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勞動的自由:馬克思與阿瑪蒂亞·森勞動能力概念的辨析

2023-03-01 22:07云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昆明650500
寧夏黨校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外化馬克思成員

張 瑤 (云南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阿瑪蒂亞·森在借鑒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的基礎上,構建了以“功能性活動”(functionings)和“可行能力”(capability)為核心概念的能力路徑(capabilities approach)。森提倡“以自由看待發展”,通過提升社會成員的可行能力而使他們獲得實現自身所珍視的生活的實質自由,其中,勞動能力作為個體可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與社會成員的實質自由相關。而在馬克思那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重要且集中地體現在人的能力的自由全面發展,其中就包括勞動能力。然而森和馬克思對現實社會成員勞動能力的不同考察方法,使得勞動能力概念在他們各自的勞動能力觀中具有不同內涵。

一、勞動能力:個體實現勞動的自由

如何比較森和馬克思“勞動能力”概念的具體內涵,羅爾斯關于正義概念和正義觀的區分為我們提供借鑒,“把正義概念(the concept of justice)看作有別于各種不同的正義觀(conceptions of justice),看作由這些不同的原則、不同的觀念所共有的作用所指定的,看來就是很自然的了”[1]??梢?,作為一般概念,它可以由包含各種不同內容和原則的觀念的共同性所規定,因此,為了辨析森和馬克思的勞動能力概念,我們可以從最為抽象和簡單的“勞動能力”概念出發,將其分別置于森和馬克思的勞動能力觀中,揭示出勞動能力這個一般性概念在兩者不同觀念中的具體內涵,在此基礎上反過來獲得一個較為具體和豐富的勞動能力概念。

基于此,我們可以首先界定出共同適用于森和馬克思勞動能力觀的“勞動能力”這個一般性概念,我將這種一般的勞動能力概括為“個體實現勞動的自由”。在森的能力路徑中,個體的“功能性活動”是指個體認為值得去做的行動(doing)或是想要獲得的生活狀態(being),而勞動便構成個體的功能性活動之一,而各種可以選擇和實現的功能性活動所組成的集合便構成一個人的“可行能力”??梢?,功能性活動反映了個體實際獲得的成就,而可行能力集則反映了個體在不同成就中進行選擇,并實現這種成就的機會和自由。因此,個體的可行能力便與其實質自由關聯起來,這種自由就是個體實現各種功能性活動即個體有理由珍視的不同成就和生活方式的機會?!耙粋€人的功能性活動組合反映了此人實際達到的成就,可行能力則反映此人有自由實現的自由:可供這個人選擇的各種相互替代的功能性活動組合?!保?]63基于此,當我們將個體的勞動視為一種功能性活動時,個體的勞動能力便是指個體實現各種自身有理由珍視的勞動的自由。

在森那里,個體的勞動能力首先包含著個體的內在因素,例如與個體勞動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這些內在因素類似于努斯鮑姆所言的內在能力,“一個人的特質(品性特點、智商情商、身體健全與健康狀況、內在學識、感知和運動的技巧)都和其混合能力是高度相關的,但此處仍有必要將這些特質與混合能力區別開來,它們僅構成混合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將這些個人狀態稱為內在能力”[3]。森將這種棲息于個人體內的勞動特質和能力視為現代社會成員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資源稟賦,成員可以憑借這種資源稟賦獲得對收入和商品的權益,“資源稟賦,即對于生產性資源和具有市場價格的財富的所有權,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僅有的、能發揮顯著作用的資源稟賦是其勞動力”[2]163??梢?,在這里,森將個體勞動能力中所蘊含的內在因素視為與土地、商品相同的、能夠與其他資源和財富進行交換的個人資產,個體可以憑借勞動建立起對收入和商品的所有權并對其進行支配。

