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外輸配電定價體系分析及其對構建新型輸配電價體系的啟示思考

2023-02-19 07:28李俊杰孫秋潔葉玲節邢單璽
電力需求側管理 2023年1期
關鍵詞:輸配電電價容量

李俊杰,楊 侃,孫秋潔,葉玲節,邢單璽,謝 俊

(1. 國網浙江電力有限公司 經濟技術研究院,杭州 310008;2. 河海大學 能源與電氣學院,南京 211100)

0 引言

自我國實行電力體制改革以來,輸配電價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合理的輸配電價可以為電網使用者提供準確的價格信號,優化資源的配置,促進發電側成本的傳導和電力供需的調節[1—2]。在雙碳目標、共同富裕等新發展形勢驅動下,電價機制在優化資源配置、服務能源轉型、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的作用將愈加重要[3]。

我國輸配電價制定采用成本監審和準許收入核定[4],但在執行中強調降低電價促進用戶生產,產生的問題主要有:輸配電價以單一電量電價為主,只有部分工業用戶采用兩部制電價,容量電價處于較低水平,容量電價沒有合理確定,水平明顯偏低;兩部制電價使用不充分;目前的體制3 年一個核價周期,缺乏基于情景的電價水平靈活調整機制。

文獻[5]梳理了國外比較有代表性的德國、英國、法國等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電價體系模式,剖析其背后電價變化的原因。文獻[6]介紹英國、美國等典型國家的輸配電價調整實踐經驗。文獻[7]分析了電能送出省的特征及其對輸配電服務定價的影響,提出在輸電環節采用潮流追蹤法,在配電環節采用分電壓等級郵票法的輸配電定價方法。文獻[8]指出我國電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并借鑒了英國的電價機制改革經驗。隨著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光伏效率大幅提升、儲能成本顯著下降,大量能量自治的微電網涌現,輸配電網負荷率將顯著下降,固定成本難以完全回收、電力用戶負荷率差異大等問題日益凸顯[9],亟待構建輸配電價新體系。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從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輸配電定價機制以及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對輸配電定價機制新要求等3 個方面出發。首先,梳理國外典型輸配電電價機制,剖析其特點和規律。然后,結合某省級電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需求,分析構建以容量電價為基礎的輸配電價新體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構建以容量電價為基礎的輸配電價新體系的思考,并以2021年度某省大工業用戶的電量數據為例,測算以容量電價為主的輸配電價水平,為省級電網輸配電定價機制的設計提供參考。

1 國外輸配電價定價機制特點

自20 世紀90 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就掀起了電力市場改革的熱潮,逐步建立了獨立完善的輸配電價體系,對省級電網制定輸配電價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1.1 英國的電價種類及構成

英國的電價主要分為躉售電價(上網電價)、輸電電價、配電電價和零售電價(終端電價)[10]。

英國國家電網的輸電價格和各配電公司的超高壓配電價格采取“點費率”法定價[11],不同區域的輸配電價不同,能夠為電網用戶提供明確的位置信號。目前英國分為20 個發電價區和14 個負荷價區,以2022 年1 月為例,各發電價區輸電過網費如圖1所示,各負荷價區過網費如圖2所示[12]。

圖1 各發電價區輸電過網費Fig.1 Networktariffs of transmission in each power generation pricing area

圖2 各負荷價區輸電過網費Fig.2 Transmission network tariffs in each load pricing area

1.1.1 英國輸電價格定價模型

英國輸電價格采取單一制容量電價的價格形式,輸電網采取“并網費+過網費+平衡服務費”的輸電價格體系[13]。

并網費是電網公司為發電廠及電力用戶提供接入系統服務的價格,主要用于向發電廠和用戶回收由電網公司投資工程的投資及運維成本。并網費采取淺度回收定價模式,即僅通過并網費回收專用接入資產的成本,而不考慮因發電廠或用戶并網導致上級電網強化的成本。

