳播。藝術愛好者、網絡紅人等網絡上有流量積累的傳播主體也會積極參與傳播,在以他們個人為中心的傳播網絡、傳播鏈條上催發傳播裂變。一些現場觀眾、藝術愛好者以參觀打卡、拍攝視頻等方式參與傳播互動,在這一過程中會加強情緒上的認同感。

三是非藝術圈的觀眾與展覽信息跨界接觸。各主流媒體平臺往往在展覽前會發起話題,以此提升展覽內容的可見度。非藝術圈的群眾會在算法推送下突破圈層壁壘,接觸到展覽信息,跨界的內容分發由此得以實現。

(四)信息傳播策略的待強化之處

結合前文可知,兩種傳播觀都在實際的傳播策略中發揮著作用。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情況下,時空一體化是大趨勢。在實踐過程中,展覽宣傳需要強化信息傳播策略,避免出現下列問題。

1.重形式,輕內容

一些展覽在形式上看起來氣勢宏大,然而內容的支撐力并不強。比如,這些展覽大部分的傳播內容是參展作品的圖片或藝術家的簡介,雖然內容的美學價值不一定低,但富有藝術氣息的個性化表達太少,情感溫度極低,且傳播內容單一、枯燥,宣傳中的學術性話語過多,面孔過于嚴肅,與受眾距離過遠。除此之外,一些主題性藝術展覽選址輕率、地點偏僻,展陳設計千篇一律,很難得到普通受眾,特別是年輕人的關注。另外不可否認的是,目前大眾的審美水平仍然參差不齊,對藝術活動的關注度還遠遠不夠。

2.強傳播,弱傳承

毋庸置疑,現代媒介技術對空間的征服幾乎已經可以達到無遠弗屆的程度。媒體平臺發揮著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這能夠讓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被傳遞到任何偏僻、微小的角落。然而,媒介對時間的控制性偏弱,畢竟不是傳播力足夠強就能夠形成文化記憶的成功傳承。德布雷指出,傳承是時間層面的價值與知識的代際傳送。在現實中,能實現代際傳送的展覽少之又少。從主題性藝術展覽的角度來看,在展覽撤展、宣傳結束后,該熱點通常會迅速被其他社會熱點所掩蓋,曾于社會群體間留下的記憶也將消退。從當下來看,除了定期舉辦展覽、多開設數字展廳等方式外,著眼于文化傳承的展覽手段較為有限。

四、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傳播策略

目前,藝術觀念不斷更新,媒介迭代日新月異,受眾群體的結構無時無刻不在調整,這些都深刻影響著藝術傳播的內在邏輯。要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下做好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傳播工作,并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我們可以嘗試從敘事方式、傳播內容、受眾定位三個方面入手。

(一)敘事空間拓展策略

有學者總結了數字內容的幾種全新表達邏輯,分別是顯性表達與隱性表達相契合、抽象表達與具象表達相融合、融合表達與數據表達相支撐、二維表達與多維表達相演化、個人表達與公眾表達相轉換。[14]這樣的表達邏輯在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傳播中已初見端倪,其對敘事空間的拓展有借鑒意義。

1.加強展覽敘事結構的精致度

中國書法家協會明確提出了“三段式”主題性創作思路,即浸入式感受、體驗式書寫、主題性創作,提倡書法家對敘述對象進行深度調研和體驗,進而以自作文的形式轉換成審美敘事。這其實就是敘事視角的轉換,也是對敘事空間的不斷拓展。策展人首先要打破常規的敘事邏輯,在策劃展覽時依托創新思維細分專題,力求以新穎的立意震撼人心。同時,要重視審美表達,使參展藝術品和展覽環境實現文質兼美。比如,在2023年“與古為新——全國第三屆書法臨帖作品展覽”中,策展人在展簽上設計了關于作品的評論,以此幫助觀眾鑒賞作品,還在作品旁邊設置了二維碼,方便觀者看到臨帖作品的原文、釋文以及背后的故事。這種宣傳方式使一幅作品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敘事結構,大大拓展了敘事深度。