馬克思首先將“實踐”視為現實個人的感性活動,因此,就個體活動之意而言,馬克思的實踐概念與森的功能性活動概念具有類似含義①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的實踐概念相比于森的功能性活動概念具有更為豐富和深刻的內涵,實踐概念在馬克思那里更應該被視為理解現實世界包括社會歷史的邏輯出發點以及解釋原則。,然而,相較于森將個體的勞動視為與免除疾病和死亡、獲得教育、參與政治等活動相同地位的一般功能性活動,在馬克思那里,現實個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即勞動是個體最為基本的實踐形式,其構成了個體存在乃至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前提。一方面,人是自身勞動的歷史結果,人通過有意識和有目的的生產活動完成自我的生成、發展和確認?!罢麄€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所以關于他通過自身而誕生、關于他的形成過程,他有直觀的、無可辯駁的證明?!保?]同時,個體的勞動方式決定了其自身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命表現形式,個體在勞動的基礎上與他人建立起普遍的交往關系,這些關系共同構成了人的現實性本質;另一方面,個體通過勞動與社會乃至整個社會歷史形成共生關系,在生成自身的同時也創造著社會和歷史,個體在進行物質生活資料生產的基礎上也進行著人口的生產、社會關系的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意識的生產,正是這些多重的生產構成了社會存在的基本前提,發展出整個人類社會活生生的歷史。

在現實中,個體勞動所運用和發揮的本質力量構成了個體的勞動能力,“我們把勞動力或勞動能力,理解為一個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他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5]195。一般而言,個體的能力是一種蘊含于人生命之中的本質力量,具有發揮和實現的可能性,個體只有通過感性對象性活動將這些潛在力量發揮出來并作用于現實的客觀對象,才能將這些力量現實化。我們將這種蘊含于人體內的本質力量通過對象性活動從潛在走向現實的過程稱為能力的外化。就勞動能力而言,這種對象性活動就是勞動,個體首先將生產資料作為勞動的對象,通過勞動將自身的勞動能力作用于生產資料,通過改變勞動對象的外在形式從而將這種潛在的能力實現出來,因此,勞動的過程便是勞動能力外化的過程。

在馬克思那里,個體的任何潛在能力包括勞動能力必須合理和充分地現實化,并不斷獲得完善和發展,這種潛能的實現和完善直接根植于人的存在以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本性之中?!凹热蝗魏翁囟ㄊ挛锒家罁鋬仍谀芰捅举|屬性所決定的那種存在過程來理解,那么我們可以說,自我實現的過程要求特定的必要條件是存在的,或者至少某些對抗性的條件不存在?!保?]因此,在馬克思那里勞動能力的概念本身就包含著實現自身的規范性意義,而這種勞動能力實現的受阻被馬克思視為一種道德浪費,是一種理應批判和超越的狀態。并且,在馬克思那里,個體的勞動過程便是個體勞動能力發揮和實現的過程,基于此,我們可以將馬克思的勞動能力概念同樣理解為個體實現自身勞動的自由??傊?,通過對森和馬克思勞動能力概念的直接考察,我們可以界定出共同適用于森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一般勞動能力概念,即個體實現有理由珍視的勞動的實質自由和機會。

二、森勞動能力觀中的“勞動能力”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森和馬克思都將人的勞動能力視為個體實現勞動的自由。然而,由于森和馬克思基于不同的方法對社會成員現實的勞動能力進行考察,因此,在他們各自的勞動能力觀中,個體勞動能力的實現顯現為不同的過程,因而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森的勞動能力觀中,個體勞動能力首先包含著與個體勞動相關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必須通過教育、訓練而獲得培育和提升,國家對此負有責任;同時,個體的勞動能力必須與外在的政治、社會以及經濟條件相結合而轉化為一種實際的功能性活動,以此創造出各種實質性的自由和機會以實現個體所追求的成就和生活方式??梢?,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個體內在能力轉化為實際功能性活動的過程類似于馬克思所言的勞動能力的外化,但是,與馬克思強調勞動的對象性不同,森從資本主義市場出發,將這種社會的轉化因素集中于自由和充足的就業機會,其必須通過自由競爭的市場獲得保障。

森指明自由市場機制是個體內在因素轉化為實際勞動這一功能性活動以實現個體勞動能力的重要社會因素。一方面,市場均衡在增進個體可行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拌b于這些標準假定,競爭性市場均衡在能力和商品持有的機會和自由方面具有弱效率?!保?]就勞動能力而言,自由的市場可以為社會成員提供充足的工作崗位以及相應的就業機會,使成員能夠自由進入勞動市場以獲得這些潛在的就業機會,并且通過市場自由交換的機制,憑借自身的勞動而獲取收入和商品。森在其能力路徑中強調了五種工具性自由②這五種工具性自由分別是政治自由、經濟條件、社會機會、透明性保證、防護性保障。,其中,經濟條件是指“個人分別享有的為了消費、生產、交換的目的而運用其經濟資源的機會”[2]32。森將個體的勞動能力視為其獲得經濟權益所擁有和可運用的資源,而自由市場機制便為這種資源的運用提供了機會??梢?,自由市場是個體勞動能力實現的重要經濟條件,對提升社會成員的福利和生活質量以實現其實質自由具有工具性意義。