過網費由發電廠和用戶共同承擔??梢苑譃榕c位置相關的費用和與位置無關的費用,其中與位置相關的費用反映了不同地區節點的過網費差異。

平衡服務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回收系統提供平衡服務產生的成本,如系統頻率響應服務以及其他輔助服務的成本,不涉及輸電網投資及運維成本回收等與價格監管的有關內容。

1.1.2 英國配電價格定價模型

英國配電價格采取兩部制電價的價格形式[14],配電網采取“并網費+過網費”的配電價格體系。為單個用戶的利益而建設的資產,稱為專用資產,由該用戶通過并網費單獨承擔;多個用戶共同使用的公共資產的相關成本根據各用戶對成本的影響來分攤,這部分成本通過過網費來回收。

1.2 美國的電價種類及構成

美國的電價制度與中國相似,采用季節差價和峰谷差價,以正確反映供電成本及控制高峰負荷。銷售環節電力市場放開,但輸配環節電價仍由政府管制,同時采用準許成本加準許收益的方式制定輸配電價,且美國的輸配電價只由用戶承擔[15]。

對于沒有建立電力市場的地區,如美國科羅拉多州,依舊處于垂直一體化的傳統電力工業狀態;而對于電力市場全面放開的地區,如德州地區,用戶電費包括向公共事業公司的電力輸送費用受到德州公共事業委員會監管。

德州電費主要有以下3類[16]:

(1)對于功率小于10 kW 的小用戶,輸配電價僅包括容量費和能量費,如德州Oncor 售電公司收費標準[17],如表1所示。

表1 美國德州小用戶典型收費標準Table 1 Typical charging standards for small users in Texas,USA

(2)對于中型工商用戶,其收費標準包含容量費和需求費,不收取能量費[18],如表2所示。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用戶用電曲線更為平緩。

表2 美國德州中型的工商用戶典型收費標準Table 2 Typical charging standards for medium-sized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sers in Texas,USA

(3)對于大型工商用戶,根據用戶用電量不同,收費標準也不完全相同[18],如表3所示。

表3 美國德州大型工商用戶典型收費標準Table 3 Typical charging standards for larg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users in Texas,USA

1.3 法國的電價種類及構成

法國輸配電價結構包含合理的運營成本和準許收益[19]。法國輸電價格采取兩部制電價的價格形式,通過電壓等級和利用小時來制定,與電能輸送距離無關,輸電費全部由消費者承擔。

法國輸電價格采用先按電壓等級計算,后按電網利用小時(輸電量∕申請容量)的方法制定輸電電價[20]。法國電價體系最大的特點是重視用戶的選擇權,每位用戶都有多種計價模式可選擇。以高壓大用戶電價為例,根據用戶負荷率不同,電價分為特高負荷率、高負荷率、中負荷率和低負荷率用電4種,其中電量電價同時采用季度電價和峰谷平電價,如表4和表5所示[21—22]。

表4 法國A類終端用戶銷售電價-1Table 4 Electricity sales price for type A users in France-1

表5 法國A類終端用戶銷售電價-2Table 5 Electricity sales price for type A users in France-2

1.4 小結

表6 比較總結了上述國家輸配電定價方法對比?;谏鲜鰢廨斉潆婋妰r體系,有以下結論:

表6 不同國家輸配電定價方法對比Table 6 Comparison of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icing method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1)各國根據自身電力市場的發展情況,在輸配電分時與分區定價上采用不同的做法。

(2)歐美發達國家普遍采用兩部制電價,而采用以容量電價為主的兩部制或單一容量電價的國家需具有兩個共性特征:輸配完全分離(如英國),輸電網不直接擁有終端客戶,其容量電價面向對象主要為各類配電網公司;輸配雖不分離但終端用戶負荷特性相對同質化,負荷特性相對趨同。

