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家風在幼兒家庭傳承中存在的困境與解決路徑

2023-03-08 03:27孫婧瑤
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2期
關鍵詞:家風家庭傳統

曹 靜 孫婧瑤 劉 晶

(1邯鄲學院教育學院,河北邯鄲 056005;2邯鄲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河北武安 056331)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風是家庭建設的核心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家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立意高遠的論述,推動社會各界全方位全方面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幼兒階段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風集中反映了家庭或家族的生活作風、行為準則、傳統習慣等內容,這些對于幼兒品德發展、幼兒家庭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變革,家庭教育發生一些變化,家風文化的傳承也出現了不同層面的沖擊。針對現在幼兒家庭教育中傳承家風精神存在的問題尋求突破口以促進幼兒個人和家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傳統家風的內涵

傳統家風又稱門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中的長輩通過言傳身教、家規、家訓、家書等形式對家庭成員的價值觀念、生活作風、行為規范等施加影響,并在日常行為中踐行而形成的良好家庭風尚[1]。家風是一個家庭精神文化,同樣是家庭教育方式的重要體現,規范著家庭成員的言行。傳統家風是人們在家族生活中日積月累且世代沿襲形成的產物,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而改革和創新,并且最終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尚。

家風包含著家庭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關系著個人道德發展、家庭幸福美滿和社會和諧穩定。我國傳統家風的內涵具體可以分為以清正廉潔、修身自立、立志高遠、慎獨自省等為主要內容,提升自身品德的修身之法;以尊老愛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教子有方、勤儉節約等為主要內容,助于睦親齊家的治家之道;以和為道、親仁濟眾、近善遠佞、尊敬師長、誠信友善等為主要內容,構建和諧社會的處世準則三個方面[2]。傳統家風以中華傳統美德為內容教化子女,內化為家庭成員的思想觀念,外化為符合家族發展的行為規范,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二、傳統家風在幼兒家庭中傳承的價值

(一)提升幼兒道德品質

當代教育遵循“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教育理念,強調德育為先,智育提質,美育熏陶,體教融合,勞動促進。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是因為道德品質決定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行為取向,繼而關乎整個社會的發展。德育教育的最佳教育方式為榜樣示范法和實踐鍛煉法,最佳教育環境就是家庭。家庭對幼兒道德品質的影響是在真實情景下的隱性教育,貫徹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兒正處于好奇心強、愛模仿、積極性高的階段,也是培養良好性格和道德素養的關鍵時期。傳統家風最強調對人的德行培育,培養個人道德責任意識,規范人的道德行為,將其融入幼兒家庭教育,有利于推動家庭品德教育,提升幼兒的道德品質。

(二)建設良好家庭氛圍

家風是家庭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推動家庭成員的力量呈正向發展,也是構建和諧幸福家庭的關鍵所在。家庭成員的關系和處事準則決定著家庭氛圍,有利于維護家庭團結、規范家庭成員的行為舉止和調節家庭內部矛盾,對于幼兒的性格養成有重要意義。當今社會中家暴問題屢見不鮮,因家庭因素導致的未成年犯罪和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教育方式和不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性格扭曲、價值觀念發生重大偏差。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所學校,是幼兒的主要生存與生活空間。同時,幼兒時期也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圍直接影響著幼兒性格的養成,家庭氛圍建設離不開家風建設。

(三)推動社會和諧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到“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泵總€人既是家庭的成員,更是社會的一份子。家庭的風氣會延伸到社會當中,社會風氣正是在每個小家庭的風氣中形成的。家風約束著家庭成員的行為舉止,教化子女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及國家的關系,人們在與社會的物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就體現著家風精神,也形成了社會風氣。良好的家風會推動社會的進步,不良家風會阻礙社會文明的進步。家風建設不僅是個體發展和家庭建設的需要,更關乎著社會發展的命運,因此家風建設對于整個社會生態系統都是有重要意義的。

