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法典》背景下的民法學課程思政變革

2023-02-26 20:00李文璐
關鍵詞:民法學民法民法典

任 江,李文璐

(溫州大學 法學院,浙江 溫州 325006)

隨著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的頒布,民法學課程思政也面臨著教學內容與方法的革新。但自《民法典》頒布至今,學界關注的焦點多集中在法學研究視角下的條文理解與適用問題,較少就《民法典》對民法學課程思政的影響展開相關研究。而《民法典》能在多大程度上從紙面上的“權利宣言書”成為社會生活實踐中的“人民最大福祉之法”,在未來三十年乃至更長的時期內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歸根到底取決于能否培養出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律人才,[1]以及一代代法律人對我國民法的認識與理解。因此,筆者希冀就《民法典》對民法學課程思政的影響、如何充分挖掘《民法典》中的課程思政元素并予以全方位貫徹等問題,做出一定的理論探索,以期對《民法典》時代民法學課程思政的實施有所裨益。

一、教學理念:從打破學科藩籬到思政科學嵌入

民法學課程思政,是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等思政教育、意識形態教育目標融入民法學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方面,以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立德樹人育人目標。圍繞這一理念,民法課程需解決思政價值元素、知識元素、教學方法與專業課程相融合的問題。而《民法典》的頒布施行,則從兩個維度重塑了民法學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

一方面,《民法典》的頒布施行為不同民法學課程形成體系化課程思政方案奠定了基礎。在當前法學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由于民法學所涉部門法較多,課程設置復雜,教學時間跨度長,任課教師多,導致民法學科的教學客觀上存在體系化教學理念與邏輯性教學目標的缺失等問題。民法學課程均與《民法典》相關各編相對應,雖然分屬不同的課程,但在《民法典》的框架下,其內在法哲學思想、立法目標、價值追求、理論淵源等方面是相互協調統一、邏輯自洽的。這為不同的民法學課程形成統一的課程思政目標、有機銜接的課程思政元素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民法典》的復雜性決定了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水平的核心在于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歷史與現代交融、理論與實踐兼備、意識形態與非意識形態共軛、比較經驗與本土資源并重,四對相互矛盾的特點同時體現在民法理論、民法制度、民法學課程中。而民法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具體實施,需要在這些看似矛盾的學科特點中尋找到恰當的切入點,整合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并在兩者間實現均衡。如何將“紙面上”的馬克思主義民法學理論轉化為“課堂上”的鮮活思政內容,有賴于任課教師能否精準提煉課程思政元素。

二、教學目標:實現價值觀念、社會責任、科學精神的有機統一

確立民法學課程思政實施的具體目標是民法課程思政有效實施的前提?!睹穹ǖ洹窂膬r值觀、社會責任、科學精神三個方面,為不同民法學課程設立了統一的課程思政教學目標。

(一)價值觀念目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社會的價值共識?!睹穹ǖ洹穼⑸鐣髁x核心價值觀寫入第一條,并通過民法基本原則的具體表達,實現其由道德價值到法律原則的轉化,進一步提升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法領域的調整范圍和輻射面。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入課堂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析、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將抽象的價值宣講轉化為鮮活的法律適用,這更有利于獲得學生的認同感,促進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二)社會責任目標

當前大學生大多是00后,他們對于社會責任感有一定的認同,但是承擔社會責任的主動性和能力方面尚有欠缺。民法學課程中有大量的社會責任感培養的內容,這些教學內容的講授,需緊跟當下社會熱點,結合時事政治和現實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引起大學生對承擔社會責任義務的關注。當代大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發展而成長的一代人,社會熱點案件、新興技術等更容易引起他們的關注,可藉此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的發展大勢,充分理解數字技術在國家未來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對《民法典》的立法挑戰,使學生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找到學術歸屬感,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科學精神目標