(3)各國根據自身電力市場的發展情況,在輸配電分時與分區定價上采用不同的做法,但其核心目標都是為了電網效率的最大化。

2 構建以容量電價為基礎的輸配電價新體系的必要性

未來電網形態將發生顛覆性變化,逐步呈現為大電網與微電網并存、集中調度與自治決策的新形態[9]。容量電價機制在更好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提升電網效率效益等方面具有更大優勢。原因如下:

(1)容量電價機制能更好地適應以容量為基礎的電網投入機制。一方面,輸配電價的核定是以有效資產為主的成本回收機制,而有效資產與電網容量直接相關。除線損外,電網資產、折舊、運維等重要指標,都是以電網容量作為基礎,但目前容量電費占比偏?。?],無法真實反映電網的投入水平;另一方面,電網的規劃建設以滿足供電負荷增長需求為主要導向,2019、2020 年某省全社會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3.8%、2.6%,而全社會最高負荷分別同比增長6.1%、8.8%[23],負荷增速明顯高于電量增速,需要更多電網投資用于滿足尖峰負荷需求,電網投資壓力加大。

(2)容量電價機制能更好地體現電網優化資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一方面,用戶負荷特性差異較大,局部電網存在負荷率不均衡的問題?;谪摵陕实娜萘侩妰r機制能夠引導用戶,自主優化負荷曲線,提升系統總體效率;另一方面,在當前的電價體系下,存在大量的交叉補貼。容量電價機制強化了電價機制與電網投資的強關聯性,減少因電量波動導致的交叉補貼不確定性,可以推動電網優化資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

(3)優化容量電價機制更能體現電網的備用支撐價值。隨著分布式新能源的快速發展,電網在滿足新能源消納、平抑新能源發電波動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高,電網功能將從流量型向備用型轉變,而容量電價相比電量電價更能適應電網功能上的重大轉變。

(4)容量電價機制能更好地促進分布式電源和儲能的發展。當前國內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尚未真正落地,共享儲能也因相同的“過網費”價格問題,發展受到一定制約。而以容量電價代替“過網費”在核算上相對簡單,又能清晰反映分布式對電網資源的占用情況,同時充分利用大電網的平臺價值。

與國外輸配電價相比,目前我國核定的輸配電價較為簡單,僅根據用戶類型和電壓等級進行區分,沒有細分輸配電業務,應當重視用戶的選擇權,為不同用電特征的用戶提供多種計價模式。此外,不同負荷率用戶占用的電力系統容量不同,其承擔的輸配電成本也存在差異,應根據用戶不同負荷率特性采用基于負荷率的兩部制輸配電價。

3 對構建以容量電價為基礎的輸配電價新體系的思考

容量電價機制是社會資源精準配置的重要市場手段,對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具有促進作用。

由于中國仍處于產業結構轉型期,企業生產特性和負荷差異大,單一的容量電價在能效方面容易產生公平性問題,以電量電價為主的兩部制電價仍將持續存在。在保障輸配電價水平整體穩定的基本原則下,首先應在逐步擴大兩部電價執行范圍的基礎上,擴大容量電費占總電費比。其次,在不改變“成本加收益”的輸配電定價方式上,應構建基于負荷率差異的電網動態容量電價機制,從而解決不同電壓等級、不同效率用戶之間的交叉補貼問題。

3.1 基于負荷率差異的動態容量電價核心原則

根據某省電網2020—2022年輸配電價表[24],原兩部制電價中的基本電價包含“變壓器容量電價”與“最大需量電價”兩種執行方式,其實質是以75%的負荷率為界的兩階梯動態容量電價。負荷率分界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LFbound為負荷率分界;PTransformer,capacity為變壓器容量電價;PMaximum,demand為最大需量電價。

基于負荷率差異的電網動態容量電價機制核心是效率越高、占用電網資產越少的用戶輸配電價越低,如圖3所示[2]。為保證電網投資的合理回收,基準負荷率用戶對應的輸配電價應保證電網“準許收入”(即準許成本+準許收益)的合理回收;最大負荷率用戶對應的輸配電價應保證電網“準許成本”的合理回收。

