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身保險業維度創新研究

2023-02-18 10:20唐金成孫婷婷
區域金融研究 2023年11期
關鍵詞:人身保險保險業保險公司

唐金成 孫婷婷

(廣西大學經濟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4)

一、人身保險業維度創新研究背景與概念界定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社會經濟的發展向中國保險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發展空間。2013—2022 年,人身保險業保費規模迅速擴大,從1.1 萬億元增長到3.42 萬億元,為人身保險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人身保險也結束了多年的高速增長。2013—2022 年其保費增速逐年放緩,從8.4%平穩過渡到3.06%,為人身保險業轉型提供契機。保險科技通過滲透產品開發、市場營銷、運營管理等多個環節,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服務,為人身保險創新提供有利條件(唐金成和韓晴,2023)。供需矛盾和產品差異化不足是當前中國人身保險創新發展的主要痛點,保險公司應根據自身發展規律和戰略目標,樹立整體意識,基于市場需求進行差異化經營。人身保險創新發展一直是保險業和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解決人身保險供需矛盾、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馬玉秀和曾虎,2017)。因此,本文從多維度對人身保險業創新發展進行研究。

(二)概念界定

本文從保險深度、密度、高度、廣度、精度和溫度等方面,對人身保險創新發展進行研究。這些方面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共同構成保險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見圖1)。

保險深度是指保費收入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是衡量一個國家保險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研究保險深度對了解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推動行業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意義重大。保險密度是指保費收入與常住人口的比值,即人均保費支出金額,是衡量一個國家保險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標。研究保險密度對于了解保險市場潛力、評估社會風險承受力和提高人民保險意識等意義重大。保險高度是指保險業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具體表現為賦能健康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推進國家供給側改革等情況。研究保險高度對了解保險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程度和發展狀況、為國家制定保險政策提供參考,為保險業創新發展提供指導。保險廣度是指保險經營的廣泛性,主要涉及業務架構、保險服務和產品創新等方面。研究保險廣度對于更好地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拓展市場份額和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意義重大。保險精度是指保險業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包括工作切入點、項目鏈接點以及績優動力等。研究保險精度對適應市場變化、提高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意義重大。保險溫度是指保險業在促進經濟發展、發揮風險管理和社會保障功能等方面體現出的溫情,包括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等情況。研究保險溫度對展現保險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提高保險業的社會形象和公信力等意義重大。

二、人身保險業維度創新的現狀分析

(一)保險深度

中國人身保險深度在整體上升態勢中出現回落,各地區分布不平衡,且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一是從近年來人身保險深度看(見圖2),以2018年為分界點,分為2013—2018 年和2018—2022 年兩個時間段,均呈現先升后降趨勢。在2020年達到3.29%的頂峰后連續兩年下滑,2022 年下滑至2.83%,為近七年來最低值。這說明中國人身保險市場處于持續發展狀態,但發展速度隨著GDP 增速放緩而減慢。從保險深度的計算公式來看,在總體保費規模增速相同情況下,GDP高于保費增速,會導致保險深度下降,而人身保險深度的下跌,主因是受到監管政策經濟形勢及保險行業轉型等的影響。二是從國內各省份人身保險深度看,北方省份整體優于南方省份。2022 年在人身保險深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2.8%)的14個地區中,除了上海(3.4%)、廣東(3.4%)、四川(3.0%)外,均為北方地區。其中北京(5.5%)、黑龍江(4.8%)、吉林(3.8%)排前三名;排名后三位的是西藏(0.5%)、貴州(1.4%)、云南(1.5%)。由于北方勞動力區域流動性較強,保險消費水平超過經濟增長速度,所以保險深度較高。這反映出中國人身保險深度區域分布不平衡。三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身保險業發展不成熟,保險深度遠低于美國、德國和日本等國。2022年美國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為11246.94億美元,保險深度為4.42%;而中國為5963.48 億美元,保險深度為3.25%(彭勇,2023)??梢?,中國經濟發展潛力較大,人身保險有很大發展空間。

圖2 2013—2022年人身保險深度(%)