另一方面,森指明我們不僅要關注個體最終獲得實現自身所珍視的生活的自由,同時也要關注實現這種自由的過程,從而獲得一個整全性結果?!拔覀兛梢詮V義地定義機會,我相信這更為可信,從取得‘全面結果’的角度來定義,即注意到實現最終結果的方法(例如,是通過自己的選擇,還是受其他人的命令)?!保?]基于此,勞動能力的實現并非僅僅體現為社會成員能夠自由進入勞動市場而獲得特定工作以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個體能夠避免從事強制性的勞動,自主選擇各種職位?!爸匾氖鞘股鐣蓡T自由選擇其工作或活動,而不是使他們重返勞動市場而無論工作的質量如何,以及所有與專業和社會融合相關的政策和集體框架應該以這種方式提高成員的能力?!保?]在這里,森同樣指明了市場自由競爭機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霸谝粋€競爭性的市場中。決策和控制的杠桿掌握在各自的手中,在沒有特定類型的‘外部性’(關于對決定的控制)的情況下,社會成員可以按照自己的選擇自由地行使它們?!保?]基于自由的勞動市場,個體可以在不同類型、工資、質量、工作環境的崗位中進行自主選擇,甚至是退出勞動市場,而免受他人的干涉。在森看來,一方面,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功能性活動,“真正選擇的存在實際上可能會影響所實現的功能性活動的性質和意義”[10]。因此,自由市場為社會成員提供的多種就業選擇本身可以提升成員的福利。同時,市場的自由交換本身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意義不需要通過個體獲得收入和增加福利而獲得解釋,其本身就具有內在價值。在森看來,對自由市場的破壞本身就是對個體和社會自由的剝奪。

從森的視角來看,雇傭勞動制度事實上為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合理性辯護,因為這種制度將社會成員從原始共同體狹隘的人身依附和地域限制中擺脫出來,使其能夠作為獨立的個體在勞動市場上自主訂立契約以出售自身的勞動能力,并通過自由的商品交換而獲得實現自身所珍視的生活的物質資料??梢?,森從現實的資本主義市場出發,將勞動能力視為個體獲得和選擇自身有理由珍視的勞動,并憑借這些勞動獲得收入和商品權益的自由和機會,基于此,實現勞動的自由在森那里便具體體現為勞動的自由(freedom of labor),以及通過勞動而獲得的自由(freedom through labor)。森主張通過市場本身具有的自由競爭機制和效率優勢,為社會成員提供充分和自由的就業機會,以確保個體能夠獲得自身所珍視的工作,個體勞動能力的剝奪便體現為不自由市場而導致的社會成員的強制性勞動或失業?;诖?,社會公共政策便集中于保障勞動和商品市場的自由運行,并通過各種社會福利政策改善市場競爭所導致的成員間勞動能力不平等的分配。

三、馬克思勞動能力觀中的“勞動能力”概念

不同于森將資本主義市場作為考察個體勞動能力的出發點,馬克思基于唯物史觀指明,個體現實的生存處境及其能力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其所處的社會物質生產和生活條件決定的,因此,馬克思對現實個體勞動能力的考察絕非僅停留于社會的流通和交換領域,而直接進入生產領域。因此,在馬克思的勞動能力觀中,個體勞動能力的實現體現為一個更為完整的過程。