“科學精神”是一種包括敬業、專注、創新等在內的職業精神。提倡“科學精神”,不僅是教育工作者應當承擔的育人職責和使命,更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學生成長成才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在民法學課程思政教學中,應結合民法理論教學環節,體現民法學課程的職業屬性,將學生作為未來法律職業主體進行法律職業教育,重視民法技能訓練和法律思維方式的培養,以及運用職業倫理規則處理各種復雜法律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端正學術風氣,加強學術道德建設是當前我國高等學校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民法學課程思政的推進中,應在大學生培養中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倡導并形成崇尚誠實勞動、鼓勵科研創新、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樹立良好學術風氣,使學生深刻領悟學術道德的重要性,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

三、內容挖掘:歷史觀、價值觀、實踐觀的提煉

民法學科的多樣性特點決定了其有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可從意識形態、法價值、實踐性三個維度對其予以挖掘,形成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完整民法教學內容。

(一)以編纂歷程為依托,挖掘意識形態元素

相比傳統公法學科,民法學自身的意識形態元素并不豐富,尤其在國內比較法研究的蓬勃發展下,無論是理論、制度、立法技術,還是法律適用方法,都有著濃厚的比較法借鑒色彩,民法技術理性占據著主導地位,但這并非意味著《民法典》匱乏意識形態元素。相反,在《民法典》編纂歷程中,蘊含著豐富的意識形態元素。具體而言,應從我國民事部門法立法爭議、《民法典》編纂歷史中,深刻理解改革開放事業的歷史價值和社會發展的時代變遷,這些立法爭議都折射出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民法與經濟法路線之爭的背后是市場經濟改革與回歸計劃經濟主導之爭;個人財產與國家財產是否應平等保護爭議的背后,折射出在面對改革開放攻堅困難時,社會對是否要繼續深化改革的不同態度;人格權法最終獨立成編,更深刻反映出在步入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后,民眾權益訴求焦點從改革開放之初的財產權益保障,發展到現今的精神權益追求。因此,在不同民法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緊扣我國民事立法的歷史進程,通過導入民事制度立法沿革,讓學生理解我國社會變遷中的意識形態、國家意志和黨的政策。

(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綱,挖掘社會價值元素

《民法典》頒行之前,我國社會本土價值體系在民事部門法中存在失位的問題,這一現象集中表現為民法研究方法的錯位,“在當前中國法學學科中,民法學是自主知識產權最少的一門學科?!盵2]擺在當代民法學人面前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建構以本土法律資源為基礎的民法自主話語權,而這種建構的邏輯起點無疑是民法在價值體系上與我國社會價值高度一致,并以社會價值為綱領統轄民法價值追求與規范解釋邊界?!昂霌P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寫入《民法典》,正是體現了“我們的民法典應當立足中國國情,體現中國特色”[3]的立法精神,“是初步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法話語體系必由之路?!盵4]因此,在民法學課程思政的推進過程中,亦應遵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綱領,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民法典》中的豐富內涵,“《民法典》從基本原則到制度規范、具體規則,通篇都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盵5]在民法基本原則的內涵解讀、《民法典》習慣淵源的認定標準、民事權益的確認與保障、對特殊民事主體的傾向性人文關懷保障、民事權利行使界限、民事責任歸責原則等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均發揮著法價值引領和司法實踐指引的功能,在技術層面為《民法典》解釋設定了價值判斷標準,在民法方法論層面確立了“合憲性推定”“合理性推定”“合法性推定”。[6]因此,在民法課程教學中,凡涉及到與此相關的教學內容,均應體現課程思政理念,注重專業知識點與其所對應的具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在《民法典》規范的理解與適用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以新的民事權益訴求為線索,挖掘實踐資源元素

無論是思想政治教育還是課程思政,其核心理論基礎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和解決問題”,[7]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教育是造就人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8]而人的全面發展不僅是理論命題,更是實踐命題。作為馬克思主義教育有機組成部分,課程思政在推進目標取向上,“同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本質上是同向同行的,后者構成了課程思政建設的內在理論根基和根本價值目標?!盵9]因此,民法學課程思政的推進必須從我國社會發展的實踐狀況出發,將實踐問題引入課堂教學,培養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去分析、解決實踐問題,這也與法學學科的實踐性特征相契合。