(二)保險密度

中國人身保險密度整體呈現上升態勢,但區域發展不平衡,與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一是從近年來人身保險密度看,整體呈現上升態勢(見圖3)。2022 年人身保險密度為2425.7 元,達到2013—2022年期間的最高值。人身保險密度走強的主因是在經濟增長和保費收入增長背景下,人口增長相對緩慢。二是從國內各省份人身保險密度看,東部地區優于西部地區。中國人身保險保費仍集中在東部地區,該地區居民風險意識和購買能力較強,保險深度、密度較高。西部受經濟、人口等因素限制,其保險深度、密度較低;但在信息科技、西部振興戰略賦能下,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勢頭強大。2022年我國人身保險密度以西藏(319 元)、青海(1036 元)為代表的西部地區,與以上海(6188 元)、廣東(3413 元)為代表的東部地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梢?,中西部地區人身保險未來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三是中國人身保險密度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一定差距,2022 年中國人身保險密度為2426 元,同比增長3.12%,而同期美國人身保險密度已突破2萬元??梢?,中國人身保險的滲透率較低,也說明市場潛力較大。

圖3 2013—2022年人身保險密度(單位:元)

(三)保險高度

1.參與健康中國建設。隨著人身保險業的轉型升級和國家政策的引導,眾多保險公司積極推進“保險+健康管理”模式,以尋求創新發展。在健康保障方面,人身保險通過提供醫療保險、重疾保險、意外險等健康保障,幫助投保人應對疾病和意外風險,保障民眾健康安全。在健康管理方面,保險公司通過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如預防疾病和管理疾病的重大疾病保障活動、健康評估咨詢和健康干預的健康管理服務活動、個性化和定制化服務的健康數據分析活動等,幫助客戶更好地關注和管理其健康,提高身體素質。在健康教育方面,保險公司通過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免費體檢、免費疫苗接種等健康教育活動,幫助民眾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預防和治療疾病。

2.應對老齡化挑戰。隨著壽險業與養老產業的融合,“保險+康養”模式應用廣泛,供給端養老保險產品創新與增值服務逐漸閉環,以滿足養老需求擴容。在“保險+康養”模式中,人身保險業利用保險科技整合健康信息,進行疾病風險分析,為客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保險產品,如創新型和普惠型長期護理保險產品。同時,通過與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合作,為客戶提供康復服務、精神服務及日托服務等,并提供更加便捷的保險服務。此外,人身保險業發展個人養老保險業務,建立養老金第三支柱,能夠彌補養老金缺口。

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人身保險供給側改革契合國家戰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密切關聯。其一,人身保險供給側改革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環節,涉及產品創新、服務提升、監管機制完善等方面,對促進保險業健康發展、滿足人民多樣化的保險需求、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意義重大。其二,人身保險供給側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人身保險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民眾生命、健康以及國家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四)保險廣度

保險經營的廣泛性使得保險公司能夠提供多樣化保險業務和金融服務,滿足不同客戶的風險管理需求,也為行業提供了更多業務增長點和盈利機會。

1.人身保險業務結構具有完整性。人身保險公司按照業務結構和職能,主要分為前端業務和后援支持兩條線。前端業務包括個險、團險、銀保、電銷等渠道,主要涉及營銷、培訓、續收、數據管理等業務;后援支持條線包括行政、運營、法律、IT 等部門,主要負責后勤、核保核賠、客服、合規等工作。前、后線各司其職,承接協作,共同形成完整的業務結構。

2.人身保險業務服務具有廣泛性。人身保險公司主要經營壽險、健康險、意外險和年金險,產品種類豐富;保險責任涵蓋生命、健康、養老等多方面,保障范圍齊全;產品周期分為短期、長期和終身,保險期限可選擇;銷售渠道包括保險代理、保險經紀、銀行保險等,為客戶選購產品提供便利;服務方式包括互聯網、柜面、電話、短信服務等,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服務范圍包括投保、理賠、客戶服務等,有效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3.人身保險產品創新具有多樣性。中國人身保險業目前處于創新發展階段,保險公司在此方面做出了貢獻,主要表現在產品類型、功能、設計、銷售渠道、客戶服務多樣化等方面,體現了保險產品的普惠化、多元化及數字化發展趨勢(見表1)。

表1 人身保險產品創新供給情況

(五)保險精度

保險工作的精準性和實效性意味著行業能夠準確履行政策,找準工作切入點和業務鏈接點,做優發展提升點,從而更好地履行職責、服務客戶,對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1.讀懂政策,找準工作切入點。在健康險領域,《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為重疾險改革指明了方向。保險公司通過重疾調整,使得重疾分級及其治療手段的判定更合理,產品定價更科學。在壽險領域,《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規范了市場秩序。行業主動調整增額終身壽險不合理的投資收益率和產品定價,有效控制了利差損風險。在養老險領域,《關于擴大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范圍的通知》要求,擴大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區域至全國范圍。多家保險公司推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為企業提供更加全面靈活的養老保險服務。