首先,與森一樣,馬克思強調個體勞動能力的內在因素,即個體勞動所運用和發揮的本質力量,這些本質力量一方面作為個體勞動的基礎不斷外化于現實的生產過程,另一方面通過生產活動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出來?!霸谠偕a的行為本身中,不但客觀條件改變著,……而且生產者也改變著,他煉出新的品質,通過生產而發展和改造著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觀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語言?!保?1]487也就是說,個體在運用和發揮勞動能力的過程中也在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出更加豐富和全面的勞動技能和其他才能。其次,勞動能力實現的前提在于對勞動能力本身的占有,即個體能夠自由支配自身的勞動能力。再次,勞動能力的實現是一個將蘊含于個體自身的內在潛能通過勞動不斷顯現于對象的過程,因此,其必然包含著勞動能力的外化。最后,勞動能力的實現還包含著對勞動能力的確證,這體現為對自身勞動能力外化的結果即勞動產品的占有和享受,勞動者通過對產品的占有和享受,使自身的生命獲得獨特的表現形式,個性獲得顯現和確認。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占有和享受既包括個體對自身勞動產品的直接占有和享受,同時,當共同體中的其他成員在享受我所創造的勞動產品以滿足需求時,我的勞動能力以及獨特個性也獲得了間接確證?!胺钱惢膭趧雍徒煌?,這種勞動和交往在為其他成員提供必需品的過程(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現為人的=類本質對象化的滿足?!保?2]總而言之,馬克思將個體的勞動能力置于整個社會的生產過程進行考察,基于此,勞動能力的實現便體現為個體勞動能力獲得培育、占有、外化和確證的總體過程。

基于此,個體勞動能力的實現需要相應的社會條件。勞動能力的實現首先在于勞動能力本身的存在,因此,只有確保個體生命的存在,才能使蘊含于生命中的勞動能力獲得外化的可能,這就必須為社會成員提供充分的物質生活資料,從而將自身的勞動能力不斷生產和再生產出來;勞動能力的實現必須以個體對自身勞動能力的占有和支配為前提,這就要求社會成員以獨立、自由的個體身份獲得對自身勞動能力的所有權,在擁有和占有自身勞動能力的基礎上自主地使用和支配它;能力的外化必須以客觀對象的存在為條件,就勞動能力而言,勞動能力的外化必須具有勞動對象即物質生產資料;同時,個體的勞動能力不僅在勞動過程中獲得培育,個體還必須在勞動過程以外從事各種自由活動以發展豐富、全面的能力,這以充足的自由可支配時間為前提。

可見,與森一樣,在馬克思那里,勞動能力作為個體實現勞動的自由也體現為“勞動的自由”和“通過勞動而獲得的自由”。一方面,勞動的自由即個體作為獨立個人進行物質生產活動,能夠占有和自由支配自身的勞動能力以及實現勞動能力所需要的社會物質條件,其中就包括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同時,勞動的自由還體現為社會成員在超越過去自發性和強制性勞動分工的基礎上,依據自身的潛能和個性從事科學性和社會性的勞動,在這種情況下,勞動作為人的第一需要成為人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另一方面,通過勞動而獲得的自由在馬克思那里不僅體現為個體通過生產活動以滿足自身的需要,更體現為人通過物質生產活動,將過去支配人的自在和異己的自然和社會力量置于自身有意識和有目的的支配之下,在確立人在歷史中主體地位的同時實現個體自身的自由。同時,通過勞動以及勞動過程中的協作與交往,社會成員在實現自身物質生活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豐富和全面的能力,為個體自由個性的實現提供基礎。

然而,在馬克思的勞動能力觀中,勞動能力的實現不僅僅體現為“勞動的自由”以及“通過勞動而獲得的自由”,其中還包括“在勞動過程中的自由”(freedom at labor),也就是說,人的勞動作為一種自由自覺的活動必須體現人的自主性特征,具體而言,勞動條件是自我支配的,勞動的目的是自我選擇的,勞動過程是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的;勞動結果的占有和享受是自我決定的,它們都必須出于社會成員的自主而免除他人的干涉,只有這樣的勞動才能實現人的自由本質;同時,在馬克思看來,個體通過物質生產活動即勞動所實現的自由,僅僅是處于必然王國的自由,這種自由依舊受到自然的必然性制約,只有到了物質生產領域彼岸的自由王國,人們才能擺脫勞動的外在強制性,而直接將自我才能的實現作為目的本身,“在馬克思主義傳統中,自我實現是個體權力和能力充分而自由的實現和外化”[13]??梢?,在馬克思那里,實現勞動的自由還體現為個體“擺脫勞動強制性的自由”(freedom from labor)??偠灾?,馬克思對成員勞動能力的考察,不僅集中于社會的流通和交換領域,而且進入了社會的生產領域甚至是生產領域的“彼岸”?;诖?,個體勞動能力的實現是一個包含著勞動能力培育、占有、外化和確證的總體性過程,甚至還包括從勞動的強制性中擺脫出來,從事自由活動而發展以自我為目的的能力的過程,實現勞動的自由在馬克思那里便具體體現為勞動的自由、通過勞動而獲得的自由、在勞動過程中的自由以及擺脫勞動強制性的自由。