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立法固有的滯后性,決定了《民法典》難以應對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經濟活動領域的大量創新,導致法律與經濟活動間始終處于一種螺旋式關系,前者長期處于對后者的追趕態勢,“社會經濟總是充滿了發展性、創造性,于是就導致了法律穩定的危機”,[10]甚至地區經濟發展不均衡所產生的不同權益訴求,也對《民法典》的適用提出了新挑戰。對于這些新問題、新訴求,《民法典》從頒布之初就缺乏足夠的法律規范與法學教義予以應對。

蓋因人民群眾的權利訴求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同步發生著顯著的變化。如果說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進入權利本位時代,那么這種權利本位是建立在改革開放之初,商品供給普遍匱乏,人民群眾對商品存在著共性需求基礎之上的。在改革開放四十余年后的今天,權利本位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個體甚至會自發性地創造出各種所謂的“權利”,并謀求司法保障。權益訴求個性化的背后,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是從“溫飽”社會到“全面小康”社會的飛躍。曾經的共性權利需要已經發展為當代差異化的權利訴求,“其能否得到有效滿足,直接關系到社會實質正義的實現,尤其是關乎社會弱勢群體的權益保障?!盵11]這種社會經濟基礎、民眾權益訴求與《民法典》條文之間的差距,恰恰印證了馬克思主義關于立法者與其說是創設法律,不如說是在發現法律的論斷。由此可見,民法學課程思政實踐資源的發現,理應從我國社會經濟基礎出發,從新興民事權益、民生訴求出發,挖掘出能夠建立起社會發展與《民法典》之間關聯的實踐素材,在以法教義學為主要內容的民事部分法課程中,有機地嵌入馬克思主義法學理念,進而引導學生認識理解我國社會,領悟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培養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法學思維,能夠從實踐出發,以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去理解法律的適用和法律與社會的關系。

四、教法實施:立足實踐、問題導向、與時俱進三位一體

充分挖掘民法課程思政元素,在民法學課程體系中全面貫徹《民法典》課程思政內容,不僅是當代“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法學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國《民法典》法價值追求的具體實踐。在推進民法學課程思政的過程中,應精準踐行《民法典》的三大特色,(1)“習近平總書記將民法典的特色概括為三個: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中國特色強調民法典要立足于中國實際,要回答中國之問;實踐特色是要從中國的實踐出發,解決當代中國的實踐問題;時代特色是要回應21世紀我們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睂⑵溆袡C融入到民法學教學全過程中,從而體現以《民法典》為中心的民法學課程思政價值追求。

(一)立足社會基礎

民法學課程思政教學應立足于我國社會基礎,致力于回應當代民眾的權益訴求?!睹穹ǖ洹肥恰皺嗬U系男詴?其制度設計均圍繞著民事主體權利確認、權利行使、權利救濟展開。從這一角度考察,《民法典》的社會實踐過程就是國家對民眾權利訴求回應、權利妨害救濟的實踐過程。但是,我國《民法典》在實踐中面臨的挑戰之一就是相比于有限的法定權利,民眾的權利保障訴求日趨多樣,其中很多訴求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這一現象尤其發生在人格權領域。實踐中,法官往往會結合案件特征、當事人職業、當地風俗等具體情況來判斷給予當事人何種程度的保障,這種裁判思路與學者提出的對人格權保護應采取“動態系統論”的理論相契合,即“在人格權侵害的責任成立判斷中,應根據法定因素及其順序,通過因素間的互動綜合考量?!盵12]可見,人格權保護“動態系統論”的提出正是立足于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獨立成編、人格權糾紛復雜化的基礎之上。這種現實的理論發展趨勢和司法實踐狀態,同樣需充分反映在民法學的教學活動中。民法學的教學內容不應成為大陸法系傳統民法理論的“照搬”,要對其進行本土化“再造”,而這一教學內容“再造”過程所秉持的首要價值追求和標準就是中國特色。