2.依托機構打造項目鏈接點。隨著人身保險業轉型升級,保險機構與政府、醫療部門、公安機關等合作,逐漸實現在同一平臺上進行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實現數據共享和交流,“保險+多機構”鏈條模式正在形成。以保險機構為中心,依托政府部門,通過推行數據標準化、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加強信息安全管理等方式,為保險發展提供政策支持;依托醫療機構,推行電子病歷系統,為保險理賠查勘提供便利;依托公安機關,建立保險欺詐信息共享平臺和風險評估機制,以降低保險外部風險(見圖4)。由于技術水平受限和數據安全隱私的獨立性,“保險+多機構”模式發展尚不成熟,仍存在信息壁壘。隨著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保險+養老社區”模式正在形成。保險公司通過發展養老社區,將虛擬保險產品與實體養老產業相結合,向上銜接養老、醫療、護理保險等產品,向下帶動老年大學、老年旅游等產業,能夠延長產業鏈、獲取附加值。

圖4 “保險+多機構”鏈條模式

3.科技驅動,做優發展的提升點?,F階段人身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尤其在技術和產業創新方面(唐金成和劉鈺聰,2022)。據艾瑞咨詢《2023 年中國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預計,2023年保險科技投入保持穩步增長,并有望在2023 年達到569 億元。截至2023 年一季度,多家上市險企已成立科技子公司,借助渠道、產品、運營等模塊的數字化改革,促進內部架構和機制改革,在運營效率、服務質量、預防風險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例如,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在“大病保險”中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手段,探索基于風險畫像的精準營銷和承保模式;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通過“大病醫療”產品,將服務擴展到慢性病管理領域。

(六)保險溫度

人身保險業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民生等方面所體現出來的溫度越高,意味著行業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履行其社會責任。

1.服務實體經濟。從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看,2022年上半年,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相關通知,鼓勵人身保險業幫助小微企業經濟恢復、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強化保險風險保障和資金運用,以確保金融紓困政策落地。從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看,保險資金可通過投資股權、債券、資管產品等形式,以市場化方式滿足實體經濟需要(李勇堅,2023)。截至2022年末,人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22.59萬億元,同比增長9.38%;資金投資銀行存款2.23 萬億元,同比增長8.90%①數據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bx/bxsd/202302/t20230222_265160.html。。尤其是壽險資金的期限長、規模大、現金流穩定,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在支持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提供長期融資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周延禮,2023)。2022 年,人身保險業持續發揮保障功能和保險資金長期穩定的優勢,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建設。

2.服務民生。保險通過風險分散與轉嫁、經濟補償與給付等功能,發揮著精準扶貧作用(吳傳清和鄭開元,2018)。疾病、意外、養老等是導致貧困戶經濟負擔的主因,被保險人可借助保險工具分散人身風險,減輕其負擔,及時得到保險賠付。比如大病保險,作為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補充,通過對大病患者“二次報銷”,有力緩解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民生問題(黃薇,2022)。當前,大病保險已覆蓋12.2 億城鄉居民②數據來源:中國發展網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news/zj/2023/11/1867360.shtml。,有效發揮了服務民生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三、人身保險業維度創新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保險意識形態滯后導致保險深度不足

保險意識和儲蓄文化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兩個要素,極大地影響人身保險深度的提升。

1.保險意識,即民眾對于保險的認知和理解程度以及對風險的敏感度和預防意識。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保險意識高,說明民眾對保險的認知和理解程度較高,保險需求和購買意愿較強,從而促進保險業發展和保險深度的提高;反之則難以提高保險深度。當前,中國國民的保險意識正在逐步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問題。其一,保險認知不足。由于對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適用范圍和特點不清楚,加之對風險保障了解不足,部分民眾的保險意識淡薄。艾瑞咨詢《2021 年中國保險用戶需求趨勢洞察報告》顯示,在對未投保人群沒有將保險作為資產配置的原因調查中,36%的人群表示不了解保險,30.6%的人群對保險好感度低。其二,保險需求單一。對于有保險意識但意識不強的人來說,更傾向于關注保險帶來的資產增值和財務規劃等價值,而忽視其風險保障功能,導致對保險的選擇具有單一性。其三,保險購買意愿不強。保險產品的無形性易導致信任危機,如保障型人身保險的繳費期長、產品復雜,很大程度限制了民眾的投保意愿。