四、對森“勞動能力”概念的批判與重構

通過與馬克思勞動能力概念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森對社會成員勞動能力的考察僅僅停留于資本的交換和流通領域而未能抓住資本的實質,因而未能揭示社會成員勞動能力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真實的存在狀態。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的本質規定在于資本的增殖,它分為三個環節,“所使用資本的價值保存過程、資本的價值增殖過程和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值實現過程”[11]383。第一個環節,資本同勞動能力交換以保存自身價值的過程,即工人將自身的勞動能力作為與市場上其他產品一樣的商品與資本家出讓的一定數額的交換價值即工資相交換;第二個環節,工人運用和發揮勞動能力即勞動創造出剩余價值以使資本價值增加;第三個環節,資本以商品的形式進入流通領域轉化為貨幣,以實現資本價值。這三個環節不僅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獨立,同時也是不同性質甚至是相互對立的過程。馬克思認為,勞動能力同資本的交換作為資本運行的第一個環節僅僅屬于簡單商品交換和流通過程,只有進入到資本運行的第二個環節即商品的生產環節,勞動能力才能顯現出其區別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即這種商品能夠生產出超過自身交換價值的價值從而使資本增殖,才能顯現出勞動能力同資本的交換與其他簡單商品交換不同的性質,即工人勞動能力生產出的超過自身交換價值的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因此勞動能力與資本的交換并非同其他商品交換一樣屬于等價交換。

然而,森對個體勞動能力的考察僅僅局限于資本運行的第一個環節,即集中于商品的交換和流通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個體的勞動能力自然也就僅僅被視為個體憑借其能夠獲得收入和商品權益的資源稟賦。在這里,森將個體的活的勞動能力與土地以及其他資產等同起來而一道視為一般的生產要素。這事實上就陷入了斯密和薩伊“三位一體”公式的錯誤中,其結果便是雇傭勞動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所具有的特殊歷史性質被抽象掉而淪為勞動一般,資本剝削勞動的本性被掩蓋??梢?,森基于商品市場的考察并沒有揭示出資本和勞動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的特殊性,因而也無法揭示出社會成員勞動能力在現實中的真實狀態。也正是如此,森將個體勞動能力遭受剝奪的外部緣由排他性地歸結于不自由的勞動市場,這就必然掩蓋了社會成員在資本主義背景下勞動能力遭受制度性和結構性剝奪的現實,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失業并非導致個體勞動能力遭受剝奪的唯一原因,即便保障了自由的雇傭勞動市場而使社會成員獲得就業機會以進入勞動過程,然而他們的勞動能力在勞動過程中以及勞動過程后依舊遭受剝奪。

從馬克思的勞動能力概念出發,將個體的勞動能力置于社會總體性的生產過程中進行考察,就會發現,個體的勞動能力在培育、占有、外化和確證過程中的每一步受阻都會導致個體勞動能力遭受剝奪。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能力的剝奪首先體現為私有制所導致的個體勞動能力同實現勞動能力的客觀條件相分離,工人由于無法占有生產資料因而喪失了勞動能力外化的對象,自然也就無法直接占有和享受將自身勞動能力外化于其中的產品即生活資料?!百Y本家同樣不斷地把勞動力當作主觀的、同它本身對象化在其中和借以實現的資料相分離的、抽象的、只存在于工人身體中的財富源泉來生產,一句話,就是把工人當作雇傭工人來生產?!保?]659基于此,工人必須將自身的勞動能力作為商品在市場上出賣,以此進入生產過程而獲得勞動對象,只有這樣,工人才能將自身的勞動能力對象化于其中從而生產出勞動產品,同時憑借勞動換取的工資獲得生活資料以維持自身勞動能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梢?,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制度使得工人的勞動能力不再作為生產的客觀物質條件而被他人直接占有,勞動能力擺脫了原始的依附關系而獲得自由;但同時,雇傭勞動制度也剝奪了工人勞動能力實現的客觀物質條件,使他們自由的一無所有而只能被迫出賣自身的勞動能力。