2.將跨媒介敘事作為傳承的轉化接口

主題性藝術展覽進行信息傳播的目的在于傳承民族精神和文化記憶,而藝術語言的表達對觀眾的理解力有一定的要求。傳承的前提是傳播,傳承需要通過傳播的解碼來完成。德布雷認為,傳承必須通過一定社會組織的加工精煉,并賦予傳承的事物以象征意義,同時要通過物質載體把信息保存下來,讓它超越時間,而這其中要經過一個中介化的過程??缑浇閿⑹驴梢酝ㄟ^內容在不同媒介接口上的重新演繹、改編,實現藝術內容的有機轉化,進而完成傳播和傳承。有學者這樣論述跨媒介敘事:“在實際的跨媒介敘事實踐中,跨平臺、參與創作者的擴充、故事的延展這三個元素不是各自獨立地發生,而是相互融合、并行不悖。三者有機地統一結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一個開放、有規則的宇宙,才算一種成功的跨媒介敘事實踐?!盵15]跨媒介敘事在藝術展覽中已屢見不鮮,如將新聞稿、會議公報轉化為書法作品的書寫內容,把絲綢之路的故事繪成工筆畫,把海濱生態治理的故事用多幅刺繡作品連接成刺繡畫作……通過藝術實踐,許多原生故事被改寫,變得更豐富、更具藝術性。將來的主題性藝術展覽要圍繞故事內核,通過各種不同的傳播平臺,將顯性內容之后的隱性內容以聯想、續寫等方式傳播開來,形成傳承的機制,繼而從參展藝術家和藝術表現對象入手,進一步續寫展覽參與者的故事,將個人表達和公眾表達相結合。受眾也是展覽的參與者,主題性藝術展覽可通過新媒體平臺,有效引導受眾參與展覽的評價和討論。

(二)知識傳播策略

策展人要善用知識溢出效應,[16]有效補充展覽內容,延伸展覽時間。主題性藝術展覽是復雜的綜合文化系統工程,除了要弘揚自身主題、傳播優秀藝術之外,還要運用實用性強的專業知識,與社會日常生活建立聯系。策展人要實現展覽前期和后期工作的轉化,圍繞展覽開展系列知識傳播活動,廣泛地推進社會美育。

1.開展知識傳播

要想舉辦好一個展覽,需要策展人把控好每個環節。舉辦展覽的過程中,策展人可以將宣傳的時間軸進一步前移,在策劃環節就將知識傳播的意識根植其中,將藝術家采風的過程、藝術處理的方式、遴選作品的評審經過、場館的布置、裝置的運用等適合披露的信息納入展覽和宣傳報道的范圍之中。在傳播階段,相關宣傳人員要精心剪輯,將宣傳內容和展覽配套傳播。這樣的過程性資源是展覽的衍生信息,因具有真實性和生命力而更加貼近群眾,更能展現策展人和藝術家的匠心,更能讓受眾對藝術作品建立深刻的理解。

2.依托展覽開展美育

能被大眾接受的藝術才能稱為藝術。傳播學家施拉姆提出了“共同經驗”范圍,指出:“兩個試圖交流的個人必須積累有相當的共同經驗,即在信源和目的地之間,只有在其共同的經驗范圍之內才真正有所謂的交流,因為只有這個范圍內的信號才能為信源和目的地所共享?!盵17]要保障傳播效果,需要不斷擴大展覽與觀眾間“共同經驗”的范圍,讓觀眾切實感受到審美愉悅。主題性藝術展覽不僅要宣揚民族情感和國家的文化藝術,還要普及藝術知識。在展覽時間之外,策展人要面向群眾拓展展覽的公共服務,以促進展覽的文化延伸。比如,可以在展廳設置導覽環節,邀請藝術家作為志愿者,親自在展廳為觀眾講解創作背景、專業知識。也可以在展覽期間每天分批發布展覽作品,邀請主辦單位的有關專家、藝術評論家等進行評述。還可以配套舉行藝術知識講座、學術論壇,提升展覽和藝術作品的學術內涵。舉辦這些活動,可以增加展覽的深度和專業影響力。在“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開展后,幕后的策展人、展陳設計者、參加展覽的藝術家、展出場館的工作人員都介紹了各自在展覽中的工作,如首次展出的篆刻作品用了什么樣的材料制作底座、為什么用紅色作為主色調等。這些展覽范疇內的專業知識解答了觀眾的疑惑,是公共教育的重要一環。

