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薈萃

2023-03-04 13:02
上海建材 2023年4期
關鍵詞:石渣

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重啟步伐加快生態環境部擬出臺管理辦法

生態環境部近日就《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下稱《管理辦法》)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是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的交易產品。自愿減排交易市場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互為補充,共同構成我國完整的碳交易體系。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在火力發電企業開展,按計劃將逐步覆蓋其他重點排放行業,但仍有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利用、節能增效等對減碳增匯有重要貢獻的眾多行業無法通過市場機制獲得減排經濟回報。啟動自愿減排交易市場,有利于激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

這位負責人進一步稱,國際民航碳減排和抵銷市場機制、《巴黎協定》下的全球碳市場機制將陸續實施,各國貿易和投資等經濟活動更多考慮碳排放要求,我國需要建立相對靈活的自愿減排交易機制予以應對。此外,當前減排機制種類繁多,但缺乏有效統籌和科學規劃,標準各異、價格不一,造成市場割裂,擠占了優質減排資源,既不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總體要求,也對完成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亟需盡快啟動全國統一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出臺《管理辦法》,統籌全國碳減排資源,規范自愿減排市場交易及其相關活動。

《管理辦法》在與原《暫行辦法》保持銜接的同時,按照“放管服”要求,參考國際通行做法,進一步突出交易的“自愿”屬性,將社會監督作為自愿減排交易及相關活動的重要監管手段,運用市場機制推動監督責任和主體責任落實,壓實項目業主、第三方審定與核查機構主體責任,強化政府部門事中事后監管。

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環境技術經濟分會常務理事張建紅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管理辦法》突出了“唯一性”的要求。申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登記的項目要具唯一性,有利于規避不同減排機制可能存在的重復計算問題。

我國于2017 年3 月暫停了CCER 項目的申請,目前全國碳市場和區域碳市場使用的CCER 均為2017 年3 月之前已簽發的項目。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在近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重啟CCER 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生態環境部將加快推動各項制度規則和保障設施建設,力爭今年年內盡早重啟CCER。

在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里,生態環境部規定,納入管控的企業用CCER 抵消碳排放的比例,不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且此前已批準的所有CCER 項目均可用于履約。第二個履約周期里,企業可以CCER 抵消碳排放的比例尚未確定,可使用的CCER 項目類別亦未明確。全國碳市場第二個履約期覆蓋2021 年和2022 年兩年的碳排放,控排企業需在2023年12 月31 日前完成履約。

五是缺乏對培訓過程的有效評價。目前,對培訓效果評價的基本形式是受訓學員的無記名問卷調查,均是主觀的終結性評價,以知識和能力掌握程度為主。培訓沒有有效的評價體系,實際也沒有與績效緊密相關的培訓考核,不僅主體是局部的,缺乏真實性,而且過程是片面的,缺乏細節的,所以培訓的實際評價和反饋是形同虛設的,更沒有建立個體培訓檔案并進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在問卷調查中,79.9%的被試幾乎沒有培訓反饋和評價。

據北京綠色交易所預測,覆蓋八大重點排放行業后的碳市場覆蓋的碳配額總量將擴容至80 億噸,按此計算,CCER 的可交易上限為4 億噸。按照當前的碳配額價格計算,“十四五”末CCER 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 億元。

新工藝可在較低溫度下3D 打印納米級玻璃制品

近日,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3D 打印新工藝,能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制造出納米尺寸的石英玻璃制品,有望實現直接在半導體芯片上打印出光學玻璃部件。

微米和納米級的玻璃構造體在微電子設備等方面有廣泛應用前景,以往工藝需要燒結成型,但因燒結溫度超過1 100℃,高于許多半導體材料等的熔點,因而無法直接在芯片或電路上加工玻璃部件。

這一新工藝由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聯合開發,研究人員以一種“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籠型聚倍半硅氧烷(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POSS)為打印原料,POSS 分子的核心是硅原子和氧原子組成的無機物“籠子”,外面連接著一些有機官能團。官能團是決定有機化合物化學性質的原子或原子團。

團隊用雙光子聚合3D 打印技術使原料分子發生交聯,形成3D納米結構,然后在空氣中加熱到650℃,使有機成分排出,無機成分熔融形成石英玻璃。

利用這種工藝,研究人員打印出了幾種不同的納米玻璃構造體,包括納米柱排列堆疊而成的“柴垛”和“腳手架”、拋物面形狀的透鏡、外部和內部都刻有圖案的圓柱等。這些玻璃構造體不僅結構精密,還有著優越的光學性能和機械性能,對高溫和化學物質的耐受力很強。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科學》雜志上。