2.儲蓄文化,即日常生活中的儲蓄習慣和觀念。儲蓄文化越強,人們對保險的需求越弱,保險深度就越低。由于國人長期以來重視儲蓄,對風險保障的需求不強,更傾向于將錢用于儲蓄而非保險。民眾普遍認為儲蓄可以獲得一定收益,并對未來風險有一定應對能力,因此購買保險的意愿低。保險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在西方發達國家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們普遍認識到生活中可能發生健康問題、意外事故等風險,因此購買人身保險來減輕潛在的經濟風險。良性的保險文化有助于保護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穩定性,從而促進保險深度發展。因此,為了促進中國保險市場發展,需要逐步改變民眾儲蓄觀念,提高其對于風險保障的認識和需求。

(二)低收入水平和產品供給問題導致保險密度不足

影響保險密度的主因是收入水平和保險產品供給。如果民眾收入水平較低,其保險購買力會受到限制,則保險密度就越低;如果保險產品供給不足,無法滿足多樣化的保險需求,保險密度也難以提高。

1.收入水平。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收入水平下降。其一,購買力下降。保費收入直接反映了保險密度,當收入水平下降,保險購買力下降(唐金成和魏倩,2021),則保費收入就會下降,保險密度不足。2022年人身險公司意外險保費收入499萬億元,同比下降14.36%③數據來源:中國保險會計研究中心https://mp.weixin.qq.com/s/Dgr0XOjx6q_G-b2BPJOcxA,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民眾收入水平下降,出行減少導致其需求下降。其二,保險產品選擇有限。低收入水平導致很多人只能選擇價格低的保險產品,如小額人身保險,因其保費低、門檻低,很受低收入人群青睞,而高保障的保險產品購買者很少。其三,退保率居高不下。收入水平下降導致投保人無力承受高額保費,尤其對保險繳費期限較長的壽險和重疾險影響較大,投保人續保能力不足,公司保費續收難以提高。發達國家的居民通常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其購買保險產品的能力和意愿。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居民收入不足抑制了其消費能力,中國應從根源上完善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2.保險產品供給。人身保險產品同質化嚴重、有效供給不足,會導致消費者無法獲得相應的保障,從而影響保險密度提高。其一,產品同質化嚴重。從市場在售產品看,多數保險產品追求形式和概念創新,實則大同小異。從產品結構看,人身保險業以經營健康保險為主,其中重疾險和醫療險占銷售主導地位,而失能收入保險和護理保險尚不成熟。從產品功能來看,以綜合保障、多次賠付為主,健康險和壽險功能區分不顯著,壽險功能包含于健康險中,使得壽險獨立性不顯著。其二,產品有效供給不足。從老人專屬保險產品看,老人受到年齡、身體狀況等的限制,保費較貴;老人投保前患有慢性病的概率較高,加之保險業的“寬入嚴出”,理賠較難。從兒童專屬保險產品看,多是“責任設計單一、保障期限短”的學平險和“保費高、疾病設計不完善”的重疾險,而關于兒童生活、教育和先心病、罕見病等產品較少。從殘疾人專屬保險產品看,因健康狀況,殘疾人在工作生活中患病、發生意外的概率較常人高,此類人群并非保險公司的主要承保對象,專屬產品較少。

(三)國家政策有待完善導致保險高度不足

人身保險積極賦能國家戰略的實現,而在國際保險市場上核心競爭力不足,限制了保險高度的發展。中國對人身保險的對外開放政策支持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1.人身保險業對外開放層次不齊,健康險和養老年金業務的開放度遠不及傳統壽險。中國傳統壽險已逐步放開了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準入限制,股比限制逐步放寬。健康險和養老年金業務對于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準入限制較高,股比限制較嚴格,這對外資保險公司的業務范圍和經營方式造成一定限制。這種不對稱的開放度,會導致國內保險公司的健康險和養老年金業務面臨著來自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壓力,而國內保險公司在海外市場上則缺乏同等競爭機會。