(三)新受眾傳承策略

人是傳承文化的主體,文化只有在不斷傳承中才能保持生命力。在展覽的受眾人群中,年輕一代是藝術宣傳工作最需要關注的。他們是數字媒介的主流用戶,其中“Y世代”和“Z世代”[18]人數眾多、文化消費能力最強。據數據服務提供商“TalkingData”在2022年發布的《2021新消費人群報告》,目前“Y世代”人數約3.15億,“Z世代”人數約2.33億。他們既是勞動力主體,也是文化消費的主體。中國傳媒大學課題組發起的關于“Z世代”文化消費習慣的調查報告顯示,是否獲得樂趣是83.75%的“Z世代”在消費時主要考慮的因素,且在所有消費目的中位列第一,69.91%的“Z世代”每個季度至少進行一次觀影、旅游等體驗式消費,表現出偏好創意和儀式感、重視體驗的文化消費習慣。[19]

因此,策展人要借鑒“共同經驗”范圍理論,結合年輕一代的精神需求、價值觀念和媒介使用習慣,在未來的主題性藝術展覽中融入更多創意元素,積極擁抱新的傳播形態。筆者此處列舉三種提升傳播策略的方式。

一是增強儀式感,提升互動性。策展人要在策展階段展開調研,在宣傳過程中對展覽的創意和亮點進行深度挖掘,并在展覽中融入當下的“國潮”“二次元”等流行元素,增加信息的潮流感。

二是精心打造文化共享空間。線下展覽的傳播地點可以設置在地理位置優越的美術館、繁華的商業街區等。打造線上空間時可以將信息投放至各視頻平臺、社交平臺、自媒體平臺等網絡社區,同時將信息安排在頁面的顯眼位置,將展覽內容轉化為短視頻、互動話題,再根據受眾習慣,對投放時間、投放形式進行科學策劃,利用“AR”“VR”和創意小程序等多媒體形式展開宣傳。策展人還要善用網絡流量,讓網絡上有影響力的文化領域傳播者參與到信息宣傳中。2022年,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舉辦了“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展覽期間,有網友在某視頻平臺直播看展,高雅又富有新意的展覽設計和書法作品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彈幕評論。他們中,有的人對作品表達了欣賞和贊美,有的人好奇提問,有的人專業解答。彈幕與直播圖像構成了顯性和隱性敘事的融合,形成了一次典型的跨媒介敘事體驗。

三是積極擁抱新的傳播形態,嘗試使用數字化展覽衍生品。一些展覽和公益活動已經在關注虛擬空間的數字藏品(NFT)并開始付諸實踐。在之后的展覽中,策展人可以考慮借鑒這類全新的傳播形態,協調作者和平臺,嘗試將個別展品進行數字化處理,以展覽紀念品的形式面向大眾傳播。