世界首次以氨為燃料的玻璃生產示范試驗在日本完成

近日,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實現新突破——在實際生產爐中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個以氨為燃料的玻璃生產示范試驗。該成果是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燃料氨利用和生產技術開發”項目的一部分,旨在開發一種氨燃燒技術,應用于以輻射傳熱為主的工業爐。該示范試驗于2023 年6 月18~19 日進行,由旭硝子株式會社、太陽日酸株式會社、國立先進產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和東北大學組織實施。試驗驗證了玻璃的質量、對窯爐材料的影響、火焰溫度、爐內溫度以及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效果。試驗結果表明,在保持玻璃熔化爐溫度的情況下,廢氣中所含的氮氧化物濃度低于環境標準值。下一步計劃在2026 年后在玻璃熔化爐中全面引入氨燃燒技術,未來將考慮將氨燃燒技術擴展到鋼鐵和鋁等領域,以減少各種材料制造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

國內首條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業化生產線貫通

據內蒙古科學技術廳消息,國內首條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業化生產線全線貫通,該生產線采用的技術實現了粉煤灰作為工業廢渣的全部利用轉化。

據介紹,該生產線由內蒙古蒙西集團和鄂爾多斯國投集團共同進行技術攻關并投資建設,隸屬內蒙古鄂爾多斯蒙西鋁業有限公司,該企業是內蒙古最早探索利用火力發電廠廢棄物——高鋁粉煤灰為原料提取氧化鋁技術的企業之一,早在2003 年就在中試生產中實現了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半連續化生產,相關技術課題獲得國家863 計劃支持。

20 年來,技術攻關團隊在借鑒波蘭成熟生產工藝和經驗的基礎上,先后經過機理研究、中試試驗和2 次工業化試驗,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通過對生產線進行長時間反復調試驗證,掌握了氧化鋁熟料自粉化的微觀機理,攻克了熟料自粉化率持續偏低的技術難題,探索出一整套適用于粉煤灰提取氧化鋁工業化生產的配料、煅燒、熟料自粉化及高溫粉料輸送等工藝、技術、生產方法。

同時,技術攻關團隊經過與下游的蒙西水泥公司聯合攻關,解決了廢渣應用問題,提取氧化鋁過程中產生的硅鈣渣全部用于聯產水泥熟料和其他建材產品,最終形成了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鏈條。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已被國家發改委確立為利用非鋁土礦發展我國氧化鋁工業的示范項目,企業將以此為基礎著力推動打造“高鋁煤電—粉煤灰提取氧化鋁—電解鋁—鋁深加工—廢渣綜合利用”完整產業鏈,為實現粉煤灰等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探索出一條成熟的路子。

電石渣制備鈣基材料有了綠色新技術

據中國科學報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簡稱過程工程所)牽頭的“電石渣深度凈化制備鈣基材料低碳技術及應用”項目通過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評價會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擔任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朱天樂等6名專家擔任委員的委員會一致認為,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加快技術的產業化推進。

目前,電石渣深度凈化制備鈣基材料成套化低碳技術已建成示范工程5 項,近3 年累計實現電石渣高質量利用約360 萬噸,電石渣利用過程二氧化碳大幅減排,實現了電石渣從低端建材化利用到中高端鈣基礦物材料低碳制備的高價值利用的轉變。

據了解,過程工程所于2011年啟動電石渣規?;哔|利用技術創新研究工作,基于鈣基固廢高質利用的多年研究積累,開發了大風量渦流分選與快速脫炔、多外場強化解聚與雜質深度脫除、強化脫硫與石膏結晶調控、低溫煅燒制備冶金級活性氧化鈣等關鍵技術。

科研人員介紹,該技術的實施可綜合解決電石渣現有利用過程反應效率低、存在燃爆安全風險等問題,助力破解電石渣高值化低碳利用過程的關鍵難題,打造電石渣深度凈化跨產業高質量循環利用低碳新鏈條,并為大宗煤基固廢的高質量綠色低碳利用提供技術支撐,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

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技術開發成功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團隊創新性研制成功60 μm 厚度單晶硅太陽電池,為破解輕薄性和易碎性難以兼得這一“蹺蹺板”瓶頸問題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相關成果于近日在《自然》(Nature)雜志發表,并被選為當期的封面。

據介紹,研究團隊通過高速相機觀察發現,單晶硅太陽電池在彎曲應力作用下的斷裂總是從單晶硅片邊緣處的“V”字型溝槽開始萌生裂痕,該區域被定義為硅片的“力學短板”。根據這一現象,研究團隊創新地開發了邊緣圓滑處理技術,將硅片邊緣的表面和側面尖銳的“V”字型溝槽處理成平滑的“U”字型溝槽,改變介觀尺度上的結構對稱性,結合有限元分析、動態應力載荷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球差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殘余應力分析,發現單晶硅的“脆性”斷裂行為轉變成“彈塑性”二次剪切帶斷裂行為。同時,由于圓滑處理只限于硅片邊緣區域,不影響硅片表面和背面對光的吸收能力,從而保持了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不變。該結構設計方案可以顯著提升硅片的“柔韌性”,60μm 厚度的單晶硅太陽電池可以像A4 紙一樣進行折疊操作,最小彎曲半徑達到5 mm 以下;也可以進行重復彎曲,彎曲角度超過360°。