三、傳統家風在幼兒家庭傳承存在的困境分析

(一)家長家風傳承意識落后

中華民族自古就重視家風建設,在傳統文化的長河中始終有優良家風傳世。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經濟新追求的不斷沖擊,很多家庭教育理念發生變化,沖淡和冷落了傳統優秀家風,甚至背道而馳。

第一,在修身之法上,傳統家風把尚品崇德放在首位,強調修身養性,但是當代很多家庭重智育輕德育,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放在兒童發展的首位。根據《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2018)》的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注度為79.9%,對孩子的道德品質關注度為30.7%[3]??梢钥闯?,相比于道德,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且存在嚴重失衡問題。從幼兒園角度來講,“小學化”現象直接表現出家長的“重智輕德”問題,有些家長會要求幼兒園教師教授漢字、拼音、應用題等小學知識,弱化品德和健康教育。

第二,在治家之道上,傳統家風強調孝悌為本、尊老愛幼和兄友弟恭,但是現代家庭暴力、虐待兒童和老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家長是幼兒首要模仿的對象,這樣的家風下,勢必會影響幼童的價值觀念。除此以外,現代家庭的鋪張浪費也與傳統家風提倡的勤儉節約背道而馳,如快餐店的桌子上沒吃完的兒童套餐、家中角落里堆積的玩法樣式相同的玩具都從不同側面映射出此種反差。

第三,在處事準則上,傳統家風強調淡泊名利、誠實守信、親仁濟眾、遵守規則等,當代家庭或成員在功利化的價值觀念下,卻常出現追名逐利、心口不一、攀龍附鳳、違法亂紀等不良現象。很多幼兒攀比心強,帶著有色眼鏡看人和交朋友,幼兒園就開始搞小群體,甚至延伸到中小學出現霸凌問題。

(二)家風建設主體地位缺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也導致家庭結構、生活方式和城鄉家庭規模發生重大變化。家風是通過前人的沉淀,在一代代的家族延續中留下的價值和規范、經驗等的精華。當傳統家庭不斷變遷,家風建設主體發生變化,影響了家風的傳承。

有部分農村家庭的年輕父母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選擇外出務工,造成家庭規模越來越小,留守兒童現象日益突出。在兒童情感交流和德行塑造的關鍵階段,這樣的家庭教育責任主體缺失,老人因身體原因無暇顧及家風建設,孩子們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此外,還有很多家庭的年輕父母為更好的生活條件和教學條件而帶幼子外出工作和上學,出現大量的空巢家庭。世代共同生活的習俗被打破,影響家風的代際傳承。

(三)家風傳承方式弱化

優秀傳統家風通過家訓、家規和家書形式保存和傳遞,這種成體系的方式讓家風建設變得更加穩定、莊重和有儀式感,也有利于后代傳承。例如廣為流傳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鄭氏家規》《傅雷家書》等,都較為深刻和系統地講述了對子孫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對家中子女和家族發展,甚至對整個民族風氣的發展都有深遠影響。當代社會,由于一些家庭主體素質不足,對傳統家風的不重視,過于依賴學校教育等因素,家規家訓已經很少在家庭中出現,家風教育更顯隨意化和盲目性,削弱了家風的作用。

優秀家風的傳承也依賴于有威望的長者,利用他們的權威性讓家風起到良好的教化作用。但是當代家庭結構、規模和觀念的變化,家族長者的地位越發弱化,對子孫的教育能力和時間有限。很多年輕父母也不認可老一輩的教養觀念,單一相信學校的教育模式,導致長輩家風傳承方式的功能弱化。