(二)堅持問題導向

民法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活動應全程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啟發式教學,而這里的“問題”理應是我國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期的實踐問題?!胺傻纳墙涷?而不是邏輯”,但更為重要的問題是,“誰的經驗”?在20世紀后十年至21世紀前十年的這段時期,學界能明顯感受到比較法對我國民法學研究、教學的影響,在法學學位論文中幾乎形成了“從比較法經驗到我國法律制度”的固定“套路”。盡管筆者從不否認比較法研究在我國民法學研究與教學中的重要推動作用,但比較法范式不應成為我國民法學的主要范式,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保護公民權利的宣言書”[13],民法學更應有義務回答“什么是民法學的中國貢獻”?;诖吮尘?這種研究趨勢最終引發了法教義學與法社會學之爭,并自此以后,以本土法律資源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開始逐漸為民法學界所重視。這一研究趨勢同樣應融入到民法學的教學活動中。如《民法典》英烈條款回應了民眾關注焦點,社會當下熱點引發的法律問題,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這也是民法學課程思政的實踐性價值追求所在。

(三)內容與方法的與時俱進

民法學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應充分體現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商業模式的創新,通過內容與方法的與時俱進體現《民法典》的時代性??茖W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傳統民法理論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挑戰。如,用戶觀看網絡直播時對主播進行“打賞”,事后發現主播一直盜用他人肖像進行直播,用戶因此覺得自己受騙,主張返還打賞價款。在本案中,根據用戶申請賬號時同意的用戶協議,用戶對平臺的一切信息不享有“所有權”,其中也包括各種打賞虛擬禮物。從學理上看,虛擬禮物是否能夠適用物權規則是值得探討的,但也由此導致“打賞”行為因不符合移轉標的物所有權的構成要件,而難以直接定義為贈與合同;同時,主播也并非直接通過打賞獲益,而是通過與直播平臺的分賬獲得收益,用戶打賞的對象是誰同樣亦需要探討。一言以蔽之,在網絡直播打賞關系中,打賞行為的法律性質、法律關系的主體、用戶主張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基礎、返還的義務人與返還范圍等問題,均尚未形成定論。此外,因人工生殖輔助技術引發的一系列民法學問題則更是早已被廣泛討論。盡管這些問題大多尚未達成普遍學術共識,但在民法學的教學活動中不應回避這些前沿問題,而應立足于時代,在基礎理論教學中嵌入這些“時代之問”,將青年學生的興趣愛好導向專業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啟發其深入思考,促使其形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在啟發式教育、自主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民法典》的時代性與國家的時代性。

結語

以《民法典》為中心的民法學課程思政,應是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上,充分貫徹國家的法價值追求、挖掘國家法中的思政元素,將這些內容有機融于理論教學、案例教學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自覺地體會到黨的正確領導與國家的飛速發展。尤為重要的是,對法學課程思政的貫徹過程本身亦是法學教師再學習的過程。民法學既要注重引入、推廣國外的成熟教學方法,如當下被民法學界所推崇的“鑒定式案例教學”,同樣也應充分重視本土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在民法學教學中的應用。我國《民法典》頒布施行為民法學的科研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五次《民法典》編纂歷史、《民法典》體例與具體條文的創新及其相應歷史背景、《民法典》在司法適用中的新挑戰,均為民法學課程思政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對此,民法學人理應責無旁貸。

猜你喜歡
民法學民法民法典
無信不立 無誠不久——民法典中關于合同的那些規定
民法典誕生
民法典來了
中國民法典,誕生!
《民法總則》第171條第3款評釋
論習慣作為民法法源——對《民法總則》第10條的反思
民法總則立法的若干問題
見義勇為行為中的民法學問題研究
民法學個案實例教學探索
高?!懊穹▽W”課程網絡教學模式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