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培養芻探

2023-02-18 22:48馬輝琳
成才之路 2023年4期
關鍵詞:護理專業心理護理能力培養

馬輝琳

摘要:為全面提升我國臨床護理質量,促進我國護理專業以及臨床護理領域的可持續發展,研究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的培養十分必要。文章以專業教學作為切入點,闡述心理護理的基礎概念,分析對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培養產生影響的因素,探討學生自身、教師、學校、環境、實習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立體化的學生心理護理技能培養策略,堅持以專業課程、科學教學方法、新型護理觀念、提升教師能力以及開展實踐活動作為主要培養手段。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心理護理;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4-0065-04

在護理學領域,社會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是衡量學生綜合能力的主要依據,關系到學生的綜合素養,也與我國臨床護理領域的發展有直接關系。培養一支高水平的護理團隊,可以滿足新時期不同群體求醫問診時的實際需求。護士要有熱情服務的良好作風,因為護士的服務態度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當前人們的日常生活壓力較大,工作緊張,心理疾病患者越來越多,所以心理護理也顯得越來越重要。想要提高整體的護理服務水平,就需要培養優秀的心理護理技能人員,所以必須從護理專業的學生抓起,提高他們的心理護理技能,以促進我國的醫療事業和護理事業的發展。

一、心理護理技能的含義

心理護理指的是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從人道主義出發,在心理學以及科學護理知識的基礎上,合理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精神狀態,通過言語、行為等方式進行心理引導以及安撫,降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為突發疾病、疼痛等因素造成的焦慮、抑郁等情緒,為患者營造舒適的治療環境,進一步提升護理質量。心理護理的任務就是根據病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反應特點,采用一系列合適的心理護理手段,改變患者的負性情緒和不合理認知,調節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颊呖赡軙驗槎喾矫娴囊蛩禺a生心理矛盾,而這些矛盾的情緒不僅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還會影響醫患關系。當患者出現心理沖突時,護理人員要耐心地傾聽患者的想法,幫助患者適應新的人際關系和醫院環境,努力將患者調整到有益于恢復的最佳心理狀態,做好心理疏導,讓患者早日康復。

二、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培養的必要性

1.現代護理模式推廣的需要

護理專業學生學習心理護理技能,對自身的發展和護理專業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新時期我國臨床護理領域的發展需求來講,在強調提升患者的生理護理質量的同時,需要進行人文關懷,而只有心理護理技能的普及,才能夠讓醫護人員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理,采取相應的辦法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部分院校在設置護理專業學生課程以及常規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往往受到傳統醫學模式的影響,不把心理護理作為重點進行教學,這就影響了心理護理的有效開展。為了讓學生改變傳統的醫學觀念,高職院校就要加強對心理護理的宣傳,培養學生現代化的護理理念,這也是心理護理推廣的有效途徑。

2.促進護理專業學生的發展

護理工作是醫療工作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就需要提高心理護理技能水平,有效解決患者心理和精神層面存在的問題,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護士只有具備豐富的心理護理理論知識,才能夠在臨床中及時發現病人心理變化,及時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因此,學好心理護理專業技能,可以提高學生的護理能力和綜合素養。

3.推動護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促進我國醫療體系的不斷完善,臨床護理領域需要進行及時創新,不僅要提升護理水平以及護理質量,還需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完善護理體系和創新管理模式。其中,以滿足新時期患者護理需求為目的進行的護理體系調整便涵蓋心理護理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護理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提升心理護理的重要性,設置專業課程并且落實專業教學,能夠促進我國臨床護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促使專業設置更貼近新時期臨床護理領域的實際需求,培養更多素質和技能兼備的護理人員,更可以為整體社會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滿足患者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對臨床醫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在求醫問藥的過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護理服務,這也體現了群眾對衛生服務的重視程度逐步提升。在臨床上,患者的疾病、個人情緒、護理需求本身存在差異性。要想實現整體護理水平的提升,就需要堅持因人而異以及人性化的服務原則,這就體現了心理護理的重要性。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時間最多的醫護人員,所以要有耐心和責任心,積極疏導患者壓抑、緊張的情緒,堅定患者戰勝病魔的決心,使患者保持積極的情緒。培養能夠滿足患者需要的護理人員,是學校面臨的重要問題,尤其是心理護理技能的培養,更應該是學校護理專業教育的中心。護理專業學生具備較強的心理護理技能,能夠在未來的工作中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患者的需要。