四、傳統家風在幼兒家庭教育中傳承的路徑

(一)強化法律和制度保障,增強家庭成員家風意識

國家的法律政策和宣傳監督是增強家庭成員家風意識最有力的支撐。近幾年,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印發了多項有關家教家風的文件,如2015年10月教育部引發《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2021 年7 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央紀委機關等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2021 年10 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都在不同程度上規定了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式,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立德樹人,從側面表明了現代家庭應傳承什么樣的家風,培養什么樣的人。國家可以進一步制定使傳統家風常態化的制度,如制定節日制度、家庭教育獎懲制度等,促進每個家庭在日常生活和生活習俗中傳承傳統優良家風[4]。同時,國家可以作為牽頭人,和媒體共同做好宣傳和督導。如媒體可以通過百家講壇、云課堂、學習強國、微博等平臺播放家風建設相關政策和制度,傳播優良傳統文化,也可以通過法治頻道通報典型不良家風帶來的負面效應,給予家庭教育警示,更好地建設良好家風。國家大力的宣傳、倡導和監督家風建設會增加社會對傳統家風的關注度,繼而傳播到每個家庭中,使其重新認識優良家風的優秀思想,增強家風建設意識。

(二)構建家風社區支持體系,明確家風建設的主體責任

家風不能僅從上層建筑空洞宣傳,更應聚焦到家家戶戶,貼近現實扎根建設。當代的家庭結構和家庭教養方式是非常復雜和多樣化的,每個家庭所需要的家庭教育支持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利用社區服務中心,構建家風建設社區支持體系,明確家風責任主體,將家風建設落實到位。

社區首先要走訪所管轄居民,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形式了解每個家庭的家庭結構、家庭規模、教養方式和家風建設等情況,結合各家各戶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進行幫扶和指導,讓每個家庭的教養者都能接收到科學的教育指導,明確教育責任。例如,針對留守兒童的家庭,開展志愿者服務,定期對家中看護者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并適時通過網絡與年輕父母進行溝通,雙向傳播科學教育理念;針對空巢家庭,在鼓勵子女多陪伴老人的同時,可利用重陽節、中秋節和春節等重大節日舉辦“修訂家譜”活動,凝聚血緣關系,重拾家族文化精神。社區可以面向居民建立微信群、公眾號和宣傳板等,定期向平臺上發送優秀家庭報道,評選最佳家譜,分享家風故事,做好榜樣示范。

(三)深化家園合作,豐富家風傳承形式

幼兒園有責任對幼兒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幫助家長針對性地創造適合幼兒需要和發展的家風傳承形式。幼兒園首先要定期開展專家講座和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將家風建設細致化和具體化,例如開展傳統節日、家教家風政策解讀、家庭教育方式等主題教育。通過多種理論和實踐形式糾正家庭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家庭增強家風建設意識,塑造良好家風。

其次,幼兒園要向家長講授傳統家風的表現形式,幫助家長有初步的家風建設認知。幼兒園可以在家園聯系網站定期分享家規家訓書籍以及現代家庭優秀的家規家訓供幼兒家長閱讀和參考。邀請家風建設專家為家長講解如何制定適合幼兒接受的家規家訓內容。值得注意的是,傳統的家訓和家規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現,但是幼兒只是具有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足以完全理解家風的內容。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幼兒園可以先通過系列講座幫助家長認識和制作家規和家訓,幫助家長讓家風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節日風俗、親子活動中,并用照片記錄,最終系統整理成圖畫版家書供幼兒反復瀏覽,形成系統的家風精神。

總之,優秀傳統文化中家風精神蘊含豐富的優秀思想,融入幼兒家庭教育對于幼兒、幼兒家庭和整個社會都是有重要意義的。面對新時代幼兒家風建設出現的問題,不能僅靠幼兒家庭獨自解決,國家、媒體、社會和幼兒園都應該承擔宣揚和建設優良家風的職責,營造良好的家風環境,真正幫助幼兒提升道德素養,鞏固家庭和諧,推動社會發展。

猜你喜歡
家風家庭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勤勞節儉傳家風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家庭“煮”夫
家風伴我成長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戀練有詞
幽默好家風(二)
家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