2.中國人身保險在國際保險市場中發展不足。中國人身保險市場規模雖大,但在國際市場上份額較小,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較弱。近十年美國和中國人身保險業務結構占比排名顯示,美國為意健險和投資、年金險、壽險;中國為壽險和年金險、投資、意健險??梢?,中國年金險和意健險占比較低,未來增長潛力大;壽險發展面臨瓶頸,未來市場份額將下降。同時,中國人身保險機構跨境業務的國際化程度不高,且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等地,國際區域化集聚帶來的業務無法滿足人身保險發展需求。當前,中國—東盟跨境保險業務仍存在問題,如跨境業務試點地區過于集中,主要集中于廣西和云南(陸峰,2020);承保覆蓋率低,保障功能發揮不足(楊镕源,2023);政治、經濟、文化差異帶來的國別風險、業務風險及數據安全風險等。

(四)保險創新機制問題導致保險廣度不足

中國保險業缺乏健全的創新機制,創新動力不足是阻礙行業發展的壁壘(唐金成等,2016)。這限制了保險產品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進而影響保險廣度的發展。

1.技術發展不成熟。其一,技術應用不廣泛。信息技術只在一些大型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中得到應用,小型保險公司和地方保險公司應用較少,整個行業的普及率低。同時,大多數保險公司仍依賴于傳統業務流程和人工操作,科技應用程度不高。其二,信息技術在實務中的適用性不強。在核保核賠業務中,信息技術主要作為其輔助工具,常用于信息錄入。雖然小額案件能夠借助智能系統進行自動審核,但由于“數據孤島”導致的信息壁壘,業務系統無法有效識別和應對風險,故高額案件仍依賴人工審核。其三,消費者對簡單的保險科技接受度不高。以智能客服應對客戶信息咨詢為例,自動交互話術由保險人提前訓練錄制,當投保人接通電話識別出是機器人時一般會掛斷電話。原因是固定話術多用于回答常見問題,并不適合復雜、特殊情形。同時,人工智能在與人交流過程中難以滿足情感訴求,民眾對其接受度不高。在保險科技發展方面,美國保險科創企業能夠精準鎖定目標市場,以圖片識別技術(OCR)為例,依托大數據分析技術將用戶手寫資料轉化為計算機可讀取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類、整理、歸納,該技術相對成熟,用戶反饋度高,業務普及率超50%。中國保險科技應尋找差距,完善保險信息技術,真正實現“保險+科技”的精準嵌合。

2.創新型人才不足。從新技術應用與對新環境的適應程度看,傳統保險經營者多數處于被動接受和努力適應狀態,缺乏跨學科、跨領域的高端人才。創新型人才不足的原因是:在培養人才方面,部分保險公司沒有為員工提供足夠的培訓和教育機會,無法滿足保險創新需求;在招聘方面,部分保險公司過于關注職業經驗和技能,忽視員工創新能力和潛質。同時,內部文化和制度不利于員工創新發展,如管理層更加注重利潤和短期業績而忽略長期創新與發展。

(五)保險市場監管問題導致保險精度不足

隨著保險業的發展,傳統監管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的要求(唐金成和張淋,2022)。尤其正值人身保險業轉型調整時期,有效監管力度不夠,則保險公司發展方向不明晰,工作切入點易偏離正軌,業務鏈接點易中斷,發展動力不足,導致保險精度難以提升。

1.對規范市場秩序的監管力度不夠。第一,對保險條款的可讀性缺少成文的法律規定。人身保險種類較多、條款復雜,而當前保險業僅有相關指導意見的粗略要求,暫無保險條款通俗化的法律規定,易導致消費者理解偏差。例如某公司的某款醫療保險,在保險責任中出現“必要且合理的醫療費用”字眼,而在免責條款中又把“康復、療養”的醫療行為除外,在保險實務中易產生糾紛。第二,對銷售誤導行為的認定不明晰。在對保險公司“不得夸大保險責任和保險產品收益”的規定中,對具體如何認定無過多說明,缺乏可行性。第三,“雙錄”政策制度待完善?!半p錄”是指在保險經營中對投保人進行錄音、錄像,旨在保障其利益,用錄音、錄像方式存檔。從“雙錄”政策執行情況來看,在錄音、錄像過程中,投保人信息管理缺少監管審查環節,不利于保護消費者隱私。