三、影響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培養的因素

1.學生因素

近年來,受高考制度改革的影響,部分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利用降低分數線的方式實現擴招。這種方式雖然對職業院校自身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學生的基本素質以及學習能力卻出現了大規模下降的情況。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缺少自主學習的能力,對以后的職業生涯并沒有很好的規劃。一些學生缺乏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不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技能。一些學生選擇護理專業是因為聽從家長的意見或是教師的指導,對專業知識缺乏興趣,影響了護理專業技能的提高。還有個別學生不清楚自己所學的專業是什么、以后在社會上從事的工作內容,沒有將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很好的規劃。這也就導致即便學校提供了有關心理護理的相關課程,但是學生卻不重視學習相關知識,未能認識到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導致心理護理技能無法提升。

2.教師因素

從專業角度來講,心理護理教學本身具備復雜性,教師除了要掌握基礎的心理護理技能,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傳授相應的心理護理知識進行有效指導,確保學生可以將心理護理知識應用到臨床護理中。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院校的臨床護理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部分教師雖然有最基礎的教學能力,但是在如何進行心理引導、正確進行學生素質分析、提升心理護理教學質量等方面還存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心理護理教學存在形式化問題,部分教師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以及既有邏輯進行講解,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難以進行內化;部分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缺乏實踐性以及創新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部分教師未能掌握科學系統的心理護理知識,對臨床一線護理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選擇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存在“假大空”的現象,難以提升心理護理教學有效性。

3.學校管理因素

部分高職院校過于強調學生的成績,缺乏對新時期教學體系改革的重視,在管理上沒有做到位,沒有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定期評估,對教師心理護理技能的進修等也不夠重視,教學經驗不足的教師沒有及時得到培訓,對學生的學習質量也沒有及時檢測。在學生參與臨床實習的過程中,學校未能有效監督,未能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另外,護理專業的臨床實習是在校醫合作的基礎上實現的,高職院校和醫院需要相互配合,但是部分高職院校未能及時制定協同方案,積極協調,導致學生的整體能力無法提升。

4.實習環境的影響

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臨床實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將心理護理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成為一名專業能力較強的護理人員。實習是學生提升護理技術水平的重要渠道,但部分臨床帶教教師沒有與實習生保持良好的關系,沒有使用新穎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在護理中的任務分配不合理,很少讓學生參加醫院組織的實踐活動,使得學生的心理護理實踐能力不足。

5.缺乏學習目標

要想學習有動力,就要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根據目標的方向努力奮斗,而學習目標的缺少,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被動狀態,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能建立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目標。一些護理專業學生認為在后續實習過程中自然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缺乏對常規教學的重視,尤其是心理護理這種看似不重要的教學內容。這種沒有目標的學習,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個人學習態度,還會影響學生就業之后的職業精神以及道德意識,不僅無法提升學生心理護理能力,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發展。

四、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培養的途徑

1.開展以心理護理技能為核心的課程教學

高職院校要以培養學生的心理護理技能為核心,完善課程的設置,調整課程結構,突出心理護理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對心理護理有更充分的認識。在課程的設置中,高職院??梢詫ⅰ靶睦韺W基礎”“護理心理學”等課程設置為必修課。同時,心理護理專業課程的設計也要滿足新時期臨床護理專業的實際需求,可以將典型的護理實踐案例作為教學要素進行分析,引導學生了解實際護理環境中的各項影響因素,在多樣性、個性化以及不可預見性的影響因素基礎上,全面提升學生的心理護理技能以及應變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臨床護理中的現實問題。

2.更新教育理念

在護理教育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把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獨立探究能力的培養上。在心理護理授課中,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心理護理知識進行探索,提高學生臨床心理護理方面的能力。教師在傳授護理專業知識時,要多講解心理護理知識,使學生提高對心理護理的認識,在學習中找準方向,未來能在心理護理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3.豐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豐富,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心理護理技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在臨床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如可以讓學生扮演醫生、患者、護士、患者家屬等,扮演護士的學生在面對患者時應該進行心理疏導,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這樣,可以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高職院校也可以定期舉辦心理護理技能大賽,提高學生對心理護理的重視,并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學分獎勵。