五、結語

本文立足“傳遞觀”“儀式觀”兩種傳播觀,從主題性藝術展覽的媒介屬性和文化記憶屬性著手分析,研究了主題性藝術展覽多維指向的價值框架。在當前的媒介語境下,空間策略偏向文化場域的空間敘事和媒介空間的立體化傳播,時間策略偏向拉長宣傳時間軸以留存文化記憶以及在“私人時間軸”參與互動儀式鏈。筆者根據藝術展覽和傳播環境的發展趨勢,提出了三種傳播策略,以對原有信息策略進行補充和更新:一是敘事空間拓展策略,分別是加強展覽敘事結構的精致度和將跨媒介敘事作為傳承的轉化接口;二是知識傳播策略,分別是運用知識溢出效應開展傳播并依托展覽開展美育;三是新受眾傳承策略,主要面向年輕一代,通過增強儀式感和提升互動性來打造文化共享空間,積極擁抱新的傳播形態。

主題性藝術展覽的文化引導力和示范力巨大,在引領風尚、促進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等方面作用顯著。進入新時代,主題性藝術展覽的信息傳播作為一種藝術傳播手段已經有了一些突破和進展,只是還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此才能更具時代價值、更具社會影響力。

注釋

[1]參見中國書法家協會在2023年1月舉辦的“主題性創作:定位·方法·路徑”學術工坊活動綜述。

[2]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媒介與社會”論文集[M].丁末,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7.

[3]王廷信.媒介演進與藝術傳播[J].美育學刊,2020(6):55.

[4]參見亞里士多德的“二分法”。

[5]陳鳴在《藝術傳播原理》中指出“在藝術傳播媒介的研究中,國內學者提出了藝術媒介和藝術媒介容器的概念”,認為藝術媒介的容器是文字、圖像、聲音等的物質載體。展覽與設施傳媒機構、公共空間都密切相關,筆者認為把展覽看作是一種藝術媒介容器具有合理性。

[6]“媒介景觀”即通過媒介呈現給大眾宏大景象或奇觀。

[7]阿斯曼夫婦對文化記憶的定義較為模糊、晦澀,該處表述借鑒了學者燕海鳴在《集體記憶與文化記憶》中的轉述。

[8]王靜.劃界與跨界——費耶阿本德多元主義方法論之于藝術教育的啟示[J].美術觀察,2023(2):90.

[9]此處為陳振濂在《書法美育》一書中對書法之美作出的總結。

[10]學者阿斯特利特·埃爾在《文化記憶研究導論》一文中將“文化記憶”界定為“社會文化語境中現在和過去的互動”,這是一種概括性的理解。

[11]吳鵬.美術館的共生邏輯:空間中的展覽和展覽中的空間[J].藝術市場,2023(1):58-61.

[12]雷吉斯·德布雷.媒介學引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8.

[13]彭蘭.分化與交疊:移動時代的時間[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7(5):22-24.

[14]陸小華.數字內容的表達邏輯與傳播策略[J].青年記者,2022(15):77-79.

[15]參見于成、李麗萍于2021年11月16日發表于中國社會科學網的文章《何謂跨媒介敘事》。

[16]所謂“溢出效應”是指一個組織在進行某項活動時,不僅會產生活動所預期的效果,而且會對組織之外的人或社會產生影響。簡而言之,就是某項活動要有外部收益,而且是活動的主體得不到的收益。溢出效應分為知識溢出效應、技術溢出效應和經濟溢出效應等。這里主要指組織展覽所需的藝術、管理等普及性知識。

[17]岳劍波.信息管理基礎[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95.

[18]“Y世代”指出生于1980年至1994年之間的一代人,“Z世代”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之間的一代人。這一概念最初流行于歐美國家。本文之所以引用這樣的概念標簽,是想對不同年齡的社會群體有所區分。

[19]白雪蕾,馬姍姍.Z世代文化消費報告:消費新力量 年輕新態度[N].光明日報,2022-02-22.

猜你喜歡
文化記憶信息傳播媒介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以空間為媒介:從浦東的“空間記憶”到迪士尼樂園的“消費空間”
淺析哲合忍耶的苦難記憶與心靈皈依
《金字塔銘文》與古埃及復活儀式
全媒體語境下體育新聞教育建設的思索
網絡輿論對公共政策制定的影響
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如何進行突發事件中的輿情引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