2.數據信息安全監管問題突出。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保險公司數據規模不斷擴大,數據隱私泄露風險隨之增加。例如,重疾險和醫療險包含大量健康信息和個人信息,信息技術的運用加速了數據傳播速度。由于個人數據信息的廣泛應用價值,市場參與者將其視為一種戰略資源,并通過壟斷資源來獲取競爭優勢,從而形成數據壟斷效應。這可能會給違法竊取、非法買賣信息等違法行為提供便利。

3.監管水平滯后于信息技術發展。保險監管存在短板,如審核與檢查主要依賴人工,監管手段落后。監管標準主要是基于傳統保險業務監管,難以適應新型保險業務的發展,加之信息共享體系建設不完善,數據缺口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使得保險監管難以有效識別和應對風險(賽錚,2020)。同時,監管部門技術更新不及時、復合型人才不足,導致監管質量及效率不高,難以及時應對新的保險風險和市場變化。保險科技監管模式關乎保險監管水平,香港地區的“沙盒監管”策略為保險科技公司提供了一個相對靈活的環境,使其能在監管容忍的范圍內測試和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幫助監管機構更好地了解新興科技的發展趨勢和潛在影響,從而及時地調整監管政策,提高監管水平。

(六)保險服務能力不足,導致溫度不高

服務能力是保險公司為實體經濟提供支持和保障,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并幫助其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不足會影響保險服務的溫度,具體表現為風險管理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

1.風險管理能力。資金收益率是風險管理能力的有效衡量指標。如果險資收益率較低,資金支持不足,風險管理能力不高,則保險溫度不足。當前經濟復蘇具有不確定性,因此低利率將成為常態(孫倩,2021),人身保險利差損風險增加。從2022年四季度人身險公司資金運用情況看,債券(41.65%)和銀行存款(9.89%)規模占比超過50%。這說明當前保險投資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主,此類資產對利率變動較敏感,受利率影響較大,利率下行導致險資收益率下降。當其收益率低于預定利率時便出現利差損,償付能力風險增加,則無法有效保證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人身保險產品定價利率已普遍低于3.5%,國際市場應對利差損風險的經驗進一步突顯出中國保險市場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2.客戶服務能力?!颁N售和退保糾紛”是人身保險的痼疾,投訴量多且投訴處理不及時,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在2022年第四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中,人身保險公司涉及銷售糾紛投訴7341件,占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50.63%;退保糾紛投訴3980件,占比27.45%。在服務可靠性方面,銷售承諾與實際不符,存在銷售誤導現象。具體表現為:夸大產品保障和收益,隱瞞產品的風險和費用,形成銷售誤導;模糊合同條款和細則,尤其是除外責任,形成條款隱瞞;強制要求客戶購買附加險種,以提升業績,形成捆綁銷售。

四、加快人身保險業維度創新的政策建議

(一)努力增強公眾保險意識,持續提高保險深度

保險意識對于個人、社會和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利于推動保險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一是不斷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保險意識。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傳統保險宣傳方式已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建議保險公司及時更新宣傳手段,比如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保險知識普及和宣傳的相關內容,吸引民眾關注和參與;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各種風險場景,讓民眾通過體驗來了解風險和保險的作用;利用在線教育平臺,開展保險知識培訓,讓民眾能夠在家中學習保險知識。二是打造“政府+保險公司+媒體+學?!钡膮f同平臺。通過與保險公司聯合,舉辦保險知識講座、發布保險知識宣傳廣告等,提升民眾的保險認知能力;與媒體合作開展保險知識宣傳活動,如發布保險知識宣傳廣告、開設保險知識專欄等,提高民眾保險意識;與學校合作,利用學校資源開展保險知識教育活動,如開設保險知識課程、舉辦保險知識比賽等,提高學生的保險意識。

(二)加快產品轉型,增強保險有效供給,提高保險密度

保險產品有效供給是推動人身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推動保險產品轉型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保險產品應聚焦差異化,深耕細分領域。針對保險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等問題,保險行業應轉變業界思維,開拓新市場,促進行業良性循環。比如,失能收入保險和護理保險發展一直是人身保險供給的短板,保險公司應在此方面加大創新。同時,積極引進科技手段,借助大數據更好地了解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差異化產品;利用人工智能進行產品定價和服務,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針對不同地區人群面臨不同的健康風險,導致其對生命健康風險控制的需求不同,保險產品設計應因地制宜。例如,高原地區受海拔和氣候環境的影響,是心血管疾病和皮膚疾病的高發區;平原地區工廠較多,易受化學污染影響,人們患有癌癥、畸形以及基因突變等疾病的概率較高。因此,保險產品設計應結合地區地理環境來完善產品的疾病設計,充分發揮其風險保障作用。