在勞動過程中,由于工人讓渡了自身勞動能力的使用權因而喪失了自由支配自身勞動能力的條件,工人勞動能力的運用和發揮必須服從于資本家的意志以及市場的運行規律而不再是一種有意識和有目的的自主過程;同時,一旦交換價值成為商品的首要規定,獲取交換價值就成為工人勞動能力發揮的首要目的,基于此,工人勞動能力的實現也必然受外在經濟必然性的支配,受異己的物的關系的統治?!霸诮粨Q價值上,人的社會關系轉化為物的社會關系;人的能力轉化為物的能力?!保?1]107可見,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能力的實現并非指向人的自由個性,而直接淪為資本增殖的手段,勞動能力的發揮和實現失去了自主性和自我目的性而遭受剝奪。在勞動過程之后,商品的普遍交換使得個體勞動能力的確證并非表現為對勞動產品直接的占有和享受,其必須以交換價值為中介,在這種情況下,工人勞動能力的確證不得不服從于外在偶然性,一旦商品無法在市場上順利轉化為交換價值,那么對象化于商品中的工人的勞動能力便無法獲得實現和確證而只能淪為一種剩余,自然也遭受剝奪。此外,社會成員勞動能力的剝奪也體現在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通過剩余勞動而創造出來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以及從這些物質條件中游離出來的自由時間以發展各種才能,因此,資本家豐富、全面才能的培育和發展是以工人勞動能力在大工業體系下的畸形化和片面化發展,以及其他才能的犧牲為代價的,這直接造成了社會成員勞動能力以及其他才能的不平衡發展。

可見,一旦我們擴展森的勞動能力概念,將個體勞動能力的實現視為一個更加全面的總體性過程時,我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評價就自然從一種道德的辯護轉向一種批判和超越的視角,在森看來,為社會成員提供充足和自由就業機會的雇傭勞動制度,在馬克思那里就是直接造成社會成員勞動能力遭受剝奪的物質根源。森認為,在勞動市場,工人通過與資本家自由訂立契約而獲得就業機會,然而,勞動成為一種雇傭勞動而在市場上自由買賣,其前提在于勞動與其勞動對象的分離,工人從一開始就被剝奪了勞動的客觀條件,因而也就被剝奪了勞動能力發揮和外化的現實性,總而言之,一旦勞動能力成為商品在市場上進行交換就意味著個體勞動能力遭受剝奪。同時,基于森的勞動能力概念,個體憑借勞動獲得收入和商品的權益從而實現自身所珍視的生活。然而,即便這樣,個體也沒有獲得其所生產的所有報酬和商品,因為工人所獲得的工資僅僅是其必要勞動時間所生產的產品和價值,而剩余勞動時間所生產的產品和價值卻被資本家無償占有,這種對他人勞動成果的無償占有對馬克思而言本身就是一種剝削,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個體的勞動能力也遭到剝奪。

馬克思指出,必須要認識到工人勞動能力同其實現條件、實現成果的分離本身就是對個體勞動能力的剝奪,這是一種不公平并理應超越的狀態,“認識到產品是勞動能力自己的產品,并斷定勞動同自己的實現條件的分離是不公平的、強制的,這是了不起的覺悟,這種覺悟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產物,而且也正是為這種生產方式送葬的喪鐘”[11]455??梢?,資本主義社會不僅僅是馬克思考察個體勞動能力存在和發展狀況的起點,同時也是其必須超越以實現個體能力自由全面發展的現實,工人想要實現自身的勞動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其他才能就必須廢除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制度,重獲自身勞動能力實現的客觀條件并占有自身勞動能力對象化的產品,并利用自由可支配時間從事各種活動而發展出更為豐富和全面的才能。

總之,森將個體的勞動能力與其實質自由關聯起來,提出實現社會成員勞動能力的公共措施,這對提升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和實質自由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這種重要意義可能會由于森對勞動能力較為狹窄的概念界定而被削弱。因此,森必須擴展其勞動能力的概念,將個體勞動能力的實現視為一個包括勞動能力占有、培育、外化、確證以及擺脫勞動強制性的總體性過程,不僅關注社會成員“勞動的自由”以及“通過勞動而獲得的自由”,還要關注其“在勞動過程中的自由”以及“擺脫勞動強制性的自由”。只有這樣,森對當代社會成員勞動能力的考察,才能從一種對勞動和商品市場的考察進入到對整個資本主義制度性背景的考察,也只有這樣,森才能真正獲得關于當代成員勞動能力存在和發展狀況的整全性結果,才能實質性地提升社會成員的勞動能力以實現他們自身所珍視的成就和生活方式。

猜你喜歡
外化馬克思成員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馬克思像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外化于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為的視角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