除了常規太陽電池在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應用以外,柔性太陽電池在可穿戴電子、移動通訊、車載移動能源、光伏建筑一體化、航空航天等領域也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國內外尚未開發出商用的高效、輕質、大面積、低成本柔性太陽電池滿足該領域的應用需求。本工作通過簡單工藝處理實現了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制造,并在量產線驗證了批量生產的可行性,為輕質、柔性單晶硅太陽電池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行的技術路線。研究團隊開發的大面積柔性光伏組件已經成功應用于臨近空間飛行器、建筑光伏一體化和車載光伏等領域。

蘭州化物所制備出具有電熱疏水潤滑效果的薄膜材料

近日,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表界面團隊通過多層復合制備出一種具有電熱疏水潤滑效果的薄膜材料。該材料由底層的自黏性聚酰亞胺基膜、中間的電熱層和最外側的疏水自潤滑防護層組成,具有表面發熱均勻、電熱功率可調、機械強度高和易黏結置換的特性,同時表面疏水、潤滑,具有優異的抗污染、自清潔、自潤滑特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于《ACS應用工程材料》。

裝備表面冬季結冰是困擾工程技術領域的一大難題,因為結冰問題造成的重大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在航空領域。目前飛機防冰除了噴灑提供臨時性保護的防冰液外,飛機機翼防冰主要是通過將飛機高溫尾氣引入機翼部位,加熱迎風面實現防冰,這就需要在機翼內部設置復雜管路,與當前飛機輕量化設計的目標相反。而電熱涂層為其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

研究團隊將薄薄的涂層材料(微米級別)涂覆在機翼前緣,通過改變涂層厚度和調節施加電壓可以實現電熱功率(表面溫度)控制。聚酰亞胺強度高、耐高溫和電絕緣性能優異,將其作為基膜并覆涂導電涂料,再在電熱涂層表面噴涂團隊自研的疏水潤滑防護涂層,可對電熱膜進行保護。

整張膜在實驗室或者車間就能完成制備,電熱涂層厚度完全由設備控制,保證了涂層厚度和膜面電熱功率的均勻性。此外,該薄膜最外層使用了團隊自研的高分子樹脂材料。該材料具有優異的疏水、自潤滑效果,水滴在表面接觸角大,很難附著,在較小風速下即可實現液體自脫離,避免雨滴蒸發帶來的能量損耗。

該材料為飛機機翼防冰、風電葉片防冰提供了新思路。

透明氣凝膠提高雙層玻璃隔熱能力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方法,通過添加透明氣凝膠來更好地隔熱,這種方法可用于窗戶的雙層玻璃中。在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雜志上的論文中,該團隊描述了氣凝膠的制作方法,以及使用這種材料的窗戶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效率。

雙層玻璃之間是隔熱空氣,可提高房屋的保溫隔熱水平。盡管如此,此類窗戶效果仍然不如保溫墻。研究團隊此次提出了一種改善雙層玻璃保溫隔熱性能的方法。

為了制造這種氣凝膠(一種含有空氣的凝膠),研究團隊將從木材中提取的纖維素納米纖維浸泡在水中,然后取出木質納米纖維將其浸泡在乙醇溶液中。一旦溶液飽和,就將納米纖維在加壓烤箱中加熱,這會迫使乙醇被空氣取代。接下來,研究人員為透明的納米纖維涂上防水材料,以防止玻璃片之間凝結,最終使氣凝膠填滿玻璃窗之間的空隙。

研究人員指出,新的方法還允許增加玻璃之間的距離,使保溫隔熱效果更好。測試表明,2.5 cm 的間隙提供了與保溫墻相同的保溫隔熱效果。而且,這種氣凝膠的可見光透過率為97~99%,超越了玻璃。此外,它的起霧系數也不到1%。

猜你喜歡
石渣
電石渣改性固體廢棄物膠固粉的制備及性能研究*
養護與拌合條件對堿渣-電石渣激發膠凝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電石渣穩定土強度特性影響因素分析
添加電石渣赤泥脫堿工藝的應用
電石渣固化軟土的強度特性研究
電石渣制水泥的燒成技術研究與實踐
某碾壓石渣料堤防邊坡抗滑穩定數值模擬研究
CO2 capture by carbonated carbide slag seriflux after drying in calcium looping cycles
新型干法電石渣生產水泥熟料工藝的淺析
自清洗過濾器在電石渣脫硫劑生產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