針對低收入者的特點和需求,保險公司可以推出定制化的小額醫療險、意外險等。具體而言,建議優化醫療險的保障范圍,鑒于慢性疾病是影響人身保險承保和理賠的重要因素,考慮將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納入保險責任;建議提升醫療險門診賠付比例,現有醫療險賠付比例不高,且對癌癥、肝硬化等重大疾病的化療費用設置賠付限額,保險公司需要對責任限額和賠付比例做出相應調整。同時,為了吸引低收入者,保險公司可以適度降低投保門檻,提高產品的可負擔性。小額人身保險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可借鑒英國相關公司通過控制運營成本降低保費的手段,以確保低收入群體的可負擔能力。

保險產品設計應兼顧老人、兒童及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加快發展老人和兒童專項疾病保險、放寬殘障人士的投保門檻、簡化投保和理賠程序等。在責任設計方面,保險公司可以逐步拓展責任范圍,如長期護理、罕見病等,充分發揮風險保障功能;適度提高保險責任限額,根據客戶風險狀況和需求,靈活設置不同責任限額和保費價格,提高產品的適用性和競爭力。

(三)擴大對外開放,強化國際化戰略,提高保險高度

推行國際化戰略對人身保險業非常重要,在拓展國際市場空間、借鑒國際經驗、促進行業創新中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擴大人身保險業對外開放。放寬對外開放的準入門檻、實施稅優政策等,為開展人身保險國際業務提供政策支持;通過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醫藥衛生機制,切實筑牢國際化的“保護傘”。同時,兼顧人身保險業務平衡發展,在跨境人身保險業務方面,應明確重點客戶人群,以意外險為突破口,綜合發展緊急救援醫療、中高端醫療和海外醫療,提供與之相匹配的增值服務。二是為外資投資提供便利。落實放寬外資持股比例措施,放寬外資設立機構門檻,鼓勵保險公司引進外資,比如外資人身保險公司持股比例可超過50%,且放寬持股時間限制,取消外資機構試運營2 年的條件等。三是加強國內立法與國際化接軌。中國跨境業務基本法的設立可以國內實踐為基礎,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確保國內、國際法律有效銜接,為應對國際風險提供法律依據。

(四)加強隊伍建設,加快形成保險創新機制,提高保險廣度

1.促進信息技術與人身保險的深度融合。在行業技術標準和規范制定方面,保險公司可通過與相關部門和機構合作,為技術標準和規范制定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并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積極響應監管要求,推動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制定。建立行業相關研究機構,聚集技術專家和學者共同研究,提高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制定水平;積極推廣新技術的普及應用,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技術標準和規范的適用性和可靠性。在提升技術適用性方面,保險公司要加強技術創新,引進新技術,如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探索新的業務模式,提高保險服務的智能化、便捷化和個性化水平;優化業務流程,將新技術應用于保險核保、理賠處理、客戶服務等方面,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服務,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質量;加強數據管理,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處理和分析體系,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為技術應用提供有力支持。

2.加強創新型人才與人身保險業的深度融合。保險公司在人才培養機制方面,應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共同研究行業創新發展,為保險人才培養提供支持。推行產學研深度融合,如聯合開展研究項目、共同開設課程、設立實習基地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結合,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建立雙向交流機制,鼓勵保險人才參與產業界和學術界的交流活動,拓寬視野,提高專業水平和創新能力。在招聘管理方面,保險公司應加強招聘管理,注重員工的創新能力和潛質,通過制定招聘標準、拓寬招聘渠道、采用多元化面試等途徑,為行業引入復合型人才。在創新文化方面,保險公司應建立創新價值觀,鼓勵員工提出新想法和建議,激發員工創新意識;設立創新平臺,如創新實驗室、創新基地等,為員工提供實現創新的機會和平臺;建立創新團隊,由具有創新能力和潛質的員工組成,專注于解決企業面臨的創新難題。