圖3 基于負荷率差異的電網動態容量電價定價原則Fig.3 Pricing principle of dynamic capacity electricity price of grid based on load rate difference

3.2 基于負荷率差異的動態容量電價計算方法

3.2.1 基礎數據處理

計算基于負荷率差異的動態容量電價需要大量用戶的電量數據。

將用戶的用電量數據按電壓等級10 kV 及以上、35 kV、110 kV、220 kV 及以上進行匯總,匯總的表格至少應該包括日期、表計資產編號、計量點行業分類、日負荷平均值、日負荷最大值、日用電量、年用電量等數據。

3.2.2 用戶負荷率分檔

在獲取用戶負荷數據的基礎之上,采用凝聚層次聚類方法[24],按照5%為間隔對用戶進行分組,每組用戶都為一個系統,計算每組用戶的系統負荷率和系統同時率。

為了設計負荷率輸配電價統一和簡化需要,分檔為:第一檔:0~60%,第二檔:60%~85%,第三檔:85%以上。

3.3 基于負荷率差異的動態容量電價算例分析

以某省大工業用戶負荷數據為分析樣本[24],獲取2021 年該省電網輸配電成本監審和準許收入核定的情況??傒斉潆姵杀緸镃y,容量成本和電量成本分別為Csr、Csd。準許收益記為各電壓等級的總輸配電成本,通過容量電價進行回收,得出基于容量的輸配電價計算如下

式中:bi為第i檔用戶容量成本分攤系數;ki為第i檔用戶占總成本的回收系數;H為1個月的小時數;pmax為系統最大負荷;pmax,i為第i檔用戶最大負荷;Qi為第i檔用戶的用電量;Qs為該電壓等級系統的用電量。

不同用戶負荷率的輸配電價如表7所示。由表7可見,隨著用戶的負荷率增大,按照容量電價計算的輸配電價逐漸減少,從而激勵用戶提高負荷率。

表7 輸配電價(容量電價)計算結果Table 7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ice(capacity price)元(∕kW·月)

以110 kV 容量電價為例,固定準許收益、準許成本增加10%、20%、30%,以及固定準許成本、準許收益增加10%、20%、30%,與原容量電價進行比較,如表8所示。

由表8 可見,準許成本的增加使得基準負荷率和最大負荷率的用戶的容量電價均明顯增長;而隨著準許收益的增長,基準負荷率用戶的容量電價顯著提升,最大負荷率用戶電價變化不明顯。因此基準負荷率用戶電價負責回收電網準許收益,其與最大負荷率用戶電價共同保證電網準許成本的回收。

表8 110 kV輸配電價(容量電價)對比結果Table 8 Comparison results of 110 kV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rice(capacity price)

本文所提出的容量收費模式能夠合理回收準許成本和準許收益同時激勵用戶提高負荷率,在提高電網負荷水平的同時保證了投資的足額回收。

4 結束語

我國省級電網容量電價回收的輸配電費在總輸配電費中的占比遠小于實際輸配電固定成本在總輸配電成本中的占比,處于較低水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大對分布式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網,加劇了回收輸配電固定成本的難度?;诖?,本文對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輸配電電價體系進行了總結,剖析其特點和規律。然后,結合某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對該省構建新型輸配電電價體系提出建議,為省級電網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以及輸配電定價機制的設計提供參考。D

猜你喜歡
輸配電電價容量
水瓶的容量
對輸配電及用電工程的自動化運行的幾點思考
德國:電價上漲的背后邏輯
探索電價改革
IQ下午茶,給腦容量加點料
探討電力輸配電線路的運行維護與故障排除技術
新電改下一種輸配電價的定價方法
減少線損條件下的輸配電技術創新探討
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爭議光伏標桿上網電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