4.增加實踐活動

增加實訓課程,讓學生聯系實際應用所學的知識,能加深學生對護理理論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系統地觀察病情,更好地了解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技術,面對不同的患者,可以更好地運用在學校學習的心理護理知識,完善心理護理能力。在實習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學生業務能力的培養,還要培養學生救死扶傷的精神和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意識,提高學生道德修養,教育學生遵紀守法,成為全面發展型的護理人才。

5.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

教師只有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才能夠為學生透徹地講解專業知識。高職院校在聘請護理教師時,不僅要看重教師的學歷,更要關注教師是否有臨床實踐經驗。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是護理專業的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因此,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好示范,給學生展示良好的職業態度,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應用能力,還要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應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學校在組織學生活動的同時也要開展教師活動,如讓教師進行集體培訓、集體備課、到醫院實踐學習,強化教師的心理護理技能,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6.打造健康的校園文化

高職院校應從思想意識層面進行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重要性,并將這種態度轉移到日常學習和實踐中,這樣才可以讓心理護理更具可行性和人文性。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潛移默化地落實心理護理意識的融合和滲透,因此打造健康的校園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護理意識。首先,強化學校環境治理和建設。要對宿舍樓、教學樓以及圖書館等相關場所進行綜合治理,營造文明、優美、整潔的育人環境,遵循人性化、以生為本的原則,了解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實際感受,以滿足學生需求、尊重學生建議為理念進行校園治理,讓學生可以感受到人文關懷以及尊重,培養學生的心理護理意識。其次,落實軟基礎設施建設。軟基礎設施主要指的是在日常教學環境中懸掛的?;?、校訓、標語、警示名言等。要設置與心理護理專業有關的紀念碑、名人雕塑等,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再次,落實校風校紀以及班風建設。要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加強對學生心理護理意識的培養,可以通過實開展相關護理文化的活動,強化學生的心理護理認知。

五、構建立體化的學生心理護理實踐培訓體系

隨著職業教育體系的逐步成熟,護理專業教學不再單純局限在院校內部,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實踐培訓體系,這樣才可以為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心理護理是護理專業的重點內容,為了確保學生具備較強的護理能力,高職院校應打造立體化的心理護理技能培訓方案,包括常規校內短期學習以及校外短期培訓。

1.校外短期培訓

校內的心理護理培訓主要依托常規的理論課程以及校內實踐活動,而校外的短期培訓主要是與相關機構聯合,如與醫學或護理專業學術團體共同開發針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項目。高職院??陕摵袭數匦睦碜稍冎行呐e辦短期心理護理培訓班,培訓的內容涉及發展心理學、臨終關懷、危機干預等常用的心理護理知識。短期培訓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以及心理工作需求打造科學的培訓方案以及培訓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

2.崗位實踐培訓

崗位實踐培訓主要依托具體的護理崗位,讓學生在真正的護理環境下完成工作任務。高職院??梢詾閷W生提供日常護理會談技術、心理評估、心理檢測、常用心理治療方法等實用性護理手段的培訓,并通過臨床案例講解、心理拓展訓練、心理咨詢訓練、角色模擬等方式實現學生自我意識、溝通能力、傾聽能力、臨床反應能力的提高。崗位培訓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且受眾面較廣,有大量的變量因素,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培訓必須真正適合學生,同時強調體現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主觀能動性,合理地發揮學生自身的優勢,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六、結語

總之,心理護理技能不只影響著護理專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解除病人對疾病的緊張、焦慮、悲觀、抑郁等情緒,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而護理人員是社會急需的人才,是社會醫學模式轉型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要加強學習,提高動手實踐能力,重視心理護理技能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金愛軍.淺談護理專業心理護理技能的培養[J].吉林醫學,2013(10).

[2]袁慧玲.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心理護理技能的培養[J].中國當代醫藥,2013(27).

[3]王倩,陳瓊妮,汪健健,等.臨床護士心理護理能力提升培訓方案的構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2(07).

[4]韓瑩.高職護生心理護理能力提升模式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 2019(34).

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 Huilin

(School of Health and Health, Linxia Modern Vocational College, Gansu Province, Linxia 73110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specialty and clinical nursing field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cultiv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skills of nurs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basic concep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nursing students the cultiv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skills,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mselves, teachers, schools, environment,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puts forward a three-dimensional strategy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skills, and insists on tak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 new nursing concepts, improving teachers ability and carrying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as the main training mean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nursingspecialty; psychologicalnursing; abilitydevelopment

猜你喜歡
護理專業心理護理能力培養
在護理專業課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