(五)強化市場監管,營造良好創新氛圍,提高保險精度

1.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針對保險條款復雜化問題,保險監管部門已推出可讀性示范保險條款,這對人身保險現有條款的優化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但尚未形成行業規范。因此,應加快保險條款“標準化、簡單化和通俗化”建設,推動保險產品轉型的同時兼顧條款的可讀性,盡快形成保險條款簡單易懂、格式規范、設計科學的創新格局,從而打造成熟可行的體系建設(許閑和林陳威,2022)。針對“雙錄”漏洞中可能出現的銷售誤導和消費者隱私易泄露問題,監管部門可協同保險機構共同打造“雙錄”督導隊伍,全程現場監督指導“雙錄”,有效解決保險銷售誤導和消費者隱私泄露以及“雙錄”操作困難、質檢通過率低等問題。針對銷售誤導問題,監管部門應要求保險營銷員接受專業培訓,參加職業資格考試。例如,完善資質考核和評價體系,堅決抵制不良營銷行為。

2.加強數據與隱私安全監管。針對數據隱私安全問題,現有法律仍存在漏洞,亟待完善現有法律,堅決打擊違法販賣客戶信息等行為;明確個人隱私的保護范圍和標準,規定企業應如何采集、使用、存儲和共享個人數據等,保障個人隱私權。同時,建立健全數據保護機制與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強對企業數據安全的監管和防范,保障個人數據安全;加大對隱私保護技術的研發投入,推動隱私保護技術的創新應用,有效提高隱私保護的質效。

3.加大監管人才和技術的投入。信息技術的發展增強了人工可替代性,且現有監管技術難以有效應對市場變化,這對人才培養、技術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須培養創新型監管人才、升級監管技術。一是加大監管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鼓勵企業和高校等機構積極參與監管人才培養,提高其素質和水平;推進復合型監管人才的培養,注重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技能。二是鼓勵企業和高校合作,積極參與監管技術研發,為監管部門輸送創新人才;推進監管部門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動監管技術的應用推廣,提高監管部門技術水平;推進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提高監管部門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保障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六)立足保險主業,增強整體服務能力,提高保險溫度

增強服務能力是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益的重要手段,立足主業是保險公司實現盈利和創新發展的關鍵。因此,保險公司應在立足主業基礎上,從以下兩個方面提升服務能力。

1.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降低利差損風險。一是加強資產負債管理。低利率時代,保險公司可根據保險負債特點和期限,適當降低固定收益類資產占比,增加股權類、另類資產等資產配置比例,降低利率敏感性,提高險資收益率,確保利差損風險可控。同時,確定資產負債目標,分析和評估風險,確定資產負債匹配策略,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強監測和控制,保障償付能力。二是采取多元化投資策略。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多元化投資組合,平衡資產端和負債端管理,降低利差損影響(唐金成等,2017),如選擇股票、債券、房地產、基金等多種方式,實現資產的多元化配置,降低單一投資標的的風險。三是有效評估風險。保險公司通過建立科學的產品設計和定價模型,準確評估風險和收益,避免高風險產品的銷售和投資,防范利差損風險出現。同時,通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和審計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理風險事件,有效應對利差損風險。四是盡快轉變經營觀念。從追求業務規模、市場份額,向追求產品多樣化和服務多元化轉變,有效促進高質量發展,從根本上規避利差損風險。

2.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注重消費者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增強消費者信心的重要基礎。提升保險公司客戶服務能力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核心。一是建議加強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素養,確保其銷售行為合規;加強對從業者的法律法規和市場監管政策的培訓,增強其法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確保其銷售行為合法;設立從業者考核和評價機制,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鼓勵銷售人員遵守職業道德和規范,懲罰不當銷售行為。二是建立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及時回應消費者投訴,保障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提供高質量保險服務,及時處理投保人的理賠申請,避免退保糾紛;公開產品信息和條款,減少銷售誤導現象,提高產品透明度和可靠性。三是引入智能客服、開展在線服務、提供定制化服務等創新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可靠性;加強內部監管和管理,確保銷售行為和產品信息的合規性,有效減少銷售誤導和捆綁銷售現象。

猜你喜歡
人身保險保險業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和再保險公司之間的停止損失再保險策略選擇博弈
不慎撞死親生兒 保險公司也應賠
上海市保險業務情況綜合表(2019)
保險公司中報持股統計
保險業:為“一帶一路”建設護航
2018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3.8萬億元
論中國保險業可持續發展
保險公司預算控制分析
讓保險業回歸純粹
簡析我國人身保險的利益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